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语渔猎词语butha初探

2020-05-03李尔征西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渔猎满语

李尔征西

摘 要:满族早期是渔猎民族,满语中有很多渔猎词语,butha就是其中之一。词语有基本义和引申义,而词语语义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文文以butha为例,对其基本词义和文化涵义进行梳理与探究。

关键词:满语;渔猎;butha

一、引言

满族早期是渔猎民族,生计手段以渔猎为主,辅之以采集、畜牧、农耕等生计方式。渔猎活动不仅为满族先民提供了生活来源,同时也影响着满族历史文化的进程。在满语中,关于渔猎的词语有很多,butha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性词语。

二、满语butha的基本词义

(一)《御制清文鉴》的释义

butha:yaya gurgu gasha nimahan jergi jakabe budara uheri gebu.(凡捕食鸟兽鱼等物之总称)

butha i niyalma:gurgun gasha nimaha i jergi jaka butame yaburenggebe butha i niyalma sembi.(以猎捕鸟兽鱼等物为职业的人)

butha?abumbi:nande hendufi butha?arabe butha?abumbi sembi.(使人猎捕并食用的行为)

butha?ambi:budame yaburebe butha?ambi sembi.(猎捕并食用的行为)

(二)《新满汉大词典》的释义

butha[名]在小范围捕捉禽鱼野兽;渔猎。

buthabutaraniyalma猎人,渔人。

buthai baci belhere ba<衙>粘杆处。

butha niyalma猎户,渔户。

buthai ulai hoton〈地〉打牲乌拉城(清代地名,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镇)。

butha yamun<衙>布特哈衙门(清代内务府下属机构,专管采集、渔猎事宜)。

buthambi[不及]同butha?ambi。

butha?abumbi[及]使渔猎,使打猎。

buthambi[不及]渔猎,打猎:cimari ederi duleme, aika butha?ame gajiha dobi bici, agu de baime bibureo.《11·聊》明日将过,倘携有猎狐,望君之留之也。

butha?ame mangga善渔猎。

butha?ame yabumbi打牲:jecen be dabame meni bade genefi moo saciha, butha?ame yabuha be meni giyarime baicara urse de nambuhabi.《9·异》越境直中国地方伐木打牲,被我巡逻兵役拿获。

butha?anambi[不及]去渔猎,去打猎:alin i amala mudalinafi butha?anaki sembikai.《25·虚》想绕到山后去打猎啊!

buthasi[名]渔猎人,虞人。

综上所述,butha的基本词义为渔猎、打牲,而其派生词buthabumbi、butha?ambi、butha?abumbi等,亦是与渔猎相关的含义。

三、满语butha的文化内涵

(一)打牲乌拉衙门

满族先民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在满族早期的社会中,渔猎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而满族统治者亦对此非常重视。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吉林设立了打牲乌拉衙门,对渔猎、采珠等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打牲乌拉,又称布特哈乌拉,“布特哈”即满语butha的音译。据清代《吉林外记》记载:“布特哈,译言虞猎也;乌拉,江也。故有打牲乌拉之称。打牲,汉语也;乌拉,国语也。连续之,则乌拉为地名……以后吉林乌拉书吉林,布特哈乌拉书乌拉,从汉语省文也。”

打牲乌拉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仅限于吉林一带,也延伸至黑龙江一带。居住在河畔江边的满族人家,很多人以捕鱼为业,被称为“渔户”,由衙门统一管辖。此外,专门从事采集东珠的“珠户”,也被纳入衙门的管辖范围。据《黑龙江外记》记载“珠户皆旗人,世居吉林境内布特海乌拉城,俗称打牲乌拉。”在衙门从事采捕的差役人员,被称为“牲丁”,由衙门按月支付饷银。根据其业务不同,有负责捕鱼的“鱼丁”,负责采集东珠的“珠丁”,负责采集蜂蜜的“蜜丁”等。在乾隆年间,牲丁的总数4 000余人。到光绪年间,牲丁发展到30 000余人,7 000余户。

打牲乌拉衙门除了管理渔猎、采珠等经济活动,还承担采办皇室贡品的职责。东北地区盛产的鲟鳇鱼、东珠等物品,是皇室专属,禁止民间私自采捕,违者严惩。因为皇室差事的特殊性,打牲乌拉衙门与江南的织造衙门一样,受内务府的直接领导。而吉林将军衙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打牲乌拉衙门实施管辖,使它成为了一个受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的特别机构。从清初到清末,打牲乌拉衙门存在了200余年,与清王朝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

(二)布特哈八旗

由满语butha衍生的汉语词语,除了布特哈衙门,还有布特哈八旗。布特哈八旗,又称打牲八旗,打牲部,是清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渔猎、采集部落进行管理的政权组织。布特哈八旗始置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隶属于宁古塔将军。根据史志记载,布特哈八旗的范围“东至内兴安岭三百里许,与黑龙江城搭界;西至内兴安岭阿伦河源六百二十五里许,与呼伦贝尔搭界;南至宁年站一百三十五里许,与齐齐哈尔省城搭界;北至内兴安岭多普库尔河源六百七十里许,与呼伦贝尔搭界。”其管辖的族群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

在沙俄入侵的背景下,清朝统治者将一些边疆民族迁徙至黑龙江流域,并参照满蒙八旗的模式对其设置了政权组织,即布特哈八旗。同满蒙八旗一样,布特哈八旗也是一个“亦兵亦民”的组织,平时从事经济活动,战时又是一支军事力量。黑龙江将军衙门下属的八旗官学,对布特哈八旗的子弟进行文化教育,包括学习满语、练习骑射等。布特哈八旗的建立,不仅巩固了东北边疆的防务,同时也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边疆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butha一词衍生的历史文化概念,有布特哈衙门、布特哈八旗等。在清一代,布特哈衙门、布特哈八旗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布特哈”的探究,可以为清史、满族史、东北史等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御制清文鉴[M].武英殿刻本,1708.

[2]胡增益.新满汉大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3]杨英杰.清代满族渔猎风俗述略[J].北方文物,1992(2):67-72.

[4]王学勤.布特哈八旗研究述略[J].满族研究,2012(1):88-95.

猜你喜欢

渔猎满语
满语动词表示延续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国内外满语时体研究回顾
不听批评的周厉王
『青铜之繁』——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新时期赫哲族渔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习俗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