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2017-01-28刘铁梁

民俗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俗学概论民俗

刘铁梁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刘铁梁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最初酝酿,是以1928年《民俗》周刊上有关民俗学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为起点,经过译介国外人类学派的著作到独立进行思考,当时的民俗学者形成了关于民俗学概论的一些深入认识。经过40年的停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民俗学恢复建设之初,民俗学概论的书写在接续历史的基础上取得了收获。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具有建设和规范的意义,包括“生活文化”的民俗定义和民俗文化分类体系都影响了众多民俗学者的研究和社会对民俗学的认知。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之时,现有民俗学概论已滞后于民俗学研究的进展,所以需要及时吸纳在民俗学调查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经验,使民俗学概论的书写能够与时俱进。

中国现代民俗学;民俗学概论;钟敬文;生活文化;参与社会发展

本文所说的中国现代民俗学,大体是指与研究民间文学有所不同的研究全部生活文化传统的学科。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民俗学,一般来说是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研究)或称民间文艺学包含在自身之内,但有时又将后者看作属于文学研究领域的另一种学问。从两者的概论著作来看,也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这与欧美一些国家学术体系中的民俗学(folklore)以研究口头传统为主兼及研究其他大众文化传统的情况有所不同。民俗学概论,是对于民俗学基本理论,包括学科的性质、概念体系、民俗分类学、研究方法论等进行综合说明和陈述的著作,是为进入民俗学研究的人所准备的基本参考书。民俗学概论虽然并不一定代表该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但是它对整个民俗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对于社会上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士和广大读者都会发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因此总结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写作和其中所表现的学术思想,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本文将在回顾这方面学术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今后可能怎样重写民俗学概论的一些想法。

一、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书写史的回顾

(一)民俗学性质界定与概论体系的初创阶段(1925-1943)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端,从学术共同体的初步形成来看,应以1918年开始的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为主要标志。这个运动中,也提出了“民俗学”的概念。这就是1922年12月创办《歌谣》周刊①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周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1985年。该刊物至1925年6月停办,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1936年复刊,至1937年3月为止,又出版有40期。,在其“发刊词”中说明了搜集歌谣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民俗学的研究,认为“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资料”,“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二是为了发现歌谣的文艺价值,即“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同时根据“人民的真感情”,使新的“民族的诗”得以产生。

但是,说到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书写历史的起点,如果以最早讨论民俗学一般理论为标准,则本文曾在2015年11月20日于首尔举行的韩国比较民俗学会国际学术大会上宣读,并刊登在2016年该学会会刊上。

是在1925年,这一年,何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民俗学大意》一文,参考法国人燕尼及其他人的一些著作,系统地叙述了西方民俗学的历史和研究范围、方法、类分等基本理论,还就故事与传说、歌谣与跳舞、游戏与玩具、礼俗与信仰、房屋器用与衣服、民用的美术等诸多研究领域和课题方向进行了精要的论述。*《东方杂志》第22卷第14号,商务印书馆,1925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中所鲜明主张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与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作比较之时,得出的关于民俗学所具有的独特学术性质的看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作者指出民俗学“所观察的是活在于现实的事实”,虽然会借助于历史法,但是不能单用历史法,如果“每到一地只问其名胜古迹,而不肯直接去看活在眼底的民生状态,日常情形亦是受历史毒而使民俗学鲜进步之因。”“民俗学家观察事实不特不当以这种事实只关系于过去,而且要以其为一个种子,向将来为无穷的发展的。”“社会生活日新不已,则民俗学的研究亦无有息时。”这都是关于民俗学作为“现在学”的比较透彻的说明。

广州中山大学主办的《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周刊》,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该刊物1928念月始刊,1930年4月年停刊,共出版110期。1933年3月复刊,在年内出版至123期又停刊。1936年9月再复刊,改为《民俗》季刊,至1943年止,出版有第一卷1-4期和第二卷1-4期。创刊号在1928年3月刊出,其中的“发刊词”提出了关于民俗学研究目的的认知,登载的何思敬“民俗学问题”一文,最早讨论了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和分类体系、研究目的等理论问题,认为“民俗学倘专格folklore而言,则我觉得先要参考英国的情形”,所以在就直接参考了英国学者班尼(C.S.Burne)所著《民俗学手册》(The Hand Book of Folklore》中的论述。这一期创刊号还登载了钟敬文《数年来民俗学工作小结账》,也用班尼《民俗学手册》提出的民俗分类体系来总结民俗学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可见,在1928年尽管还没有出现中国学者自己写的民俗学概论性质的著作,但是当广州中山大学成为全国民俗学的中心以后,关于这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等问题已被学者们开始讨论,为以后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书写造成了必要的学术氛围。这也说明,当民俗学成为中国学者从国外引进的一门现代学术,几乎同时就开始酝酿中国民俗学概论的写作。

1934年,方纪生著《民俗学概论》*方纪生:《民俗学概论》(民俗学资料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资料室印,1980年。和林惠祥著《民俗学概论》*林惠祥:《民俗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分别出版,从书中所采用的学科定义、分类体系来看,都受到当时国内学者关于民俗学讨论的影响,基本上是接受了英国人类学派的民俗学理论。*如方纪生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基本上采用英国博恩《民俗学手册》的民俗分类法,包括三大类:信仰与行为;习惯;故事、歌及成语,所举出的例子也主要是来自国外。但是,直至1940年代初,关于民俗学的学科性质、名称、研究目的等问题,都陆陆续续地还有所讨论,说明中国学者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始终没有停止思考。罗致平在1942年和1943年的《民俗》季刊上发表“民俗学史略”*《民俗》季刊第一卷第4期和第二卷第1、2期、第3、4期合刊连载。,是1949年以前能够见到的最后一篇关于各国民俗学一般理论和流派研究的论文。

总结从1925年到1943年这一阶段民俗学概论方面研究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应该是以下四种学术思想的提出。

第一,民俗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的密切联系

江绍原的译著《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江绍原译著:《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中华书局,1932年。的“附录七”中讨论了folklore、Volkskunde和“民学”这几个学科名称的关系。他赞同一些欧美学者的看法,认为德国的Volkskunde(民学)比英国的folklore(谣俗学)所研究的范围更宽泛,和德国的民族学非常接近。他同时主张用“民学”来代替“民俗学”这个名称,因为后者从日文的译名借来,在中国“颇有被误解为民间风俗的危险”。

杨成志在《现代民俗学——历史与名词》*《民俗》季刊第一卷第1期,1936年9月。中,表示不同意江绍原的谣俗学和民学这两个名词,为“民俗学”一词进行了辩护。他认为欧洲各国对这一学问的理解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最初的根源是一致的,实际上是坚持了英国人类学研究的传统,强调了所主要研究的是“文明社会的遗留”和“无智识集团的传袭”。与杨成志的意见大体一致,罗致平在“民俗学史略”一文中全面叙述了北欧、德奥和英国等各国民俗学的历史。

杨堃在《民人学与民族学》*《民族学集刊》第一卷第2期,1940年。收入杨堃《社会学与民族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1940)中,对上述不同译名进行了比较,主张用“民人学”来翻译folklore,指出民人学“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研究文明社会内之民间生活的”,“即是用民族学的观点与方法,以文明社会之民人及其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今天看来,四位学者之所以非常审慎地讨论了关于来自不同国度的民俗学译名问题,说明了各国有各国的民俗学,其学科建立的初衷和学术理念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引进和移植它们的时候不能不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学术建设的需要来给予廓清。这次讨论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科建立之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解读。其中,江绍原实际上已区分了关注“民”的德国民俗学与关注“传袭”的英国民俗学,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大多中国民俗学者的重视,杨堃主张综合研究民及其文化的主张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可能是导致后来民俗学概论过多采用客观眼光而缺乏理解民众的意识的原因之一。

第二,民俗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关系

如果从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斯宾塞《社会学研究》第二章算起,社会学比民俗学还要早一些年正式进入中国。由于都是中国现代知识界用来认识自己社会的学科,所以如何认识这两类学科之间可能建立起来的理论关联,就成为当时所讨论到一个重要问题。法律学家何思敬在“民俗学问题格序”*《民俗》周刊,第19、20期合刊。中指出,民俗学还只是作为一种科学手段,停留在记录、描述的阶段而不是独立的有组织的“说明学”。他还说明了民俗学与民族志(ethnography)的相似和差别,指出前者必须从国内做起,后者是在全世界(world-wide)做起,但是民族志借社会学、经济学、言语学、体质人类学等为方法,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方法。

张瑜《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和方法》*《晨报》副刊,1934年6月6日。根据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集体心态”或“集体表现”的概念,认为各民俗群体都有自己共同而独特的文化,而民俗群体中的特殊文化就是民俗。由于民俗依靠感情作用的维持,长久保存下来,所以民俗学也是一门历史的科学。胡体乾《社会学与说明的民俗学》*《民俗》季刊,第一卷第4期。指出对民俗现象进行说明,实际上已被多位社会学学家所重视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但是也应当承认,由于民俗现象错综复杂,所以朝着哪个方向来进行说明都有很大的困难。

第三,钟敬文关于“民众生活模式”的理解

《民众生活模式与民众教育》,是钟敬文为《民众教育》期刊编辑“民间风俗文化专号”(1937)所写的一篇序言,其中提出了“民众生活模式”的概念,认为民众还生活在陈旧的模式里,所以民众教育者必须“了解了解民众生活模式和他们的心理”,包括“从经济、法律、家族到宗教、法术、文学、艺术等民众生活模式”。反映出钟敬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对民俗学研究对象和价值的新认识。

第四,民俗学与社会史研究的关系

顾颉刚在《民俗周刊》“发刊词”上说“我们要探险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诉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各自体验自己的生活!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间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这一段文字,指明了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打破中国几千年贵族历史观,通过体验民众的生活和发掘民众的文化来认识整个的社会,还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各自体验自己的生活”。这种表述也代表了中国民俗学在建立之初的学术情怀,今天看来仍具有指导民俗学向前发展的意义。应该看到,顾颉刚表明的这种社会史观,已经在此前他的民俗学研究成绩上得以体现,一是对孟姜女故事研究,而是率先与其他学者一起到北京妙峰山作民间香会朝圣调查并写出报告文集。顾颉刚的民俗学思想对日后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影响到有关民俗演变历史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后民俗学概论的写作。

中国学界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关于民俗学研究、性质和方法的讨论,在长达40年左右时间中提顿下来,虽然如此,却为从80年代以来直到本世纪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写作,提供了思想的准备。

(二)民间文学教学体制化阶段(1949-1966)

这一时期,民俗学在国家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学体制中被取消,但是在高等院校文科教学体系中却普遍开设了民间文学和“人民口头创作”课程;在艺术院校中开设了民间艺术教学,还有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家进入了教师行列。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俗学重新生长提供了条件。在此暂不详述。

(三)民俗学研究恢复和民俗学概论建设阶段(1979年以来)

民俗学在中国的恢复已经有三十几年,学科理论的最初建设尤其表现在民俗学概论的书写之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民俗学重新起步时的主流学术思想。民俗学概论的写作,从学科队伍的重新建设以及理论体系的酝酿和确立算起,大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的写作(1979-1980年)

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成为民俗学恢复和迅速加以建设的先导。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举办“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同时依靠这个进修班进行了《民间文学概论》的编纂,并于1980年出版了这本高校文科教材。这部概论的完成为钟敬文日后主编《民俗学概论》的写作,一方面积累了组织队伍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在研究视野上从文学角度向文化角度的转换迈出了一个步伐。因为,这部《民间文学概论》对口头文学的定义和解释,既体现出与作家文学相对比的文学视角,也体现出与整个民俗文化想联系的文化视角。

2.民俗学讲习班(1983年)

1983年春,民俗学得以正式恢复,中国民俗学会召开成立大会,钟敬文等老一代民俗学家被选为学会的领导成员。这一年的7月和9月连续在北京举办了两次民俗学讲习班。

讲习班的主讲人和讲座题目如下:

钟敬文: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工作;杨成志:民俗学的起源、发展和动态;白寿彝:民俗学好历史学;杨堃:1.民俗学和民族学,2.略论民俗学调查方法;常任侠:中国古代民俗与艺术;张紫晨:1.中国民俗之特点,2.中国民俗之历史;张振犁:1.人生礼仪,2.岁时风习;柯杨:1.民间职业集团的技术与习惯,2.民间固有的社会组织。

民俗学讲习班的举办,对催生中国学者写出自己的民俗学概论具有积极作用。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和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的出版(1985年)

乌丙安在3年期间所写民俗学教学讲义稿的基础上,率先写成并出版了《中国民俗学》这样一部民俗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全书由绪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五个部分,共17章组成。此书有两个特别的贡献:第一、在绪论的四章中分别讲明了民俗的定义和范围、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民俗的主要特征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并且注意从域外各国民俗学比较早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思想说起。第二、将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理解得比较宽泛。经济的民俗中包括物质生产,交易和运输,作为消费生活的服饰、饮食、居住。社会的民俗中包括家族、亲族,乡里社会,人生仪礼,婚姻。信仰的民俗包括各种原始信仰,属于迷信的占卜、禁咒、巫蛊和祭祀类,岁时节日。游艺的民俗包括口头文学,歌舞,游戏,竞技和比赛、玩具等。

同年出版的张紫晨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不同于一般民俗学概论,主要是对中国古代至现代有关民俗(风俗)的记录与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任务是说明中国人的民俗具有哪些历史形成的特点,说明中国民俗学建立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源流。书中还对中国民俗的历史进行了分期;远古、古代、中古、近世和现代,可以说是现代民俗学视野下的中国民俗史的教材。

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1987),在体例上与乌丙安著相近而又有一些新的理论建树,将民俗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社会学和集体性,类型学和模式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在民俗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上,兼顾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事例。陈勤建著《中国民俗》(1989)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偏重对民俗本质、功能、传播方式、特点、分类和影响等问题进行阐述。

4.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出版(1998年)

上世纪90年代初,钟敬文作为主编,引领31位作者进行《民俗学概论》的编写,其间对书中内容、文字做过多次修改,于1998年出版。关于此书的地位将在下文中给予专论。

5.民俗学教学的开展与民俗学概论的重写(2001年以来)

民俗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当中,应以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标志,民俗学学科属于法学门类下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当然,在此之前,民俗学在许多高校已经成为许多本科专业学生愿意选修的课程。在新的情况下,钟敬文《民俗学概论》被多次印刷,一些民俗学概论的新著也得以出版。这些新著多有一些新的思想或者内容上的扩展。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2001),书名似教材,但具有科学哲学层次上的思考,属于民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一部专著。王娟《民俗学概论》(2002),在理论观点上具有国际上特别是欧美民俗学的视野,对于民俗范围和分类方面的认识上较多地借鉴了美国民俗学的最新发展,例如注重对于“民”的社会群体性,指出“传统性”是民俗的重要特征,民俗划分为口头民俗、风俗民俗和物质民俗三大类等。

高丙中著《中国民俗概论》(2009),作者将其1994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和后来关于民俗学学术转型的思考概括于这本教材的“导论当中”。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2006),提出了文本和语境相关联等民俗解释方法论。

罗曲著《民俗学概论》(2010),其第七章“城市民俗”;第八章“民俗学与现代社会”(“民俗的休闲旅游文化资源价值”、“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与商品经济”);第九章“民俗研究新视野”等,都是其他教材所没有的篇章,体现了民俗学面对当前社会生活变动的新思想。例如此书引用和发挥了徐华龙所著《泛民俗学》(2003)中提出的“泛民俗”概念,认为“泛民俗是将民俗从从传统的运行轨迹中阻止下来,使传统的民俗成为为现实服务的行为”。

分支性民俗学理论著作,如: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1991)、张士闪《艺术民俗学》(2000)、陶思炎《应用民俗学》(200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2004)等,是民俗学概论的写作向民俗学分支学方向的延伸,也是在民俗学各个分支建构上做出尝试。比如江帆《生态民俗学》(2003)的写作意图是站在生态文明时代来重构民俗价值观。

二、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的学术思想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至今仍是各个高校进行民俗学教学时所采用的首选教材,这也证明了此书在中国民俗学概论写作中所具有的奠基性地位。此书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见识、分类学框架等,构成了是当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可举出此书在民俗学理论建设上的几点突出贡献:1.提出了民俗作为“生活文化”的观点。“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一对民俗的定义,至今难以被逾越。2.提出了对民俗特征的五点概括: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3.指出了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规范、维系、调节。4.规范了关于民俗的分类体系,即按物质(生产、生活)的民俗、社会(组织、节日仪式、人生仪礼)的民俗、精神(信仰、科学、语言、文学、艺术、娱乐)的民俗来划分民俗现象。5.吸收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联系到中山大学办《民俗》周刊时期,何思敬等学者曾提出民俗学是否可以独立地成为一种“说明学”的问题,可以发现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则明确了本学科与诸多学科具有密切学术关系的性质。

这部概论的各个章节上都有民俗学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叙述,例如刘铁梁与程蔷合写的第六章“人生仪礼”,就采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在解释婚姻仪礼时,首先说明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演进,再说明一般的婚姻形态和特殊的婚姻形态,然后才去叙述婚姻仪式程序的民俗。这就不同于以往地方志对婚俗的描述那样直接从古代“六礼”的规定说起。

为了再次理解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在理论和关于民俗知识分类体系的建构意义,这里有必要列举一下该书的章节题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 农业民俗

第二节 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

第三节 工匠民俗

第四节 商业与交通民俗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 饮食民俗

第二节 服饰民俗

第三节 居住建筑民俗

第四章 社会组织民俗

第一节 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

第二节 宗教组织民俗

第三节 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来和发展

第二节 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

第六章 人生仪礼

第一节 人生仪礼的性质

第二节 诞生仪礼

第三节 成年仪礼

第四节 婚姻仪礼

第五节 丧葬仪礼

第七章 民俗信仰

第一节 信仰对象

第二节 信仰媒介

第三节 信仰表现形式

第四节 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民间科学技术

第一节 民间科学知识

第二节 民间工艺技术

第三节 民间医学

第九章 民间口头文学(上)

第一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体裁和分类

第二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

第三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讲述和功能

第十章 民间口头文学(下)

第一节 民间诗歌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 民间诗歌的类别与特征

第三节 民间诗歌的体式、表现手法与功能

第四节 歌节、歌俗、歌手

第十一章 民间语言

第一节 民间语言的性质

第二节 常用性民间熟语

第三节 特用型民间熟语

第十二章 民间艺术

第一节 民间音乐

第二节 民间舞蹈

第三节 民间戏曲

第四节 民间工艺美术

第十三章 民间游戏娱乐

第一节 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特征、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 民间游戏

第三节 民间竞技

第四节 民间杂艺

第十四章 中国民俗学史略

第一节 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

第二节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于发展

第三节 现代民俗学史

第十五章 外国民俗学概况

第一节 欧美民俗学

第二节 俄国与苏联的民俗学

第三节 日本民俗学

第四节 韩国民俗学

第十六章 民俗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主要民俗学流派及其方法

第二节 民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三节 民俗研究的一般方法

从这些章节题目上可以看出,除了介绍国内外民俗学史的章节之外,概论基本是以民俗作为“生活文化”的观点为指导,在这种文化学视野下,改造和扩展了国外民俗分类学的体系。再来阅读全书就会体会到,由于有来自不同学科的作者来书写,他们的理论与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写法上也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据我所知,都是贯彻了钟敬文用民俗的眼光来看文化现象的方法论。

三、现有民俗学概论对学术和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当前民俗学概论的写作对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对社会产生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过程的1980年代,学术界曾展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但一般都是在观念层面上进行,对作为生活文化传统的民俗与民众所进行文化实践的表现却很少顾及。此时,民俗学概论的写作刚刚起步,民俗学的话语还比较微弱,这是造成那一次文化讨论热潮还不够贴近生活的一个原因之一。*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梗概与兴起》就写作于那一次文化讨论热潮之中,反映了当时民俗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影响还比较小的情况。作者同时向民俗学和广大文化界指出,应该将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给予认识。此书由中华书局在1996年出版。可参考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与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也就是因为民俗学研究当时还不成大气候,民俗学者就激发起加快学科建设的热情,使得民俗学逐渐扩大了自己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再看今天,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脱离不开对民俗文化传统的理解,关于春节等节日民俗、村落社会中的家族制度和庙会民俗、民间艺术和工艺民俗等的调查和研究和媒体宣传,都已经不是民俗学一家来做的事情。这种文化观念和研究方向上的变化,自然离不开民俗学研究的影响,这中间就有民俗学概论作为基本读物对学界和大众的影响。本世纪以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快就在各个地方开展起来,这也离不开民俗学多年调查研究所做出的学术准备,现有民俗学概论的概念和分类体系成为了这一工作所直接参考的学术根据。

现有民俗学概论对文化消费的经济生活也产生一定影响,这可以从旅游专业教学所用的民俗学概论上得到证明。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提供了巨大的平台,而民俗作为最直观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而受到所有旅游者的关注。于是,“民俗旅游”的兴起就带动起旅游学专业教学中民俗学课程的设置,我们看到已经出版多种在这类课程中使用的民俗学概论。这些概论大多以先前民俗学专业教学所用的概论为蓝本,同时也结合旅游专业教学特殊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增加对世界各国美食的介绍,或就民俗旅游产品设计要求提出意见等。不过,现有所有的民俗学概论都还没有将人们参与旅游的生活方式视为新的民俗现象来给予认识,这多少会减弱民俗学对旅游业发展和对旅游者行动的积极引导。

现有民俗学概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但是还必须看到,面对社会生活所发生巨大变化,现有民俗学概论还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如何去解释人们生活方式所发生转变的需要。另一方面,尽管民俗学在调查研究和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却大多没有进入现有民俗学概论的视野。这些都使得现有民俗学概论对学术和社会的影响有所下降,也可能拖累整个学术的发展。

首先一点,现有的概论写作在民俗分类学上虽有建树,却不能明确指出任何一类民俗现象都是存在于具体生活时空之中,所以才具有与生活整体关联的意义和价值。按照目前这种过分看重民俗客观分类和模式说明的民俗学概论去进行调查研究,就容易将民俗事象抽离出地方生活的整体,也抽离出人类各种文明或社会与文化类型不断创造发展和相互交流的进程。这种看待民俗的习惯也直接反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之上,注重的只是个别文化形式的保护,却不关心现实生活整体的滚滚潮流与勃勃生机。保护一些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大众的文化记忆而言可能具有一定导向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替代民俗学通过研究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体认民众、参与社会发展的全部初衷。

其次,民俗调查应该以理解当地人对自身生活的理解为目的,这已成为很多民俗学者的共识,而且出现了很多体现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认识和成果都还没有被现有的民俗学概论给予表述。这影响到一些民俗研究者至今仍是满足于对民俗作形式上的记述,而对地方社会中的个人生活经历及其叙事毫无兴趣,不能通过民俗学的现场交谈而与主人一道共同感受生活变化的意义。民俗学者所关注的城乡关系变化、民间自治传统与公民社会建设等问题,大多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活与文化的关切,也体现出增进不同群体文化之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愿望。这些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或者研究范式应该表述于新的民俗学概论著作当中。

第三,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城乡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动,新的科技手段和电子信息网络已全面渗入日常生活,使得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在这种现实面前,如何考察城市化和信息化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开展当代民俗志的调查和书写,这些都远没有被现有的民俗学概论所关注。如何将关注传统的民俗学与关注当下的民俗学统一起来,这既需要学者个人的主动探索,也需要民俗学概论的总结与提升。

结 语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学术建构和书写,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经历。早期的民俗学者从引进人类学派的民俗学概论到进行独立思考,特别是对民俗的性质、功能、分类体系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尽管文字有限,却达到了一定深度,为形成中国自己的民俗学概论而做出思想的准备。由于时代造成的各种原因,这项基础性的学术建设工作中断了近40年时间,直到改革开放年代才又接续下来并且取得了重要收获。

民俗学概论的书写事关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不仅会影响自身学术整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相关学术界的研究,影响到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如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生活实践中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他国优秀的文化,这是需要民俗学去关怀的重要问题。现有民俗学概论所具有的一些理念、观点、方法,为当今文化自觉和文化交流的时代性需要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工具,发挥出一些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现有民俗学概论的研究与书写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在学术理念上不能跟上全社会在当下所发生文化认同与文化交往的实践进程,也滞后于本学科所取得的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所以民俗学概论书写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尽可能地吸纳那些面对现实生活变化的民俗学研究的新思想和新经验,争取避免重复,做到与时俱进。

附:本文所参考1985年以来出版的中国民俗学概论书目

1.民俗学专业教学中的民俗学概论(14种):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7年

陈勤建:《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张余:《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基础》,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苑利:《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曲:《民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邢莉等.《民俗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旅游学专业教材中的民俗学概论(6种):

石英平:《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世满、王守恩:《中外民俗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忠军、杨艺:《中外民俗》(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金海龙、田小彪:《中外民俗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

杨英文、祁向文:《中外民俗》(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赵序、樊光华:《中外民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以上所列民俗学概论书目与已实际出版的民俗学概论书目或有差异,有待补充。)

[责任编辑 刘宗迪]

刘铁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山东济南 250100)。

猜你喜欢

民俗学概论民俗
导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民俗中的“牛”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总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