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学科整合机制及其模式选择

2017-01-09黄超杨英杰

高教探索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合作模式

黄超 杨英杰

摘要:从动态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大学跨学科发展的学科整合机理,提出三种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新兴学科衍生网络模式、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模式和多学科联合网络模式。结合国内外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对每种模式的生成背景、特点、功能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空间要素、服务要素、网络要素和制度要素等六个学科整合关键要素,并对三种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下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大学跨学科;合作模式;成长机理;关键要素

我国正在进入竞争世界高等教育领导权的新时期,“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1]明确提出了“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这一新的时代任务。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关键在于转变我国大学传统的学科创新发展范式,即在主要采取开办新学科和为传统学科引进新方向两种静态增量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彻底转变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重复建设和零打碎敲状态,形成以学科交叉创新为主导的学科整合性协同创新关系,在传统学科设置基础上形成矩阵式的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大学跨学科实践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Bettina Konig通过案例研究发现跨学科内部分工是由成员的学科专业决定的[2];关辉提出跨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组织平衡机制[3];兰赛和袁慧佳提出跨学科团队应当注重提高团队的相关经验和专注度[4];王晓红等人认为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具有其特殊的演化机制[5];柳州和陈士骏认为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存在一种学科会聚机制[6]。上述研究为探索大学跨学科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仍然缺乏从系统角度出发的动态研究范式,导致难以从动态角度概括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的生成过程与合作模式全貌,也难以为大学提供更具适应性的模式选择建议并给出运行管理意见。

鉴于国内外在跨学科发展模式研究上的上述不足,本文尝试给出一个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的学科整合机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跨学科发展要素与跨学科发展模式相结合,阐释从要素到模式的系统性关系,分析不同跨学科模式中跨学科要素的组合模式及其差异,从而为大学跨学科发展建设和跨学科模式运行提供更具动态性的指导建议。

一、大学跨学科发展的学科整合机理

由于跨学科是由众多独立的学科组成的共同体或协作体,跨学科组织很难自发形成长期、持续的学科发展战略和能力,其学科竞争优势是在传统学科的创新战略选择基础上,依靠多学科协作关系所促进并形成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共享和能力协同是跨学科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学里的每个学科都有其掌握的资源,但资源水平与创新价值之间并无直接相关性——各种学科资源必须被有效地整合进知识创造过程中,并能够得到有效而充分地整合利用。在学科研究中,我们经常发现,作为个体存在的学科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经常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耗损或遗失现象,比如有时候对独特知识创造之后缺乏足够或适当的人员进行系统化开发而导致在知识创造方面失去知识链优势,比如有时候因为缺乏多学科参与协同而导致在重点难点领域失去知识创造方面的发现优先权优势。

从目前的研究发现,跨学科发展更具有在知识创造方面的竞争优势。首先,多学科及其成员之间的多层次协同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更容易在跨学科模式中形成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不同学科的资源都向其他学科成员开放,使大学内部总体的学科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还有总体知识创新的产出效能也得到提升。其次,跨学科合作研究关系关键是在知识创造过程方面建立起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价值。一个学科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在问题发现阶段能够发现超越于本学科问题域而更具有科研价值的跨学科性问题,在系统化阶段能够及时将新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形成知识衍生优势。

与单个学科的发展机制不同,跨学科发展强调要从多学科总体出发去获取资源并建立更优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且强调降低在资源分享和资源转换方面的障碍,建立起在集中、管理和升级各种资源时的整合管控机制。总的来说,跨学科发展是面向学科创新价值提升的学科整合能力塑造过程。这种学科整合能力体现在静态竞争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两个方面。

(一)学科分工

跨学科发展的资源优势来源于学科分工,来源于不同学科在自身领域所取得的显性知识和知识创造能力。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汇聚,可以在大学内部建立起一个具有较高知识富集能力的模块化知识集聚区,并且能够在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上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研究与服务。对于跨学科内部的具体学科来说,既能够更快捷地通过学科分工的外部化而建立起科研协作性的外包关系,也便于通过跨学科建立起对其他知识获取方面的便捷性,从而使学科整体和学科个体都能获得知识创造能力方面的学科整合效应。

(二)学科协作

学科发展本身也遵循生命周期规律,从萌芽期的学科问题众多、知识创造机会众多,经过成长期、成熟期,逐步进入学科问题减少、知识创造价值减少的衰退期。越接近衰退期的学科,越需要通过新问题新机会来建构起学科转型模式。相比之下,在自身学科内部主动探索转型机会相对更难,而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关系建设,能够更便捷地通过问题引领和知识互补来形成学科转型新机会。同时,主动地协助其他学科解决问题,也有助于保持本学科始终处于成熟期的学科地位。通过跨学科发展,学科就能够摆脱资源惰性和路径依赖性,还能够降低学科转型成本。

总的来说,跨学科发展是对学科和多学科之间竞争优势的重塑,关键在于对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整合两个方面能力优势的重建和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具转型优势导向的协同发展效应。

二、大学跨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选择

为了总结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成长机理,本文从动态的视角探究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过程。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是从寻找并提炼新问题或新知识为源头,以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或大学教师的研究合作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有着不同合作组织形态的知识创新衍生网络。形成一种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依赖于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网络、以社会合作为主导的组织网络和以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政策网络,并且三种不同的网络形态本身存在着价值差异,存在不同的界面动力学机理。从实践来看,大学内部更容易形成三种主要跨学科合作网络模式,即新兴学科聚导网络模式、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模式和多学科联合网络模式。这三种主要跨学科合作网络的成长机理、网络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存在着一定差异。

(一)新兴学科聚导网络模式

1.新兴学科聚导网络的成长机理

新兴学科作为大学学科建设的主体,拥有具有新知识的科研队伍和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大学知识创新的重要支撑点。但在新学科建设过程中,既面临新兴学科投资大、校内基础薄弱、组织周期较长等投资性问题,也面临着学科转化周期长、成果转化渠道少等学科建设绩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大学内部其他学科在设备、知识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其他学科作为新兴学科的外部网络化资源,建立由新兴学科汇聚并引导的聚导网络,对于大学学科组织创新和新兴学科的跨学科合作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新兴学科聚导网络的基本特征:

(1)新兴学科在跨学科聚导网络中处于中心性地位,是学科聚合的基础。新兴学科聚导网络中的“新兴学科”泛指大学在传统学科之外进行重点投资建设并大力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前沿引领优势的新学科,是新的大学学科总体规划网络中的新中心和主要创新源。

(2)新兴学科聚导网络在知识资源和科研能力上具备优势。新兴学科拥有更前沿的研究领域和更具创新性的知识,能够带动相关学科建立起学科交叉的新问题和新方向,在创新和团队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3)新兴学科聚导是促进学科整合与创新的重要环节。聚导学科不仅指网络中所涉及的其他学科,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依托于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调和学科网络的跨学科矩阵团队,它将新兴学科的知识链向学科链延伸,起到引导并促进跨学科合作团队发展的动力作用。

2.新兴学科聚导网络的界面结构与功能

新兴学科本身具有扩展学科视域并扩展学科影响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影响并联合其他学科共同生成交叉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来形成一个跨学科性合作研究网络。新兴学科聚导网络依托于新兴学科,以新兴学科主动聚合并引导其他学科参与合作,在新的创新源与扩散场之间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跨学科性合作研究团队。新兴学科聚导网络的结构如图1所示。

新兴学科聚导网络对新兴学科的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进行跟踪、识别并凝练,以主动引导或被动响应的方式筛选出能够与其他学科交叉、联合和整合的有重大价值的研究项目,协助其他学科建立其对边缘方向和新兴领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团队,形成具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特征的新方向和新项目开发机制,培育出学科创新的新方向、新项目和新团队,促进大学在总体上建立起多学科间的整合创新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兴学科还可以联合其他学科,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科联合项目创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并培育跨学科创新团队和跨学科研究项目,持续推动学科交叉和知识创造。

网络聚导学科利用新兴学科的知识优势和网络资源优势,共享新兴领域和重点热点领域的新问题和新知识,通过科研协作和联合研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问题、新方向和新项目,并通过研究人员的流动、联合与协作等方式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模式,形成更具开放性的跨学科合作网络,促进与新兴学科更紧密的联合与协作。

3.新兴学科聚导网络案例:卡内基梅隆大学信息与计算机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

卡内基梅隆大学从196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拥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的新兴学科,相继建成了世界领先的软件工程、机器人等新兴学科研究机构,并成立一个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计算机科学学院,下设计算生物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机器学习系、人机交互研究所、软件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并持续通过这个新兴学科将数学、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最终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科。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新兴学科聚导网络以计算机学科为中心,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以及其他支撑学科合作,进一步建立了具有交叉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特征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生产控管、工业设计智能、决策分析、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等学科增长点并取得长足进步,在艺术学科领域推进数字娱乐技术学科的发展,在经济学领域也重点发展信息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通过上述的学科聚合与引导,形成了以计算机学科为中心的计算机跨学科聚导网络,进一步推动该校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持续位居世界前列。

卡内基梅隆大学还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突破学科壁垒,支持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先后开设了由计算机学院及梅隆科学学院合办的计算生物学专业、由计算机科学学院和艺术学院共同组建的娱乐科技中心开办的娱乐科技专业、由计算机学院与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联合开办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管理专业等跨学科专业,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学科合作学习与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跨学科合作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二)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模式

1.主导学科衍生网络的成长机理

大学要建成学科高峰,关键是要推动学科组织创新,仅仅依靠从大学学科外部引进并投资新学科是不够的。为了创新自身的学科组织模式并提升科研能力,加强自身学科转型与升级,一些大学利用传统学科优势或行业优势,在规划并发展学科总体或主导学科的基础上,促进主导学科融合支撑学科的整合创新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主导学科连接支撑学科、基础学科等相关学科,组成由主导学科衍生的跨学科合作模式。

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1)主导学科及其学科群是主导学科衍生网络的源头。一般的强势学科主要是依托自身的知识基础、科研基础和人才基础来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创新。而主导学科由相关性较高的核心学科群构成,总体规模较大,横向联系较为密切,有网络资源丰富的应用需求或学术方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科研合作关系和学科交叉机会,并且在学科资源共享方面建立了较为长期的基础。

(2)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具有鲜明的行业性或科学战略导向。主导学科在某一行业或学术集中区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围绕特定科研范围建立与发展多学科协作项目与团队,有利于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和学科分工来促进跨学科合作。

(3)主导学科总体发展与其内部学科创新同时进行。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学科创新网络关系,首先是在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协作下的衍生网络总体学科创新关系,其次是在衍生网络带动下的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自身的学科创新关系,各层面的学科创新之间存在着“双层协同”关系,能够形成主导学科与支撑学科之间的持续性协同效应的跨学科合作。

(4)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具有高度的知识转化优势。主导学科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在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分享与信息转化较为便利,共用外部资源与合作网络较为快捷,可以较为准确和快捷地建立跨学科性科研团队。

2.主导学科衍生网络的界面结构与功能

主导学科在衍生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学科自身的知识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提供更具前景的研究机会与应用领域,以及提供科研协作与项目支持等,为促进跨学科合作提供更具创新潜能的协同研究平台。主导学科相比新兴学科,在跨学科合作发展方面更具主动性和领导力,能够根据本学科发展需要以及外部发展机会来主动建立对其他学科的整合关系和资源分配机制,从而与其他学科形成新边缘学科、新交叉学科、再交叉学科、横向联合学科和纵向联合学科一体化的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如图2所示)。

在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模式中,跨学科合作发展态势与主导学科的跨学科领导力密切相关,推动主导学科的跨学科领导力持续改善和提高对整个网络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主导学科应当依托总体需要和自身学科创新前景,主动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关系,持续培育并形成新兴研究方向与重点研究项目,推动新边缘学科、新交叉学科、再交叉学科、横向联合学科和纵向联合学科的探索和创建,对学科总体发展和学科深度创新发挥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不同学科在一个协作化的网络组织中实现学科融合与交叉。

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由于学术方向限制,导致在长期发展后进入学科生命周期的中后期,自身的创新机会显著减少。通过利用主导学科的网络资源与知识基础,有效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建立更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关系,能够促进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不断实现学科更新和持续发展。

3.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案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84年通过面向国家航天行业需求整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航天工程力学、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建立了国内第一所航天学院,形成了第一个院系化的航天跨学科机构。近年来,相继通过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空天技术研究院”,推进“2011计划”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使哈工大宇航跨学科合作模式的组织能力不断增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学科衍生网络模式是以哈工大航天学院为基础,以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建的空天技术创新研究院为载体,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协作平台,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的相关专家共同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跨校跨学科设立研究项目、接受新的联合研究团队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决策进行管理和指导。哈工大设立了专门的航天科研支持基金,申请者及其团队可以向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以及宇航协同创新中心分别申请相关的科研资助,有关项目获得阶段性成果后可以得到三个机构的后续科研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可以由上述各方对相关成果直接转化。以航天学科基金为基础,以哈工大航天科学技术研究计划为导向,这个联合研究平台已经吸引了30多个科研团队加入,直接支持或后续资助项目超过200多项。

哈工大宇航跨学科合作模式不仅仅带动航天学院的转型升级,催生了哈工大小卫星横向联合研究团队、网络系统控制交叉学科团队、仿真与控制多学科团队等一批跨学科团队的发展壮大,还带动了材料学科、物理学科、数学学科、生物学科、机电学科等校内其他学科与宇航学科建立起多种学科合作关系,衍生出了一批兼具前沿性和应用性的新方向和新项目,促进了校内和校外的多学科联合与知识共享,形成了更广泛的校校和校企之间的多学科连接关系。

(三)多学科联合网络模式

1.多学科联合网络的成长机理

大学跨学科合作需要将知识、人才和问题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大学内部由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大学很难做到对不同学科都给予重点投资。甚至在很多新兴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在学科生命周期的初期缺乏有说服力的学科发展前景,也缺乏学科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更难以自主并独立地建立科学研究计划。尽管在任何大学内部都能够形成个体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但这种个体自发的跨学科合作通常是单一的、零散的和具有项目指向的,缺乏战略性、长期性和群体性的合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在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建立多学科主体的跨学科合作模式,在多学科之间形成丰富的知识共享和资源配置关系,发挥每个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共享推动力和科研需求拉动力,建立起缺乏单一中心、更具协同效应的多学科联合网络。

多学科联合网络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多学科联合网络更具有多中心的主导优势,但也存在更复杂的内部交易机制问题。与新兴学科聚导网络和主导学科衍生网络不同,多学科联合网络中通常存在多个跨学科合作的主导方。由于缺少一个能够发挥中心性作用的学科主体,因此在合作发展中需要渐次建立起多种学科及其成员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从发展前景来看更有利于促进多层次多样性的跨学科合作状态,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容易产生更多的学科合作冲突和利益分配冲突。

(2)多学科联合网络具有在整合各类学科资源方面的资源平台优势,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协作机制就能够促进更多资源的合理流动。多学科联合模式强调在多个优势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为参与学科提供主动合作的机会与条件,加深对共同问题以及有重大价值的新问题的探索与协作,建立起在显性知识集聚、隐性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系统化等多个环节的互补性和系统性,促进学科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在网络内的流动和高效配置。

(3)与其他跨学科模式相比,多学科联合网络更需要建立起具有一定管理协调作用的组织运行机制。多学科联合模式的建立和运行不能单纯依靠各学科的自主参与和零散合作,需要建立起具有战略性和目标性的管理协调组织,既要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代表的积极性,也要吸引和整合外部资源提供者的积极性,在存在形式上可以考虑以跨学科联盟、跨学科计划或虚拟跨学科团队等多种方式存在。

2.多学科联合网络的界面结构及功能

多学科联合网络需要建立起一个在多学科之间发挥管理协调作用的组织机构,才能对网络内各参与学科主体和学科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多学科联合网络关键是在联系松散的多个学科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整合性的跨学科联合机制,来促进多个学科之间面向更具创新性的研究领域,共同建设并持续发展一个多学科共生、跨学科协同的跨学科联合研究群。多学科联合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参与多学科联合网络的管理者通常由多个参与学科的相关领导者共同组成,由多学科领导人先行达成合作意向并建立行动规划,在此基础上组成跨学科联合研究群领导机构,负责阐述并沟通协调不同学科及其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建立起在多学科及其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资源配置和研究合作的相关规则与机制。跨学科联合研究群的领导机构负责为跨学科合作研究搭建网络平台,通过打破各种学科壁垒来促成各种学科要素之间的共享与协作,促进知识和人才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进行跨学科重组与提升,从而推动学科创新进程。

多学科联合网络是通过一个缺少中心性的多主体协作关系建立,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源多样的一个跨学科领导团队,通过争取大学和外部的研究资助计划,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较领导能力的跨学科研究实体机构。多学科领导人之间的参加与协作是这个跨学科联合研究网络运行的组织基础和领导基础;大学和外部的资金和设施支持是网络的物质保障;大学和相关科研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宏观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引导是网络的制度保障。

3.多学科联合网络案例:斯坦福大学生物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

斯坦福大学生物跨学科合作模式1998年5月由该校文理学院生物科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和医学院生物医学的多名学科领导人自发发起,1998年9月得到大学领导层支持并建立了跨院系性的跨学科规划委员会,1999年4月又成立了跨学科合作研究计划执行委员会,2002年新的生物医学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心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斯坦福大学生物跨学科合作模式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多学科联合特征,遵循教师自发合作、大学支持投入、组织健全完善并持续发展的合作深化并规范过程。

斯坦福大学生物跨学科合作模式以合作网络为特色,以跨学科联合研究中心为空间资源,要求各参与者既在本学科卓有成效,又必须与其他学科建立跨学科合作关系,有效整合其他学科资源,为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资助,是典型的多学科联合合作模式。各种委员会是这个多学科联合网络中起管理协调作用的虚拟组织,其成员系来自校内不同学科并经不同学科推荐的专家。所有参与管理和研究的人员仍然由具体的学科聘任,生物跨学科研究合作计划总体上更接近于一种中介式的科研组织方式。

该模式以引导校内新的交叉学科计划项目为基本目标。跨学科研究计划执行委员会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征集活动,从教师中反馈回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建议,并与斯坦福大学内一些已经存在的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如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的成员讨论后,最终产生一个多学科的生物跨学科研究计划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确定的跨学科研究支持项目来吸引校内多学科专家申请或参与,对若干个重点课题上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给予前期资助,关键是要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和医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发明与创新的跨学科合作氛围,进而开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前沿领域。

三、大学跨学科合作模式的关键要素及其比较

大学跨学科发展包含参与学科之间整合创新的各种关键要素,多学科要素在特定知识创造机制下,建立起知识供给与获取、学科分工与合作、资源配置与共享的跨组织关系,形成更具外部化、社会化和系统化的知识创造场域。本文提炼和总结了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的六个关键要素:知识要素、人才要素、空间要素、组织要素、资金要素。

1.知识要素

知识要素是大学跨学科发展所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通过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异质性知识的提供与获取,建立起多层面的知识共享机制,来促进不同研究领域或项目中的知识资源互补,是大学跨学科发展的源头和重要目标。三种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在知识要素聚集这个总体目标上都是一致的,但在知识共享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新兴学科聚导网络更强调建立起新兴学科向其他学科提供新知识的核心机制,重在发挥新兴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要素吸引力,而其他学科对新兴学科的知识反补相对较弱;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对主导学科的专业性和行业领导力要求较高,主导学科对其他学科存在较强的知识需求,其他学科对主导学科的知识提供更为显著;学科联合网络在学科之间的知识共享关系较为平等,更强调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供给与获取,但不存在显著的知识供给或获取方面的主次关系。

2.人才要素

人才要素是大学跨学科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大学推进跨学科合作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人才协作,完成从教师个体之间跨学科协作到团体协作、团队协作和学科协作的转型升级,并通过科研协作关系创新来带动人才本身的科研能力提升。从上述理论分析并结合对案例大学的实际观察来看,三种跨学科合作模式在人才要素的开发与整合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新兴学科聚导网络中新兴学科人才主要从其他学科获得显性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跨学科领导力,但其他学科人才在跨学科合作中更容易获得新的隐性知识并建立新的学习研究模式;主导学科衍生网络中主导学科人才主要是通过自身问题来与其他学科共同探索并获取新的隐性知识,主导学科人才要承担在学科显性知识方面的主要共享责任;多学科联合网络中不同学科人才之间要求共同推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既对不同学科人才的跨组织领导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不同学科人才的学习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空间要素

空间要素指跨学科合作所需的科研空间与科研基础设施环境,是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所需要的物质要素。科研空间要素主要包括能够承担两个以上学科联合研究所需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科研共享基地等。新兴学科聚导网络通常以新学科建设的方式获得更优越的新建实验室与科研设施,多学科设计的新建实验室和新设施有助于直接建立多学科层面的科研合作与知识共享;主导学科衍生网络凭借主导学科长期以来持续性的科研投入,建立起具有行业领先性的先进实验室与科研设施,并通过向其他学科共享实验室来吸引并拉动其他学科参与联合研究并共享知识;多学科联合网络通常以全口径的对等开放或联合开放实验室与科研设施协议或管理制度,来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空间要素的使用效能,促进在多学科之间的投资优化和研究合作。

4.组织要素

组织要素是大学跨学科发展中起组织协调作用的管理控制要素。组织要素连接跨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主体及各类资源,是沟通其他要素的纽带。新兴学科聚导网络和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更具有个体合作的基础,外部网络化的建立更容易形成,处于中心地位的新兴学科和主导学科由于对其他学科具有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更容易在学科合作关系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交易或契约机制。多学科联合网络的网络化程度受到每个参与学科主体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影响,更受到来自外部的专门合作模式管理能力影响,还容易受到凝聚力和影响力等因素影响。从组织成熟度来看,新兴学科聚导网络能够迅速从知识供给侧形成对其他学科的跨组织整合关系;主导学科衍生网络也能够从网络资源侧形成对其他学科的跨组织合作关系;多学科联合网络则需要在跨学科领导力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持续投入。

5.资金要素

资金要素是推动大学内部的多学科之间建立跨学科合作关系的重要保障要素,选择何种跨学科合作模式通常要充分考虑科研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方式。相对而言,新兴学科衍生网络和主导学科衍生网络除了具有知识源的优势外,更重要的在于新兴学科和主导学科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优势,新兴学科更容易获得大学自有资金、国家和社会科研基金支持,主导学科长期以来具有行业性的资金获取优势,两者还具有在获取社会性资助和行业科研支持方面的政策优势。而多学科联合网络中的资金管理更复杂,以不同学科自身获取竞争性经费的能力为主,容易存在由于科研经费分配问题而导致跨学科合作的衰减弱化。对于多学科联合网络模式而言,如何解决好科研经费获取及其分配方式问题,始终是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管理问题。

总的看来,上述五个关键要素是不同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的共有要素,但在不同跨学科模式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大学领导人在设计并建设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大学内外部的政策体系、组织模式和人才储备,根据自身学科集群关系和学科特征的差异性,选择更适合的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同时,不同跨学科发展模式由于内部要素差异性和要素结构关系不同,需要在学科管理过程中给予持续协调和完善。

四、结论

本文在对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的学科整合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后,从动态演变的角度对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的成长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分别为新兴学科聚导网络模式、主导学科衍生网络模式和多学科联合网络模式。本文对每种模式的成长机理、基本特征、界面结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知识要素、人才要素、空间要素、组织要素、资金要素等五个跨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并结合案例对不同大学跨学科组织模式下的关键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构建对于进一步开发和提升校内学科资源的效能、创新学科组织方式、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大学学科创新的新时期,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正处于从积极建设到完善提高的新阶段,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跨学科组织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实际问题来进行调整与升级。本研究对大学跨学科发展的成长机理与关键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为我国推进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模式的建设与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1-05)[2016-1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Knig B,Diehl K,Tscherning K,et al.A framework for structur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anagement[J].Research Policy,2013,42(1):261-272.

[3]关辉.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动力问题及平衡机制[J].高教探索,2015(6):10-13.

[4]兰赛,袁慧佳.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4(02):3-11.

[5]王晓红,金子祺,姜华.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及其演化特征——基于创新单元和创新个体的双重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5):732-741.

[6]柳洲,陈士俊.从学科会聚机制看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165-168.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合作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军队采购中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模式探析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
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基于AHP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的研究
我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