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命题技巧的一些思考
2017-02-17湖北张青林
湖北 张青林
关于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命题技巧的一些思考
湖北 张青林
高考对高中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研究高考试题理应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高考命题技巧的探讨有助于教师在编制训练题时更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下文中笔者就以一些高考真题为例,围绕着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的命题技巧谈一些浅近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题干的设计
1.转换角度
设计题干时,命题者会界定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往往不是教学中所了解的“重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重点突出,这是正常的,但过于强调所谓的“重点”不仅容易使学生忽视所谓的“非重点”内容,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全面,还会使学生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情况,形成某种固化思维,解题时不注意去看清试题的要求。
【例1】(2016·新课标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这题答案为D项。科举制能够沿用一千多年,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如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文化的发展等,从中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进行考查,没有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这题就是从推动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一道试题。在上课或者在训练的时候,过于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优点,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固化思维,考试时或者不注意看题目的要求,或者对正确答案不了解。该题既要求学生对科举制的影响有全面的理解,又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看清题干的要求。
2.布设迷阵
题干一般是以某种材料呈现出来的,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解题的基础,学生往往最关注的就是理解材料的意思,但理解了材料的意思并不等于准确解读了材料,解读材料往往还需要将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放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分析。命题者设置迷阵时最容易做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时间因素,学生在解题时假如不注意的话,就会落入就事论事的陷阱。
【例2】(2016·新课标卷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该题从材料来看是说国王权力很大,容易选C或D项,但根据“1702年”这个时间可以看出材料中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1689年之后至1721年这个时段。因为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但内阁还未形成,国王在此期间还有一定的权力,如行政权。所以A、C、D项很容易排除,正确选项B项也可以理解。
【例3】(2017·新课标卷Ⅱ·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解析】这一题学生容易选B项,因为材料中有教会与市民结合的意思,而人文主义的一个特征便是关注世俗生活。但题干中的时间告诉我们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人文主义的传播最起码与文艺复兴有关,而文艺复兴是14—15世纪才兴起的。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佛罗伦萨当时工商业发达,工商业阶层不断壮大,教会自然要反映他们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节俭的要求。
3.另设情境
对高频考点来说,要不重复,考出新意,通常是选择一段新材料来设置一个新的情境。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特征、影响等内容往往很复杂,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来找一段材料都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做好这类试题既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地解读材料,又需要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下面两个例子都是考查“‘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这一知识点的,题干中作为情境的材料都与为保障工业化战略而采取的措施有关,但内容差别很大。
【例4】(2014·新课标卷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这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当时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有遏制商业投机活动,稳定物价,保障社会生活秩序的目的,也有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进行的目的。“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可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保障工矿企业集中的城市的粮食供应等。
【例5】(2016·新课标卷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题干中的“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暗示着生产性建设投资得到增长,而生产性建设投资肯定是投向工业,所以答案为A项。
二、题支的设计
1.改变说法
这是组织答案的一种技巧,在高考试题中应用得很多。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出来,在一些试题中,命题者设计的正确答案与我们所熟悉的说法不一样。对于这类试题考查的问题,需要教师讲透和学生真正理解,不然的话,很简单的试题也会做错。
【例6】(2016·新课标卷Ⅰ·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依据题意,很容易想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建设的北洋水师从吨位、装甲等方面上看实力很强,但正确答案并未直接点明,而说成“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确实,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的建成也确实有利于海军和国防的近代化。
【例7】(2017·新课标卷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这一知识点的。明初,废丞相、设内阁,但皇帝又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但这题的选项没有明确说出这一点,而是换成了“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这一说法。
2.增加环节
这也是组织答案的一种技巧。命题者设计的正确答案往往只是学生所熟悉的说法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是一个影响、或是一个特征等。对这类试题而言,大家所熟悉的说法很重要,但只是解题的第一步,是一个必需的过渡环节。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全面了解某一事件或现象。
【例8】(2015·新课标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学生结合所学很容易想到最主要的一个:人口南迁。但命题者并未直接给出这个说法,其设计的正确答案C项只是人口南迁带来的影响之一。人口南迁会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一是带去了劳动力,二是带去了先进技术。对这题而言,想到人口南迁是解题的一个很重要的过渡环节。
【例9】(2016·新课标卷Ⅲ·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根据题意,大家很容易想到这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命题者给出的正确答案A项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个主要优点: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解答此题,学生必须首先想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以此为基础,再联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
3.设置干扰
命题者在设计答案选项的时候,有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或两个有较强迷惑性的干扰项。这些干扰项或只涉及材料的部分内容、或只看到表象、或意思虽相近,但说法太绝对或有知识性错误。排除这些干扰项既需要对相关知识有准确的理解,又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例10】(2017·新课标卷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这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与发展,经济地位不断上升,这题考查的就是经济会对其他方面有重要的影响这一与唯物史观有关的观点。B项与D项干扰性较强,B项一是太绝对,饮茶习惯不能代表饮食习惯;二是只看到材料的表面意思。D项与C项很相似,但有知识性错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两宋时期。
【例11】(2017·新课标卷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这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从材料可以得知,尼克松说的这句话是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的情况的,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与D项干扰性较强,B项只看到尼克松那句话的意思,并没有考虑他说这句话的目的。D项太绝对,后来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在减少国家的干预,但只是减少,绝没有回到1929年前的自由放任的时代中去。
以上内容就是笔者对高考试卷中部分选择题命题技巧的一些想法,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当然还有更多的技巧需要我们去思考。但技巧毕竟是“术”,我们不能以为掌握了技巧就掌握了全部,最重要的还在于想办法使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与技能,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湖北省随州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