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

2017-01-29王冬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风湿热白虎桂枝汤

·中药研究·

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

王冬影

目的探讨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我院68例风湿热痹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4例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之上予以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优于常规组的67.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7,P<0.05)。结论针对风湿热痹患者,予以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加味白虎桂枝汤;风湿热痹;中药治疗;疗效

痹证的特点在于肢体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活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且变形、重着、僵直,疾病加重时则会连累到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现代医学范畴而言,是一种风湿疾病,临床中十分常见且多发[1]。风湿热痹临床治愈难度较大,且发作较为反复,长期使用抗炎药物或者是免疫抑制剂,则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故而临床治疗风湿热痹主张进行中医辨证治疗[2]。此次实验探讨了中医辨证治疗风湿热痹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风湿热痹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4例,研究组男12例,女22例,年龄22~63岁,平均(48.92±5.4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53.56±4.52)个月;常规组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18~61岁,平均(49.11±5.67)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56.22±3.64)个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68例患者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1例。入选标准为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且反复发作,且呈现持续性,临床症状为局部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天气温度稍微冷时则舒缓许多,触及疼痛显著,可累及一个及以上关节,并伴有高热、口渴、恶风、不安、烦闷等表现,脉滑数,舌苔黄。经临床检查发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提升,有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或阳性,抗“O”滴度不变化或升高,尿酸检查呈现不变或升高。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0 mg/次,3次/d,口服。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予以加味白虎桂枝汤进行治疗,方选:石膏38 g、知母16 g、海桐皮11 g、粳米22 g、生黄柏20 g、桂枝15 g、桑枝13 g、威灵仙16 g、姜黄25 g、防己11 g、甘草10 g。若患者皮肤呈红斑,表示病情十分严重,酌情加减生地、丹皮、赤芍、地肤子等药材。均予以温水煎服,200 ml/次,1剂/d,早晚各服用一次。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均完全消失不见,抗“O”、血沉、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类风湿因子经检查呈阴性,且患者肢体功能可活动,不受限,则视为痊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均改善显著,抗“O”、血沉、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等水平均降至正常水平,经检查发现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或阳性,患者肢体功能可良好活动则视为显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均有所好转,但有稍微疼痛感,抗“O”、血沉、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等水平虽然降低,但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或阳性,患者肢体功能并未康复,则视为好转;患者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均并未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则视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痊愈)/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34例患者中,痊愈21例(61.76%),显效10例(29.41%),好转2例(5.88%),无效1例(2.94%),临床总有效率为91.17%。常规组34例患者中,痊愈16例(47.06%),显效7例(20.59%),好转2例(5.88%),无效9例(26.4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67.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7,P<0.05)。

3 讨论

风湿热痹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好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患者群体中,易使关节变形[3-5]。中医学认为,风湿热痹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时,遭受湿热、风寒外邪入侵人体,导致人体关节气血运行堵塞、经络不通,郁久化热而形成风湿热痹。在疾病初期,应尽早予以治疗,起效快。

西医认为风湿热痹与患者机体退行性变化、机体免疫抵抗力以及内分泌等诸多原因有关系,临床治疗主张采用降尿酸、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等[6-8]。风湿热痹发作较为反复无常,且难以治愈,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上述其他类药物,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故而临床治疗风湿热痹,则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要手段。白虎桂枝汤源自于《金匮要略》,方选中的桂枝辛温,可通经络,利经脉,白虎,姜黄、威灵仙、桑枝、防己等药物可活血、除湿以及祛风,地肤子、丹皮、赤芍以及生地可起到散风、凉血,甘草解毒、清热,诸药合用,可起到除烦除湿、生津养胃、痛经活络、止痛消肿作用。此方降低了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经肠黏膜充分发挥中药疗效,可直达患病之处。

综上所述,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风湿热痹,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17%。这一结果表明,风湿热痹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1]余琳,李振华. 痹痛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4):37.

[2]李江明,彭忠明,刘洪,等. 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68例[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177-178.

[3]王安宁,张超,张定安. 加味白虎汤对热痹大鼠模型作用特点观察[J]. 医学信息,2013,26(30):454.

[4]王健俐. 浅谈四妙散在痹证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63.

[5]朱竞鸣,李玉雄,胡继军. 栀龙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77-78.

[6]刘欢,庞学丰. 热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2及IL-10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0,33(1):48-50.

[7]贾建昌,王惠,王丽娟. 加味白虎汤治疗肿瘤低热18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6):68-69.

[8]刘健,王慧颖. 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热证传变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10,31(7):924-926.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 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Baihu Guizhi Decoction in Rheumatic Fever

WANG Dongying 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of Renal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aqing, Daqing Heilongjiang 16311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Baihu Guizhi Decoction in rheumatic fever.Methods68 cases of rheumatic fev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using the computer random grouping,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34 cases in rout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lycosides. 34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modified Baihu Guizhi Decoction based on routine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1.17%,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67.6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6.927,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fever, modified Baihu Guizhi Decoction has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odified baihu guizhi decoction; rheumatic fever;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R259

A

1674-9308(2017)02-019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111

黑龙江大庆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科,黑龙江 大庆 163111

猜你喜欢

风湿热白虎桂枝汤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白虎
白虎
抗DNA酶B对小儿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价值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伤寒论》中桂枝汤应用范围
唐白虎等
预防儿童风湿热 关键防上感
唐白虎(四格漫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