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中寻静,动静结合”破解高中数学动态难题

2017-01-12江苏省姜堰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动静正方形向量

☉江苏省姜堰中学 李 彦

“动中寻静,动静结合”破解高中数学动态难题

☉江苏省姜堰中学 李 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动与静是相对矛盾的统一体,动态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处理高中数学的动态问题时,采取“动中寻静,动静结合”的处理方法与手段,能够有效突破思维障碍,准确把握切入点,弄清解题的方向;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以高中数学动态问题为探究载体,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阐述紧抓运动中的不变量,采取动静结合与转换的具体实施方式,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动中寻静,以静制动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处于运动之中;在数学领域之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变换体现运动的特征,但在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中蕴含着静止的、不变的因素;实践表明,以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的不变量为解题的突破口,能够提升处理数学动态问题的实际效率.

例1 如图1所示,正四棱锥P-ABCD可以绕AB边任意旋转,AB⊂平面α,已知点P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O,试求:|OC|的最大值.

图1

图2

解法1:根据题意作出如图2所示的辅助线,E、F、M分别为AB、CD、PE的中点,点O为P点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且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CD⊥面OEF,正四棱锥绕AB边旋转的过程中,OM和MF的长度保持不变且|OM|=在 Rt△OFC中,|OC|2=|OF|2+|CF|2,由于|OF|≤|OM|+|MF|,则,则当O、M、F三点共线时,|OC|取得最大值且

解法2:正四棱锥P-ABCD在绕AB边旋转的过程中,向量和的模,以及与、与之间的夹角均为确定值,令∠PEO=α,根据几何关系知∠PEF=60°,则当2θ=90°,即θ=45°时,|OC|2取最大值且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立体几何动态旋转中的极值问题,由于动点O和C位置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不少学生难以准确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解法1中解题的关键在于从运动旋转中不变量OM和MF入手,构建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体现了“动中寻静,以静制动”的处理手段;在求极值时特别要注意一种错解的情况:|OC|≤|OM|+|MF|=3(此时取等号的情况不成立);解法2中,借助于向量的分解进行运算,形成“以静制动”的解题效果,能够有效化解动态旋转难题.

二、动静转换,化繁为简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运动和静止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参照物的不同运动的特征也不相同,在数学数量关系中A相对于B运动(A动B静止)可以看成B动A静止;对于数学中的动态问题,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动静之间的相对性进行处理,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如图3所示的圆M:(x-3)2+(y-3)2=4,E为圆内接正方形ABCD边AB上的中点,若正方形ABCD绕圆心M转动的同时点F在边AD上运动,试求:的最大值.

图3

图4

解法2:原题中正方形ABCD绕圆心M旋转,坐标原点O不动;这里可以看作正方形ABCD固定不动,坐标原点O以M为圆心,OM为半径做圆周运动,如图4所示,从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角度分析,当O、M、E三点共线且F点运动至A点处时,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值最大,则此时取最大值,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中的极值问题,解法1的主体思想是进行向量的分解与转化,过程复杂烦琐,对学生的向量运算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快速地处理本题,显得“力不从心”,而解法2将研究对象进行有效转换,将多点运动的问题转化为单点运动的问题,卸下复杂外衣,化繁为简,极大地降低原题的难度,从而实现从“疑无路、柳暗”向“花明”的有效转化.

三、动静结合,事半功倍

运动与静止是矛盾的统一体,同时存在,同时制约,两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实践表明,灵活处理好数学问题中的“动”与“静”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把握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提纲挈领,顺利解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 已知函数f(x)=x2+mx-1满足在x∈[m,m+1]上使得f(x)<0均成立,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例4 已知0<x1<1,0<x2<1,0<x3<1,试求证:x1+x2+x3-x1x2-x1x3-x2x3<1.

证明:令x3=x,f(x)=(1-x1-x2)x+x1+x2-x1x2,则命题变为证明:f(x)<1,若1-x1-x2=0,则f(x)=x1+x2-x1x2=1-x1x2<1;若1-x1-x2≠0,由于函数f(x)是单调性函数(一次函数)且f(0)=x1+x2-x1x2=(1-x2)(x1-1)+1<1,f(1)=1-x1x2<1,综上可得f(x)<1,即x1+x2+x3-x1x2-x1x3-x2x3<1.

点评: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例3中主要是针对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考查,这里是采取“轴动——‘动’,取值区间定——‘静’”的手段进行处理,“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方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取值范围的端点处,这样能给有效避免分类讨论,化繁为简,让问题“迎刃而解”;例4中,涉及的参数变量比较多(三个变量),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解题几乎是无从下手,毫无头绪,给不少学生带来解题的麻烦,这里若固定变量(x1和x2——“静”),有效引入新的变化参量x(令x=x3——“动”),将原题转化成函数问题,再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证明结论.

总而言之,“动静结合”是一种典型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实践表明,利用动静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时,能够有效转化问题的实质,有助于探寻高中数学动态难题的入手点和突破口,有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规律;作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中寻静、化动为静、动静转换、动静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动静正方形向量
向量的分解
剪正方形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微·视界
剪拼正方形
“动静”之中话物理
动静相映,写情造境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基于力的电动静液作动器阻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