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2016-12-21陈健平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简要回顾亲社会行为自2000年后至今的研究历史,对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界定、研究类型、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亲社会行为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社交性取向;生态效度

一、亲社会行为内涵的界定

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有国内学者则认为亲社会行为被界定为使他人收益的且属于社会胜任是不妥当的,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应加以区分且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胜任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从这些意义上说,亲社会行为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但是,社交性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不能较理想地描述亲社会行为的全貌。然而,随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研究的逐渐深化,有更多的研究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社交性特点。

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类型

不同学者基于亲社会行为的不同概念对亲社会行为有不同的操作定义,进而影响其类型的研究。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集中在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及谦让等几种典型行为并且传统的研究比较重视研究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而忽视青少年群体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然而,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是不一致的。年龄较小的儿童更认同给予行为、分享行为和共同游戏等,青少年则更加认同相互理解的行为、相互教授技能的行为以及提供帮助的行为。除了传统的亲社会行为类型,还有大量关系性的亲社会行为。寇彧等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亲社会行为的四因子结构: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寇彧认为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一直比较重视对具体有积极意义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不重视对行为产生过程和特殊群体所认可的亲社会行为开展研究。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引起了关注。目前对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不能够解释网络社会现象,所以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既能建构网络社会学理论体系又能更加深入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本质。

此外,内隐亲社会行为逐渐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人们发现有些人在危急事件发生的时候,主动承担责任,自发发出亲社会行为,但在非紧急情况下却很少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有些人却是在非危急情景下经常做出亲社会行为,而在紧急情况下却可能出现置别人生死于不顾。这些现象表明,亲社会行为可能存在着与外显行为不同的内隐机制。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所有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同伴关系的研究目前最为丰富。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密切,同伴的接纳水平高、同伴关系良好其亲社会行为也多。有研究发现,学生的受欢迎性在亲社会行为中有相当高的回归效应。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民主、爱心及保护和惩罚等指标可能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民主公正的态度,有助于孩子在与父母的相互探讨中获得观点采择的机会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父母爱心的流露,以及对孩子攻击性的制止,将促使孩子更懂得关和帮助别人。但是,陈欣银等人的研究却发现,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具有积极的亲子关系的儿童具有更低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但亲子关系与儿童亲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却不显著。这可能说明父母对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复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复杂多元关系。

3、认知因素与亲社会行为

由于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最早想到的研究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Eisenberg设计了亲社会两难情境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推理。Tietjen把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改编为适合小规模的、传统的、集体主义取向的社会成员来研究亲社会行为道德推理水平。有关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者,其亲社会行为也更多。亲社会行为的另一种认知前提是观点采择,即个人所具有的把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或倾向,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察觉别人的情感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理论上来说,较高的观点采择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相关。但是,实际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一致的,有时相关显著,有时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例如,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脸部表情为悲伤或痛苦,人们很容易就能给予正确的识别;相反,一个身处困境的人其脸部表情却是欢笑的,那么年幼儿童因为无法理解,有可能不采取亲社会行为。即便都是同龄人,也可能因各自的社会认知技巧不一样,而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些表明对他人处境的推理若要导致亲社会行为,需要特定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即有关的情绪线索或理解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4、个性特征与亲社会行为

Eisenberg等人研究发现个人品质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儿童帮助别人是为了避免自我责难避免内疚。性格开朗外向与较强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而焦虑、神经过敏性与亲社会行为较弱有关;爱社交、容易对周事物表现出关心的孩子,其助人行为多于害羞的孩子。

四、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

大量的亲社会行为研究都采用假设情境法或问卷法,如通过人为设置某些情境研究帮助、分享等行为、要求被试填答问卷来研究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生态效度问题值得商榷。因为个体行为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异性,假设情境法难以比较不同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而问卷法通常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只是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整体的测量。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直接调研或访谈的方法研究亲社会行为,或者通过个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投射其内部的推理内容。如寇彧等通过焦点群体访谈对青少年的认同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将达等通过将外显利他行为测量方法(提名法)和内隐利他行为测量方法结合探究利他行为是否存在内隐倾向。

此外,随着心理学的统计测量学的发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亲社会行为也不断增多,张庆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原型概念结构进行验证;相楠以道德自我同一性为中介研究青少年价值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五、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总结

在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发现许多问题,一是亲社会行为的内涵界定缺乏统一意见,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结果显得零碎杂乱,缺乏公认的权威的理论构架,不同的研究者所作的界定常常很不一致。二是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如果仅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行为类别,就会丢失很多信息。研究者需要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探索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内涵。三是亲社会的研究类型,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考察,对于新兴的研究领域如内隐亲社会行为和网络亲社会行为应多关注。四是亲社会行为研究属于社会性研究,其研究的生态效度更应该重视,离开了人际互动的背景就会失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寇  彧, 张庆鹏.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6,05:169-187.

[2] 吴小琴. 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3] 李  丹.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 2001,02:202-204.

【作者简介】

陈健平(1992—),女,汉族,广东英德人,江西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幼儿园环境中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及亲社会行为干预研究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5~6岁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
创设角色游戏环境 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
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