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评价

2017-01-14许云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尿沉渣化学法尿常规

许云虎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评价

许云虎

目的 探究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 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检验奠定基础。方法 256例尿液检查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法进行尿液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误诊、漏诊发生情况及白细胞、红细胞检验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误诊率为15.63%(20/128), 漏诊率为10.94%(1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为0.78%(1/128), 漏诊率为3.13% (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定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40.63%(52/128)、23.44%(30/12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9/128)、17.97%(23/1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 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准确率, 避免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应广泛推广。

尿常规检验;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

尿常规检验[1,2]是临床判断人体泌尿系统是否发生病变的常用方法, 随着干化学法[3,4]在近年来的发展与应用, 其已经成为临床尿液检测的重要手段, 但是因为尿液、试纸以及仪器设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诊或漏诊现象, 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对检测准确率造成不良影响[5-8]。为此, 本研究旨在临床尿液检验过程中,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 评价检验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检验奠定基础,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56例行尿液检查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男154例,女102例;年龄34~52岁, 平均年龄(42.12±6.76)岁;病程0.62~3.21年, 平均病程(1.52±0.65)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28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尿液干化学法。每例患者收集自身新鲜尿液10 ml, 均匀混合, 选用一次性尿液试纸将其浸没于整个尿液中, 然后马上取出, 擦拭试纸条上的多余尿液,将其置于检测仪中检测。实验组患者行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法。在对照组的检验基础上, 再次收集每例患者的新鲜尿液10 ml进行尿沉渣镜检法的检验。将均匀混合的尿液置于尿沉渣的刻度离心管中, 并持续5 min的离心, 离心转数为1500 r/min, 之后将尿液的上层清液去掉, 仅留下尿沉渣, 将尿沉渣冲入定量计数板, 分别采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进行观察并计数[9]。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检出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及白细胞、红细胞检验情况。其中白细胞>10×109/L为阳性, 红细胞>7×109/L为阳性[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漏诊及误诊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误诊率为15.63%(20/128), 漏诊率为10.94%(1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为0.78%(1/128), 漏诊率为3.13%(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检验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定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40.63%(52/128)、23.44%(30/12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9/128)、17.97% (23/1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的众多检查中, 最常见的应属尿液检查, 其不仅常见于正常的体检中, 还可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 为临床医生的后续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11-14]。在尿液的常规检查中,具有较多的检查项目[15,16], 其中有检测白细胞和尿红细胞、尿常规分析、测定蛋白成分定量等。对这些成分进行检测的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尿液干化学法, 该方法因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而变成当前尿液检验的常规项目, 为临床尿液检验和分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7-19]。但同时尿液干化学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弊端, 如试纸及仪器可能会对尿液中不同成分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进而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了评估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同时联合使用尿沉渣镜检法对于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本研究中, 作者对256例尿液检查患者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查, 对比观察其检验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方式对于患者检测的漏诊与误诊率, 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误诊率为15.63%(20/128), 漏诊率为10.94%(1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为0.78%(1/128), 漏诊率为3.13%(4/128)。实验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检验后定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阳性率,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定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40.63%(52/128)、23.44%(30/1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9/128)、17.97%(23/1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验证了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的成功性与优越性。

综上所述, 临床尿常规的检验过程中, 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准确率,避免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 应广泛推广。

[1]秦琦.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4)∶86-87.

[2]李高洪.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 32(4)∶442-443.

[3]张晓兰, 沈洋, 张国锋, 等.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临床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 14(25)∶179.

[4]陈露漪.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23(9)∶132-133.

[5]徐林萍, 张爱爱, 徐敏.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5, 25(3)∶12-14.

[6]李红梅.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应用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87)∶72, 75.

[7]姚伟. 白细胞检验中联合运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的价值探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159-160.

[8]李力, 傅泳航, 郑凤娇.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51)∶194.

[9]范永丽.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9)∶769-771.

[10]谭莉.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5(3)∶59-60.

[11]朱永刚.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 2015(15)∶207.

[12]朱党.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8)∶5933.

[13]肖卫平, 邱为华.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对比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8)∶926-927.

[14]刘兵.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5(12)∶34.

[15]林金端, 卢志权. 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 2012, 31(23)∶172-173.

[16]杜丕波. CombiScan 5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在尿液分析红细胞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11, 24(7)∶29-30.

[17]廖衍强, 霍咏红.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女性尿液结果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0)∶265-266.

[18]刁殿琰, 王玉洁, 盖蔚丽. 尿常规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医学, 2013, 34(18)∶3653.

[19]王卫, 贾氢, 梁兰青, 等. 尿液干化学法与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32(3)∶2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27

2016-12-30]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尿沉渣化学法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混浊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的效果分析
无酶光电化学法快速检测酒类中的乙醇含量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以磷酸铵镁回收磷的分析探讨
高龄女性念珠菌感染患者尿检结果临床分析
胃液潜血化学法与免疫学法比较分析
尿沉渣红细胞检测方法联合应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