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试题脉络 疏通答题关节
——应对文字类材料选择题的一些思考
2017-02-17安徽
安徽 何 吟
厘清试题脉络 疏通答题关节
——应对文字类材料选择题的一些思考
安徽 何 吟
全国卷选择题部分的考查,主要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因此,如何从材料中最大可能地获取有效信息,考验着每位老师和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文字型材料选择题的解答有三重境界,一是能结合选项从所给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选中正确选项;二是在选中正确选项的基础上,明了命题者的意图;三是发现试题的不严谨之处,并能有效地改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研“题”所得,围绕三道文字类材料选择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相信能对正在应考的广大师生有所启示。
一、对一道网络讨论题的解题思考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属于低级文官。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B.重文轻武的局面形成
C. 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
D.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
这是近期《教学考试》作者群中的一道讨论题,对于本题的正确选项,参与讨论的老师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还对本题的严谨性提出了质疑。本题主要信息来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其原文为:“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显然,试题题干材料经过了命题者的再加工。加工后的试题题干材料信息指向明晰,便于学生解读,同时试题题支设计也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考查学生基于材料的历史理解能力。
我认为要解答好本题,需要对试题的如下信息进行认真解读:其一是材料中的隐性信息北宋重文轻武国策。从根本上说它是宋太祖吸取了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武人乱政、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教训,及自身凭武起家的启示,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是在太祖、太宗两朝逐步确立的。重文轻武国策的确立,催生了北宋的文官政治,这种政治格局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而形成,至仁宗朝达到鼎盛。其二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北宋建立不久,通过军事斗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依然是北宋统治者的重要任务,军事将领在北宋仍有很高的地位,加之殿试状元王嗣宗,初任低级文官,也说明文官地位尚未得到显著提升。上述分析表明B、D选项不能成立,C选项则与材料中的信息相吻合,A选项因与题干材料逻辑关系不够密切最易排除。其三是命题者考查学生思维定势的意图。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有这样一种定势认知,即北宋一建立,其重文轻武的国策就已经形成;北宋建立后,科举制度就得到了完善。为验证上述分析的可行性,我用本道试题对省市范高中霍邱一中110名高三文科学生进行了抽样考查,各项选择结果如下:A9%;B22%;C51%;D18%。考查结果表明,有51%的考生能够从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有40%的考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选择了非正确选项B和D。
为什么本题会在师生中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呢?其重要因素是我们在做题时,能否依据材料选择题的特征,结合所设选项对所给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并从中最大可能地获取有效信息。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信息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和隐性信息重武轻文国策的理性认知,及题干与题支间逻辑关系的准确推断,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师生在日常教学中反复演练。
二、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改进建议
2016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1卷第31题,通过选取1957至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变化考查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本题突出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立意新颖,知识点考查明确。但认真分析,我们发现本题的题干材料与所给正确选项之间尚有可推敲之处。原题如下: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本题题干材料讲的是1957至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题问的是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正确选项为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如果仅从试题的四个选项看, B项正确无疑。但若从试题的逻辑关系分析,由于本题的主题词是“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其正确选项的设置理应落脚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上,或至少应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包含在正确选项中。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本题实际上是从外交角度,考查1957至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的原因,因此,仅从中国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这一背景来审视本题,会让人产生中国与西方贸易额所占比重的大幅提升,仅取决于中苏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恐有失偏颇,难以让人信服。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进行探讨,寻找影响这一时段内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所占比重上升的相应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951年为52.9%,1952年到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如果说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中苏有好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和军事的合作,那么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合作则突出地表现为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及中国对苏联的政治支持。这也是此期双边关系急速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之间的分歧逐渐从两党意识形态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导致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的转变,两国政治关系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两国间的经贸交往。从1961年开始,中苏贸易额急剧下降,到1965年中苏贸易额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6%,1970年更是降到1.03%。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额也随之下降。“在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那一年,中国从苏联进出口量分别占其全年进出口量的43%和44%。此后进出口量逐年下降……虽然同时中国对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也在下降,但数字比例不像对苏贸易额下降得这么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对自己的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经过努力,我国同日本和西欧的贸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日贸易由20世纪50年代的民间贸易转入20世纪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1962年11月,在双方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签署了五年备忘录贸易协议,使双边贸易额达到3 600万英镑。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贸易工作者与西欧国家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频繁接触,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在实现中英外交突破的基础上,发展了两国的贸易关系,实现了新中国贸易代表团对英国的首次正式访问。在中英外交和贸易关系突破的影响下,中国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的贸易关系也进一步密切。1964年,中法建交,两国政府间贸易迅速发展,带动西欧掀起了发展对华贸易的热潮。1964年,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全部贸易额(10.52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9.27亿美元)。
到1965年,我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局面的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逐步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同日本等国的经济联系日趋活跃,结交了一些新的贸易伙伴,已不必完全依赖苏联。
上述分析表明,至1965年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所占比重的上升,虽然有中苏贸易下降在客观上对中国与西方贸易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提升作用,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关系,特别是中英外交和贸易关系的突破及中法建交,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拉高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的所占比重。因此,我们认为本题B选项可修改为:调整了对外交往的政策,或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样的修改既包括中国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也包括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同时还兼顾到中苏贸易下降对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上升的客观促进作用,也关照了中英外交和贸易关系的突破、中法建交、及与其他西方国家关系改善对双方经贸的促进作用,选项的准确性也更经得起推敲。
三、一道经典试题的解题赏析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在近代中国,秉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从本题的题干与题支关系看,A、B两个选项可以排除,剩下的C、D两个选项究竟应选哪一个?做卷老师分歧很大。从统计情况看,参加做卷的72名初中历史老师,有28人选C,占总数的39%;44人选D,占总数的61%。从题干中的材料推测:选D的老师多受定势思维影响,认为材料中的“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三权分立体制,与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不符,因而认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持的观点。选C的老师则从“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中获取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这一有效信息而判定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言论。
本题所选材料来自康有为的《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与材料相对应的原文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下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康有为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行君主立宪的蓝图:“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维新派赞赏孟德斯鸠的分权论,“认为分权论‘实能得立政之本原’。因此,他们设计的变法蓝图是以三权分立作为基本框架。”梁启超对三权分立学说理解的最为准确:“故三权鼎立,使势均力敌,互相牵制而各得其所,此孟氏创见千古不朽者也。”可见,三权分立并非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专有,它也是维新派宪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康有为、梁启超,由于他们所处时代及长期受儒学传统思想的影响,其政治主张中总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也是我们区分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政治主张不同的重要依据。本题所选取材料中的“上师尧舜三代”是要继承传统文化,“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是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两者结合正好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观点相符。
在现行的初、高中历史教材里,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早期维新派主张走英国式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走美国式的共和制道路可谓泾渭分明,教师在传授相关知识时,观点也相当明确,似乎一出现“三权分立”“三足鼎立”的字眼,就会被冠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本题正是循着这一思路,以史料呈现的形式命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反定势思维能力。这道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和较高的能力考查要求。试题题干材料不仅客观真实、信息量丰富而且有极强的迷惑性。题支选项看似信手拈来,却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题支间既界线分明又交互联系,尤其是D选项具有极大的干扰性,且题干与题支有较好的关联度。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归纳和辩证分析历史观点的能力,切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符合新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试题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能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很好的反拨作用。要做好本题不仅需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只要我们厘清文字类材料选择题的脉络,找到并打通解题的关节,排除干扰,疏通堵点,就一定能选出正确选项。
安徽省霍邱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