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SWOT分析

2017-02-23何小凤张宝军曹健孙会清

关键词:环保部门京津冀协同

何小凤,张宝军,曹健,孙会清

(1.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000)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SWOT分析

何小凤1,张宝军2,曹健1,孙会清1

(1.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000)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大气环境治理;SWOT分析

利用SWOT方法,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策略:依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助推环境共治;强化科技支撑;打造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积极构建或加入区域图书馆联盟,实现高校信息资源高效和高速的增值;依据环保部门的科学规划,开展个性化、协作化、创新性、深层次的信息增值服务;创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大气污染治理及联防联控提供优质有效的信息服务环境,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纵深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的确立,推动了京津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高度集中,京津冀区域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甚至已威胁到区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应广泛地参与区域公共决策、提供优质知识产品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信息资源高效和高速的增值。

一、SWOT分析简介

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是竞争情报活动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能有效识别自身优势与劣势、判别机会与威胁,通过分析、研究并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信息服务中,引入SWOT分析,将各种影响因素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加以优化整合,为高校馆及联盟参与大气环境改善打造知识信息增值服务提供参考,也可为区域环保部门提供增值信息开发及平台建设上的借鉴。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1.资源配置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队伍、良好的信息(数据)的搜集分析能力和广泛的文献资源采集渠道,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举措、地方环保工作经验、科技成果等方面具有资源和人才的保障,可以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较强的综合素质满足用户服务的需求。

2.学科馆员关注解读国家战略并推送前沿信息

高校图书馆相关学科馆员具有良好的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善于科学方法的应用、科学数据的积累和系统分析,注重信息分析、数据处理。学科馆员通过解读国家战略并以内部论坛资料或馆内刊物或微发布等形式向本校、兄弟院校及地方合作部门进行前沿信息推送。

3.高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的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是由河北省社科联发起、北京市和天津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论坛的持续举办,为各界有关人士、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部分高校成立"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京津冀发展研究专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平台的构建。高校拥有的高层次智力资源是这些研究中心成立发展的优质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使这些研究中心发展平台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弱势(Weaknesses)分析

1.高校图书馆与环保部门缺乏有效合作机制

大气环境治理并非某一部门、某一区域的单打独斗,而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环保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目前各方尚缺乏统筹协调、相互协作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应强化科技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大气污染物来源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共同推进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及治理措施。

2.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需增强区域联盟、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

在国家战略部署和政策支持、智库理念的引领、高校图书馆和环保部门的合作下,京津冀大气环境治理将迎来一个大数据互联时代,京津冀三地虽有独立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措施,但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监测和防治措施。高校图书馆应与环保部门合作共同整合数据,开放共享环保数据,激发环保大数据领域的活力,抓住环保大数据建设的契机,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气环境治理环保工作新模式,增强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的能力[1]。

3.环保科技和信息资源的支撑明显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指出:"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2]。环保科技,相对于服务经济发展,属于"供给侧",相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属于"需求侧",只有"需求侧"和"供给侧"供需平衡, "需求-供给-服务"的路径才能得以实现,所以环保科技和信息资源的良性互动和供需平衡,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才能推动环境保护与发展矛盾冲突的根本解决。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信息增值服务需求

相关会议指出,要通过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协同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撑,构建京津冀区域信息增值服务平台,研究面向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信息增值服务策略,转变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职能,广泛参与区域公共决策、提供优质知识产品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信息资源高效和高速的增值。结合智库理念,研究高校图书馆区域增值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模式及策略等,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功能,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2.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是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环境的推动力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是收集、存放由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创造的,可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的数据库,高质量的IR是高校图书馆发挥智库功能的前提。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已然成为一个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而机构知识库是实现OA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通过购买、开放、自建和共享文献资源等形式的综合运用、相互补充,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的文献资源体系,拓展和深化知识服务的层次和服务能力为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环保部门对高校图书馆的参与认可度不高

高校图书馆提出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想法和思路,并在构建特色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的方向上做了设计,通过与环保部门进行良性合作,能够在搜集、整理、挖掘信息的基础上,以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协助制定改进型的、可实行的、因地制宜的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但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环保部门对高校图书馆的参与认可度并不是很高,致使协作互动机制缺乏顺畅。

2.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缺乏度的平衡

在京津冀地区,尤其河北省是诸多重工业密集的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导致雾霾连片出现,大气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生存质量收到严重威胁,如何协调好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治理的平衡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共同挑战。环境治理不是环保部门独有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公众共同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经济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策略分析

(一)依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平台 实行环境共治

依托高校图书馆独立的网页、移动图书馆电子设备、微信平台、资源共享、区域图书馆联盟等手段,通过信息传播,为公众提供便利的参与渠道和平台,强化环保意识、责任。通过京津冀三省市各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地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使公众掌握环保知识,熟悉相关法律,从而有能力参与环境保护[3]。公众应发挥监督的正能量,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出行、低碳消费,将认识转化为行动[4]。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供给侧改革 强化科技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都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5],在环保部门人员、资源相对短缺,大气环境治理又迫在眉睫的现实面前,"需求侧的推动"就要求京津冀区域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机制、资源结构、人员配置、空间设置、服务方式"等层面针对大气环境治理实行服务供给侧改革[6],互动联合深入研究大气环境污染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工作,加强治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用科技为大气污染治理添动力。

(三)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环保部门协作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特色数据库

"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核心目标,并强调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京津冀地区特点,综合考虑影响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诸因素,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环保部门协作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条件自主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为环保部门开展个性化、协作化、创新性、深层次的信息增值服务。

(四)依据环保部门的科学规划协同指导大气环境治理

按照国家最新文件精神,结合京津冀区域实际,环保部门制定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的总体规划,高校图书馆凭借参与智库建设的政策支持和保障[7],依据环保部门的科学规划,发挥图书馆的情报分析技能,利用高校拥有的多学科智力资源构建图书馆智库,通过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智库成果,以各种渠道、平台发布智库信息来拓展研究成果。并借鉴成都市"空气质量专家会商"模式,组织京津冀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环科院等业界专家定期会商(或远程会诊),分析污染物减排措施执行情况,研究京津冀区域的大气污染成因及趋势,为"科学治气"提供决策参考。

(五)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联防联控

在2015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要向雾霾宣战,不达目的,绝不停战[8]。在如今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大气污染防治和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提供和统计汇总,区域内的协同合作是取得大气污染有效防治的有效保障,高校馆、环保部门、科研机构等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资源,开展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数据综合应用和深度分析,建立京津冀三地合一的防治条例、制度、管理办法,形成联防联控的统筹协调和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京津冀区域的环境质量。

四、结语

依据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师资队伍的优势,通过对信息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内容的有效集成,在"管理机制、资源结构、人员配置、空间设置、服务方式"等层面针对大气环境治理实行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纵深发展,在成效上一方面助力环保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1]开放共享 创新主体 数说环保决策新模式.《环境保护》刊首语[J].2016年Z1期.

[2]加强科技供给 服务发展全局[EB/OL].[2016-06-01].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601/14450575_0.shtml.

[3]公众参与:助推环境共治.《环境保护》刊首语[J].2015,15.

[4]本刊编辑部,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协调机制,环境保护[J].2010(9):25-29.

[5]应瑛,杜伟杰.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做法及启示.浙江经济[J].2013(15):22-23.

[6]吴卫华,曹 健,王艳红. 高校图书馆服务供给侧改革浅析.现代情报[J]. 2017.37(2):104-107.

[7]黄长伟,曲永鑫高校图书馆智库平台建设探究,图书馆学研究[J].2016(12):35-37.

[8]要向雾霾宣战,不达目的绝不停休[EB/OL].[2015-03-15].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15/7129824.shtml.

SWOTAnalysisofUniversityLibraryParticipatinginAtmosphericEnvironmentGovernance

HE Xiao-feng1, ZHANG Bao-jun2, CAO Jian1, SUN Hui-qing1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Tangshan Hbei 063210, China;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ngshan, Tangshan Hebei 063000, China)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WOT analysis

Using the SWOT method, the paper analyses conditions in-depth for university library participating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participating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lying on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university library, boosting environmental work;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think-tank, structuring or joining the regional library alliance, achieving value-added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speed on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pla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providing personaliz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deep value-added information services; crea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providing effe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ntrol and zone from spreading, promo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2095-2708(2017)05-0069-04

2017-03-26

:2017-05-27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与信息资源服务的互动机制研究(GH161097)”研究成果之一。

何小凤(1970-),女,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服务。

G250.71

:A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坚持刚性执法,准确适用法律——论环保部门如何充分行使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权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陕西省环保部门通报8家企业存在问题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