APP下载

用“微榜样”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2-23郭超

关键词:榜样培育价值观

郭超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用“微榜样”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超1,2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微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利用榜样引导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惯用的有效方法,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适用但需要改进创新。微时代涌现出来的“微榜样”,因其很强的可亲性、可信性、可学性,对高校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诠释作用、修复作用、激励作用和引领作用,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力量支撑和方法选择。选好“微榜样”人物,讲好“微榜样”故事,抓好“微榜样”学习,是用“微榜样”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榜样教育是古今中外价值观教育的惯用方法,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需要什么样的榜样"、"怎样发挥榜样的作用"、"如何提升榜样教育的效果"却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时代造就榜样,不同时代的榜样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人们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随着我国阔步走进微时代,一类新型的榜样群体——“微榜样”应运而生,他们正在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行为。选树好、宣传好、利用好“微榜样”,对于增强榜样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拓宽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教育路径,引领大学生确立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微榜样”的蕴涵与特点

榜样与“微榜样”是属与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确界定榜样的内涵是揭示“微榜样”蕴涵的必要前提。何谓榜样?从词源构成来看,"榜"原初指的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即《说文解字》中所说的"榜,所以辅弓弩",故而"榜者,所以矫不正也。""样"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样,栩实。"即指样式或范式。将"榜"和"样"组合起来,可理解为一种矫枉正曲的样式或范式。南宋诗人张镃在《俯镜亭》这首诗中最早使用了"榜样"一词,"唤作大圆盘,波纹从此声。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其中"榜样"意指"模样"或"样子"。《现代汉语词典》将"榜样"解释为"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1]。《辞海》认为"榜样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又称先进典型。"[2]究竟如何界定榜样的含义,学者们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所谓榜样,指的是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集中体现社会主流理想信仰和价值取向,具有较高道德品质、精神境界、人格魅力,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感召、激励、示范作用的优秀个人和群体。

时代性是榜样的鲜明特征,榜样人物的类型、形象、标准、特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榜样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同的。在微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更加多元,思想观念更加多样,人们对榜样的评准更难趋同,"高、大、上"的榜样形象更难树立。与之相反,来自俗世生活领域的"最美人物"、平民英雄、草根榜样、普通典型日益走红,借力微媒介的强大作用,“微榜样”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社会大众尊崇和学习的对象。何谓“微榜样”?简单来说,“微榜样”指的是来自社会草根群体,由身边群众发掘,通过微媒介广泛宣传,因细微之处的高尚品质和先进事迹获得人们赞誉和认同的普通榜样。就榜样类型来看,与精英型榜样相比,“微榜样”属于草根型榜样;与远距型榜样相比,“微榜样”属于近距型榜样,即身边的榜样;与外树型榜样相比,“微榜样”属于自选型榜样。

“微榜样”因"微"而生,以"微"立身,"微"是“微榜样”区别于其他榜样的标识,“微榜样”之"微"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微榜样”身份之"微",“微榜样”不是身份高贵、权势显赫、声名远扬、财富雄厚、才华超群的"大人物",而是源自平民大众、社会身份比较卑微的"小人物";二是“微榜样”事迹之"微",他们的先进事迹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而是细微之处的"凡人善举"和一瞬间、一刹那的"最美之举";三是“微榜样”发掘之"微",他们是广大"微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经过"微民"自下而上式的推选和微媒体核裂变式的信息传播,迅速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争相学习的模范。除此之外,“微榜样”的显著特征还包括:第一,可亲性强。“微榜样”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伟人"、"贵人",而是生活在民间的凡夫俗子,他们与普通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物形象使得他们富有亲和力。第二,可信性强。“微榜样”不是虚构出来的"理想的人",而是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的人",是身边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推选出来的真实榜样,通过镜头拍摄、记录、保存下来的先进事迹不掺杂任何水分,经得起质疑和考验,真人真事让人们倍感信任。第三,可学性强。“微榜样”是真实的、可感的身边榜样,"他们的事迹是在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崇高、坚持中见珍贵"[3],让人们看到一个人无论多么普通,只要常怀爱心,多行善举,积德成善,就有可能成为榜样,这为身边人树立起了学习和效仿的标杆。

二、“微榜样”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榜样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路人",能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方向指南和精神动力。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微榜样”具有十分重要的诠释作用、修复作用、激励作用和引领作用。

(一)诠释作用

诠释作用指的是利用“微榜样”能够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自然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灌输。然而,仅仅从理论上进行阐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利用榜样的道德人格、精神境界、实际行动进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尤其是个体层面的具体要求,在“微榜样”的思想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微榜样”在危急时分、细微之处彰显出来的爱国情怀、职业操守、诚信品格、友善精神无一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生动诠释。以张超、张楠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精忠报国,不怕牺牲,以秦玥飞、张广秀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典型,扎根基层,为民服务,他们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的真谛;以"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莉莉为代表的"最美人物",忠于职守,舍身忘我,他们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的真谛;以"信义兄弟"孙东林、"油条哥"刘洪安、"守墓老兵"陈俊贵为代表的感动国人人物,诚实守信,践信守诺,他们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的真谛;以"当代雷锋"郭明义、全国"三八"红旗手林秀贞为代表的道德模范,仁爱助人,乐善好施,他们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真谛。

(二)修复作用

修复作用指的是利用“微榜样”能够弥补传统榜样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弊端。榜样教育方法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传统做法,然而,随着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榜样教育的功效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4],产生了"榜样疏离"困境[5],传统榜样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弊端日渐凸显,突出表现在:传统榜样十全十美的"圣人"、"非人化"形象给人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之感;传统榜样类型较为单一和固化,多以知名人物、社会精英为主,这样的榜样类型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诉求,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让很多大学生敬而远之;传统榜样生成、宣传的行政主导模式,难以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心理共振、价值共识;传统榜样宣传教育形式单调,手段落后,感召力和吸引力不强,大学生学习榜样的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如此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弊端,“微榜样”是大有可为的。第一,“微榜样”绝非完美无缺的圣人君子,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优点缺点,平民化、人性化的人物形象给人亲切平和、真实可信之感;第二,“微榜样”来源于各行各业,类型多样,特质各异,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能够引领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价值追求,彰显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第三,“微榜样”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普通群众发现和推选出来的,身边的真人真事容易让人心悦诚服,在自主参与评选、积极宣传“微榜样”的过程中,大学生向“微榜样”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会大大提高;第四,在新媒体传播技术支撑下,高校能够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采用情景再现和模拟、微博微信讨论、论坛交流、连线采访等多种方法,增强榜样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多角度、深层次认识“微榜样”,使“微榜样”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指的是利用“微榜样”能够激发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过程,其中认同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认同,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使之成为一种坚定的理想信仰。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实质就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不是空洞的,常常表现为对承载这种价值观的榜样人物的尊崇和信服。“微榜样”之所以能够激励大学生自觉认同和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微榜样”内蕴着崇高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微榜样”"位卑不敢忘忧国",在平凡岗位上敬业奉献,在日常生活中恪守诚信,在微小之处助人为乐,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大我"与"小我"、"自我"与"他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统一的道德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追求,这种强大的人格力量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另一方面,“微榜样”能够利用亲身经历向大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念:一个人真心信仰和用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管社会身份多么普通,也可以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成为别人心目中"最美的人";不管物质生活多么贫苦,也可以在助人为善中享受精神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不管个人能力多么有限,只要竭尽全力关爱身边人,也可以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当“微榜样”让大学生接受并认可这样的信念,就能帮助他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四)示范作用

示范作用指的是利用“微榜样”能够引领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6]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对不能一味"坐论"和"空谈",关键要在"践行"上下功夫,使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易事,榜样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值得反思的是,由于榜样形象的理想化、榜样人格的拔高化、榜样事迹的失真化、榜样宣传的片面化等,传统榜样示范效应呈现弱化趋势。与之相反,“微榜样”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示范者,对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根据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成果,行为模仿与模仿者、被模仿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行为的真实性有很大的关系,空间距离越小,行为的真实性越强,行为模仿的可能性越大。“微榜样”是身边的榜样,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可感可知、直接具体的参照标准,近距离的行为示范便于大学生借鉴、模仿。此外,“微榜样”的可信性使之具有很强的可学性,行为事迹的真实可靠易于获得大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引领大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更为重要的是,“微榜样”以微爱、微举帮助他人,注重积小爱为大爱、积小德为大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引领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从小处、细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

三、用“微榜样”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微榜样”的出现,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有益资源。然而,“微榜样”不会自动地、无条件地满足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需要,我们必须围绕“微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微榜样”的选树、宣传、学习等途径,使“微榜样”更好地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通过选好“微榜样”人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明确“微榜样”选树标准的导向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有学者认为,"社会选拨和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实际上就是在培育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倡导和培育的主流价值观,这就决定了“微榜样”选树标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普通民众能不能、适合不适合成为“微榜样”,关键要看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激励、引领其他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言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并且能够对他人产生很强的教化、激励、示范作用,无论社会身份多么平凡,个人能力多么不足,行为事迹多么微不足道,这个人就应该作为重点对象被选树为“微榜样”。反之,一个人的地位再高,能力再强,贡献再大,倘若他的言行举止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益甚至有害,那么这个人就不应该被树立为“微榜样”。

2.确保“微榜样”选树类型的多样化,让不同类型的“微榜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发掘、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微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有了适合的榜样代言人,才能让个性鲜明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仿效、赶超的对象,在不同境遇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要从各行各业大力推选"爱党爱国型"、"刚正不阿型"、"爱岗敬业型"、"诚实守信型"、"助人为乐型"、"孝老爱亲型"、"见义勇为型"等“微榜样”人物;针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层次性、差异性和价值追求的多样性,既要树立"一心为公"、"舍己为人"、"重义轻利"的“微榜样”,也要树立"公私分明"、"利己利人"、"义利兼顾"的“微榜样”;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既要选取来自外校的、外地的"外塑式"“微榜样”,又要善于发现本校的、本地的"内发式"“微榜样”。

3.注重“微榜样”选树模式的民主化,激发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主性。仅仅凭借"一家之言"和行政手段,没有经过群众的推选、评议、认可、监督而确立起来的榜样,是无法屹立不倒、深入人心的。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榜样生成的民主化、透明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此,高校在选树“微榜样”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呼声,接受他们的评议,真正选出民意所向、师生公认的“微榜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学生在发掘、推介、评选“微榜样”的过程中,其实内心一直在进行价值排序和价值选择,他们会把"神圣的一票"投给与个人价值观一致的“微榜样”候选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前提下,高校鼓励大学生自我推选“微榜样”,实则可以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通过讲好“微榜样”故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在宣讲内容的真实性上下功夫。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略,而通过好的故事说"理"、传"情"是让大学生服"理"、动"情"的有效手段。“微榜样”的优秀事迹、感人之举本身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故事,将“微榜样”故事讲好、讲活,不仅可以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而且可以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要讲好“微榜样”故事,需要对故事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包装",但是绝对不能随意"瞎编"、"伪装",而要保证故事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用"真"赢得大学生的"信"。高校在向大学生宣讲“微榜样”故事时,要避免两种极端倾向:要么将“微榜样”神圣化、完美化,要么将“微榜样”庸俗化、低俗化。这两种错误倾向都会导致“微榜样”故事失真,不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微榜样”。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深入了解“微榜样”,通过宣传“微榜样”的真爱真情、真实行为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2.要在宣讲形式的灵活性上下功夫。好的故事内容需要借助好的形式方能传播开去,只有围绕大学生的特点、兴趣、喜好、欲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宣讲形式,才能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聆听“微榜样”故事的过程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微榜样”优秀事迹报告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情景剧模仿、展板制作、橱窗展示、影片拍摄和播放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高校宣讲“微榜样”故事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广泛搭建网络平台,利用微博、微信、QQ、校园BBS、贴吧、论坛宣传“微榜样”,使宣讲形式与时俱进。

3.要在宣讲效果的时效性上下功夫。榜样教育和榜样宣传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一旦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错过了最佳时机,榜样教育和榜样宣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各地区、各行业“微榜样”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坚持"最近、最新、最相关"的原则,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微榜样”宣传教育。"最近"原则要求多宣传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为大学生熟知的“微榜样”,用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最新"原则要求多宣传新涌现出来的"“微榜样”",利用新的榜样人物及其模范事迹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因势利导。"最相关"原则要求多宣传最贴近、最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的“微榜样”先进事迹,将他们的事例融入课堂教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素材、新案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过精心挑选和用心谋划,高校要不定期邀请“微榜样”及时走进高校的课堂、礼堂、食堂、宿舍,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深入的交流对话,在现身说法中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

(三)通过抓好“微榜样”学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科学选树和积极宣传“微榜样”,是高校利用“微榜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性工作,但是落脚点在于引领大学生自觉学习“微榜样”,通过“微榜样”的人格感染、精神激励、行为示范,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学习“微榜样”,仅仅通过上一堂课、读一本书、阅一则新闻、看一个视频、听一次讲座,停留于对“微榜样”形象、事迹的表面感知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在深刻学习“微榜样”的人格、精神、素质、修养的基础上,边学边仿效,知其人还要践其行,做到知行合一。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其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8]倡导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微榜样”,并不是要求大学生直接效仿“微榜样”的一举一动,完全依循“微榜样”的行为模式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要鼓励大学生根据外在的具体情境和内在的个人因素,以适宜的方式将“微榜样”的先进精神外化为自觉行动,在举手投足之劳、力所能及之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高校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微榜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大学生在"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实践中不知不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将“微榜样”学习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微榜样”事迹,弘扬“微榜样”精神;二是将“微榜样”学习融入到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要"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到榜样人物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中去,在直接了解、学习和模仿榜样行为中获得情感体验"[10]。此外,要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研、理论宣讲、法制宣传、扶危济困、应急救援、保护环境、义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微榜样”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三是将“微榜样”学习融入到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去,引导大学生在“微榜样”精神的感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消费观、交友观、恋爱观、娱乐观,积极投身网络微公益活动,争做文明、理性、善良、友爱的现代网民。

3.健全学习的长效机制,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在当前的“微榜样”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前期轰轰烈烈、后期冷冷清清"、"雷锋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等不良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功利化、形式化、运动式、应景式、任务式的榜样学习理念和模式,导致“微榜样”学习缺乏长效性、系统性。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实弊端,高校必须立足立德树人的高度,建立一套有效的长效机制,确保“微榜样”学习的日常化、生活化、持久化。具体而言,高校要建立完善“微榜样”学习的组织领导、管理监督、评价考核、激励表彰等规章制度,对“微榜样”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性互动进行"宏观设计"和"微观细究",使“微榜样”持力助推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榜样力量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其中既离不开榜样的自身魅力,也离不开外力的支撑,需要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榜样的力量才能达至最大化。同理,要使“微榜样”最大限度助力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依靠“微榜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聚合、协同其他有效力量,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1.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999.

[3]郭超."微时代"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6.

[4]李诗夏.大学生榜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6,(12):81.

[5]李蕊.当前榜样认同的"疏离"困境及提升策略[J].中州学刊,2014,(1):2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165.

[7]李蕊.榜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

[8]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08):18.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165.

[10]郭立场.榜样认同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67.

HelpingtoCultivateSocialistCoreValu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yUsing"MicroModel"

GUO Chao1, 2

(1. School of Marxism,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

micro model; socialist core value; college student

Using examples to guide people to identify and practice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society is a common and effective method. It also appli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innovative. The "micro model" emerged in the era of micro, because of its strong accessibility, credibility, learnabilit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incentives, repair and leading role, provides a force to support and new method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elect a good example of the characters, tell a good example of the story, do a good job of micro role model learning, is to use a "micro model" to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ain way.

2095-2708(2017)05-0078-06

2016-06-03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研究:16JDSZ2004)、2015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路径研究:AHSKQ2015D01)、2016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重点课题(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践行路径研究:LX2016Z006)、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7021)的阶段性成果。

郭超(1984-),男,汉族,湖南常宁人,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D64

:A

猜你喜欢

榜样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