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60例
2017-07-31郭瑞
郭 瑞
(周口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000)
·临床研究·
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60例
郭 瑞
(周口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观察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益母草胶囊, 3粒/次,3次/d, 口服。治疗组给予参芪生化口服液(主要由党参、黄芪、益母草、川芎、当归、炮姜、甘草、红糖组成),10~20 mL/次,2~3次/d,口服。两组均以5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确切。
产后恶露不绝/中医药疗法;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应用;子宫体积临床疗效
产后恶露不绝是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 d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即晚期产后出血,属于产后常见病。本病可导致产后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甚至继发不孕等。2013年6月—2014年10月,笔者采用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20例, 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经阴道分娩。治疗组60例,年龄平均(26.55±2.65)岁;病程平均(19.12±8.76) d。对照组60例,年龄平均(27.31±2.98)岁;病程平均(20.85±9.30) 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妇科学》[1]《妇产科学》[2]《中华妇产科学》[3]中关于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如盆腔感染等所致的出血。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益母草胶囊(江苏大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764), 3粒/次,3次/d, 口服。治疗组给予参芪生化口服液(周口市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豫药制字Z05160090,主要由党参、黄芪、益母草、川芎、当归、炮姜、甘草、红糖组成),10~20 mL/次,2~3次/d,口服。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标准。痊愈:服药后恶露于3 d内停止。显效:服药后恶露于5 d内停止。有效:服药后恶露于7 d内停止。无效:服药后恶露超过7 d仍未停止。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6.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大小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大小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 讨 论
中医学认为: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生与瘀血内阻或气虚摄血无力等有关。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或产伤气虚,摄血无力均可致本病的发生。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临床强调产后第一方首推生化汤。参芪生化口服液是由生化汤化裁而来的。方中党参、黄芪益气,行气摄血;当归、川芎养血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炮姜温经散寒,止血止痛;益母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炙甘草温中益气,调和诸药。红糖有益气补血、活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5-6]表明:当归、党参能促进组织再生及修复能力,提高免疫力;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子宫收缩,利于血性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益母草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总之,全方共奏益气养血、活血祛瘀、温经散寒之效,使祛瘀不伤正,补虚不留瘀,气血生化有源,故临床疗效满意。从本次临床观察中发现,采用参芪生化口服液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能促进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更易被哺乳期患者接受,且疗效优于益母草软胶囊,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2:288-292.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9-21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171-174.
[5]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4.
[6]郑丽君.安宫黄体酮片联合益母草膏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1005.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7)06-0040-02
R271.4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6.17
2017-03-15;
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