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探析

2016-12-17赵炳辉

关键词:应用型理念人才

赵炳辉



□ 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探析

赵炳辉

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使命,是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主要渠道。而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功能,完成这一使命,其前提就需要形成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期冀通过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及其模式建构的一管拙见,能够为同样正在对创新应用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实践的同仁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

创新理念;模式建构;人才培养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特别是面对着全球化进一步强化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展转向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新常态”发展模式的转型期,更是亟需高等学校依据各自服务面向和定位,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创新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数量最大的省属地方高校,尽管其服务区域、办学环境、历史传承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共同任务。面对这一任务,明晰人才培养的理念,构架起符合自身发展定位、具有自身特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同类型地方高校所面临的亟需破解的共同课题。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释义

培养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从哲学的视角考察高校的人才培养活动则可以将其视

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理性实践之一。康德认为:“实践原理是包含意志一般决定的一些命题,这种决定在自身之下有更多的实践规则,如果主体以为这种条件只对他的意志有效,那么这些原理就是主观的,或者是准则;但是,如果主体认识到这种条件是客观的,亦即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那么这些原理就是客观的,或者就是实践的法则。”[1]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特征既是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映射,又是每一所高校自身发展时态的一种表征,亦即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为社会所培养出的人才除具有共性的时代和社会发展印记外,还兼有其培养学校即其出身大学的烙印。不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特征,究其根源乃是各高校对时代背景基于自身特定生态环境下的历史性的独特解读的认知结果,亦即人才培养理念的差异,在人才特质上所表现出的必然结果。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在高校培养人才的实践过程中,每所高校都需遵循除外在的公共性的“客观法则”之外,还须遵守更能体现学校自身实际和个性的“主观规则”,而这一主观规则即是其独特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

(一)理念的内涵

从辞源学考查理念,理念(idea)一词源自西方,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在现代汉语中,理念被理解为思想、观念、信念,以及认定和追求的某种目标、原则、方法等。[2]1423

关于理念,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理念”这一术语的是柏拉图。他把理念规定为善、目的、最普遍的共相(the Universal)。认为理念或模式是自在(即潜在)和自为(即实在)的,具有实体性特征。理念是实在或实质的模式,即所谓的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不像具体事物那样受变化的影响。[3]58而黑格尔认为思维的产物一般地就是思想,但思想是形式的,思想更进一步加以规定就成为概念,而理念就是思想的全体──一个自在自为的范畴。因此,理念也就是真理,并且唯有理念才是真理。理念是具体的,也是发展的。作为自身具体的、自身发展的理念,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全体,包含很多阶段和环节在它自身内。黑格尔说的真理,与我们所说的真理不同,他认为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就是上帝!黑格尔称上帝为理念,意思是指潜在的宇宙,即一切演化的可能性的无时间性的总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理念是在人的意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的“筛选”而形成的可以脱离具体的对象或实在的自为的存在,即具有明确指向的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概念的思想,可以作为行动的向度、行为的追求,相比观念具有更加稳定的特征。[3]59

借鉴以上研究,人才培养理念可界定为: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对外在于学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取向认同并遵从的基础上,基于学校自身特定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历史传承以及人才服务定位时形成的自在于培养者,并统摄着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导着人才培养实践行动的思想。是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培养者自身印记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价值、本质特征和实践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指导下所形成的众多具体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理念相对于人才培养实践是上位的概念,其形成与完善既是一个实践的认知过程,更是一所高校发展与成长的自我完善过程。人才培养理念的功能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终极价值,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规划和指导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程序与环节等的具体设计与实施活动。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从词源学考查创新,创:创始;首创。[2]263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2]2109在西方世界的语境中,“创新”(Innovation)一词的词源是拉丁语的“innovare”,由“in”(内部)加上“novare”(使之变新)构成,因此,本意是在内部发生变化使之变新,这也是创新的核心本质。创新的理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美籍经济学家熊彼得(Schumpeter)在1912年提出,他将“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并指出,相比较人口的增长、气候的变化等外在因素,创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4]由辞源学考察,在此我们可以对创新的内涵理解为:创新即是指由内在变量引起的原有事物发生的有别于以往的外在存在形态或本质发生改变的过程与结果。其主要特征是这种改变的原动力来自内部,对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或内在成长的需求的驱动。

应用:应:该当;[2]2185用:使用、任用,[2]2196应用(Application)这个词由plic-这个词根构成,plic-是折叠在一起,混合在一起的意思。应用一词来自古法语 aplicacion,适用其他事物的带来的事物。拉丁语的applicationem加入,由“ap”去加上拉丁语plicare合拢、抱住、笼罩的名词词性构成。[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在线词源字典]借助词源学考察,应用即是指:恰当地发挥功用,一般多指向操作性领域,含有考量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程度的意蕴。

由词源可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应为:能够自觉地将相关专业理论指向实际工作领域,并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在相关原理的指导下具有指向问题解决的最优化方案、方法选择能力和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应用型人才本身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就其内涵出发,基本涵盖了高校所培养的除专注于基础研究之外的各层次所有人才;就其外延考察,覆盖了几乎包括“985”、“211”在内的所有各办学层次的本科高校所培养的各层次专业人才。在此,我们可以将创新应用型人才理解为:泛指一切以立足实践和指向工作一线,并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具有首创性地将相关原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职业实践的意识或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类人才由于高校自身的服务面向、办学类型以及具体人才规格等方面的差异,在总体指向实践一线的大方向一致的同时,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表现出的存在场域、工作内容、角色任务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责,其中培养人才是其最为紧要的任务。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中新科技形态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的发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创新应用型人才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指:高校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服务区域经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实际,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传承和人才培养的特征,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知识技能在实践场域的应用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所信奉的教育理想与信念和所遵循的行动原则。换言之也就是作为培养主体的高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基于职业实践环境和任务所形成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规律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诸如:质量观、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科研观、评价观等。从哲学层面上出发,人才培养理念的功能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终极价值;从操作层面考查:人才培养理念旨在指导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涵盖了培养的知识与技能、程序与环节以及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等的设计与构想。它指导着人才培养实践的全过程,并对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具有预设与统摄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释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具有培养目标指向性明确、培养过程预设性强、培养周期性长等特征,而这又恰恰说明了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人类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理性内核。这种理性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又使得教育活动的展开必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过程即:依据一定的目标指向,按照一定的流程、根据不同的培养内容选择特定的方法、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设定的培养目标来成长,这其中的流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需遵守的规则、应用的方法又是一体的,相对稳定且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化的规程,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模式一词,在汉语中,“模”的基本含义是“法”,《说文解字》对模的解释是:“模,法也”。[5]“法”指借助一定的工具(模具)、方法来制造物品。随着语言的发展,“模”在“法”这一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引申义。《辞源》称:“模”的意义有三:模型、规范;模范、偕式;模仿、效法。[6]“式”指的是样式、形式。[7]1245《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7]961《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2]3748

在英语中,通常用model和pattern来表示模式,其都来源于拉丁语,本意是母本的意思。model 名词意为:模型;模范;模特儿;典型;样式。动词:模仿;模拟;塑造。形容词:模范的;作模型用的。其源自于拉丁词根mod,表示测量、尺寸、限制、方式、节奏、标准等+代表小意思的后缀el,所以model这个单词的字面意思就是“alittlemeasure一个小标准”。Pattern名词意为图案、花样;样式、模型、说明;样品;模式、方式;模范、榜样。动词是模仿人或事物,按照模型仿照事物等涵义。

就词源学意义出发,模式一词可以从名词和动词两种语境下来加以把握,即:名词形态下预先设定的标准、规范、范本和模型;动词形态下的以一定的模范、典型为参照的模仿、仿效活动。据此,我们可以把模式的内涵界定为:模式是在人类展开实践活动之初,依据特有的基于对即将开展的活动对象的理性活动所形成的对目标、内容、规则、样式和程序等具有前瞻性特征的、并在在将要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所遵从行动线路图和行动目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最早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官方文献是,1994年原国家教委启动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其中提出,设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教育部在1998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8]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在我国教育理论界,首次真正明确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的是刘明浚等人于1994年在其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此外,他还论及了人才培养模式所应涉及的诸要素,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9]

依据上述文献,笔者以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应界定为: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立足办学定位和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在充分理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层次和类型的契合度的理性研判基础上,所制定对外适应时代要求和服务区域需要,对内具有自身办学印记的含有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流程与技巧、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在内的培养具有该校印记的人才培育流程和规范人才培养过程的含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操作系统的统称。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统摄地位的是各高校对其所处时代和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的需求回应,即:所谓人类理性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法则”的遵从;其次是高校在社会需求背景下,依据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历史积淀对“客观法则”自我解读基础上的独特应对行为,即:所谓人类理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自身规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体现。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任何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客观法则”约束和“自身规则”规范下,经过长期的理性实践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修正逐步形成并固化下来的对人才培养规律的体认与实践的统一“结合体”。其形成一般需要如下:

(一)确立以创新与应用为追求的人才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

大众化之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奉行的是所谓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对“高深学问”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体系与规律,培养学术理论型的居于一线社会实践之上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当而下的高等教育则应遵循以为适应现世生活做准备的“生活”教育理念,关注的是“如何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因而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实践,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科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行业相结合的“适用”教育,它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面对岗位的适应性,强调具备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强调能够解决一线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岗位实践能力,具备更高的适应社会多种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即生活和生存乃至自主成长的能力,培养的是现代技术和相关原理、理论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乃至实践中的创造者。

(二)明确以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建构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已经开启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按照行业、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与知识,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紧随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动向,在遵循学科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和职业不断变动的岗位需求灵活设置、调整、改造专业体系和构建课程体系,组建“实基础、适口径、强素养、精技能、多方向”的突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组合。在具体的设置、调整、改造专业和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有由行业代表和学科专家代表汇同教师代表以及在校和毕业学生代表等组成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评议与协作组”,充分调研科技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不断变化的行业实践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素养的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与趋势对人才的“职业要素”需求和本学科专业的具体学术要求,灵活的制定和修改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方案。具体而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以社会与行业上要求的岗位与职业标准为坐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基础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行业应用特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主干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进入行业的适应能力;专业特色课程则是在突破按学科方向划分模块和充分突出办学历史积淀基础上,结合服务区域发展实际,尤其是对应行业结构的人才需求来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性、应用性课程的比例,强化对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三)形成以产、学、研有机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化”人才培养过程

所谓“临床化”意指借用医学教育中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特征的高校与自身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全程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贯彻产、学、研一体融合,学校、行业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参与的原则,采用做学交替,定岗实践的方法。其具体要求是学生要在一线从事实际工作,并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真正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完成实际岗位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研究型的相关行业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实践教师,指导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高校的教师与实践指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同时,实践教师与高校教师密切协作,并吸收共同的学生一道,研究本行业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科研课题,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共同的育人实践和工作一线。在这种产、学、研融合的“临床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延伸到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第一线,将企事业的真实工作场所变为学生实践的课堂,将本学科的理论直接应用于行业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协同育人为载体,使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直接服务于高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将反映行业与岗位具体要求的职业素养转变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更具实践性特征,将学校的课堂转变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形成的“孵化间”。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深化了理论知识、形成了职业技能,还能受到真正的职业岗位教育,以保证创新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行以职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多元化考核制度与评价方式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的是一种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其人才考核与评价应实行以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内容的多维度综合考核,建立以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考核为主的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其特点是充分重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人才的职业素养的现实诉求,并吸收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参加,构建一种开放、灵活、个性化的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具体而言,在基础理论考核方面,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在专业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方面,则应由学校教师和相应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其考核方式也应为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现场,针对实际问题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学生知识考核成绩,技能掌握程度等级、专项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学习态度和创新创造能力等级等综合考评基础上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

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基石。其形成与发展既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践的探索过程,就这一意义出发,可以说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永远不会有最终的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对其进行的探索与建构永远在路上。

[1]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7.

[2]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来自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 刘洪涛.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8.

[5]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0.

[6] 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22.

[7]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9] 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5):103-105.

【责任编辑赵文铎】

Study on Idea and Model of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Zhao Binghui

(EducationScienceCollegeofBeihuaUniversity,Jilin132013,China)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is the main task and mission tha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serv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new period,and the main channel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n order to do this,precondition is to form a corresponsive idea of talents,led by this idea,and build talents train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it. Through the exposition of this thesis,I hope provide a angle of thinking for colleagues doing the sam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ve idea;Model construction;Talent cultivation

G647

A

1009-5101(2016)05-0001-05

2016-08-18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适配性研究”(ZD16016)、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与社会贡献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GJX2015B26)阶段性研究成果。

赵炳辉,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吉林1320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理念人才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