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蠢子医》论治妇科病特色

2017-01-16梁程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风药妇科病肉桂

梁程程,雷 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

【理论探讨】

《蠢子医》论治妇科病特色

梁程程,雷 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7)

《蠢子医》系清代医家龙之章晚年所撰,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尤其对于妇科的治疗见解独到,阐述医理简要摄烦,诊疗经验独具一格。其论治妇科疾病首重脉理,安胎则强调治疗母病不必刻意顾护胎元,意在母病去则胎自安,治疗妇科产前产后疾病及催生善用风药,尚有巧用肉附、善用丸散剂之用药特色,并就此作一初步探析。

《蠢子医》;龙之章;妇科病;用药特色

清代医家龙子章字绘堂,原籍河南太康,后迁居项城,其生卒年代失于详考(约诞生于嘉庆年间,卒于1881年)。龙子章所撰《蠢子医》[1]即为其诸孙习医而作。初未刊行, 1936年裘吉生将其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使此书得以传世。据龙之章自称, 这部著作“举古人方略与自己管见, 率为诗歌以便诵读, 使诸孙朝而诵,夕而维,以及于古”。其孙龙镇川以医闻名于乡里,就是得力于这部著作。

《蠢子医》采用歌诀体裁夹叙夹议,开门见山,不尚空谈,既是一部浅俗易晓的医学启蒙读物,又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朴实总结。书中不泥古说富于创新之处颇多,其所载医案、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儿眼等科,王霸兼施,刚柔相济,用药灵活,效果颇佳。时人称赞“奇而能中,险而实夷;简要以摄烦,警透以化障;用毒而反剂其平,师古而妙用其创”。尤其对于妇科的论治见解独到,阐述医理简要摄烦,诊疗经验独具一格,本文仅就此作一初步探析。

1 首重脉理

《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王孟英[2]强调“女子多有隐曲之事,不可一味追问”,故辨证须在望、闻问的基础上重视脉理,因脉理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病情。

龙之章主张以脉理作为学医的必读基础,认为脉理在临床上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治病总要有把握、有提纲,有了把握与提纲,下笔便是方。若无把握与提纲,纵学一世亦渺茫。[1]”其论治妇科疾病十分重视脉理,认为妇科病皆是左尺凝滞。在妇人之病皆由左尺凝滞篇云:“女人之病皆在肝,气血往来出此间。其实皆从左尺起,男女交接是病源。此中之脉(左肾之脉)通心胞,一切之病因受寒。受了阴寒便凝滞,相火即速往上窜(其根是寒,见症皆火)。初时心脉如扁豆,结久便成小皮钱。[1]”并提出治法为清凉上焦暖命元,喜用郁金、菖蒲与酒连清上焦之火,肉桂、牛膝引火归元。认为产后脉与寻常脉的差异,产后脉多实大弦急,若寸口涩疾属危急重症。对于产后下腹疼痛六脉强硬,沉取则无,认为是虚寒证,应该补气养血温中,用黄芪补气,当归熟地黄补血,补骨脂、肉桂、陈皮理气温中,香附、益母、红花温中下气。在妇人关肾无脉治法篇指出:“妇人脉空下半截,腿疼腰疼心里咄。治宜大补肝肾火,兼之调气更调血。斑螫不妨少用些,炒豆热砖不可撤。[1]”

2 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

妇女妊娠时期在用药上有许多禁忌,在治法上也有禁汗、禁吐、禁下、禁利等观点。但在妇科临床中应根据孕妇患病情况斟酌使用。如有大积大聚邪实之证,非用峻剂攻伐不能达到去其邪、安其正的目的时,并非绝对禁止使用,在随时掌握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可采用妊娠禁忌的药物,这时既不会伤害母体和胎儿,又能达到病除身安的目的[3]。《医学心语》[4]谓:“有病则病当之,故毒药无损乎胎气。然必大积大聚,病势坚强,乃必可投之,又须得半而止,不宜过剂。”这种认为妊娠期既应慎重用药,但又不可拘泥的见解,确是临床阅历之谈。张仲景用葵子茯苓散治妊娠水气、小便不利,用附子汤治疗阳虚寒盛的妊娠腹痛。虽大黄、元明粉、葵子、附子等都是孕妇禁忌的药物,但张仲景本《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论而用之,为后学者作出了榜样。

龙子章认为,胎病交加只要治病不必安胎,病去则胎自安,强调治疗母病而不去刻意顾护胎元,意在母病去则胎自安。如“我尝治一少妇病,骨瘦如柴饭亦难。已经数医不能疗,即加大破将病捐。吃至两付能饮食,寒热往来渐渐蠲。伊家贫甚难用药,即服加料紫金丹(皆是破药,兼有巴豆)。朝食一分暮一分,服至月余病皆痊。病到痊时药即止,未至两月即分娩。生下一儿甚健旺,于今已有四五年”[1]。又如“又遇孕妇本是火,盲医只顾补肾元。补至三付噫不止,茶水不进甚是难。我用六一(六一散)牛黄散(二散并用,以牛黄散中有巴豆霜也),饮至一付便回旋。旋至粪门腹甚疼,即往厕上蹲缸边。衣带裤子甫解毕,好似急流并涌泉。一窜窜有一丈余,臭水下尽便安然”[1]。这是对“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原则的最好说明,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意义。

龙之章认为孕妇禁忌有宜遵者,有不宜遵者,治孕妇不必多忌讳,病初起气血正旺,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治孕妇年二三,不饮不食但欲眠。我一诊脉脉不动,只有中气上头颠。知是风寒紧束住,大用风药(苍术、麻黄、羌活、独活之类)加金丹。干姜附子亦透发,全不照顾养胎元。一付两付病即愈,病一愈时胎自安。[1]”并依据病情辨证论治,适宜地选用峻烈攻伐的妊娠禁忌药,治疗与安胎并举,有是故而用是药,治疗中把握药与证之间的联系,做到辨证准确、论治恰当;掌握药物和治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度合理应用以治疗之毒攻病邪之毒;在关注正气存亡得失的前提下,讲治病祛邪之理。

3 善用风药

“风药”是指有“味辛性轻,辛散透达”特性的一类药物。“风药”之名首载于宋·《扁鹊心书》,至清·《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明确界定风药“质轻气盛”的属性。风药在妇科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其升发特性可治疗子宫下垂等中气下陷之病,达表透邪可治妊娠伤寒之疾,调畅气机可疏肝解郁、祛湿而止带、活血又化瘀,风药配伍于妇科病的治疗中常获殊效[6]。龙之章集清代以前妇产科医术之大成,治疗中多配伍风药,配伍灵活巧妙,疗效显著,其重视风药于妇科病的治疗思想颇有独到之处,为后世风药在妇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3.1 产前风治法

龙之章认为产前不安多是风邪引起,治疗主张用伏虎丹发散,指出虽然伏虎丹、 琥珀散“似伤胎”,但有“风药驾驭则毒从外解,力不内攻”。对于妊娠恶阻之症, 提出“羌(羌活)芥(荆芥)辛(细辛)芷(白芷)宜多用,调理肝气是正端,加上宿砂与蔻仁,内里温暖外皮宣”[1],表明作者认为风药有疏肝理气之功。他认为产前风症多为热证,治疗上喜用丸剂,如“我用汤药她难食,只用丸散一付截。即用金石一两余(自然铜、避阳砂、青礞石之类,3味能凉血下气,且是金能克木之意),和入红糖使立啜。再饮葱汤一大碗,汗出如雨甚熨贴”[1]。

3.2 催生用发散是创格

《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三云:“产难着,或先因漏胎,去血脏躁,或子脏宿挟癥病,或触禁忌,或始觉腹痛,产时未到,便即惊动,秽露早下,致子道干涩,产妇力疲,皆令难也。”解表催生之法堪称龙之章首创,如其在催生用发散是创格篇云: “有一产妇将产时,大搐大颤无奈何。只因前年如此致横生,请我立时去下药。我一诊脉是风寒,二关如钱滞经络。即用荆(荆芥)防苍麻去解表,益母独活芎归多。吃下病止即生儿,并无一味异样药。他教我打我不打,诊脉解表是正着。[1]”龙之章指出,催生发散之法在隆冬季节用之效果更佳,认为难产是因冬季感受风寒所致,治疗中则喜用发散之法,还指出治病须要顺时令,隆冬产生宜发散,盛夏宜清散。在隆冬产生大宜发散篇云: “吾尝隆冬治一人, 一经发散便安然。又迟数日治一人,一用发散便生还。[1]”

3.3 产后风治法

龙之章认为产后风症大多是寒邪引起,治疗主张用生化汤,重用桃仁、红花、桂枝,视患者症状加减白术、茯苓、羌活及荆芥穗,提出温补为其治疗大法。还指出产前及产后风症皆由寒邪所致,但产前气血充盈,产后热证多是虚热,仍以寒证论之,因为其气血亏虚。并指出产后风症治疗较棘手,需重用风药。如“芥穗三两不为多,桃仁两半细细哈。生化汤(协参苓散半夏不可少,凌花艾叶皆能管。如有邪症素相附(痰症类邪),琥珀三钱(琥珀散)透入骨”[1]。

妇女产后耗伤气血,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风邪易乘虚而入。龙之章认为产后风症宜用风药出汗,提出以手心浸润作为出汗多寡的标准。如其在原文指出:“手心不润宜出汗,手心一润便止焉。热汤热水宜少饮,铺盖衣被宜用单。此是出汗真妙诀,后人宜守无变迁。手心原与心相应,心里一透即止焉。内里一透即止住,总无出汗之过端。此亦治风之妙诀,庶乎治寒有取焉”[1]。

4 治产后诸证,辨其不足及有余

龙之章认为,论治产后病虽然以大补为要,但要分明虚中不足及虚中有余,虚中不足要大补气血,虚中有余要略带攻,如“恶露下可以纯补,恶露不下便要带破”。治疗上指出虚中不足宜补气补血,喜用党参、白术补气,当归、地黄补血;虚中有余宜略带攻,喜用桃仁、红花。龙之章认为妇科“三急”是呕吐、泄泻、多汗,并指出呕吐用款冬花、紫菀、百合、五味子,泄泻用肉豆蔻、山药、宿砂,多汗五味子、麦冬、酸枣仁。“三冲”是指冲肺、冲心、冲胃。冲肺若出现咳嗽气喘则加葶苈子、蒌霜;冲心若出现不省人事则加郁金、石菖蒲;冲胃若出现干呕或吐,则加宿砂、小茴香。

龙之章还指出产后宜忌,如产后忌汗吐下,指出补益气血的重要性。产后病若夹寒则加黑姜与肉桂,出现虚热则加用黄芪退热,当归、熟地黄生水以制火。认为产后小腹疼痛多由寒邪引起,若“六脉强硬,沉取则无”是虚寒证,应采取补气养血温中的治法。治疗产后大便溏泄应用补涩之剂,喜配伍使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认为肉豆蔻、芡实皆为大补之品,可视患者症状轻重加减使用,其用当归喜土炒、地黄喜姜炒。此外,还提出用脱花煎治疗胎盘迟下,还指出生化汤能去旧生新,为产后要药,产后有病无病亦须服用。

5 妇科病巧用肉附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龙子章认为妇人之病“皆由肾经寒,真火不居其位,邪火得以妄动,虚火无根上冲,窜入上焦皆是火,其根是寒,见症皆火。寻究根源皆因肾之精,与心牵连上下通”[1]。治疗上指出应清上焦之火,温暖下焦之命元。如“治少妇气上壅,喉间塞绵难为情,六脉沉迟不见大,惟有申指申节时一冲。即用清扬清上火,少加肉(肉桂)附(附子)往下通。肉桂、附子引火归元,温暖下焦。肉(肉桂)附(附子)虽少亦将军,暗把真阳海底招”[1]。

6 善用丸散之剂

龙之章治疗妇科病常用内服、外治相配合以提高疗效。他认为:“内治外治皆要通, 泥住一边便不中”[1]。他选择各种汤剂送服丸、散,从而达到增强药效、治疗兼症等目的。如噙化丸(桂枝一两,良姜五钱,细辛四钱,陈皮一两,核桃仁二两,土贝五钱,冰糖一两,薄荷一两,珍珠一个,琥珀一分,礞石一两,醋糊为丸),马前服壮丸方(马前二两,虎骨三钱,白花蛇一钱,鹰爪三钱,勾丁一两,甘草一两,糖稀为丸)。他认为治疗产妇满月后的疾病宜用丸药,而不用汤剂。如“有一妇人月间疾已久,又逢月子疾大翻,我用生化汤重桃仁,连吃两付病大安。过了几日满了月,肚里疼痛又不安……请我去把病看,我言恶露未尽月已满,好和贼在内里把门关。此宜温补去调气,止住疼痛病自安。汤药多了妨饮食,不如山(山甲)麝(原寸)丸成丸。加上肉桂并斑蝥,日食三分便安然”[1]。

综上所述,《蠢子医》反映了龙之章对妇科多种病证的证治经验和见解, 对中医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 龙之章. 蠢子医[M]. 李维贤,刘万山,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2] 谢秀超,彭卫东.王孟英妇科调经学术思想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4(2):6- 8.

[3] 刘丽坤,陈海富,郝淑兰,等.浅论“有故无殒”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3):30- 32.

[4] 程国彭.医学心悟[M].闫志安,徐文兵,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5] 周学霆.三指禅[M].周乐道,等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6] 郭祖文,林玩福,杨学.风药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79.

梁程程(1991- ),女,在读硕士,从事中医防治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R271.1

A

1006- 3250(2017)07- 0915- 03

2017- 01- 10

△通讯作者:雷 磊(1963- ),男,安徽桐城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研究,E- mail:leilei1398@sina.com。

猜你喜欢

风药妇科病肉桂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肉桂全身都是宝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运用风药治疗泄泻理论浅析
得病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