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裂霉素不同给药剂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对比

2017-01-05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

王 林, 王 茜

(1.越秀区华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0095; 2.河源东江眼病防治所)



丝裂霉素不同给药剂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对比

王 林1, 王 茜2

(1.越秀区华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0095; 2.河源东江眼病防治所)

目的:分析丝裂霉素不同给药剂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的患者240例,均给予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组患者80例,给予0.15 g/L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治疗;中剂量组80例,给予常规剂量0.25 g/L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高剂量组患者80例,给予0.40 g/L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给予0.15 g/L、0.25 g/L、0.40 g/L剂量的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合并症发生比较存在差异,0.15 g/L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最低,适宜临床治疗应用。

丝裂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复发性翼状胬肉

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复发率也较高[1]。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40例,均给予手术切除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2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患者240例,给予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2.5岁;中剂量组80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0.5岁;高剂量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3.5岁;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手术禁忌症和严重药物过敏等情况。胬肉大小3~5 mm,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低剂量组患者80例,常规术前一个月给予0.15 g/L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治疗。后给予2 %利多卡因麻醉后常规给予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切除手术,剪除增生胬肉组织并剪除其下瘢痕组织,裸露巩膜表面止血,严格依据手术切除规程进行操作,术后严格止血,后给予棉片侵入丝裂霉素中后放置在裸露的巩膜区,无活动性出血后给予涂擦红霉素眼膏后轻度加压包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2]。中剂量组80例,手术操作方法及用药治疗同低剂量组患者。术前一个月结膜下给予0.25 g/L丝裂霉素注射,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高剂量组患者80例,给予0.40 g/L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手术操作及用药治疗方法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患者。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3组总有效率比较 高剂量组73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3 %,低剂量组有效72例,总有效率为90.0 %,中剂量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8.8 %,高剂量组治疗效果高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但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3 讨论

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无法解释,复发性翼状胬肉亦是如此,且临床观察发现,复发性翼状胬肉较原发性翼状胬肉更易复发。有研究认为,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的创面比眼表环境受损造成的创面更为严重[3],从而产生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果微环境不改变,这些因子就会导致干细胞的转化,并渗透到眼表。而更严重的是,没有切除干净的转化细胞会更激化这一过程,复发速度会更快。从基因的角度,翼状胬肉是一种增殖紊乱的疾病[4]。

翼状胬肉的肉源成纤维属于异常的增生,类似肿瘤前期病变。丝裂霉素属于头状链霉素菌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能够降低细胞DNA的解聚,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抑制DNA的复制。相关的文献记载,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应用丝裂霉素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5],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应用不同剂量的丝裂霉素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相关实践记载,在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患者在术后可发生角膜干燥,同时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溃疡、角膜水肿及巩膜水肿等合并症,虽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后均可恢复[6],但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对于丝裂霉素的使用情况不了解会产生过度的担心或是治疗配合度降低。

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40例,均在手术切除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治疗,结果显示应用0.15 g/L、0.25 g/L、0.40 g/L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给予0.15 g/L、0.25 g/L、0.40 g/L剂量的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不良反应存在差异,0.15 g/L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最低,适宜临床治疗应用。

[1] Stival LR,Lago AM,Figueiredo MN,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conjunctival bevacizumab for recurrent pterygium[J].Arquivos Brasileiros De Oftalmologia,2014,77(1):4-7.

[2] 左海红,刘萍,徐淑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吉林医学,2012,33(25):5504-5505.

[3] 张薇玮,谢平.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86-2288.

[4] 李鸿,赵敏,辜凤娟,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12(34):4145-4146.

[5] 许丹丹,刘海俊,李燕,等.血管抑素联合丝裂霉素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2):225-228.

[6] 许国忠,许琦彬,吴双庆,等.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732-734.

2016-06-15)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结膜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被“夸张”的眼病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