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调理督脉瘀阻防治冠心病理论探讨

2017-01-14蒋虎刚赵信科李应东

中医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神道循行督脉

蒋虎刚,赵信科,刘 凯,李应东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学术探讨·

从调理督脉瘀阻防治冠心病理论探讨

蒋虎刚1,赵信科2,刘 凯2,李应东2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在人体阳气的调节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多种病因引起督脉瘀阻时,人体阳气的循行敷布必然受阻,从而诱发各种阳气匮乏性疾病的发生。张仲景认为冠心病基本病机是“阳微阴弦”,故阳气亏虚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黄帝内经中有记载督脉的分支之一与心脏有着直接络属关系,因此督脉瘀阻可能通过影响阳气的正常功能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病。旨在通过探讨督脉瘀阻与冠心病的关系,提出从调理督脉瘀阻,进而温通心阳而防治冠心病的新思路。

冠心病/防治;督脉瘀阻;理论探讨

冠心病是各种损伤性因素作用于心脏冠状动脉,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供氧功能,导致心脏正常的功能、结构受损所致的一类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发,该结果表明阳气在冠心病的发生过程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冠心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胸阳痹阻是本虚之质,痰浊、瘀血乃标实之象。督脉总督一身阳气,为阳脉之海,通过与手足三阳经和奇经八脉与人体各脏腑相互联系,调节机体阳气,故督脉瘀阻可能会引起心阳不振,而间接诱发冠心病。本文立足于探讨督脉瘀阻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通过调理督脉以防治冠心病的观点,以期为临床从督脉入手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1 督脉与心脏的直接联系

督脉其支脉之一与心脏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素问·骨空论》曰:“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该条文指出督脉的一条分支的走行是从少腹起,直行而上过脐至心,与心脏相络属。督脉“病”之后,会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引起胸痛的症状,这条支脉的存在是督脉瘀阻诱发冠心病这一观点的中医理论基础。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的大椎穴,人身阳气经过三阳经脉循行渗注于督脉,督脉蓄积全身阳气后重新分配阳气,复使其分经循行于全身,因此督脉有积蓄、分配阳气的功能,故督脉为阳脉之海[2]。神道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之下。《经穴释义汇解》中对神道穴解释为“心藏神,穴主神,为心气之通道,主心疾,故名神道”。可知神道穴是心中阳气往复循行于督脉的通道。心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藏神、血脉两方面,且二者呈相辅相成之关系。冠心病同时存在心神失藏与血脉瘀阻的病机,而此两者皆可由心中阳气不足所致,故神道穴可通过调节心中阳气扶助心藏神、心主血脉的功能进而防治冠心病。灵台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之下。《会元针灸学》言:“阳气通其中,心灵居上,故名灵台。”可知灵台穴是心气蛰藏之处,内蕴阳气,有温煦心阳的功用。至阳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之下,为督脉阳气隆胜之处;神道、灵台两穴与之相毗邻。至阳穴为神道、灵台转输阳气,助其温煦心阳、调摄心神,故此3穴与心脏功能关系密切。西医学认为:心脏的植物神经纤维脊髓分布段主要分布在胸椎水平,与中医认识心脏背腧穴位置基本一致、在调节心率,心律,冠状动脉收缩、舒张等方面有着特殊功能。该神经纤维的存在为督脉参与调节心脏功能提供了解剖生理学基础[3]。

2 督脉瘀阻与冠心病的病理关系

2.1 督脉瘀阻的病因病机

督脉瘀阻病因复杂,外感邪气、内生邪气、意外损伤等均为其病因。人体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干位于人体背部脊柱之下,而中老年人阳气衰退、腠理疏松,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使外邪容易内侵督脉。虽然各种邪气均可入侵,但阴寒邪气尤甚,因为阴邪易袭阳位。阴寒邪气客于督脉,则督脉经气循行被遏制,导致督脉瘀阻[3]。长期错误坐姿、过度劳累,以及意外损伤造成脊柱小关节错位、肌肉韧带水肿或粘连压迫,甚至椎间盘突出均可压迫督脉,阻滞督脉经气循行,亦可导致督脉瘀阻。值得注意的是,情志因素亦是督脉瘀阻发生的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督脉瘀阻的病机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气滞、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积于督脉循行处,阻滞督脉经气循行[4]。西医学认为:各种损伤可导致脊髓或其周围神经纤维受到压迫、炎症因子刺激,进而使同时进入该椎间孔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5]。

2.2 督脉瘀阻与冠心病的关系

西医学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中交感神经兴奋对冠状动脉的直接作用是缩血管作用,同时可以加快心率、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耗氧量。督脉瘀阻时,心脏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压迫、炎症因子等刺激,诱发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心肌供血供氧,增加氧供矛盾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督脉瘀阻诱发冠心病的机制可能有以下3点:其一,督脉瘀阻时督脉中阳气循行受阻,使心阳失于温煦导致心阳匮乏、鼓动无力、心神散乱,故可见胸痹心痛、脉结代等症状。西医学认为:冠心病发病时,冠状动脉处于低灌流状态,使心脏组织因缺血缺氧造成损伤;此外冠心病患者均伴随血管内皮损伤、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慢等,使得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两者共同作用,增加了冠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的风险。其二,督脉上连于脑,督脉瘀阻时神经中枢对心脏组织和冠状动脉的调节功能减弱,增加了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冠脉灌注,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加重,而诱发冠心病。其三,督脉下络与肾,肾主封藏而司开合,督脉瘀阻时肾的生理功能失常,机体代谢废物潴留体内,影响心脏的功能[6]。这一观点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影响正常心功能的观点相一致。

3 从调理督脉瘀阻论治冠心病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阳微阴弦”,阳气虚衰、心阳不振是其根本,气滞、痰饮、瘀血为其标像。古人言:“治病必求于本。”故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必以温其阳气为根本。督脉为阳脉之海,且督脉的分支与心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调理督脉瘀阻是温通心阳的重要途径之一。

3.1 中药调理督脉瘀阻

督脉瘀阻调理的中药选择主要基于理气活血通经原则,基础方是补阳还五汤[7],基础药物主要有黄芪、川芎、赤芍、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等。黄芪、当归益气补血,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地龙疏通经络。全方配伍,共奏调理督脉瘀阻之效。近来有关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表明:川芎与当归合用可以起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缺氧损伤的功效,从而用于防治冠心病[8]。

3.2 针灸调理督脉瘀阻

针灸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历来为医家所认可。因督脉与冠心病的关系极为密切,故针灸治疗冠心病时,督脉为必选经脉,其中至阳、大椎、命门、百会、灵台5个穴位使用频率最高[9]。针灸以上各穴可宣通阳气,调理督脉瘀阻,缓解疼痛,改善心脏神经调节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血供氧,而用于防治冠心病。另外有文献报道:针刺神道穴,深度1~1.5 cm,针刺手法为补法,治疗冠心病有立竿见影之效[10]。

3.3 推拿调理督脉瘀阻

金宏柱教授的疏经通督推拿法为推拿调理督脉瘀阻的典范[11]。疏经通督推拿法首先以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全身四肢,主要目的在于疏通经脉,放松全身肌肉组织;其次推拿背部,其中背部推拿以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走向为重点,配合整脊手法调整脊柱结构,调节小关节紊乱,恢复其正常结构,或减轻局部水肿和炎症刺激,解除神经压迫,从而达到调理督脉瘀阻的目的。有文献报道:胸椎关节紊乱较严重的患者,可伴随心率、心律的改变,影响正常心功能。推拿手法调理督脉瘀阻,可调整脊柱各关节结构的紊乱,恢复其正常的结构功能,同时解除了压迫,以及各种炎症因子对心脏植物神经的刺激,提高了心肌组织血供,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报道,王维庭主任用大拇指按压至阳穴10~30 s可解除心绞痛症状[12]。

4 小 结

医学大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言:“阴易胜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衰则死。”故阳气为生命之根本。冠心病的本质是阳气虚衰,因此治疗首先必须以温通阳气为本。督脉为阳脉之海,是调理人体阳气的必由之途,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督脉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郭腾飞,冯学武,郭冰. 刘国安教授治疗胸痹经验[J].中医研究,2016,29(6):28-31.

[2]李里,叶勇,李霞,等.“重阳气理论”与整脊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8):92-93.

[3]杨振杰,吴富东,王锐.针刺督脉穴治疗过早搏动浅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17.

[4]谭明生,李显,张恩忠,等. 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瘀阻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11):915-918.

[5]陈继明.督脉初探[J].江苏中医杂志,1983,27(2):2.

[6]李宏浩.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老年性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45-52.

[7]王东红,赵欣,郝东宁,等.醒神开窍法配中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后遗症315例[J].陕西中医,2005,26(11):14-15.

[8]王梦宇.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价值评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75-76.

[9]程施瑞,邵欣,梁繁荣,等.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穴规律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4):913-914.

[10]崔红花,崔英姬.神道穴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针灸,2000,20(S1):40.

[11]张仕年,张宏如. 金宏柱教授疏经通督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72-73.

[12]王维庭.按压至阳穴解除心绞痛[J].山东中医杂志,1993,12(3):45-45.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7)06-0003-03

R541.4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6.02

2017-01-16;

2017-05-05

猜你喜欢

神道循行督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按神道 促睡眠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任督脉循行刍议*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最方便的健身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