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有效供给与供给侧改革:原因与路径*

2016-12-30廖淑凤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供给旅游

廖淑凤,郭 为

(青岛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旅游理论研究]

旅游有效供给与供给侧改革:原因与路径*

廖淑凤,郭 为

(青岛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水平。文章归纳总结了旅游有效供给的内涵,指出旅游需求、旅游供给能力、旅游供给效率是影响旅游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同时构建了旅游有效需求、旅游有效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与需求的适应性、供给效率和可持续性上就中国国内旅游供给现状进行了评价,并以Airbnb为例,从4个方面指出共享经济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最佳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有效供给;旅游有效需求;共享经济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自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成为各界所关注的热点。

中国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原因是长期存在的供需错位,表现在产能过剩和总供给体系失衡。产能过剩在本质上是一种存量的概念,解决存量生产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与存量相等的“存量需求”①[2]。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强,在解决从过剩产能到存量需求的转变,化解全产业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上更具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旅游业能通过产业融合,将制造业、工业等供给侧改革中的过剩产能转化为存量需求,如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旅游业能缓解因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旅游业在刺激消费需求上仍有广大的拓展空间,如农村旅游消费需求的挖掘。因此,旅游业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效应,积极参与到供给侧改革中至关重要。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旅游业领域内,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调整旅游供给总量和结构,更好地满足国民旅游需求的过程[3]。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水平。但是什么样的旅游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影响旅游有效供给的因素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旅游供给的现状及问题,对症下药,为企业开发旅游产品提供基础,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提高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一、 旅游有效供给的内涵

旅游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经营者以一定价格水平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4]。关于有效供给的含义最早可追溯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他在第一卷中提到“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社会对麻布的需要,像对其他东西的需要一样,是有限度的,如果他的竞争者已经满足了这种需要,我们这位朋友的产品就是多余的、过剩的,因而是无用的”[5]122。这种“被排挤掉、多余的、过剩的,因而无用的”产品供给就是无效供给,反之就是有效供给。他认为一种商品要在市场上成为有效供给,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二是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必须控制在社会必然劳动界限内。这样,货币所有者才有相应的支付能力,才愿意购买[6]。

国内学者刘诗白对有效供给的认识与马克思类似,他认为,作为经济学范畴的有效供给,必须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使得商品能在市场流通,吸引和实现现实的购买需求②,同时,在价格上要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现实购买欲望相适应。因此提出有效供给是能实现市场运行和销售的商品,是拥有与现实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使用和交换价值的商品。宏观上,则是指最大限度与社会总需求相适应的、适销对路的总产品结构[7]177。胡培兆则认为,有效供给不仅仅是满足需求,还要能创造需求,所以所谓有效供给,就是能创造有效需求的供给,使推向市场的产品都能为市场需求所吸收[6]346。华桂宏指出,有效供给的实质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持续扩张与收益递增并存的供给机制,具有长期的意义[8]。这种供给既关注如何扩大供给能力,也强调资源的配置效率[9]。周建明强调,供给效率,生产要素所利用的结果,其产出是否达到生产的可能性边界[10]。左惠认为,要准确把握有效供给的内涵,需要将资源配置效率、供给的可持续性、供给的限制因素考虑在内,因此从中观层面,将有效供给定义为消费者需求能够得到恰当满足、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并充分考虑到供给效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部门愿意向社会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性供给[11]93。

综上所述,关于有效供给的认识在不断延伸和拓展,从最初的供给与需求在量和质上的适应平衡到考虑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持续扩张与收益递增的并存,再到关注效率、可持续性和供给约束,这些定义对我们把握旅游有效供给的内涵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本文在上述学者的认识基础上结合旅游供给的特征将旅游有效供给定义为:旅游者的现实需求得到恰当满足、供给效率得到充分保证,一定时期内各旅游部门向社会提供能被市场所吸收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可持续性供给。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旅游供给的有效性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前提;第二,旅游供给的可持续性是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这种可持续性体现在市场的可持续性和供给能力的可持续性。

二、旅游有效需求、旅游有效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胡培兆基于西斯蒙第、马克思、凯恩斯等人的需求理论,指出需求有主观需求和市场需求。对旅游来说,出游欲望是旅游需求的来源,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的需要和对愉悦、体验的追求都属于主观需求。主观需求要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有货币,即要有购买力。市场需求才是有效需求,不能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剩余部分就成了无效需求[6]348。由于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只有出游欲望、购买能力和闲暇时间同时满足时才能形成有效需求。其中,旅游购买力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限制,中国供给侧改革在去产能、去库存中将伴随众多企业的关停并转,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抑制有效需求的增长。旅游有效供给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部分无效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此外,还有一大部分人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从事旅游工作,且占比较大。

影响旅游有效供给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

第一,旅游需求。旅游有效供给的目的是满足和引导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水平反过来又会决定和影响有效供给水平。不能离开供给谈需求,也不能抛开需求单独谈供给。

第二,旅游供给能力。旅游供给能力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旅游经营者能提供旅游产品的最大数量,包括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力[12]。一个地区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数量会影响旅游供给能力,旅游供给能力则直接限制有效供给的规模和数量。

第三,旅游供给效率。有效供给不足并不必然与需求大于供给相联系,当需求等于或小于供给时,有效供给不足也可能存在[7]178。这表明有效供给还受供给效率的影响,供给效率高,实际供给就能增加,或用更少的投入就能达到目前的实际供给水平。收益和成本反应供给效率,供给效率取决于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和制度等要素禀赋条件。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旅游有效需求、旅游有效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做出旅游有效供给的评价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旅游有效供给的评价结构模型

三、中国旅游供给现状及其评价

(一)旅游总供给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适应性较差

旅游供给包括直接、间接和相关供给,此处所讨论的主要是旅游直接供给,核心是景区和住宿供给。中国5A、4A、3A级景区分别为212、2 862和3 468个,同比增长15.2%、19.1%和28.3%[13],高等级景区规模有所扩大,增长速度较快。从类型和有效产能来看,整体效率较差,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匹配,表现在度假旅游供给不足,观光旅游供给过剩。2014年国内游客人次数构成中,观光游览占14.2%,度假休闲占50.1%③。而景区类型则以依赖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观光型景区为主,占比在80%以上。从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试办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④,再到强调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⑤,中国一直致力于度假旅游的发展部署,成效却不显著。如旅游局的摸底调查显示,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257家省级度假区中[14],很多仍按传统观光旅游的需求来设计,以接待观光客为主,过分依赖环境气候优势,个性不突出[15],因此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休闲旅游需求,效果不佳。此外,旅游房地产开发在度假区中普遍存在,这种地产开发只是一种旅游符号化现象,过于强调旅游标签,在景区内无规制建设,破坏了自然风貌[16]。加上市场秩序混乱导致游客体验差,评价低,最有代表性的是历年来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总之,由观光向度假旅游产品的转型是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度假区的核心,对度假游客需求的挖掘和匹配不够。

中国住宿呈现星级、品牌和非标住宿并存的局面[17]。如表1、图2所示,2015年,全国星级饭店数为10 956家,高、中、低档酒店的比例约为13∶22∶10,与国外1∶4∶5的情况相距甚远。十年来,星级酒店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星级酒店占比从2005年的12.07%上涨到29.26%,三星级酒店数量相对稳定,低星级酒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变化趋势相对合理。同时,客房出租率也表现出整体下滑趋势(见图3),出租率可以反映游客对酒店的真实需求变化,可见,星级酒店对游客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有待创新升级,增强对游客需求的适应性。

事实上,由于中国旅游统计制度的缺陷,很多民宿客栈并未统计在内,相对星级酒店市场的萎缩,民宿市场则呈现旺盛的增长。截止到2016年2月,中国大陆民宿客栈约42 658家⑥,去哪儿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民宿五一的预订量基本达到90%满房状态⑦。随着Airbnb、小猪短租等在线短租平台的发展,民宿客栈成为住宿供给的有效补充。

表1 2005-2015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图2 2005-2015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2006-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图3 2005-2015年各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变化

(二)“门票经济”现象明显,居民收入购买负荷率高,其本质是要素配置不合理,导致投资和运营成本高昂

居民收入购买负荷率指购买某单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占月收入的比率[6]。居民收入购买负荷率越低,购买力越高,反之,购买力越低。近两年,中国国内和出境旅游均有较大的增长,但出境旅游的增长明显高于国内旅游的增长,这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一大因素是旅游成本,尤其是门票成本。根据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估算,至2015年10月,5A级景区门票均价约112元,票价最高达400元以上,超过100元的景区约占60%。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966元,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组分别为5 221元和11 894元,各占20%,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组分别为19 320元和29 438元,占40%,高收入组为54 544元,占20%⑧,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约2 600元。按门票均价和人均月收入来算,仅一张门票的成本就占月收入的4.3%,而国外该比值不足1%,旅游价格与消费者收入矛盾突出,居民购买负荷率高,购买力低。所以许多人呼吁破除门票经济,降低票价甚至免费开放。但是一个景区能否免费开放,是否免费了就能取得跟杭州西湖一样的效益是值得考究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本原因是景区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要素配置效率低,导致投资运营成本极高,只能通过门票弥补成本。因此,破除门票经济不是免不免费开放的问题,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问题。

(三)旅游投资规模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日趋合理,但过分关注市场份额,缺乏投资效益的精准分析,“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现象持续存在,供给效率低

2016年一季度,全国在建旅游项目8 935个,东部地区占46.5%,西部地区占22.6%,投资额超过100亿的项目195个⑨。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 175.5亿元,同比增长10.38%,增速较快,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多元,民营投资活跃,占比高达63.5%。投资流向上,旅游景区、旅游村镇、旅游综合体成投资热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成重点。总体上,旅游投资规模、区域结构、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然而,很多项目只看到整体旅游市场的需求剧增,却忽视对本地市场的考察,缺乏投资效益的精准分析,盲目高估未来收益,结果常常表现出“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状况。如博思数据中心发布的主题公园行业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主题公园在经营上尚未完全摆脱“721”结构(七成亏、二成平、一成盈利)⑩[18],出现大量倒闭,造成旅游经济损失近3 000亿元⑪。不仅是主题公园行业,据笔者了解,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地方,如贵州、新疆,负责旅游管理的往往是非专业的政府行政人员,有点资源就盲目上马大项目,对旅游期待过高,并未就本地事实搜集数据进行详细的投资收益分析,且在成本控制上比较薄弱。所以项目要么建设到一半,预算超支,需要重新融资导致暂时搁置;要么建成后会有一个短期效益,却缺乏可持续性,渐成“僵尸景区”。供给效率是有效供给的保证,轻于分析,误判收益,表明供给没有效率,无法形成有效供给。

(四)精品不足,低水平产品的盲目和重复建设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

有学者认为,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体现在高端旅游产品不足、中低端旅游产品过剩。也有学者认为,因为旅游能带动消费和经济,部分地方政府对其期望过高,在开发和策划中不恰当地向高端市场倾斜,漠视中低端旅游者的诉求,导致高端旅游产品过剩,庞大的中低端旅游者却缺乏满意的产品和设施[4]。本文认为并非高端产品不足或过剩,而是各层次市场中的精品不足,本质是创新能力不够,使高端消费者没有兴趣消费,转向国外寻求供给;中低端消费者认为不值得消费,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只有将各市场中的产品做精做实,才能真正实现与消费需求的对接,实现低、中、高市场的逐级跃进,切实解决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矛盾。

中国旅游供需矛盾还表现在景区游客人数的“冷热失衡”。这是游客的理性和利己假设所决定的必然结果,且作为一种政绩,5A、4A级景区有更多的宣传机会。解决失衡要打破资源到服务的层级差异,鼓励低等级景区提供与高等级景区一样甚至更好的服务,另辟蹊径,以特色弱化热门景点的资源垄断优势。而很多冷门景区常常是服务跟不上,也无法突破传统。有些则狠抓热点,盲目跟风,如乡村旅游盛行,就处处建生态园、采摘园;健康养生需求上涨,就划地斥资大建综合保健疗养区。建成的所谓迎合需求的新景区与现有景区区别不大,因此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缺乏可持续性。满足消费升级的旅游需求并不是一味地圈地重建,更多的是对有限资源的整合升级。

四、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共享经济与有效供给

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有效供给,需要从需求端、要素端、服务和产品端入手,跨产业融合、全域旅游、共享经济等在这几方面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前文的分析,本文重点放在共享经济上,认为共享经济在对接需求、资源配置、解决有效供给不足上更有效率,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最佳途径。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租赁经济模式,以第三方网络平台为媒介实现个体间闲置商品与服务的交换,实现物品的最大化利用和收益[19]。资源闲置是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基础的共享平台是实现闲置资源与需求匹配的重要保证,弱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是共享经济的显著特征[20]。在平台上,所有的供给都是有效的,需求和供给随时可以在平台上达成交易。

旅游共享经济已渗透到旅游六要素中的方方面面,如最会游社交平台可实现当地人与游客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和线路设计;丸子地球、E地游可为游客找到达人向导(这些向导并非专门的旅游从业者,但熟知当地信息,热爱旅游);旅游者可在Uber预订车船、入住Airbnb的特色民宿,登陆回家吃饭、Eatwith等家庭厨房共享平台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和私家美食;未来个人住宅或收藏品也可能成为旅游吸引物[21]。与其他方式相比,共享经济使旅游者可以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在改革供给侧上更具优势:

(一)供给主体为市场个体,供给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鲜明的非标准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市场需求

传统经济模式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掌握着资源的分配,为了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往往追求标准化,如酒店标间、按部就班的常规线路。共享经济中,市场回归主体地位,个体主导资源配置,旅游地居民将个人闲置的空间、时间、资产、技能等通过共享转化为接待能力,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类型众多,极富个人色彩和家庭特色。如Airbnb上的房主来自全球各地,性格迥异,共享的房屋可能是现代化的别墅或简约公寓,也可能是隐于胡同中的四合小院或设计感十足的小屋,游客的每一次造访都是一次新奇的发现,相比千篇一律的酒店标间,这种非标准化的个性住宿,所提供的是独一无二的家和特别的体验,更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

共享经济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及本土化的体验。笔者随机从Airbnb上选取了2 811条评论,其中仅4条差评,词频分析显示,游客主要关注地理位置、房间设计、服务态度和个性化体验4方面,其中提到“房东”次数达2 610次,此外还有“房主、主人、阿姨、姐姐”等称呼。评价内容中,房东个人魅力、与房东及其家人间的互动交流、个性化服务如早餐共享、旅游建议等内容占大量篇幅。房东与游客分享生活状态、旅行经验,为游客创造一种归属感;提供最本地化的旅游建议,帮助游客以当地人的视角体验生活,感受文化。这种方式使当地居民变成旅游服务生产者,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满足了消费者深度体验的度假需求,增强了旅游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共享经济实现了供给与多样化需求的高效链接,供给质量更高

互联网出现之前,旅游信息不对称问题只能依赖传统旅行社的中介作用。旅游共享经济不仅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个诚信、有保障的交易平台,同时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虚拟社交空间。在平台上,旅游者既可作为生产者生产内容(如评论、游记、免费问答、定制化方案),也可作为消费者消费产品或服务。一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使他们对旅游者的消费述求更加敏感和了解,能提供精准化的产品或服务,使需求得到迅速回应,加之互联网下的竞争透明化,又会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他们产生的内容将是庞大的数据样本,利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快速获取资源所有者和游客的背景信息、供需配置情况、消费偏好及行为规律,挖掘潜在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市场拓展和业务延伸能力,进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效链接。

此外,共享经济平台在前端帮助个人解决办公场地和资金(P2P)问题,在后台又解决集客问题。这样,供给个体只需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尽可能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三)有效整合线下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供给成本,供给更有效率

满足消费升级的旅游需求并不是一味重新建设,更多的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升级。旅游共享经济是对目的地碎片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开发,使闲置资源流动起来,重新创造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使众多社会要素都能成为旅游吸引物,实现了旅游产品的高效率多样化供给。如Airbnb提供的不仅是住宿服务,更是一种旅游方式和体验文化,通过共享,风格独特的房屋可以是一个景点,私人藏品也能成为旅游资源,作为供给主体的当地人更是不可或缺的旅游内容。

旅游共享经济还大大降低了供给的机会成本。第一,降低了投资成本。首先,企业通过整合线下的闲置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无须专门投资建设酒店、购置车船、雇用人员;其次,共享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的闲置资源,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低。第二,降低了交易成本。借助网络平台,供需双方直接对接交易,减少了旅游供需信息搜寻、传递和交易的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供给更有效率。由于供给成本的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也会下降,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居民的旅游购买力水平上升,有效需求扩大。

(四)促进旅游供给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更显著

旅游供给的可持续性是形成有效供给的关键,包括供给能力的可持续性和市场的可持续性。旅游共享经济是对存量的充分利用,总体上减少了社会总供给,部分解决旅游房地产、“僵尸”景区等过剩库存闲置造成的浪费问题,同时能有效降低大量扩建酒店、购置车船、无效开发等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减少能耗,扩大旅游环境承载力[16]15。微观上,共享经济将每一份闲置资源转化为接待能力,增加了旅游接待的灵活性,能有效缓解旅游旺季的接待压力。

就市场的可持续而言,共享经济在刺激有效需求和旅游经济增长上作用显著。Airbnb一项调查显示,Airbnb房客在旧金山平均停留时间为5.5天,平均花费为1 045美元,而酒店房客则为3.5天和840美元。使用Airbnb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更长,花费更高,还能带动14%的新客户⑫。在日本的调查也表明,79%的游客认为Airbnb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增强了重游的欲望,近30%的游客坦言没有这种共享体验,可能会取消或缩短逗留时间⑬。此外,旅游共享经济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一是通过“资本”平台创造就业,资源拥有者借助平台向旅游者出租闲置资产,获取稳定收入。二是通过“劳动力”平台创造就业,这是一种劳动力闲置价值的释放,个体借助平台投入时间和精力(如E地游上的兼职向导),换取服务收入。这种收入的增加能够转化为消费的增长,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进而促进旅游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满足日益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是旅游有效供给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国内旅游供给规模较大,但在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与需求结构和消费预期的匹配不足。宏观上,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上涨。微观上,存在盲目的“一窝蜂”现象,对未来巨大的旅游市场表现出兴奋状态,而缺乏精细的效益分析;且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不利于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是对存量的最大化利用,能有效利用线下闲置资源,迎合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效链接,增强旅游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了供给成本,并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创造就业者的消费需求,刺激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解决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途径,未来,我国需要在旅游共享经济的具体发展上进行更多的深入探索。

注释:

①存量需求指的是有需求愿望并且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②例如满足城镇居民需要的产品,对于农村居民就不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即使大量的生产只能成为过剩的产品,不能是有效的供给。

③详见《2015中国旅游统计年鉴》,52-53页。

④详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文。

⑤详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

⑥中国大陆客栈民宿数量分布分析.微头条网(http://www.wtoutiao.com/p/1eeqkl2.html),2016-2-14.

⑦五一旅游升温,短租民宿市场火爆.迈点酒店业门户网站(http://gy.meadin.com/bnb/128283_1.shtml),2016-4-25.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isi/z Xfb/201602/ t20160229_1323991.html),2016-2-29;发改委官员马晓河:收入差距在扩大,高低倍差超10倍.观察者新闻网(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4_11_356576.shtml),2016-4-11.

⑨一季度我国旅游投资1 175亿,同比增长10%以上,搜狐财经新闻(http://business.sohu.com/20160411/ n443874890.shtml,2016-4-11.

⑩2012-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市场分析与行业调查报告.博思数据研究中心,2011-12-5.

⑪ 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报告大厅官网网站(http://www.chinabgao.com/k/zhutigong yuan/16024.html),2015-4-15.

⑫ Study Finds That Airbnb Hosts and Guests Have Major Positive Effect on City Economies. YAHOO FINAN- CE (http://finance.yahoo.com/news/study-finds-airbnb-hosts-guests-0800005995.html),2012-11-9.

⑬ Airbnb impact in Japan.http://blog Airbnb.com(http://blog.airbnb.com/airbnb-economic-impact-in-japan/,2012-12-9.

[1] Lin Y,Xi JP.To strengthen the supply of high quality from the field of production[N].Economic Information Daily,2016-1-27.[林远,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N].经济参考报,2016-01-27.]

[2] Lin YF.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2:214-215.[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4-215]

[3] Cheng YW,Zhang H.Tourism in the reform of supply front and supply reform of tourism[N].China Tourism News,2016-3-30(C02).[成英文,张辉.供给侧改革中的旅游业和旅游业的供给改革[N].中国旅游报,2016-03-30(C02).]

[4] Wu JF.Concept research on tourism nucleus,tourism resource, tourism product,and tourism experience[J].Economic Management,2014,36(8):126-134.[吴晋峰.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概念辨析[J].经济管理,2014,36(8):126-136.]

[5] Marx K.Capital:Volume one[M].Beijing:People's Press,1975:122-12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2-125]

[6] Hu PZ.The theory of effective supply[M].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4:346-351.[胡培兆.有效供给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46-351]

[7] Liu SB.Research on operation of surplus transition economy in China[M].Chengdu:Southea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2000:177-179.[刘诗白.我国转轨期经济过剩运行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77-179.]

[8] Hua GH.Effective supp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Nanj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0:76-82.[华桂宏.有效供给与经济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6-82.]

[9] Wang T,Ou MH,Liu Q,et al.Evaluation on effective suppl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cultivated land[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2011,21(11):73-78.[王婷,欧名豪,刘琼,等.中国耕地有效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73-78.]

[10] Zhou JM.Deficiency of effective supply:An investigation o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raditional public ownership[M].Shanghai: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1992:4-5.[周建明.有效供给不足:对传统公有制经济体制的考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5.]

[11] Zuo H.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supply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2008(6):92-100.[左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及转型期文化产品供给特征剖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6):92-100.]

[12] Luo MY.Tourism economics[M].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9.[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 Wang JP.Innovation driven reform of tourism supply front[N]. China Tourism News,2016-03-03(3).[王洁平.创新驱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N].中国旅游报,2016-03-03(3).]

[14] http://kchance.com. The study of tourism resort: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resorts.[EB/OL].(2016-6-30),http://www.kchance.com/LandingPage/TouristResort/TouristResort1.asp#p6.[奇创旅游规划咨询官网.旅游度假区专题研究:我国旅游度假区的现状与动态[EB/OL].(2016-6-30),http://www.kchance.com/LandingPage/TourristResort/TouristResortl.asp#p6.]

[15] Zhang SM,Wu DF.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tourism resort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2013,23(1):170-176.[张树民,邬东璠.中国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70-176.]

[16] Qi KS,Shi SX.Composition,convergence,symbol:Three concep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s definition[J].Tourism Forum,2016,9(1):14-19.[齐坤山,师守祥.构成、融合、符号化:旅游产业界定的三重概念[J].旅游论坛,2016,9(1):14-19.]

[17] Liu XX,Wang XZ.Research on supply of Chinese tourism hotels[J].Economic Geography,2002,22(4):509-512.[刘晓霞,王兴中.中国旅游饭店供给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4):509-512.]

[18] Zhang QH.The establishment of uncertainty is the antecedents and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ourism projects[EB/OL]. (2016-5-9),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9/23/2387161_557704657.shtml.[张庆辉.建立确定性是旅游项目成功的前因与关键[EB/OL].(2016-5-9).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9/23/2387161_557704657.shtml.]

[19] Peng WS,Zhang WL,Sun WC.Sharing economy is a new growth point[J].Banker,2015(10):64-67.[彭文生,张文朗,孙稳存.共享经济是新的增长点[J].银行家,2015(10):64-67]

[20] Li QL,Yang YN,The impact of sharing economic ide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N].China Tourism News,2016-3-21(B05).[李庆雷,杨亚南.共享经济理念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 2016-03-21(B05).]

[21] Li QL,Lou Y.Te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sharing economy [N].China Tourism News,2016-5-4(C02).[李庆雷,娄阳.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N].中国旅游报,2016-05-04(C02).]

[责任编辑:连云凯]

Tourism Effective Supply and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Causes and Paths

LIAO Shufeng, GUO Wei

(CollegeofTourandGeographicalScience,QingdaoUniversity,Qingdao266071,China)

The goal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ront in tourism is to increase effective supply,and improve the supply level.But,what is the effective supply to tourism supply?In this article,the connotation of effective supply of tourism is summarized. It points out that tourism demand,supply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are the main facts affacting the tourism effective supply.Then the paper constructs a structure model f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supply among tourism effective demand,effective suppl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s.Based on these,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supply in China from three different points:The adaptability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suppl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sharing economy is the best way for tourism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point with the example of Airbnb.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point;tourism effective supply;tourism effective demand;sharing econom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就业模式变迁研究”(15BGL111)

2016-07-07

廖淑凤(1990--),女,福建泉州人,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与政策;郭为(1969--),男,湖北天门人,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经济、区域经济。

Liao SF,Guo W.Tourism effective supply and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Causes and paths[J].Tourism Forum,2016,9(6):10-16.[廖淑凤,郭为.旅游有效供给与供给侧改革:原因与路径[J].旅游论坛,2016,9(6):10-16.]

F590.1

A

1674-3784(2016)06-0010-07

猜你喜欢

供给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小A去旅游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旅游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不要把供给侧改革看简单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