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活态传承
2017-01-28尹兵闫雪
文 / 尹兵 闫雪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活态传承
文 / 尹兵 闫雪
东北渔猎民族是生活在中俄两国境内的人口稀少民族,其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鱼皮文化、兽皮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造型艺术遗产。文章从档案学的角度,探讨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渔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活态传承
东北渔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人口稀少民族,其民间造型艺术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衰退或濒危的问题。东北渔猎民族指世居在我国内蒙及黑龙江(俄罗斯阿尔穆河)的鄂伦春(奥罗奇)、鄂温克(埃文基)、赫哲(那乃)满—通古斯语系的跨界民族,其渔猎文化与北方农业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海洋文化,都是构成北方文化形态的重要部分。这些民族的造型艺术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近年来的不断汉化与俄化,他们的造型艺术遗产濒临灭绝,建立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及研究其活态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丰富的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遗产
东北渔猎民族位于中俄两国边境,具有丰富的独特性造型艺术遗产。其中433VIII—83桦树皮制作技艺、435VIII—85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895VIII—112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等被列入我国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俄两国渔猎民族的造型艺术档案,对于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创造新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可分为渔猎类、供奉类、服饰类、器用类等。
(一)渔猎类
渔猎是鄂伦春(奥罗奇)、鄂温克(埃文基)、赫哲(那乃)赖以生存的根本。鄂伦春、鄂温克与赫哲分别被称为“使用驯鹿的人们”、“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和“住在江边的人”。打渔与狩猎是他们民族的天性,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之中。鄂伦春古伦木沓节,鄂温克敖包祭和米阔勤节,赫哲渔猎文化节和冬捕文化节、河灯节、大马哈洄游节等,都是纪念渔猎生活而形成的节日。驯鹿是渔猎民族打猎的交通工具,有“山林之舟”的美称。驯鹿文化是东北渔猎民族核心的图腾文化之一。在驯鹿与狩猎过程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艺术——驯鹿鞍桥(驯鹿鹿鞍子上的“人”字形鞍桥额面)。鞍桥上雕刻了美丽的花纹,多为植物纹 、鹿角纹、蝴蝶纹、星座类纹、几何形类、 文字纹等。此外,还有背板、桦树皮船、撮罗子、渔网、渔叉等与渔猎生活息息相关的造型艺术。
(二)供奉类
东北渔猎民族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但是在俄罗斯境内生活的奥罗奇、埃文基、那乃,由于受到俄罗斯本土的宗教影响,多由萨满教转信东正教。萨满教造型艺术丰富,包含神服、神器、神偶、神图神案等。其中,萨满神服曾是萨满举行祭祀的必备服饰。萨满服饰上的图案与佩饰都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常见的有神帽、神裙、七星褂、铜镜、神靴等,其中不少佩饰象征萨满守护神。某些氏族的萨满神服则较完整地表达了萨满教的宇宙观。近代,萨满神服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来说,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诸民族保留了较多的传统萨满神服的特点,突厥语族诸民族的萨满神服已简化[2]。满—通古斯民族萨满法器常见的有腰铃、抓鼓、抬鼓、铜铃、神刀、扎枪、马叉、花棍、木锤、卡拉器、箭等。不同民族与不同部落的供奉类造型也均有不同,这极大地扩充了东北渔猎民族的造型艺术档案库。
(三)服饰类
赫哲族鱼皮与鄂伦春族狍皮的制作技艺是渔猎民族非常有特色的服饰文化。 赫哲族利用冷水鱼的鱼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拼接剪裁成鱼皮衣服,造型独特,具有防寒与防水的特效。狍皮服在鄂伦春语中叫做“苏恩”,多为原色,也有烟熏成黄色的,形态多为右偏襟长袍,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为了方便骑马,狍皮服都有开衩。在苏恩的茬口接缝处,装饰以弓箭形、鹿角形、云卷纹等图案,既美观又坚实。除此之外,鄂伦春族的“密塔哈”(狍头皮帽)、“其哈米”(狍皮靴)、“考考落”(狍皮手套)等,都显示了鄂伦春族人民的独具匠心之处。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发展,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受到俄罗斯社会风俗的影响,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传统鱼皮服饰,改用当地俄罗斯民族所喜爱的丝绸等材质的服饰。
(四)器用类
东北渔猎民族的生活器具种类丰富,多是桦树皮制品。它们分为桦树皮盒、桦树皮摇篮、桦树皮小挎包、桦树皮筐等。在这些桦树皮制品上,都有造型独特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具有原始艺术的原发性和混合性,造型质朴和装饰纹样独特,多为云纹、波纹、蛇形纹、鱼形纹、回形纹、勾形纹。装饰布局方式采用分区重点表现,简而不陋,繁简适度,主从关系明确,体现了东北渔猎民族人民高超的造型艺术技巧。
二、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保护现状
我国与俄罗斯一直在为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形成而努力,修建了大量的博物馆、展览馆等,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损毁、流失现象极为严重[3]。
(一)口述档案的保护与濒临灭绝
由于历史原因,鄂伦春(奥罗奇)、鄂温克(埃文基)、赫哲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为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传承增加了难度。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递民族文化[4],例如,萨满史诗与神乐多由萨满吟唱《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尼山萨满》等[2];赫哲族的“伊玛堪”是其民族特有的曲艺说书形式,于2011年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民间说唱歌手说唱《什而达鲁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等传统节目。这些独具特色的传唱方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造型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很难以这种传唱的方式保存下来,造型艺术档案濒临灭绝。
(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老龄化与后继无人
我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对于鄂伦春(奥罗奇)、鄂温克(埃文基)、赫哲(那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修建了大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民族文化风情园,并且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呈现了老龄化的趋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例如,赫哲桦树皮工艺传承人付占祥62岁,赫哲鱼皮画传承人张琳60岁,鄂伦春狍皮工艺传承人满古梅62岁等,都难以找到新的传承人。可见,探索造型艺术档案保护方式与活态传承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活态传承
在归纳整理东北渔猎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基础上,研究活态传承的方式,是造型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活态传承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传承,既要保护其原真性,又要赋予其“振兴”的生命活力[5],这种活态传承是可持续性的,与以往的“过度开发”是相对立的。
(一)建立数字化档案库
通过对传统的东北渔猎造型艺术图库进行分类与归档,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可以将造型艺术图库进行数字化处理,例如,将萨满神服等实物进行照相拍摄,进行详细整理后(标注该物来源、大小尺寸、风格背景等),分类录入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专题采访,拍摄纪录片,进行数字化归档;将图案纹样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平面、立面及三维效果图的绘制,最终形成数字化档案库,便于调档使用[1]。
(二)生成造型转换设计模式
在建立数字化造型艺术档案库的基础上,理清渔猎民族造型艺术独有性和可变异性特征,进行可拓展示范性设计,运用当代造型创新理念和方法,以缩放、挪移、嫁接等变形、组形方式进行衍生设计,使之成为符合大众接受心理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如生活用品、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礼品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等。齐康先生设计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其建筑物的主体形态便是由金朝武士的头盔变形而来;哈尔滨的春水公园通过景观和雕塑,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金源文化中“春水大典”、“夏日牧歌”、“秋山狩猎”、“白山黑水”四大主题,通过造型转化的设计理念,高度浓缩设计出开江打鱼、丰收喜悦、送鱼、君民宴、欢歌乐舞、萨满祭祀、猎天鹅、射柳枝等一系列具有金源文化的群组雕塑,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6]。
(三)介入市场拓展应用研究
我们应当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探究渔猎民族造型艺术在现代市场中的应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市场中的拓展应用已经有了许多鲜明的案例。例如,美国借鉴印第安与波里尼西亚文化拍出的好莱坞大片《风中奇缘》与《海洋奇缘》,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在日本北海道,当地政府将阿伊努人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游客体验阿伊努人文化的旅游项目,并且在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上苦下功夫,与阿伊努人的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后,推出一系列深受游客青睐的产品;加拿大的“图腾之城”是基于爱斯基摩人的土著文化进行设计的,它的“图腾柱”已成为加拿大渥太华市的地标性建筑,土著艺术进入了社会的主流艺术领域,大大增加了旅游业产值,成为加拿大的金字招牌[7]。通过造型转换模式的设计,与市场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及文化价值的东北渔猎民族艺术品,是少数民族活态传承的必经之路。
[1]闫雪,苏明哲.赫哲与那乃跨界民族造型艺术档案的数字化[J].山西档案,2017(4).
[2]王宏刚,于晓飞.北方萨满文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3).
[3]华林.黄梅.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7).
[4]吕豪杰,王英玮.口述档案收集抢救规范化流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5(8).
[5]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6]哈尔滨春水公园70个单体雕塑重现金源文明[EB/OL].http://jixi.dbw.cn/system/2008/10/16/051548792.shtml.
[7]肖琳琳.鄂伦春族传统图形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本文系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备案项目“‘一带一路’视角下赫哲、那乃族造型艺术比较及开发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52MSYZD006)、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赫哲、那乃跨界民族造型艺术文化比较及开发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D05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虞志坚)
尹兵(198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艺术设计。
闫雪(198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艺术设计。
G270;J0
A
1005-9652(2017)05-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