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先秦思想对学生人格的重塑实践

2017-02-17云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克己复礼秩序孔子

云南 许 燕

历史教学中先秦思想对学生人格的重塑实践

云南 许 燕

历史课堂上,往往当涉及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回应要么是政治书上的一些自己也不理解的说法,要么是茫然不知,再次体现出了中国从“文革”以后到现在50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混乱,这也是毋庸回避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全民的整体统一价值核心,共建和谐社会。在12个词里面,我们已经看到: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属于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内涵和范畴,怎样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的时候,被古代文化打动,并深以为然受其影响,这是新时期的历史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笔者关注的问题。在讲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时候,笔者挖掘了几个部分,通过教学解读和引导,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有所了解和吸收,并受其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格。

一、法制、和谐——对礼和社会秩序的认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恕”。高中人民版必修三第一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一课《百家争鸣》里面说:孔子“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他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寥寥数语,学生不能更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对此进行了挖掘,做了拓展:指导学生认识到孔子的礼和恕分别指的是个人修养和社会规范的两个方面,都是以仁为目标。体现中国古代强烈的人文主义观念,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礼”的学说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理想。孔子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怀着社会大同的关怀,通过强调“礼”来达到儒家的“礼”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秩序,强调的是在一个大系统下,大格局和大整体下每个人各自的身份地位,各自的本分,各自应该遵守的规则。这个是孔子思想认为人的底线,也是社会的底线,乃至于“仁”爱也是要在此条件下给予的。礼是孔子思想的特点,也是他希望达到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因此,孔子非常看重礼,提倡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旦有人违背,比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孔子看来这是根本不能忍受的。礼是儒家希望建立秩序社会的途径,礼的规定也成为儒家思想中的社会底线。孔子认为礼与乐是天地之经纬。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而孔子如此执着于礼和秩序,常常被诟病为固执迂腐,甚至在后世被统治者利用为不可逾越的社会意识形态,成为既得利益者剥削弱势群体的工具,所以被近代以来勃兴的新思想彻底批判。

我们当然不可全然批判儒家,更不是让学生模模糊糊,而是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孔子为什么要死守“礼”而不放,为什么秩序在孔子眼中如此重要,不得有半点侵犯,即使是形式上的侵犯,孔子也表现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是孔子过于迂腐呢?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秩序其实非常重要。当一个社会失去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失去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或者任何秩序都可以随意破坏的时候,从西方观念的角度其实就是失去了一个社会因为法律而支撑起来的秩序,法律和秩序如果被随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即使因为历史需要一些秩序的变化和调整,我们更多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而不是通过革命或是破坏来达成。由此联系起“文化大革命”,让学生反思,“文革”期间对法制和秩序的肆意破坏,导致对社会产生非常恶劣而长远的影响。任何革命虽以破坏秩序而起,但却必要以建立新的稳定而合理的秩序为目的。秩序被随意破坏一定不是社会所愿意看到的,也一定不会给老百姓带来福祉。

二、文明、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教材里面,关于“恕”的思想,被省略了,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是有局限且不完整的,一般理解为站在对方立场为对方着想之类的道德行为要求,经过深入学习,笔者觉得这句话里面蕴含了非常深的道理,恕是孔子的仁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笔者想通过这个道理让学生懂得如何真正可以做到仁以待人,从而理解到儒家思想的精髓。

《论语补疏》中说:“不如因己之欲,推己之不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绝己之欲则不能通天下之志,非所以为仁也。”孔子亦云:“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论语卷二)儒家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是要知道“己之欲”和“不欲”,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够真正懂得“他人之欲”和“不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作为一个人,要先做好了解自己的功夫,只有非常了解自己,才有可能去了解别人,才能够懂得宽容慈悲别人。而了解自己,是毕其一生要做的功夫啊,这个过程也是伴随一生修为的过程,也是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人的不断成熟和圆融的过程。最终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要求,而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和修身的漫长过程,是一个具有境界引导和人生方向引导的具有深意的论题。在这样的追求下,人才能不断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从而自然达到对他人的真正了解、接纳和宽容。这样精髓的为人处世之道,不正是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大道吗?

三、诚信

诚信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极力提倡的品质和精神,是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在教材中的相关点比较分散,我把它们做了集中:《孟子》中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中有“养身莫大于诚”,儒家认为人无信不立。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在孔子看来,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一次,弟子询问如何立身处世,方可修身养性,孔子回答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贡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先去食后去兵,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吕氏春秋》里面记载的关于墨家钜子孟胜誓死守诺的故事,也是鲜明体现了墨家对信义的追求,把信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虽然在今天有些人的眼中可能会觉得比较迂腐,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信义,道德和秩序呢?甚至要用生命去捍卫它们?让学生感受到古人早就知道信义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重要性,从而从宏观上反思社会中诚信缺失给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也许其实远远大于他们之前的想象,在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内化这个意识,并建立起学生时代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反思意识。

历史教学应该教学和教育并举,历史学科本身就承载了人文精神传承的责任,我们要在每一节课中去探究,去发现,去引导学生,不辜负中国传统文化,走在人类薪火相传的道路上。

云南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秩序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秩序与自由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孤独与秩序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纠缠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从《论语》中弟子问仁探究颜渊地位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