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原因调查及中医证型分析

2017-01-16刘淑美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症证型急性期

刘淑美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98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原因调查及中医证型分析

刘淑美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脑卒中;便秘;中医证型

脑卒中后便秘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转归。在老年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为65.38%[1]。脑卒中后便秘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如患者因用力排便可致颅内压开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影响患者康复和预后,因此尽早积极有效治疗便秘非常必要[2]。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原因进行统计、辨证分型,探讨引起脑卒中后便秘的主要原因及常见证型,为运用中医疗法防治脑卒中后便秘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0—11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60岁以上91例。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脑卒中发病2周内,处于急性期。

诊断标准

1.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指脑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发病2周以内视为急性期。

2.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3]:①排便时间延长,3 d以上排便1次,粪便干燥坚硬;②大便艰难、干燥,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粪便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④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3.便秘证型诊断[3]:主症必备且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①肠道实热证。主症: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次症:腹中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寐,小便短赤,脉滑数。②肠道气滞证。主症:软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腹满胀痛;次症:肠鸣矢气,嗳气频作,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③肺脾气虚证。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用力努挣则短气汗出;次症: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④津亏血少证。主症:大便干结,便如羊粪,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次症:口干少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怔忡,两颧红赤,脉弱。

调查方法

自制调查表,以发病之日作为观察起点,并由主管医师进行便秘证型的中医辨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活动、进食、服药、环境、饮食知识等)]、用药情况、便时情况(排便时间、排便是否费时费力或应用泻药剂、粪便形状等)等资料,最后对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结果

98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便秘59例,便秘率为60.2%;60岁以上患者有65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为71.4%。引起便秘的原因中,患者饮食不合理(牙齿松动导致膳食纤维摄入量少、食物过于精细或疾病导致吞咽障碍、食欲下降)、活动量少(疾病导致偏瘫或机体功能下降)、不习惯床上排便(因暴露隐私而羞涩、紧张)3个原因占全部原因的83.7%;其他因素占16.3%。便秘患者中以肺脾气虚证患者比例最高,共38例,占38.8%;津亏血少证患者30例,占30.6%;肠道气滞证患者23例,占23.5%;肠道实热证患者7例,占7.1%。

讨论

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和、运化失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及中气不足等引起肠道气机不畅,以致大便排出困难的疾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五脏别论》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可见,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大肠的传导,最终经魄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一旦大肠传导失司,魄门启闭异常,则可发为便秘。

肠道的传导、魄门的启闭是否正常,与脾胃之气升降功能及肺气宣发肃降关系密切。脾土虚,中气不足,母病及子则易传至肺金致肺气虚弱,《脾胃论》云“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进而肺失肃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则无力宣导大肠,引起大肠传导失司,正如唐宗海在《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气虚,推动无力,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魄门开启无力,努挣排便而难以排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而司运化,津液输布正常,气化充足,则肠道滑润传导有力,大便调畅。

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其脏器功能减退,而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久病耗气等又会导致肺脾等脏腑气虚,故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证型以肺脾气虚证型最常见。气虚证便秘本质应为气虚致大肠无力推动,因此与功能性排便障碍中的排便推进力不足表现一致。

中医药对便秘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好,副作用少,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扶正祛邪,而不是以一时的通便为目的。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中药的理论和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运动健身与疾病防治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并尽早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防便秘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陈久红,冯宜霞.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4):137-138.

[2]苏永静,张小燕,张振路,等.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9):4-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016-06-30)

猜你喜欢

主症证型急性期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