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皖江根据地的社会变迁与历史镜鉴
2016-12-17王海
王 海
抗战时期皖江根据地的社会变迁与历史镜鉴
王海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皖江根据地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完成了根据地社会变迁的基础性工程,推动了根据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变迁。皖江根据地的社会变迁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其推动社会变迁的实践经验对当前中国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
抗战时期;皖江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
近年来,探讨抗日战争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了19块抗日根据地,各个根据地的规模、特点和影响不一,因此,由过去宏观地展现全国性抗战的研究向区域性社会变迁研究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
皖江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皖江根据地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完成了根据地社会变迁的基础性工程,而“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709
一、皖江根据地发生社会变迁的条件
(一)客观条件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入侵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他独占的殖民地。面对大肆侵略,南京国民政府一再退让,并竭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镇压人民的爱国运动。“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1]665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力主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并最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华中开辟了8块抗日根据地,这其中就包括了皖江根据地。抗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内外战争形势的变化,国民党的抗战态度发生了转变。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表明国民党因害怕人民力量壮大又愚顽地回复旧路,在斗争中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制造摩擦,并最终在皖江地区发动了皖南事变。共产党领导的皖江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几乎陷于绝境。但在皖江地区坚持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一是对日斗争的需要。皖江地区是华中敌后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它处于日军在华中的心脏地带,在这里坚持斗争不仅对日军的打击、威胁极大,而且使华中地区新四军向西、向南敌后发展和反攻日军有了一块重要的前进基地;二是对顽斗争的需要。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英勇抗战的新四军,新四军则针锋相对,给予坚决有力地反击。
在敌伪顽包围的环境中坚持斗争,表明了抗日革命力量是永远消灭不了的,可以让全中国人民树立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和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此外,在皖江地区及其周围的大别山、黄山等地区坚持斗争,不但拥有向四周发展的广阔前途,而且成为沟通苏北军部、淮南新四军二师和鄂东新四军第五师、苏南新四军六师的枢纽,从而使得新四军的力量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2]233正如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所说的那样,“其战略意义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3]382所以,皖江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是夺取本区域乃至全国抗战胜利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皖江地区社会变迁的必要前提。
(二)主观条件
(1)党的力量的发展壮大。在皖江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和骨干好。新四军第七师的各级领导干部和骨干,大都在革命烽火中久经考验,基础坚实;其次,这里的地方党组织基础好,自1927年大革命以来就有了相当的基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正是由于党的力量在革命斗争中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抗战时期党在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中的领导地位。
(2)人民群众的支持。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皖江地区群众性的抗日斗争也日渐深入。在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导下,1937年底,许多农会的领导人、社会上的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纷纷深入农村,组建抗日群众团体,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皖南事变,既让发生地广大民众痛恨敌伪顽串通一气,也强化了民众与中国共产党的鱼水关系。新四军在这里坚持斗争,可以保护皖江人民免受敌伪顽的黑暗统治;而广大人民在抗战中从人力、物力上对新四军源源不断地进行支援,并在做向导、抬担架、送情报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帮助,群众抗敌活动蓬勃兴起。“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511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在皖江地区成功领导社会变迁的社会基础和主要依靠力量。
二、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的内涵
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成变化的过程”[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皖江根据地人民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推动了根据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变迁。
(一)皖江根据地的经济变迁
经济是社会变迁的根源、基础和前提,没有经济变迁,包括政治在内的社会变迁是不会出现的。皖江根据地党委立足于根据地的实际,领导皖江人民采取了多种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巩固了根据地,并使皖江根据地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打破了日伪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为皖江地区抗战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还大力支援了华中局及兄弟地区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皖江抗日根据地上交军部款749.1万元,占总支出的33%,1943年,上缴给军部1 000万元。”[2]317
除了建立公营经济以外,皖江根据地还建立了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合作社经济和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根据地公营经济的比重虽小,却居于领导地位,尤其是军工、金融行业,主要都掌握在抗日民主政府和军队手中;在量的发展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地主经济地位日益削弱;个体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富农经济也基本上是新式的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带动了整个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变化。因此,皖江根据地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农工商贸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建立了以公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实现了公营经济对合作社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领导的新型发展模式,即新民主主义发展模式。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为保障经济的发展,根据地政府还制订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单行法规,除了有关减租减息的立法外,还有大量有关工业、农业、手工业、商业、财政等方面的法规,这对当时皖江根据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微观放活的促进作用。特殊的时代和国情,造就了皖江根据地新经济的雏形,并成功地引导了向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变迁。
(二)皖江根据地的政治变迁
为了构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皖江根据地充分考虑到一切拥护和赞成抗日的人民群众的实际政治利益。根据地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选举法规,在《皖鄂赣边区党委关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策讲授提纲》中对选举的原则、办法,以及选举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如提到的选民条件:“境内居民年满十八岁者,不分党派、职业、性别、宗教、种族(除有精神病者,有通敌行为,破坏抗日民主政府抗日军队行为,受抗日民主政府刑事处分者外),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0可见,根据地真正落实了人民民主权利,切实保障了各阶级、阶层的民主权利。同时,还努力实现监督权、罢免权和选举权的紧密结合,有效地激励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忠实履行职责,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了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实质。
“皖江根据地的施政纲领中规定了实行民主选举,保证了一切抗日人民都能平等的、普遍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125人民群众只有在经常的选举实践中,才能逐步地熟练运用民主,学会管理国家大事。“在根据地的民主建政过程中,广大人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运动。”[5]125在乡村选举中,为了照顾文化程度低的农民,保证所有人都能行使民主权利,皖江地区党和政府在选举的具体方式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设计,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根据地人民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出民意民权这样的现代民主观念,为政治变迁奠定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社会变迁,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力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这样的领导集团。党在皖江地区领导的新四军第七师,满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第7师及皖江军区部队总计同日伪顽军作战达5千余次,毙伤日、伪、顽军共3.9万人,其中歼灭日伪顽军2万余人”,“到抗战胜利前夕,皖江根据地已发展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恢复了大片国土;人口约300万,使众多群众免受日军铁蹄的蹂躏。”*参见北京地区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新四军第七师暨皖江抗日根据地分会编.新四军第七师暨皖江抗日根据地简史,无出版资料第112页。在抗战过程中,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军事影响力,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认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力、凝聚力,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全中华民族的社会变迁奠定了根本的政治保障。
(三)皖江根据地的文化变迁
新民主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就是因为它是与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相对立的。只有破除导致中华民族落后和沦亡的旧文化,才能实现社会变迁,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也要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663基于此,皖江根据地的党和政府努力建设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给人民以深刻的思想启蒙,也为根据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皖江根据地的新文化是在传统的封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皖江地区建立起来的,并结合了抗战实际,大力弘扬民族正气,讴歌、鼓舞人民抗战。根据地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启蒙。不惜人力、物力发展了正规教育以及冬学、夜校等民众社会教育,向农民宣传新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动员农民参加革命,形成浓郁的根据地文化氛围;发展以报刊为主的新闻出版事业,并且办得非常出色。最有影响的报纸应是皖江区党委的机关报《大江报》。1942年3月,在七师政治部主办的《战斗报》的基础上创办了《大江报》,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命名并为之题写报头。每期发行量达五六千份,受到皖江地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指战员的欢迎;大力开展极具创新意义的剧团、街头诗等大众文艺运动。1942年春,在原无为县宣传队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七师政治部领导的大江剧团,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剧本、歌曲大部是自己编写的,以话剧为多,如《送郎参军》《自卫队》等,及时反映残酷的斗争现实,号召人民起来和敌人进行斗争。[3]252-253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事业,根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热现实,服务于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实践,就其性质而言,已经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了。
三、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的特点
皖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有力地促成了这一地区在抗战时期的社会变迁。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的历程,也折射出了不同于其他根据地社会变迁的特点。
(一)复杂性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主要发生在皖江根据地,这一事变给皖江根据地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破坏。皖南事变后皖江根据地的形势是异常复杂的:日伪顽势力大,他们勾结起来残害抗日志士,皖江地区血雨腥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皖江根据地地处中国最富饶的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皖江地跨长江两岸,江北河汊纵横,湖塘交错,江南山丘连绵,地险林茂,是个攻可以迅速出击,守可以在湖泊隐蔽、高山栖身的重要战略基地,是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都想争夺和控制的区域。日伪军在华中占领了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但兵力不足的矛盾突出。1941年2月17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制定《现地长期战攻略指导》,提出把长江下游“作为其基础地盘”,先行治安肃正,取得成果后再“逐步予以扩大。”[6]244因此,在兵力部署上,日军以第十三军(驻上海)部署于江苏、安徽、浙江地区,主要对付以新四军为主的敌后抗日武装。
皖江根据地是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统治的重心,它极其重视这个地区。虽然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被共产党打退了,新四军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但在军事力量上遭到了削弱。皖南事变给国民党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但国民党顽固派仍以华中的强大势力拟定了对付华中新四军的方案,其中皖江地区的白色恐怖更为严重。国民党第三战区在皖南事变后留下了第五十二师、一零八师、一四四师、一四五师、一四零师和新七师等近五万兵力,轮番向皖南山区进行疯狂地“围剿”和搜查,残杀突围出来的新四军零散人员。他们在山地、村庄、树林中反复搜素,凡是新四军驻过的村庄全部被烧光,皖南地区无数村庄成了残垣断壁和焦土,成千上万的群众倒在血泊之中。同时,国民党皖南各级党政机构,纷纷成立各种反动组织和特务武装,搜捕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到处制造反共摩擦和流血事件。
可见,皖江根据地在皖南事变后,因为特殊的地缘关系,与其他根据地相比,斗争形势异常复杂,日伪顽和新四军之间的三角斗争将是长期的,“我们天天处在敌顽夹击中,要以最大努力来斗争。”[2]54复杂的斗争形势、复杂的工作和任务决定了皖江根据地的社会变迁也是充满矛盾、异常复杂的,在血与火的激烈交锋中进行。皖江地区党组织和新四军克服暂时的困难,大力发展党组织,壮大抗日力量,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以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完成皖江地区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变迁。
(二)艰巨性
在皖南事变中,这一地区的新四军遭到了重创,力量大为削弱,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将在皖中地区的新四军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七师。
对于新组建的七师而言,人数少,装备较差,弹药也不足,而各级指战员大多系重新组合而成,在部队中产生了一些悲观情绪和混乱思想。为此,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了关于坚持和发展皖江地区抗日斗争的指示:“皖南及无为、庐江、桐城一带,在战略上有极重要的意义,我党我军在这些地区有三年以上的工作历史,目前无为及铜繁在敌人‘扫荡’之后,情况又已好转,故我党我军必须坚持皖南、无为及庐、桐阵地,创立根据地,决不轻易放弃。这种光荣的任务,就加在皖南、无为诸同志的身上,望各位以布尔什维克的英勇和坚决性来担负这种任务,将一切动摇犹豫怕困难的情绪完全抛弃。”[6]794-795这个指示从根本上整顿和统一了思想。
此外,皖江根据地还有以下特殊情况:一是没有如华北、华中那样广大的敌后地区,除无为外,只能建立小块的根据地;二是除无为外,七师各地均受敌人和顽固派两方面的进攻,但敌顽矛盾仍存在,不能彼此配合。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皖江地区党组织和军队的弱点是:西进的损失,皖南党遭受破坏,根据地内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巩固,党内生活不健全,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人民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与其他根据地相比,这些弱点需要改进,也决定了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任务的艰巨性。而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皖江根据地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巩固,完成了最艰苦的战斗任务,并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蓬勃发展。
(三)不平衡性
这一地区扼制着安徽境内的长江水域和淮南铁路的南端,迫近日军侵华军总部、汪伪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和日伪主要据点芜湖、铜陵、合肥、安庆,对日伪顽的打击、威胁极大,同时也是联系华北与华南抗日根据地的枢纽之一,这一地理位置必然使得根据地成为日伪顽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域。要在这一特殊的地缘环境中生存、巩固与发展,也就必然要求我们把对敌的军事斗争摆在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根据地一切工作的重心。同时,由于地缘上与国统区和敌占区相邻,所以经常受到敌方势力的分割和封锁,加之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根据地的经济停留在区域性的状态,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却可以离开城市而独立存在。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群众生活一般比其他地区好;但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交通等,公营企业规模比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以分散落后的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军民日需物品均依赖洋货。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商业贸易,“处于敌友夹隙之中,又为进出货物必经之道口,金融上形成了畸形的发展,异常活跃。”[2]81因此,无论是与其他根据地相比,还是就根据地本身而言,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
根据地的政治方面也具有不平衡性: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在皖江根据地的主要区域都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犬牙交错的环境中处于白色政权边缘的地区,由于敌人的“扫荡”等原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接近敌占区区域的选举有时都难以进行;其次,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较弱,权力关系的执行与民主政治的制度之间存在不平衡。“参议会对政府和法院的制约只有在召开参议会时才能实现,这便形成了权力监督制约时段上的空白。”[7]从制度上来说,政府由参议会产生,对他负责并受其监督,但没有权力制约参议会;法院受政府领导,对参议会和政府也没有制约权。所以,在实际中根据地政府不仅具有行政权,在参议会闭会期间还拥有立法和司法权。这是在抗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三机关之间权力的不平衡性,但却符合抗战的需要。
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上。在战争的背景下,敌顽不断的“扫荡”,不利于学校教育和干部教育的开展,限制了这两种教育的发展。而具有灵活教育方式的社会教育却可以不必受战争环境的影响,易于施行。因此,“高小学校不必过多,群众性的学校可以大量设立。”[2]64
总之,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本身还是对四者之间发展的侧重点而言,都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根据地的党组织必须长期积蓄力量,锻炼自己的队伍,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根据地,为实现社会变迁和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打造根基。
四、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的历史镜鉴
中国共产党在皖江根据地领导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践,既为皖江地区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皖江根据地的社会变迁。过往的实践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
(一)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变迁奠定了物质基础
抗战时期,党领导皖江地区人民为促进社会变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解放和发展了根据地的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使根据地的农工商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为根据地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的改善所创造的条件,皖江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新型文化结构的重建,势必形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中国共产党在皖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制定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真正地在实践中贯彻执行,才能有效抵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民主政治的施行是社会变迁的关键
皖江根据地实行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新型政治制度。在政治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参议会制度,保障了人民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使广大人民得到了参政议政和当家作主的权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宣扬民主,而且努力地去建设民主政治。
皖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民主政治的施行是社会变迁的关键。当前中国的发展,更需要我们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
(三)文化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构建是社会变迁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推动了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创办报刊宣传党的抗日文化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思想,在根据地民众中倡导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和信仰,构建了新的价值体系。“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8],这些信仰和价值体系,使皖江人民自发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义务感——努力地促进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推动社会变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因此,我们要借鉴皖江根据地文化建设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党和政府的领导是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
社会的变迁离不开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政党,特别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政党的领导。在皖江根据地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中,作为推动历史前进力量的人民群众,需要党和政府的引导。也正是基于这种需求,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起领导皖江根据地社会变迁的责任,领导人民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来推进根据地向新社会的发展。
当下,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并执行正确而强有力的政策,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五)人民群众的拥戴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力量和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皖江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的成功,就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皖江地区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在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建立民主政权、贯彻减租减息政策、推动变工互助生产、普及文化教育、支前和救护伤病员以及协助我军扩充兵源等方面,都发挥了特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依靠人民,赢得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党领导的社会变迁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新的变迁,把建设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稳步地推向前进。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皖江抗日根据地》编审委员会.皖江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3] 中共巢湖市委党史研究室.皖江抗日根据地史[M].巢湖:内部刊物,2001.
[4] 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346.
[5] 王海.抗战时期皖江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政治变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3-126.[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新四军·参考资料(3)[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7] 房列曙.安徽抗日根据地社会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19.
[8] 杨林林.转型中国——顶级学者访谈[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374.
【责任编辑李丽】
Social Change and History Lessons of Wanjiang Are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Wang Hai
(PartySchoolofBozhouCCP,Bozhou236800,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Wanjiang people committed to the basic tasks of economical,political,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s,and promoted the social change of Wanjiang Anti-Japanese Base Area.The social change of Wanjiang Anti-Japanese Base Area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in the very complex situations,development in the difficult environments and imbalances development.On currently,we must learn from the history lessons of the social change which occurred in Wanjiang Anti-Japanese Base Area.
The Anti-Japanese War;Wanjiang Anti-Japanese Base Area;Social change
K265
A
1009-5101(2016)05-0103-06
2016-07-06
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变迁的实践与历史镜鉴——以皖江抗日根据地为例”(QS2016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海,中共亳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研究。(亳州2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