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音乐研究现状评述
2017-01-29孙瑞璐
孙瑞璐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明代宫廷音乐研究现状评述
孙瑞璐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明代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明代宫廷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礼乐、俗乐、音乐机构、乐人四个方面,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明代宫廷音乐的认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但既有研究注重专题探讨,缺乏整体考量,在礼乐本体、礼乐与俗乐的互动、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等方面思考不足。
明代;宫廷音乐;礼乐;俗乐;音乐机构;乐人
近代学者在中国音乐史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厚的成果,其中有专题史﹑通史,亦有断代史。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秦汉﹑唐宋时期的音乐,少有学者关注明代音乐。因此,明代音乐的研究成果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稍显薄弱。关于明代宫廷音乐研究主要集中于礼乐﹑俗乐﹑音乐机构及乐人方面。
一、宫廷礼乐的研究
礼乐是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封建王朝均注重礼乐建设,近人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明代礼乐的功能建设、变迁和影响的研究
毛佩琦《明代音乐的复古及其失败》,梳理了明代礼乐制作及失败的原因,对朱元璋雅乐复古失败和民间俗乐兴起的现象做了分析。张光辉《明初礼制建设研究——以洪武朝为中心》,考证了明初五礼的建设过程,礼制体系的基本特征。李曰强《明代礼部教化功能研究》,考证明代礼部的沿革﹑建制﹑职能,分析了礼部的思想文化和教化功能。郑莉《洪武朝的礼乐制作与明代宫廷戏剧的复苏》,梳理了洪武朝的礼乐制作及其对戏剧发展的影响。董旭彤《隋唐至明代礼乐观念变化辨析》,梳理了明代礼制用乐,考证了明代礼乐制度的承载乐人和承载机构,对明代五礼用乐做了分析。
(二)对明代礼仪用乐的研究
吕雅莉《明代宫廷音乐》,对明代宫廷音乐的祭祀乐﹑朝贺乐和宴飨乐部分做了梳理和研究。宫廷雅乐部分探讨了祭祀乐和朝贺乐,祭祀乐属于吉礼,朝贺乐属于嘉礼。朝贺乐部分的篇幅很短,文章比较侧重祭祀乐部分。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分析小祀乐用教坊这一理念的意义,研究小祀乐曲构成音声形式﹑与当下民间信仰祭祀用乐传统的相通。李研静《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梳理了宾礼的演变与发展,明代宾礼制度用乐的类型﹑形式﹑特征。任方冰《论明代军礼及其用乐的建构》,梳理明代军礼的建构过程,军礼用乐的内容﹑分类﹑形式特征。孙云《佛教用乐与宫廷典礼用乐的亲缘研究— —以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为例的考辨》,分析明清宫廷典礼用乐的曲牌,将《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五台山佛教用乐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做比较分析,分析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相通,与佛教音乐的相通。项琳《明代军礼用乐考证》,梳理军礼的分类﹑特点﹑军礼用乐的机构﹑乐器使用的特点﹑乐工人数和乐曲种类。
上述研究涉及到明代宫廷礼乐的创建﹑沿革等诸多方面,但亦存在不足:其一,重“礼”轻“乐”,偏重“礼制”研究,对礼制用“乐”本体研究不足。其二,五礼用乐研究多探讨吉礼﹑宾礼﹑军礼用乐,鲜有学者关注嘉礼用乐,更未有人整体考虑五礼用乐之间的关系。
二、宫廷俗乐的研究
关于明代宫廷俗乐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演剧的研究。张影《论明教坊编演本杂剧》分析教坊编演本杂剧的内容﹑体制,梳理明教坊剧在内容与规模上的创新和改进之处。刘义士《明代演乐文化脉络考》考证钟鼓司﹑教坊与青楼乐户的职能,钟鼓司和教坊承担宫廷演乐,乐户承担民间演乐,分析了明代演乐文化在宫廷与地方的发展。陈惠卿《晚明礼乐与教坊演剧考——自嘉靖改制说起》,李舜华《教坊宴乐环境影响下的明前中期演剧》,分别以礼乐制度﹑教坊宴乐对宫廷演剧的影响来分析演剧的发展。
上述研究大多是对演剧历史脉络和发展情况的考证。明代演剧在宫廷宴乐﹑地方官府及民间均有传承与发展,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所有不同表现形式,在乐人﹑乐器﹑剧本和曲调等方面亦有不同,这些方面以往研究少有提及。
三、宫廷音乐机构的研究
温显贵《对明代宫廷音乐状况的几点认识》,分析了明代宫廷音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对明代宫廷礼乐体制﹑乐人﹑乐器﹑音乐机构等做了详尽分析。黄敏学,叶键《明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及其时代特征》,考证了神乐观﹑钟鼓司和教坊司的发展与职能,分析明代宫廷音乐体制的时代特征。郑莉,邹代兰《浅谈明宫廷演剧机构——钟鼓司和教坊司》,梳理了钟鼓司和教坊司在明代的发展﹑地位,对宫廷演剧的影响。夏敏《浅述我国古代音乐机构——“教坊”的演进历程》,梳理了历代教坊的沿革与发展,分析了明代教坊的职能﹑规模和对俗乐的影响。李亚平《明代神乐观研究》,对神乐观的建制﹑沿革﹑功能和影响进行了考证和分析。黎国韬《历代教坊制度沿革考——兼论其对戏剧之影响》,考证教坊的脉络,分析了历代教坊对戏剧的影响,分析了明教坊的规模﹑职责﹑地位变化。
明代宫廷音乐机构分为神乐观﹑教坊司和钟鼓司﹑各机构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促进了明代音乐的发展。上述成果大多集中于对教坊的研究,对神乐观和钟鼓司进行研究的文章甚少,教坊研究只关注其承载俗乐职能,对其承载礼乐职能鲜有研究。
四、乐人的研究
此类文章大多是从乐户的来源﹑地位﹑社会作用以及乐户在明代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来研究。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对明代乐户的来源﹑数量﹑地位等方面进行考证与分析。丁淑梅《明代乐户禁弛与雅俗文化的互动》,考证明代乐户的来源,分析明代官方对乐户的管理和限制﹑乐户对雅乐和俗乐的发展意义。杨丽丽《明代的乐户》,梳理了明代乐户的发展及其管理机构,分析了乐户的职能﹑地位和贡献。杨洁,郭沛超《明初乐户户籍改革对雅乐与俗乐互渐交融考辨》,文章对乐户制度的内涵做了概述,研究明初乐户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以及其对雅俗文化的影响。杨洁《明初乐户户籍改革对雅乐与俗乐互渐交融考辨》,考证明代的乐户制度及改革,明初乐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其对雅俗文化的影响。张咏春《明代的太常乐舞生》,考证明代乐舞生隶属于太常神乐观,承载太常雅乐,各方面都与乐户有明显的区别,乐舞生的主要来源是道士,明代太常乐舞生的各项特征基本继承了元代的太常礼乐户。
乐人是音乐的承载者,对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明代乐人的研究不多,专门性的文章甚少,相关文章虽多提及明代乐户,但篇幅很少,且明代乐人除乐户外,还有乐舞生,道士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证和研究。
由上可知,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努力,明代宫廷音乐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我们对明代宫廷音乐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也存一些不足:其一,研究存在偏重性,就明代宫廷音乐研究而言,对礼乐﹑俗乐和音乐机构的研究占多数,对乐人的研究甚少;就具体研究对象而言,对俗乐的研究多集中于演剧,对音乐机构的研究多集中于教坊,对乐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乐户。其二,仍有一些缺乏关注﹑尚需拓展的领域,如礼制用“乐”本体的研究﹑嘉礼用乐﹑礼乐与俗乐的互动﹑宫廷礼乐与民间礼俗音乐的关系等。
明代宫廷音乐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宫廷音乐研究对于认识明代音乐﹑构建明代音乐史﹑进而构建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分析明代宫廷音乐研究现状,旨在为自己在明代宫廷音乐研究领域找到新的起点,同时亦呼唤和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明代宫廷音乐研究,共同促进明代宫廷音乐与明代音乐研究走向纵深!
[1]张光辉.明初礼制建设研究——以洪武朝为中心[D].开封:河南大学,2001.
[2]李曰强.明代礼部教化功能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
[3]董旭彤.隋唐至明代礼乐观念变化辨析[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吕雅莉.明代宫廷音乐[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6.
[5]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3).
[6]李研静.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任方冰.论明代军礼及其用乐的建构[J].中国音乐学,2015(01).
[8]孙云.佛教用乐与宫廷典礼用乐的亲缘研究——以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为例的考辨[J].黄钟,2015(03).
[9]陈惠卿.晚明礼乐与教坊演剧考——自嘉靖改制说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10]温显贵.对明代宫廷音乐状况的几点认识[J].音乐艺术,2008(04).
[11]黄敏学,叶键.明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及其时代特征[J].黄钟,2011(03).
[12]李亚平.明代神乐观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13]项阳.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0).
[14]杨丽丽.明代的乐户[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J60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