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功能优化研究

2017-12-11李雪莲周庆山朱学芳

山西档案 2017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模块功能

文 / 李雪莲 周庆山 朱学芳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功能优化研究

文 / 李雪莲 周庆山 朱学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用户的需求,高校开发和建设移动端图书馆APP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依据“以用户为中心”和移动办公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集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移动图书馆APP系统框架,并对其结构层次进行了详细解析,旨在为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信息管理

移动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从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解放了网络在工作与娱乐等方面对人们的束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9月公布的关于我国2017年1—8月通信业运行情况来看,我国4G用户已达到9.3亿,并且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迅速,累计达到130亿GB[1]。此外,截至8月底,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移动应用数量近240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应用数量近170万款[2]。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移动信息服务APP研发的目标不仅瞄准了各类企业工作者,而且瞄准了各大高校的师生,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就是在此情况下提出的。

目前,移动图书馆有短信服务(SMS)、网站服务(WAP)、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和移动客户端APP等四种服务模式,都有其固定的用户群体,能够相辅相成。SMS模式具有技术门槛低的特点,但可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限,形式单一。WAP模式能够让各类移动设备接入网络使用,服务功能多样,但交互性较差。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既可以提供多类型的图书馆基本服务,也可以进行在线咨询,但是由于平台限制,用户不能获得更好的个性化服务。APP模式由于能在更大程度上融入移动信息技术、场景服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完善的基本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且能够实现交流互动和在线咨询等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的青睐。

一、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现状

根据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3],本文选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中A类36所高校作为提供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研究对象,并筛除未开放APP服务或限制外网访问图书馆服务的12所高校,基本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A类2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基本情况表

余世英和明均仁提出,我国现有的移动图书馆APP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自主建设模式、联盟建设模式和第三方委托开发模式[4]。从表1调查结果可知,24所提供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高校主要采用自主建设和联盟建设两种模式。其中,有17所高校是联盟建设,即依托第三方平台提供图书馆服务,占比70.83%;而只有占比29.17%的高校选择自主建设。

(一)自主建设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的现状

依靠平台进行联盟建设的高校图书馆APP服务具有网络资源集成性强、共享性强的特点,且各个高校图书馆APP又能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其基本服务内容也较为完善,具有馆藏查询、预约、个人中心、离线下载、借阅信息、书架和全文阅读等功能,能够更快捷地获取网络电子资源。但联盟建设模式功能模块设置较为单调且统一,各高校图书馆APP服务内容没有实质区别,用户获得的也都是最基本的服务内容。

相较于联盟建设模式,通过自主开发提供移动服务的高校图书馆APP更能体现出功能差异化和服务灵活个性化,在能够满足高校师生对资源、书目检索的基本服务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依据自身特色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网络资源,表2展示了7所高校自主建设图书馆APP的服务内容调查情况。

从表2可看出,7所高校自主研发和建设的移动图书馆APP中,除上海交通大学的外,都包含馆藏检索、导航、新闻/公告、条码扫描等基本功能。此外,各校在结合移动信息技术、场景服务技术和本校图书馆风格的基础上,提供了个性化推荐、多媒体阅读、订阅、个人中心和消息等特色服务。而上海交通大学移动图书馆的风格独树一帜,不仅APP名称“思源阅读”与众不同,就连它提供的服务也令人耳目一新。思源阅读从服务内容上来看,更像是Web版图书馆在移动端的服务拓展,着重发展社交网络和知识社区的功能,不仅能够提升读者互动和师生互动的用户体验,更能够增加APP的用户粘性。

从使用权限来看,除少数的功能(如资源检索、新闻/公告)外,大多服务功能都需用户进行账户登录。由于这些APP服务主要是面向高校师生用户群体的,因此登录方式也以师生的学/工号和密码为主,少数APP系统还需用手机接收验证码来验证用户身份。除北京大学未提供iOS版本移动图书馆服务外,其余六所高校均提供了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下载链接。

(二)自主建设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的特点

表2 高校自主建设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内容调查

1.多媒体集成。各高校在自主开发移动图书馆APP过程中结合各类移动信息技术,如利用WIFI、4G技术和多媒体视听插件技术等,使馆藏多媒体电子资源能够在移动端实现集成并实时传送、在线视听和全媒体观看等功能。

2.知识共享性。网络公开课是近年来高校教学的热点,移动图书馆不仅实现了高校自身课程线上分享,而且提供了大量其它知名高校和教师的授课视频,使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知识。此外,用户还可以对喜欢的书目或电子资源进行评论、批注并将其分享到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上,实现与非移动图书馆APP用户的知识共享。

3.社交互动性。知识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传统课堂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社交网络中的主动学习,师生可以在这里发表对书籍、期刊等资源的见解,并与其它用户进行探讨。同时,在线交流与参考咨询等功能也为社交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移动图书馆APP信息服务的不足之处

1.个性化服务功能不完善。即使用户群体同为高校师生,但图书馆也应根据其身份、年级、喜好及行为等提供差异化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因此高校移动图书馆系统应该融合情景感知、个性化推荐和大数据等技术并根据用户账户基本数据和用户行为计算出其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性化服务,更高效更准确地实现为用户推送信息资源的功能。

2.缺乏对移动图书馆系统管理人员的关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愈发影响着大量产品的研发生产。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过度关注师生用户的需求而忽略了后台管理人员的需求。移动图书馆APP既应该能够使用户随时随地获得信息服务,也应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管理人员移动办公。

二、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对以上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后,通过总结它们的建设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并着重分析高校自主建设移动图书馆APP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针对师生用户和后台工作人员的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系统框架,将其划分为两个系统界面: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和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APP使用者在登录时可以选择“师生用户”界面或“工作人员”界面获得不同的服务功能。

(一)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

图1是为满足高校师生用户的服务功能需求而设计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分为主页、个人中心和消息三个模块。

1.主页模块。主页模块是Web版图书馆基本服务功能在移动端的服务延伸,包括馆藏检索、数据库检索、导航功能、公开课、资讯、建议/咨询和条码扫描等。

(1)馆藏检索:分为书目、期刊、论文、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等五个子功能检索模块。用户通过移动图书馆APP选择检索分类并输入检索词即可得到馆藏相关信息,如中图分类号、详细信息、书架分布、在线浏览/下载链接等。

(2)数据库检索:主要提供高校购买的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数据库生产商系统、期刊出版商系统和工具书出版商系统等检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检索获得摘要、全文获取和在线下载等服务。

(3)导航功能:分为书架导航、馆内分布导航和校园路线导航三个子功能模块,新用户或入学新生可以通过该功能获悉书架分布、校园建筑和路线等情况。

(4)公开课:高校不仅可以上传课程录制视频,而且可以开展在线授课;此外,除本校课程外,该功能也可以提供其它高校或机构深受师生喜爱的课程,使用户不受时空限制便可享受网络教学。

(5)资讯:包括新书通报、每周热门书籍排行和公告/新闻等三种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通常会定期上架各类新书,通过新书通报可以使用户及时获取借阅/预约信息;高校图书馆系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数据统计平台,根据用户账户借阅/预约信息即可计算出每周热门书籍排行,从而向用户提供书目借阅参考;用户可以从公告/新闻栏目获取高校新闻大事件、节假日教室开放或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等信息,进行合理日程安排。

(6)建议/咨询:该功能可以向师生用户提供简单的自动回复或人工咨询等服务。师生既可以在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动解答或在线交流咨询,也可以就图书馆服务的改进建议或意见进行留言反馈,从而有助于工作人员对该模块的内容进行归档整理。

(7)条码扫描:利用条码扫描功能,用户无需到人工服务台进行排队等待即可实现自助借还,从而节约了用户和工作人员双方的时间。

2.个人中心模块。个人中心模块是利用情景感知、个性化推荐和大数据等技术向用户提供登陆系统后所能获得的针对自身的服务,包括账户信息、个性化推荐、社交网络、定制标记和订阅等五个服务功能。

(1)账户信息:包括账户绑定、预约/当前借阅、借阅历史、续借/挂失和设置等服务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获知账户基本情况。

(2)个性化推荐:系统对用户账户基本信息和用户行为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兴趣爱好,同时利用推荐算法向用户提供书目推荐、讲座/活动和通知等个性化服务。

(3)社交网络:分为群组和知识社区两个子功能。用户既可以加入以书目/资讯为分类依据的群组参与互动讨论,也可以在论坛形式的知识社区针对某一事件发布主题帖。

(4)定制标记:用户不仅可以利用评论、笔记功能与其他用户进行知识交流,还可以通过收藏/分享到微博、QQ和微信等社交平台与非图书馆用户进行知识共享。此外,用户进行在线阅读时可以使用书签对书籍和电子资源等进行标记。

(5)订阅:移动图书馆系统向用户提供人文、历史、军事、技术、外语和娱乐等实时资讯,用户选择订阅不同的资讯栏目后即可获得系统定期推送的信息。

3.消息模块。消息模块既是知识共享和交流互动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还可以增加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用户粘度,该功能分为在线聊天和好流列表两个子模块功能。

(1)在线聊天:不仅可以满足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在线咨询服务需求,而且可以使用户与用户间实现无障碍交流。

(2)好友列表:用户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或学有所长的师长互加好友,方便日常交流。

图1 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二)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从高校移动APP服务内容调查情况分析得知,目前少有高校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设计专用的移动管理系统。因此,本文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办公的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包括管理、个人中心和消息三个模块。

1.管理模块。管理模块包含馆藏数据管理、电子资源数据库管理、上传管理、用户数据管理/维护、注销管理、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等六个管理功能,满足工作人员的移动办公需求。

(1)馆藏数据管理:管理人员能够对书目、期刊、工具书和古籍等馆藏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和删除等操作。

(2)电子资源数据库管理:管理人员对包括多媒体数据、电子出版物、科技文献报告、数据库出版商或服务商系统等在内的电子资源进行管理操作。

(3)上传管理:可随时将本校或本馆发生的新闻、即将举行的讲座/活动和其它事件的公告/通知等进行编辑整理并通过移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发布,用户即可在移动信息服务系统中获取相关信息。

(4)用户数据管理/维护:经过编辑、维护及结构化后的用户账户基本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是用户获得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也是推荐算法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数据来源。

(5)注销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对不文明、违规无信用和过期账户进行注销。此外,特殊权限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对低权限管理人员账户进行注销。

(6)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对高校、上下级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往来文件/信函以及图书馆自身的规划/总结、机构/人员设置、馆舍资料、统计资料和奖惩记录等扫描后进行数字化分类存档。

2.个人中心模块。个人中心模块为管理人员提供认证/登录、业务工作和设置等三类服务功能。

(1)认证/登录:由于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特殊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身份认证并登录后,才可使用管理、个人中心和消息三个模块中所有功能。

(2)业务工作: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有不同的权限、职责和工作安排,该模块仅向当前移动设备登录系统的账户人员展示。

(3)消息:在线聊天既可以满足工作人员答复用户在线咨询的需求,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之间的任务交流互动,并且可以相互加为好友并保存到通讯录,方便日常查找。

图2 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图3 移动图书馆系统总体技术框架

(三)移动图书馆系统总体技术框架设计

不论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还是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功能需求最终的呈现是建立在各种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的移动图书馆系统总体技术框架。

1.基础层:包括服务器、网络互联、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四个模块,是实现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功能的技术和网络基础。

2.数据层:拥有用户信息数据库、馆藏数据库、电子资源数据库、文书档案数据库和用户反馈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是提供系统基本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以及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数据基础。此外,文书档案数据库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档案数字化的必要工具,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日常查询及参考,又能够作为纸质文档的电子备份,起到预防纸质文档丢失、损毁的作用。

3.应用层: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层,实现了数据集成和权限认证,并涵盖了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和社交服务等交互组件,而UI设计和多媒体插件则向用户浏览多媒体资源提供了实现基础。

4.表示层:是用户/工作人员获得服务/管理的系统可见层,不同的账户通过认证后即可连接到不同的系统界面,并获得不同的功能服务,完成系统任务。

三、结语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和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高校图书馆开发和建设移动端APP成为必然趋势。从本文对高校图书馆APP服务调查结果可得知,虽然目前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占比很高,但仅有29.17%的高校能够自主开发建设,大多数高校依然是在第三方商业公司的集成平台上提供本校图书馆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APP的功能拓展和服务质量。

此外,由于以书目、电子资源检索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体系的发展逐渐落后于广大师生用户的需求增长,因此本文提出了集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移动图书馆APP系统框架,融入了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推荐、社交互动功能以及针对工作人员的各类数据库管理、文书档案数字化功能,不仅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且将工作人员也纳入到该理念的范畴内,有助于更好地向用户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1-8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 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5804669/content.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1-8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规模增速保持两位数[EB/OL].http:// www.miit.gov.cn/n1146312/ n1146904/ n1648355/ c5822182/ content.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4]余世英,明均仁.国内高校手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9):45-48.

[5]田丹.我国移动图书馆APP应用现状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74-80.

[6]江波,覃燕梅.我国移动图书馆五种主要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2):59-63.

[7]余世英,明世均.移动信息服务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应用模式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6):60-68.

[8]陈颖颖,裴允.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76-79.

[9]覃燕梅.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功能优化及拓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6):122-125.

[10]章颖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求分析与系统方案设计——以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D].浙江理工大学,2015.

[11]郑丽姣.个性化推荐技术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编号:10&ZD134)资助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虞志坚)

李雪莲,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硕士研究生。

周庆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学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G258.6;G250.7

A

1005-9652(2017)05-0030-06

猜你喜欢

图书馆模块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图书馆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去图书馆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