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研究*

2016-12-30席宇斌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客源入境时空

席宇斌

(上海商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上海 200235)



[旅游业研究]

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研究*

席宇斌

(上海商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上海 200235)

时空结构演变是国际客源市场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国内研究更多的是从客源地角度而非目的地角度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别采用经济周期波动、季节变动指数和季节强度指数以及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依据1979-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结构方面,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年际结构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大波大折,符合经济周期划分中的基钦周期,而月际演变表现为双峰型曲线,淡旺季明显,月际集中性有变强的趋势;在空间结构方面,客源国整体繁荣并呈现分散的趋向,其中日本、美国和韩国是3个最重要的客源国,而外国游客在沪呈极核式空间分布,并有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郊县扩张的势头。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解释。

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上海

自改革开放以来,入境旅游始终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多次调整,但是国家大力、积极发展入境旅游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不过近年来随着出境旅游的快速增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之间的顺差有减小的趋势。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是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吴越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交融地带,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要冲和战略交汇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高级别”的特大城市,上海入境旅游的发展就已经“较为发育”[1],近10多年来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更是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研究1979年以来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时空结构及其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在国外,Faulkner和Walmsley对国际旅游者在澳大利亚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2],Christine Lim和Michael McAleer则重点对澳大利亚的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亚洲游客数量的逐月分布进行了分析[3],Muoz对1991-2003年德国游客在西班牙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4],Erdpgan Koc和Galip Altinay从消费行为的角度对土耳其入境旅游市场的逐月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5],Muoz和Martín分析了不同国际客源地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季节性演变[6],Chia-Lin Chang等人对泰国的东亚入境游客的时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建模和预测[7]。在国内,王力峰较早地将马耀峰等人提出的亲景度和李景宜等人提出的竞争态组合在一起,对桂林国际客源市场的时空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8]。此后这一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如汪德根对苏州[9]、王娟等人对黄山风景区[10]、王冠孝等人对陕西[11]、南宇等人对新疆[12]以及王超等人对福建[13]的实证研究等。此外,国际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集中性常用年际集中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季节变动指数、基尼系数、小波分析等进行分析,空间分布集中性常用地理集中指数、动态度、首位度、偏离—份额法等进行分析。

国内研究在结构和方法上已比较成熟,但与国外研究相比,更多的是对客源地进行分析,而缺乏对目的地的研究,目前仅有崔峰和肖星对入境游客在江苏的时空分布[14]、陶伟和黄秀波对入境游客在广东的时空分布[15]进行过讨论。对于上海国际客源市场的研究,主要有游客行为特征[16]、影响与扩散[17]、市场开发研究[18]、市场结构[19]等相关成果,而关于时空结构的全面分析尚不够深入,故本文以1979-2015年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数据为基础,研究这三十余年来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时空结构演变。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时空,即为时间和空间,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存在形式,文中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研究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结构演变。根据时间尺度的大小,对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年际演变和年内季节性演变进行探讨,其数据来源于历年出版的《上海旅游年鉴》。根据旅游者的路径,对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客源国结构演变、在沪空间分布演变进行探讨,其数据同样来自《上海旅游年鉴》。需要说明的是,上海市历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均为过夜旅游人数,各区县历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为旅游饭店接待数。此外,港澳台地区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列。

(二)研究方法

1.经济周期波动

基于经济周期理论,根据外国游客人数逐年增长率的波动,可以分析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际变化规律,采用“谷—谷”法划分周期,并可以从幅度、高度、深度、平均位势和扩张长度等5个方面深入考察[20]。其中,幅度为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高度为峰位,深度为谷位,平均位势为各年度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非平均增长率),扩张长度为扩张期的时间长度。同时,经济周期理论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短周期(3~4年,即基钦周期)、中周期(7~8年,即朱格拉周期)、中长周期(15~25年,即库兹涅茨周期)、长周期(50~60年,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4类周期在存在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又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活动。

2.季节变动指数

根据外国游客连续多年的逐月接待人数,可以采用季节变动指数分析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月份演变,其公式如下所示[21]。式中,Qi为i月的季节变动指数,Xji为j年i月的外国游客数量,j为年度序数,n为年度总数。Qi越趋近于100%,说明该月客流季节性差异越小,反之说明该月客流季节性差异越大。

3.季节性强度指数

根据外国游客年内逐月接待人数,还可以采用季节性强度指数分析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内分布的集中程度,其公式如下所示[22]。式中,R为季节性强度指数,Xi为各月游客数量占全年百分比的分子值。R值越大,说明客流季节性差异越大,R值越趋近于零,说明客流年内分布均匀。

4.地理集中指数

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客源国空间结构演变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数来衡量,其公式如下所示[22]10。式中,Xi为第i个客源国游客数量,T为外国游客总量,n为客源国总量。G值越大越接近于100,说明客源市场空间分布越集中,旅游经营稳定性就越弱;反之,G值越小,说明客源市场空间分布越广泛,旅游经营稳定性就越强。

二、时间结构演变

(一)年际演变分析

图1中的柱状图部分呈现的是1979-2015年期间上海市外国游客人数,从中可以看出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10.42%。其中,在1989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09年、2011-2013等年份出现了下降,这和89政治风波、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而在2002年、2004年、2010年出现了激增,这与9·11、非典疫情的控制以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不无关系的。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1979-2015年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概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际演变周期的平均时间为2.91年,属于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反映出上海市入境旅游与存贷投资有相似的周期演变。在12个短周期中,其持续时长有变短的趋势,说明近年来的年际演变越发频繁。在细分特征方面,波动幅度持续处于强幅型标准,但具体数值亦呈现锯齿状波动,这都说明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增长率的稳定性不强;波动高度中有8个周期属于高峰型波动,说明其扩张强度的能力较强,但过高的高度也容易带来下一期过低的深度;而波动深度中增长型和古典型各占一半不仅印证了这一现象,也说明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缺乏较强的抗衰退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入境旅游的脆弱性;平均位势总体处于高位型水准,说明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增长率的总体增长水平较高,但近4个周期出现高低相间、触底反弹的新迹象;扩张时长方面,扩张时间短于收缩时间,扩收比为0.89,这与12个周期全部为低扩张型是相一致的。总体而言,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在年际方面呈现大波大折的形态,这种剧烈的变动与上文所述的各类事件所在的年份是高度吻合的,这也说明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深受政治、自然、经济、公共卫生以及重大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正处于第13个小周期中,但未来是从波谷向波峰转化,抑或由波峰向波谷转化,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讨论。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20]119,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际波动周期与全国存在一定的吻合但并不完全同步,这主要是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包含港澳台游客。

表1 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二)月际演变分析

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在年内逐月分布的不均匀性是一种普遍现象,都会随着月份的更替而演变。图2呈现的是2004-2015年间上海市外国游客逐月人数,从连续12年的波动曲线来看,其月际演变表现为双峰型,波峰分别出现在3-5月、9-11月。根据旅游旺季、平季、淡季的划分区间,即月接待量大于年平均月接待量的月份划为旺季、介于80%~100%的划为平季、少于80%的则划为淡季,经12年的数据计算汇总,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旺季大体为3-5月、9-11月,平季大体为6-8月、12月,淡季为1-2月,这与图2的曲线是基本一致的。当然每一年的淡旺季划分也存在细微的差异,如2010年受举办世博会的影响,从4-11月都持续为旺季。因此,为深入揭示年内月际演变规律,对各年度的季节变动指数进行计算(详见图3),从绘制的曲线可以看出,3-5月、9-11月表现为波峰,季节变动指数在11%左右,与图2曲线吻合度较高,再次印证前文内容。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图2 2004-2015年上海国际客源市场逐月接待量

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月际演变规律同样受自然、制度、特殊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上海市每年3-5月、9-11月份期间平均气温相对适中,日照时间总体较长,降水量和降雨日相应偏少,综合考虑适宜旅游活动的开展;(2)3-5月、9-11月是上海市主要入境客源国公共假期的集中分布时间,如日本有春分节、绿之日、秋分节等十余个公众假日分布在该时段,德国有耶稣受难日、复活节、统一日等多个全国性重大假日分布在该时段,美国各大学的春假也基本安排在3月份;(3)上海市每年3-5月、9-11月会举办大量的大型国际性展览会、会议、论坛、节庆事件等各类活动,如2015年有约60%的国际展览会在该时段举办。

为进一步分析多年来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月际演变规律,对各年度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进行计算(详见表2),其曲线波动呈现为双“W”型,上下浮动频繁,但其主要的拐点出现在2010年,即受世博会影响导致该年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总体而言,季节性强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内分布趋于分散,月际集中性趋于越强的方向演变。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图3 2004-2015年季节变动指数

表2 2004-2015年季节性强度指数

三、空间结构演变

(一)客源国演变分析

从洲际尺度来看,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也遵从“一体两翼”的基本格局,其中亚洲是最重要的客源主体,尽管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但目前依旧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欧洲和美洲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约占25%、20%的比重,分列第二、三位,而大洋洲和非洲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从客源国市场份额构成来看,其市场结构主要经历4个阶段的演变,分别是:(1)“两大多小”阶段(1979-1983年),“两大”分别为日本和美国;(2)“一大一中多小”阶段(1984-1998年),“一大”为日本,“一中”为美国;(3)“一大两中多小阶段”(1999-2012年),“一大”为日本,“两中”为美国和韩国;(4)“三中多小阶段”(2013-2015年),“三中”分别为日本、美国和韩国。日本经济居世界前列,与中国一衣带水,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以及上海市的重要客源国,尽管在2012年之后旅沪人数出现下降,但整体份额仍不容小觑;美国虽距离中国较远,但作为世界出境旅游大国,其旅沪游客人数一直处于缓慢但稳定的增长态势;韩国与中国建交时间相对较晚,但凭借后发优势旅沪人数持续增长,在亚洲金融危机遭遇颓势后又迅速成长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重要客源国。除上述3个国家外,以新马泰菲印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以德英法意为代表的西欧地区和以澳新为代表的大洋洲地区也是主要客源地区,各客源国排名起伏较大(详见图4),但市场份额差异不大。总体而言,远程客源市场与近程客源市场保持1∶1的比例。

为深入呈现多年来上海入境客源国的演变规律,对各年度的地理集中指数进行计算(详见图5),从中可以看出1996年及其之前的G值基本介于50~60之间,并略呈上升趋势,而在1996年之后G值明显呈速降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在1996年之前,近半数以上的国际游客是由专门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接待完成,但其旅行社数量直到1996年也仅38家,再加上旅游基础设施的限制,客源国长期倚重日本。1997年之后,上海明确了都市型旅游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开发上注重重点市场和一般市场相结合、旅行商促销与市场宣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也带来了客源国开发的繁荣性发展。总体而言,上海市入境客源国空间分布趋于分散,有利于入境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4 1996-2013年上海国际客源国排名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5 1979-2013年地理集中指数

(二)在沪分布演变分析

根据上海市行政区划,通过对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国际客源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利用ArcGis绘制出国际客源市场在沪空间分布演变图(详见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国际客源市场在沪空间分布并不均衡,表现为“内密外疏、北多南少”,目前以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黄埔、静安为主的中心城区(包括2011年之前的卢湾、2015年之前的闸北)的游客接待量在60%左右,浦东的游客接待量在20%左右,而其余郊区、郊县的游客接待量相对较低,呈现明显的极核式空间结果。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旅游资源分布密集且禀赋高,据调查[23],上海市48.31%的旅游资源单体和52.51%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均分布在中心城区,而旅游者总是愿意选择高级别的旅游资源;(2)旅游可进入性强,中心城区分布有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多个重要的外部交通节点,区域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也高达0.56km/km2,而中心城区着力构建的“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形空间网络对外国游客更加有吸引力;(3)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中心城区分布有23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3处旅游集散中心,三星级以上宾馆、部分连锁酒店均部署了信息触摸查询系统(中英文),人流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景区景点也全面覆盖了“i-Shanghai”无线网络。从历年数据来看,各区县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大体呈增长趋势,但在个别年份也会伴随全市下降或激增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且中心城区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而郊区、郊县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减小,其中嘉定、宝山、松江、闵行、青浦五区形成的沪西增长片区尤为显著,这与各郊区大力发展古镇旅游、邮轮旅游、休闲度假、体育赛事、商务会展等相关产品是密切相关的,如嘉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山的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松江的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闵行的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青浦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体而言,中心城区的旅游扩散功能正在逐渐发挥作用,不仅表现出地理空间上由远及近的接触扩散,同时根据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看出,该扩散也表现出按照区域重要程度的等级扩散。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6 国际客源在沪空间演变

四、结论与讨论

1.在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年际演变方面,本文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将其划分为12个周期,其波动幅度强、扩张能力强,但扩张时长短,缺乏较强的抗衰退能力,总体呈现大波大折的形态。而在月际演变方面,年内淡旺季分布明显,其中旺季大体为3-5月、9-11月,此外年内分布有趋于分散,即月际集中性有趋于增强的趋势。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年际结构演变受政治、自然、经济、公共卫生、社会制度以及社会重大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2.在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客源国构成中,日本、韩国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三大客源地区,总体而言,远程市场与近程市场保持1∶1的比例,但客源国空间分布仍呈分散趋势。外国游客在沪空间分布呈现极核式空间分布,中心城区接待量占绝大部分,但中心城区的扩散功能正在逐渐发挥作用,且同时表现出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的特征。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受客源国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出游意愿以及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的叠加因素影响。

3.亲景度和竞争态是分析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的常用方法,其中亲景度反映的是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程度,竞争态反映的是不同旅游客源地的市场竞争类型。总体而言,亲景度和竞争态的组合分析更加侧重于对“地”也就是空间的研究。地理学从一开始就把空间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注重地区间的差异和变化,但任何地理现象都具有其自身在时间上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时间视角也并不单纯为历史学专有,如今的地理学也非常重视地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本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也并非完全的割裂开,而是在糅合的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既能全面展示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的结构特点,也是“时空演变”的应有之意。

[1] Ma YF, Li YJ.Spatial analysis of the inbound tourism flow to and in China[J].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0, 28(3):121-124.[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121-124.]

[2] Faulkner HW,Walmsley DJ.Globalis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inbound tourism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Geographer,1998,29(1):91-106.

[3] Lim C,McAleer M.Monthly seasonal variations:Asian tourism to Austral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1):68-82.

[5] Koc E,Altinay G.An analysis of seasonality in monthly per person tourist spending in Turkish inbound tourism from a market segmentation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227-237.

[7] Chang CL,Sriboonchitta S,Wiboonpongse A.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tourism from East Asia to Thailand under temporal and spatial aggregation[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9,79(5):1730-1744.

[8] Wang LF.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 evolvement of abroad tourist markets in Guilin[J].Economic Geography, 2004, 24(5):688-691.[王力峰.桂林国际客源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5):688-691.]

[9] Wang DG.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markets in Suzhou[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22(2):100-104.[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2):100-104.]

[10] Wang J, Wen F.A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in Huangshan Scenic Spot[J].Tourism Tribune, 2007, 22(8):12-16.[王娟,闻飞.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替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8):12-16.]

[11] Wang GX, Ma YF.A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ving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in Shaanxi Province[J].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08(21):92-95.[王冠孝,马耀峰.陕西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1):92-95.]

[12] Nan Y, Zhao LM.Dynamic evolution of foreign tourism market in Xinjiang[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6(6):220-226.[南宇,赵利敏.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6):220-226.]

[13] Wang C, Ji XM.Study on time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inbound tourism market:Take Fujian Province for example[J].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16, 52(1):119-123.[王超,纪小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1):119-123.]

[14] Cui F, Xiao X.Researches on the time and spatial dynamic changes of inbound tourism in Jiangsu Province[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0, 29(4):82-87.[崔峰,肖星.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82-87.]

[15] Tao W, Huang XB.Research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inbound tourists and its evolu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9[J].Human Geography, 2012, 27(1):113-118,106.[陶伟,黄秀波.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1):113-118,106.]

[16] Ren RP, Wu JF, Han LN, et al.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tourism market entering China from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J].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2, 28(7):642-646.[任瑞萍,吴晋峰,韩立宁,等.京、沪、穗口岸入境外国旅游市场特征对比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7):642-646.]

[17] Yang XJ, Wu JF, Wang YQ.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inbound foreigner tourist flows from Shanghai[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2014,41(6):696-702.[杨新菊,吴晋峰,王奕祺.上海口岸入境外国旅游流的空间扩散和网络结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41(6):696-702.]

[18] Huang HP.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nti-seasonality developing policies on inbound tourism seasonality of Shanghai[J].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5, 31(8):1017-1020.[黄和平.上海入境旅游季节性影响因素识别与反季开发策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8):1017-1020.]

[19] Liu CJ, Gao J.Analysis on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Shanghai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state and the preference scale[J].Human Geography, 2007, 22(3):73-77.[刘春济,高静.基于亲景度与竞争态的上海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人文地理,2007,22(3):73-77.]

[20] Sheng YC, Zhou YJ, Huang Y, et al.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cycle[J].Human Geography, 2014,29(5):113-120.[生延超,周玉娇,黄寅,等.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周期的测度与评价[J].人文地理,2014,29(5):113-120.]

[21] Luo PC.Research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aiwan tourists and its evolution in Mainland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29(2):291-302.[骆培聪.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0,29(2):291-302.]

[22] Bao JG, Chu YF.Tourism geography[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9.[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 The Writing Group of Shanghai Tourism Resources Annals.Shanghai tourism resources annals (Volume One)[M].Shanghai:Shanghai Popular Science Press, 2014.[《上海旅游资源图志》编写组.上海旅游资源图志(上)[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连云凯]

A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XI Yubin

(SchoolofHospitalityManagement,ShanghaiBusinessSchool,Shanghai200235,China)

The stud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However, domestic study is always tak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source region instead of destination region. Based on related data from 1979 to 2015 collected in Shanghai Tourism Yearbook, 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ime and spac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business fluctuation theory, seasonal variation index, seasonal intensity indexes, and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dex are adop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erms of temporal struc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grows every year rapidly, though with some twists and turns, which conforms to Kitchin cycle. Its monthly evolution can be manifested in a bimodal curve which show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slack seasons and peak periods as well as a trend in monthly concentration. In terms of spatial structure, tourists source country is booming and shows the trend of dispersion, of which Japan, America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Foreign tourists in Shanghai are in kernel space distribution, and are expanding from city center to suburb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i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Shanghai

2014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sxy1400)、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

2016-06-16

席宇斌(1985--),男,江西南城人,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酒店管理。

Xi YB. A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ourists market[J].Tourism Forum,2016,9(6):76-82.[席宇斌.上海市国际客源市场时空结构演变研究[J].旅游论坛,2016,9(6):76-82.]

F592.7

A

1674-3784(2016)06-0076-07

猜你喜欢

客源入境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