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价值观教育的理念革新
2017-01-09陈化水
陈化水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深化了以信息高技术为信息方式的传媒形态的革命,在当代媒介大众化、日常化与多元化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公共信息创造的私人化、语言构型的平民化、人际交往互动的去中心化。这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塑造方式。为了有效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革新当前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这一革新应以本体层面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观教育主体的革新,从单一主体向交互主体转变;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革新,从伦理实体之观念培育向个体之价值认同位移。
关键词:自媒体;价值观教育;理念革新
一、新“信息方式”下自媒体的媒介自性
自媒体是在信息高技术发展平台上新兴的媒介方式,借助于互联网络特别是“拇指传媒”(手机)的流行与普及,延伸而出的新媒体样态。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专门针对自媒体的研究报告,研究者对自媒体的定义是“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1]。国内学者也给“自媒体”作出不同定义或概括。于建嵘认为:“自媒体是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方式,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源,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源,网民通过微博、论坛、贴吧、博客等现代网络传播方式,从不同层面来记述与评判社会事件。”[2]彭小毛则认为自媒体是“一种以个人为信息发布主题,以分享为信息发布目的,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平台,以个人电脑和手机作为信息发送和接受终端的新型数字媒体”[3]。因此,自媒体从它的传播主体来说也可以称作“公民媒体”或“个体媒体”,其英文名“we media”或者“self-media”非常形象地表明了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们”或者“我”——即每个人才是自媒体的主体。从表现形式而言,自媒体的类型也很丰富,国外以Facebook、Twitter等为代表,国内则以QQ、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符合自媒体内涵的互联网应用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平台,因此各类网络论坛、贴吧,甚至电子邮件都可以是自媒体的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自媒体的发展愈加迅速。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且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亦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持续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而这其中,使用包含QQ、微信等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的网民达6.24亿,使用包含社交网站和微博等社交应用的网民亦达5.30亿。[4]这也就意味着,今天几乎每一个手机或电脑用户都拥有至少一种自媒体,自媒体的时代已然来临。
相比于传统的电视报刊媒介与以互联网网页为主的新媒体,自媒体更为广泛地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每一空间每一时刻,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且贴近社会现实,它吸引了普通大众更为普遍积极的主动参与,它是我们现时代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自媒体的特性使得它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与思维习惯,尤其对公众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媒体群体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是传统媒介难以比拟的,而它所提供的信息渠道与内容又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来源,丰富与多样化了新闻本身,从更宽广的视角上看,它还有力推动了现代社会观念与价值的多元化。
我们借鉴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概念分析自媒体的特性。波斯特根据每个时代所采用的符号交换形式包含的不同意义结构,提出了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信息方式”阶段:“面对面的口头媒介交换;印刷的书写媒介交换;以及电子媒介的交换。若说第一阶段是符号的互应,而第二阶段是意符的再现,那么第三阶段的特点则是信息的模拟。”[5]我们正处在第三阶段的深化发展之中,当前的电子媒介交换正以电脑互联网与手机互联网为主,自媒体不过是借助于电脑与手机平台创生出新兴的信息制造与传播方式,它延续了电子传媒大众化、平民化的主体特征,信息内容的日常相关性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特征。从其“信息方式”的内涵来看,信息虚拟所形成的持续的不稳定性则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与多元化,它不仅是一种媒介形态,随着它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介入,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与文明/文化形态,因而它同时具有改变现实与影响观念的双重作用,总体来看它的以下特征尤其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第一,公共信息创造的私人化。这意味着所有社会群体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的创造与传播中来,诸如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等的差异对自媒体使用都只有较小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相比而言,传统的媒介就不能达到这一广度。我们知道,报刊媒介有特定的阅读群体,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身份,不同的报刊进入不同人群的阅读视野,即便是最为市民化的都市晚报,其阅读群体也有限,它受制于报刊的购买与新闻内容的时效性。电视媒体除了对经济条件的要求之外,节目的设置与新闻的内容都不同程度地预设了接收群体的区分,财经节目、娱乐节目、国际新闻以及农业节目等,已然将受众群体分化为不同的群体结构。报刊与电视不仅对受众群体有限制,而且它的内容创造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维持。自媒体的信息创造就非常不同,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制造新闻,新闻制造之后也不是仅供自身消费,而是面向他者,面向公众。
自媒体的这一特性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是其载体的个体化。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足以承载我们现在所有的自媒体类型,便于受众随身携带,随时查阅,因而任何一个新闻都能在第一时间不受地点限制被阅读与评论。其次,它的另一基础是新闻创造本身的私人化,但它天然具有面向公共的性质。自媒体新闻内容被创造于受众,受众是新闻创造的主体,它不仅贴近大众的生活实际,多以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面貌出现,而且其创造出来后被接收带有“强制性”,人际之间的流转与不同自媒体平台之间的流动迅速而广泛,大众总能在某一个自媒体,在某一时空点上看到。以微博为例,韩寒在《平凡之路》上映之前在微博转发女儿照片,短时间内的转发与评论超过百万记,并创造出了“国民岳父”的专门讨论,成功地为电影作了前期宣传。再如Papi酱,本名姜逸磊,其为中央戏剧学院在读研究生,她通过私人化的视频创造对当前时事与价值观念发表评论,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观看量惊人,又获得1200万投资和1.2亿估值,显然成为了一个社会公共事件。
第二,语言构型的平民化。新闻内容都可转化为语言的表达,无论是文字、音频还是视频、图画等,都是一种语言的构型方式。平民化意味着记录或描述每个个体的生活存在状态成为了新闻的本质工作。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新闻”在自媒体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6]谁掌握着媒介,谁就是新闻的来源主体,自媒体掌握在大众手上,普通大众成为了新闻的主要来源,而这一来源体现为大众对生活的感知与思想的表达。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个人生活与思想感悟,朋友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评论,涉及到对公共事件的评论与探讨,还会引起更为广泛的传播。再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虽然众多的微信公号背后都有运营的个人或团体,但它的语言指向却是平民化的大众,以一种可被大众接受与广泛传播的方式制造新闻、发表评论、表达思想,因而其结果往往是不断地再传播,再创造,引发舆论热潮。这就是为什么将自媒体也称作“公民媒体”的原因。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申请成立公众号,虽“个人公号”的说法看似矛盾,但它却反映了自媒体的典型特征,同时其文章以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受到难以计数的大众的喜爱。
第三,人际交往互动的去中心化。在自媒体中价值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价值并存。一元价值的“一言堂”取决于群体构成与成员交往互动的单一性,他们处在可直接把控的范围内,而电子媒介下的人际交往既不是面对面的实际接触,也不是在报刊电视等媒介中的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互动,而是多对多的虚拟交往,这决定了其人际交往互动没有中心,信息制造者、信息阅读者与信息传播者都是隐匿地存在着,同时他们相互交互、彼此关联,难以对其作出明确的区分。在自媒体中社会大众相互之间的交往互动同样难分主次,可以说他们都处于中心地位,也都远离中心地位。当我们以主体概念去圈定自媒体的时候,很难寻找到确切的对象,它的主体是交互性的,交互主体所形成的复杂社会互动网络才是自媒体的真正主体。同时,自媒体的主体由于去中心化,他们在彼此交互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反思性,而不是仅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综上所述,自媒体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广泛参与的新闻主体,多样形态的新闻客体,多元价值观念表达的新闻内涵,“多”取代了“一”的统一叙事,观念的漂流性取代了单一固化的意识形态。虽然暂时无法对其好坏作评价性的结论,但是就其作为客观事实来看,多元化的时代已是我们要面对的思想前提。正如鲍曼所认为的,我们都生活在后现代的破碎之中,而自媒体在价值观上深化了这种破碎感,“破碎作为不确定性的存在,每种行为都努力逃避这种不确定性,然而每种行为只是成功地加深了它”[7]。
二、自媒体对当下价值观教育的多重冲击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潮流,它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与人们价值观的塑造方式,人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转向了虚拟空间的隐匿模式,价值观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在自媒体中寻求多元化的关照与探寻。相应的,价值观教育的话题不可避免地被带入到了自媒体的场域。当下在自媒体的诸多载体中,人们讨论价值观,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看法,甚至大众已经悄然将学校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题自然带入各种自媒体之中。
诚然,当下可以选择继续以传统媒介方式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手段,继续坚守着学校的价值观灌输与借助于传统报刊电视的宣传,这无可厚非也确实不能放弃。但如果不重视自媒体带来的重大转变,就将失去价值观教育最应该重视的空间与受众最多的场域,而将价值观讨论交由多个主体之间无休止争论,最终将难以有效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必须认真反思自媒体是如何影响当下的价值观教育的,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当前自媒体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媒体的私人化与平民化改变了价值观教育的时空限制,将价值观教育从有形场域带入无形场域,将价值观教育从时间的标准化管理转换为无时无刻的时间虚化。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的空间是学校课堂与报刊电视的宣传,通过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价值观的观念输送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以大学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主要通过课程设置的政治课与学校空间内的宣传活动为主,从空间的范围与时间的跨度广泛来说都比较局限,而且考试的结束即意味着这一教育的过程的结束。报刊电视宣传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大众,但对于不经常接触这些媒介的人群来说,价值观教育是缺失的。时间上,学校教育与传统媒介宣传的时间具有固定性、间断性,难以长期有效地进行。自媒体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关注与对价值观的讨论从课堂与传统媒介转入虚拟空间,从固定的时间变为随时随刻的介入,这是自媒体的媒介自性决定的,人们通过自媒体的媒介本质,自觉地改变着价值观流动的时空性质。
第二,自媒体主体的去中心化带来的普及效应深刻改变了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从自上而下的价值观灌输改变为平等场域内的主体互动。由于自媒体时代价值观的时空性质,在这一时空之内通过虚拟场域的对话模式,改变了传统价值观教育的输送方式。无论是学校还是传统媒介,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都是掌握着价值观话语的人,以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力图使其成为教育对象的人性自觉,遵循的基本逻辑是从主体到客体,从自我到对象,遵循的教育线路是自上层到大众,自实体到个体。然而自媒体从根本上解构了这一传统定式,价值观作为对象成为虚拟空间内被讨论、被不断反思的存在,人们作为价值观接收的主体同时也是宣传价值观、传播价值观的主体,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被自媒体空间内的平行传播取代,以国家、学校或单个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观教育不复存在了,即便是以传统主体的方式介入到自媒体之中,也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自媒体的大众是隐匿的、不被直接控制的受众,他们可以通过自由的讨论与争辩来瓦解传统模式下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因而价值观教育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价值观形成方式的去意识形态化、去直线性的“输送-反馈”化成为了自媒体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性变化。我们不得不转换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变化,否则就无法在自媒体时代仍占据价值观的中心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发展为人们自觉的价值选择。
第三,自媒体中价值的多元化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加之其对象的平民化,要求从其严肃性中抽离,带有更多的活泼性与趣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以何种方式进行,这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何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深入人们的心中,也从效果上表现为人们是否接受这种方式并将价值观内化为主体的价值认同。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具有严肃性,严肃性中又带着强制性,这在传统的媒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报刊文章和电视媒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阐述与宣传,并不是以一种贴近生活贴近人性的方式出现在他们的思想系统之中,这对普通大众来说较为遥远与疏离。自媒体媒介的内容大多是非严肃性的生活化表述,其内容也与大众休戚相关。如果自媒体内的价值观教育与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所能接受的内容与形式脱离,价值观教育就将难以真正进入大众的内心,这就反过来要求自媒体时代的价值观教育要具有活泼性与趣味性,以大众的需要为转移,将自媒体空间之内的人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将自媒体的媒介自性作为教育方式的着眼点。这不仅是对自媒体的有效适应,同时也是对自媒体的有效利用。将自媒体不仅作为媒介,也将其作为价值观本身来对待,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体现了我们价值观教育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价值观教育本身的适应性。中国传统有“礼以时大”之说,讲的是我们的礼仪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损益发挥,如果以传统礼仪为古代社会的价值观的话,我们也应该让价值观教育“以时为大”,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将具有活泼性与趣味性的价值观内容带入自媒体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要求我们“能将普遍原则正确地应用于个别行为上”[8],这是一种手段与方法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因此,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要求价值观教育本身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创造出更为新颖的与自媒体时代相互融洽的教育模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这为“革新”观念提供了价值依据。革新并不是颠倒与推翻,而是重构与损益。只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方式,借助于自媒体时代的媒体工具,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效地内化为公民个体的价值认同,就是实现了目的善,而手段的有效更新,“以时为大”的务实精神,则是一种手段善或过程的善。
三、本体革新:自媒体时代价值观教育重构的理念基础
自媒体对当下价值观教育的冲击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换价值观教育的思路,通过有效的思维转换将价值观教育从传统模式引入到当代模式,使自媒体成为一个完成这一过程的契机与工具。转变的具体细节有很多,但从根本上来说首先要转变的是价值观教育的本体预设。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中国社会大众,是每一个公民,教育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不需要改变,而我们真正要转变的是教育的理念。
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活动,同样具有本体论的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观点肯定了教育的去私解蔽的作用,如《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则提到:“去私莫如强恕,解蔽莫如学”。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则认为:“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中……正是通过这种教育工作,主观意志才在它自身中获得客观性。”[9]同时他还认为:“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客观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10]也就是说,黑格尔将教育视为解放人的工作,而且这种解放在于培养有良好教养的国家公民。樊浩肯定了黑格尔的观点,对此认为“教育是对人的多样性个性的尊重和培育”这一观点“似是而非”,并且“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个性,而是使人的主观性获得普遍的性质,在特殊中体现普遍”[11]。马克思也认为对于解放出来的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2]。或许有人会认为自媒体使得个体(学生或大众)从传统教育、官方传媒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自主、自由,个人也获得了话语权,这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府所欲表达的集体意志造成了冲击,也就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传播和确立。但仅仅如此片面地将自媒体与教育相对立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此处的“解放”一词并不是教育意义上对人的“解放”,其含义仅仅为指向一种个体性的无序表达。如果将该解放理解为褒义的话,那么自媒体中信息的非真化、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和无序化等消极性特点就无需面对而任由发展了。因此,严格地说,自媒体与教育的本质并不冲突,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解放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准确地说是伦理的解放,而解放的结果就是造就“有教养的人”。“人”是价值观教育的本体支点,“人的解放”是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是适用于所有教育情景的,因此也能体现在自媒体的发展中,对自媒体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规约而不会否定其自身的内涵。相应于自媒体的特点和上述教育的本质,我们所说的价值观教育的本体论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观教育主体从单个主体向交互主体转变,完成对“人”的本体支点的重新表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不再以伦理实体优先,而让位于个体的价值认同,对教育目的的优先性革新,以更为切近的手段实现教育中“人的解放”的终极目标。
首先,从本体的角度来看,自媒体时代给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是教育主体的变化。一方面,这是自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之一;另一方面,它也恰恰是我们借用应对自媒体冲击并根本改造、创新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契机与资源。教育主体是教育的发出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承担者与组织者。价值观教育的客体不会随着媒介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客体都是每一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是每一个普通人。传统媒介中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既有个体也有以实体型方式存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与家庭。国家负责制定与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再通过行政的方式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价值观教育。虽然承担具体的价值观教育往往是基层的学校、社区、街道、乡村等,但是其背后的组织者与承担者都是以国家的面貌象征性存在,体现了一种国家的道德管理理性。如果将国家作为一个主体来看,其体现为作为实体性存在的主体。教师群体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实施者,是以单个个体的方式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凝结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心血,同时在社会教育层面上又进一步依靠高校教师的阐释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得以完善与丰富。无论是象征性的国家还是实践领域内的教师,都是单个个体的存在,通过他们价值观教育才得以落实。然而,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改变是媒介场域内的去国家化与去身份化,国家无法再以实体的面貌出现在自媒体中,微信、微博等都是个人化的存在,以国家等实体面貌存在的自媒体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去身份化体现在自媒体的虚拟场域身份本身是未知数,也不是最重要的,因而继续以固化的身份存在于自媒体之中。它不仅难以得到普遍的信任,同时也会形成群体偏见,在自媒体中的表达由于局限于某一个群体圈子而失去广泛性。以近年来的公共知识分子为例,这一群体不仅出现了巨大的信任危机,而且公知群体在这一危机的过程中其身份来源逐渐向多元化倾斜,任何的职业群体只要有公共的理性表达都可以被界定为公知群体。自媒体内的主体是个人,个人身上的阶层、职业、观念标签是无法看见的,因为作为主体来说,他们既具有抽象的本质性,又具有多元化的来源预设。
当价值观的讨论进入自媒体之内,那么参与到价值观讨论的主体就是自媒体背后的一个个个体,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只有通过这些个体的交互理性得以展现。这不仅是对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价值观教育主体的挑战,自媒体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同时也“将自己定义为公共生活的实际建构者”[13]。单一主体的传统价值观教育存在无法适应自媒体的媒介自性,而不得不以每一个自媒体参与者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同时在自媒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并不意味着由分散的单一个体自足承担起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他们是以群体性的面貌出现的,每一次参与价值观讨论中的个体都是主体,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给一个哲学上的定义——“交互主体”。交互主体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或主体间性,主体是一个抽象单一的存在,而主体间性是以相互交织的他性作为主体的性质呈现的,交互主体既是主体,同时又由不同主体相互之间的交互部分呈现出来。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自媒体中的任何一次宣传与讨论都能创造出一个交互主体,他们借助于自媒体的媒介将对价值观的理解表述出来,同时通过这种在时空范围之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地内化更新对价值观的理解,成为自身可被接受的价值观。我们现在要给予自媒体中价值观教育交互主体以合法性的地位,加以合理地引导与培育,未来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贡献良多。
其次,为了在自媒体时代重塑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必须重新思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论到“一切技术,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14],目的善本身为过程善、手段善等提供了形式与质料。这一形式与质料体现在价值观教育之中,传统上即是传统媒介,现在则将被自媒体所替代。相应的,只有更新目的善,才能有效地改变实现这一善的过程。传统意义上,进行全民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德治的国家,其次才是完善个人的美德,使得每一个人成为一个有价值有道德有理想的个体。这一先后秩序也与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相关,国家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获得是为了主体自身的,而在自媒体的价值观教育中,交互主体上升至主要地位,首先面对的是他们能否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一个具有合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个体。
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目的排斥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德治国家的愿望,而是将个体的价值观认同提升至更为本体的地位。这一提升即是将原来由实体价值管理优先转变为个体认同优先。在自媒体内将价值观的个体认同作为目的善,其所带来的自然结果一定是一个和谐友爱、充满道德温情的社会。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将个体认同作为目的善,将在自媒体内更加重视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切感知,关注与个体切身相关的道德问题,而避免空洞的宣传与说教,将公民层面的道德要求更多地灌注到价值观论域之内,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要求,进而发展到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再实现实体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总而言之,自媒体时代的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价值观教育的既定模式,只有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这一变化,才能为当下的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动力,面对新的挑战。自媒体时代无所谓好坏,因为它无非是一个我们随时都在经历的时代变迁的某个时期,某种作为“社会事实”存在的理论前提。尽管在自媒体之中价值观教育从操作上更应该讲求的是实践智慧,以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进行价值观教育,但是从哲学本体上的观念革新也是很重要的,思想影响行为,往往在我们意识到抽象层面的思想变革后,相应的行为也会作出调整。自媒体时代应该是一个价值观教育更加蓬勃兴盛的时代,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6(2):134-138.
[2]于建嵘.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的困境与破解路径——以2012年重大群体性事件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1-8.
[3]彭小毛.自媒体时代及其舆情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8):59-62.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2016-01-22.
[5](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7](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8.
[8]潘小慧.四德行论[M].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杂志社,2007:38.
[9][1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2-203,254.
[11]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28.
[1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3]胡刚.自媒体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4-18.
[1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责任编辑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