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创业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北华大学为中心

2016-12-17王怀忠

关键词:创业园大学生教育

白 冰 王怀忠



大学创业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以北华大学为中心

白冰王怀忠

高校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补全他们在专业领域里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北华大学创业园是吉林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已成功孵化多个创业典型。为了促进创业园持续、稳定的发展,应继续深化创业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内外兼修”提升师资力量,深入开展服务引导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最终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现状;对策

高校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1]通过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交叉,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较完善的创业场地、设施与启动资金的同时,以大学生为经营主体,通过高校针对性的培训和政策咨询,能够有效地规避创业风险。在经营实体及运营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并积累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成活率。[2]

作为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拥有本科专业80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与我校“一线实用,落地生根”的人才培养定位相契合。

北华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是吉林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园,是由北华大学投资建设,为非盈利性质,学校提供相关资源及配套服务。为“高校直管型”创业园。[3]

创业园分校外、校内两个园区,校外园建筑面积7 332平米,校内园建筑面积600平米,整个创业园区已建成面积8 000平米,2013年被评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示范园,2015年被遴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创业园已有入园企业28家,自主创业35人,带动就业325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创业园以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功能。创业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引导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对接、协助完成平台信息推广、协助各类经费及专项资金的申请、帮助创业者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及相关业务、提供咨询服务等;[4]可以针对特定人群展开各类培训如创业师资、创业带头人;可以开展创业理论深入研究、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文化弘扬等内容。[5]

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全校学生中对创业产生兴趣的比例不断增加,尝试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大学生创业园有了极大的向往,把能到大学生创业园一展身手当作重大创业成就和学生时代的重要理想。

一、创业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大学创业园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性平台,[6]进入到创业园中的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素质,例如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等等,有利于实现最终的成功创业。对于高校而言,创业园的良性运作,有利于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最终成为为企业储备所需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事实证明,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有效辅助手段。[7]

(一)创业实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要与各类人群沟通,主动走入社会,了解市场,了解企业经营运作、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等各方面(课程)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挫折与失败,只有那些能够承受压力、执著思考、不屈不挠的学生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因此,创业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培养坚韧的品格、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获得课堂之外的宝贵财富,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向复合型方向发展的目标。

(二)创业实践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提升

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往往是由志同道合的多个人组成的,拥有着共同的目标与相近的兴趣,彼此间无论思想还是行动更容易融合,更容易接受彼此的意见,使得团队更加稳定。但由于团队成员个体的差异,彼此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如以技术见长、以管理见长、以开拓销售渠道见长等等,也正是由于彼此间的异质性,才能使得团队成员互相协作、互补短板、责任共担、相互扶持。现实中也是团队创业更容易成功。[8]

(三)创业实践有利于实现人才分类指导

参与创业,并不意味着都会成功,即便是创业失败,也能使参与人员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有所收获,因此,创业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经过创业的试炼,更有利于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各类岗位需求的人才,实现人才分类培养的目的。

(四)创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很大比例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与社会脱节,不能短期内适应岗位需求,因此表现并不尽如人意,[9]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加之不良就业观念的限制,使得毕业生就业时出现种种问题。[10]借助创业园的平台,无论创业成功与否,都使大学生能够尽早接触社会,及时了解各岗位的用人需求;通过创业实践的锤炼,有效积累实践经验,增加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能够不断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和了解自己,增强了沟通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更符合社会需求及实现自身价值,有助于确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毕业后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二、创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业教育受众面较小

在创业教育开展之初,相关内容均以选修课程面向在校学生,学生受众面较小,限制了创业教育的全面铺开。同时,创业教育的形式、讲授内容以及师资的专业化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接受与认可程度。[11]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将所有在校生群体作为创业教育的受众者,利用现有各类平台、资源,使所有在校学生都能够积极接受创业教育,并逐步完善依托创业园的创业教育系统性。

(二)创业师资队伍需强化

依据我校目前的状况,不可能根据毕业生人数单独配比设立专职的创业指导教师,我校创业师资队伍是以原有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为基础,通过优中选拔产生的,尽管其中不乏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但就队伍整体来说仍需继续提升。

(三)创业实践参与者心理不成熟

创业实践参与者的心理不成熟,主要体现在:

(1)选择项目跟风,缺少自己的见解。有很大一部分创业者在选择创业的项目时比较迷茫,容易出现跟风现象,创业者要能够从差异化中寻求创新与竞争力。在校的大学生,可以充分结合高校科研成果,选择创业项目。既能提高高校的科技转化率,又能够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的科技领军企业。

(2)创业初期不能坚持,不够坚强,顶不住压力。创业之前如果对于必要的非本专业知识及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当面临实际经营中的困境时,由于心态的薄弱、业界打击、对发展空间不自信等各种因素,往往会导致最初的热情在创业初期逐渐消散甚至止步于创业初期。因此创业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良好心态的养成,循序渐进地学会面对逆境、顶住压力。

(3)很难接受创业失败,失败后萎靡不振。在创业的过程中,失败的比例远大于成功者,所以创业初期的积极准备中,必须要有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企业“倒闭”对于创业者来说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在创业过程中,团队的合作,伙伴的友谊,创业的经历,还有强大的责任感,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

(四)创业团队成员专业易单一化

创业团队往往都是自发组成的,经常在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寝室中产生,彼此的个性、专业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非常不利于项目组的后期运作。对于高校而言,应着重考虑如何打破这种限制,建立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之间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院系的多种资源,利用成员间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势互补,实现创业团队的稳定发展。[12]

(五)创业者对相关扶持政策不了解

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在创业园运行过程中发现,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的人数非常少,大部分只是“了解一点、知道一点”,也存在“都不知道”的现象,“非常了解”的仅占极少数,而且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中普遍存在。

三、创业园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一)继续深化创业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形式

我校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课程增设了创业教育模块,保持原有创业导师讲授的授课方式。鉴于当前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在学校出台相关的学分置换政策后,学生可以自愿交费利用慕课或者专业教育咨询公司制作的创业指导课视频来进行创业指导课的选课学习,通过慕课学习得到证书或者教育咨询公司的考评成绩来置换学校的创业学分,这既方便了学生,又达到了创业教育课授课的预期效果,并可以节省一定的学校资源。除了相关课程的设置,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各地市政府及创业机构组织的各类创业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找寻灵感,在比赛中锻炼,将创业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的观念,避免将创新创业教育“狭化”为职业教育,“泛化”为素质教育。创业教育更强调的是对多数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将覆盖式的教育与个性化的引导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时树立的思想与意识能够一直延伸至离校后。

目前,学校依托创业园、创业实训平台、创业孵化器、中关村北华大学创客总动园等多个有效的平台和空间,相继开展了大学生财富精英挑战赛、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沙龙、成功创业校友案例分享等创业活动,为创业园积聚了人气,成功激起学生们的创业兴趣与热情。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的“内外兼修”,能够有效提升创业师资质量,因此,在培养校内教师队伍的同时,可以校外聘任知名的企业家、知名公司的 HR或者有经验的中层干部、成功创业的优秀校友、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创业培训机构的知名讲师为我们学校的校外创业导师。

对于校内创业导师的培训,我校可以适时引进前沿、专业的教育集团,聘请最一流的创业导师培训团队来我校为校内创业导师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培训,提升我校创业指导教师的理论与授课技能水平,充分满足我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需求。

(三)深入开展服务引导工作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资金不足和创业风险在创业初期往往会给创业者带来巨大压力,而对创业过高的期望值,以及以理想化的推断代替对产品或项目市场的充分调查,极容易使创业者止步于创业初期。因此,作为一名创业园的管理者,首先要避免学生盲目跟风现象,培养学生谨慎的思维方式;了解每一个产品或项目的真实前景,避免理想化推断;要在创业之初,引导创业者正确理解并面对创业光环背后的艰辛付出,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卓越的管理才能,更需要拥有面对挫折、困难时迎头而上的强大内心,使创业者能够正确面对各种局面。

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位毕业生都要投身创业,而是通过这种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家庭条件、主观意愿合理就业,时机还不成熟的同学完全可以先选择就业,待时机条件都成熟了再考虑创业。专业的创业教育会补全在校学生专业领域里学不到的各类知识,尤其是创办企业需要的能力,客观地讲是提高了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因此创业教育开展的广泛与深入程度,[13]不只会体现在有多少学生成功创业方面,还会体现在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

在这方面,我校结合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了“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将校园内的讲坛机制常设化、日常化,可以聘请拥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围绕专业技术、产品营销、法律事务等相关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展开交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并积累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

(四)深度解读扶持政策

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及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目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大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逐步放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对新进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对新进企业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等几个方面。

对于各类政策的推行、解读与落实,园区管理者、高校教师与负责政策推广的各级职能部门需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使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能够更畅通、便捷的获得相关信息与帮助,使之能够宣之于众、施之于行、见之于成。

(五)建立有效的创业园评价机制

进驻园区的创业团队,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会切实经历、体会创业的每个环节,通过现实的锤炼,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学校与岗位的过渡。但对于创业园这个平台,则需要在孵化每一个项目之后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这对于创业园的运营、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创业园成立之初,尤显重要,因此,建立有效的创业园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大学创业园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作为创业园的管理者与运营者,应及时发现、总结创业园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根据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结合市场、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大学创业园的运营模式,将创业教育不断丰富下去,让创业思想根植于每一位学生心中,让创业精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与发挥。只有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更新管理机制、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创业园的发展,实现我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再探索、再推进、再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最终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1] 黄兆信,王志强,刘婵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维[J].教育研究,2015(2):59-66,157.

[2] 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3] 王涛,顾璕佶.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现状和对策[J].教育评论,2015(8):82-85.

[4] 金碧华.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赛博(杭州)创业工场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11-15.

[5] 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6] 赵薇,马彩霞.企业家创业精神视角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岳论丛,2010(12):38-42.

[7] 段洪波,宋凤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09-113.

[8] 王鸿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商学院,2006.

[9] 艾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探悉及对策建议[J].青海教育,2012(Z2):15-16.

[10] 王换平,王铭,侴林林.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92-93.

[11] 章豪锋.美国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9):102-103.

[12] 张志伟,单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93-95.

[13] 曲燕,宋慧.创业教育的目标、途径及职责[J].中国冶金教育,2011(4):77-80.

【责任编辑李丽】

G645

A

1009-5101(2016)05-0153-04

2016-07-18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省属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吉教科合字(2015)第98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白冰,北华大学就业工作处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怀忠,北华大学就业工作处,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吉林132013)

猜你喜欢

创业园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题解教育『三问』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