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抽穗扬花期田间管理技术

2017-02-03孙力培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吸浆虫孕穗粒重

孙力培

(赵县农林牧业局土肥站 河北 赵县 051530)

小麦抽穗扬花期田间管理技术

孙力培

(赵县农林牧业局土肥站 河北 赵县 051530)

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多发和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期,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改善小麦生长条件,促使小麦养根护叶,提高灌浆强度和延长灌浆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

1 因地制宜及时追肥浇水

小麦孕穗至扬花期是决定小麦小花数及小花的发育程度时期,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促进小麦穗大粒多的重要因素。孕穗期是小麦对水分需求的临界期,对于土壤肥力较差、总茎数不足及生长瘦弱、叶色发黄的麦田要以促为主,及时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10 kg,防止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浇好孕穗水和扬花水,并避免在大风大雨天气时灌水,以防倒伏。同时,要注意此期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控。

2 及时进行虫害防治

这个时期主要防治病虫对象:早代蚜虫、小麦吸浆虫(蛹、成虫)、小麦粘虫等虫害。抓住关键时期防治吸浆虫,发生吸浆虫地块应着重搞好蛹期防治。方法是: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 ml,加水5 kg,拌细沙土25 kg,顺垄撒施,撒后及时浇水。发生区麦田抽穗后,若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见2~3条成虫,还要进行成虫防治。

3 实施叶面喷肥大力推行“一喷三防”

小麦生长后期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在灌浆初期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的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溶液,每亩喷50~60 kg。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00以后进行,间隔7~10 d再喷1次,喷后24 h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1次。

4 在灌浆后期适当控制浇水

在小麦开花15 d以后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适当少浇一些水以确保小麦正常灌浆。在没有明显的旱情时,应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小麦头沉遇风倒伏,防止氮素的淋溶,影响籽粒光泽度、角质率和加工品质。同时,浇麦黄水会引起小麦根系的窒息,加速衰老死亡,造成粒重降低,影响产量提高。

猜你喜欢

吸浆虫孕穗粒重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南皮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