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新高考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中的角》
2016-12-16广东省佛山市华附南海实验高中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华附南海实验高中(528200)
周建军 ●
例析新高考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中的角》
广东省佛山市华附南海实验高中(528200)
周建军 ●
在新课标高考中,广东省将采用全国卷,而全国卷中试题大多以中档题为主,立体几何题已经不再如广东卷那样属于送分题.在全国卷的立体几何问题中,通常第一问是证明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二问是求角.有关立体几何中角的问题的求解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得分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以典型例题来阐述必修2立体几何中角的有关问题的有效教学和处理模式.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等体积法;空间角;空间想象能力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线角)
例1 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1D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
思考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本是空间角,不便直接求解,可考虑将其中一条直线平移至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构建三角形,转化为平面角,以三角形为载体,通过解三角形进行求解.
解析 过点E作EF∥B1C1交A1B1于F,连结AF.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C∥B1C1. 又EF∥B1C1,所以BC∥EF. 直线AE与EF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AE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C1⊥平面ABB1A1.
∵EF∥B1C1,∴EF⊥平面ABB1A.
又AF⊂平面ABB1A1,∴EF⊥AF.
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线面角)
例2 如图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
思考1 根据线面角的定义,线面角指的是斜线和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在这里,要得到斜线A1B的射影,需过点B作出平面A1B1CD的垂线. 如何作出垂线并证明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析 过点B作BE⊥B1C于E,连结A1E.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C⊥平面BCC1B1.
∵BE⊂平面BCC1B1,∴DC⊥BE.
又BE⊥B1C,DC∩B1C=C,∴BE⊥平面A1B1CD.
∴直线A1B在平面A1B1CD内的射影是A1E.
∴A1B和A1E所成的角,即∠BA1E为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BE⊥平面A1B1CD,A1E⊂平面A1B1CD,
又∠BA1E为锐角,∴∠BA1E=30°.
因此,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为30°.
小结 在这里,有一种“作一得二”的思想可以归纳.过点B作BE⊥B1C于E,表面上只有一个垂直BE⊥B1C,但实际上BE处在被DC垂直的平面BCC1B1内,所以又可得到另一个垂直DC⊥BE. 作一个垂直,而得到两个垂直,这种思想用来作面的垂线在立体几何中很常见.当然,也可先证明平面A1B1CD⊥平面BCC1B1,再找交线B1C,过点B作BE⊥B1C于E,从而得到BE⊥平面A1B1CD.
思考2 当过点作面的垂线不便于作出来时,那么斜线在面内的射影就不便找到,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此时,可考虑用等体积法来求出点到面的距离,从而求解线面角.这种方法对图形本身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过多地作辅助线,但要求进行计算.
又θ是锐角,∴θ=30°.
因此,直线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为30°.
三、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
例3 如图3,在正四棱锥P-ABCD中,PO⊥平面ABCD,∠APC=60°,则
(1)二面角P-AD-C的余弦值为____.
(2)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____.
(1)思考 二面角是空间角,不可直接求解.求解二面角,通常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这里,可考虑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思想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注 (Ⅰ)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解析 过点O作OH⊥AD于H,连结PH.
∵PO⊥平面ABCD,AD⊂平面ABCD,∴PO⊥AD.
又OH⊥AD,PO∩OH=O,
∴AD⊥平面POH.
又PH⊂平面POH,∴AD⊥PH.
又OH⊥AD,∴∠PHO是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
∵OH⊥AD,CD⊥AD,∴OH∥CD.
在正四棱锥P-ABCD中,PO⊥平面ABCD,
∴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即为AC的中点.
∴AH=HD.
(2)思考 在正四棱锥P-ABCD中,△APB≅△CPB. 两个三角形有明显的对称性.此时,可作出一个三角形的高,顺应得出另一个三角形的高,两条高所形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妈妈和劳拉、玛丽在篷车里吃着面包和糖蜜,马吃着挂在脖颈上的饲料袋里的谷粒,爸爸则走进那家商店用兽皮交换旅途上需要的东西。他们不能在镇子里待得太久,因为他们必须在当天穿过丕平湖。
解析 过点A作AE⊥PB于E,连结CE.∵△APB≅△CPB,∴CE⊥PB.
又AE⊥PB,∴∠AEC是二面角A-PB-C的平面角.
应用
(1)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的正切值;
(3)求直线P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思考 异面直线PC与AD形成的是空间角,依题意,可考虑将AD平移至BC,转化为PC与BC之间的夹角,将其放在△PBC中进行求解.
解析 ∵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
∴PC与BC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即为∠PCB.
∴AD2+PA2=PD2.∴AD⊥PA.
又四边形ABCD是矩形,∴AD⊥AB.又PA∩AB=A,
∴AD⊥平面PAB.
又AD∥BC,∴BC⊥平面PAB. 又PB⊂平面PAB,
∴BC⊥PB.
在△PAB中,AB=3,PA=2,∠PAB=60°,
在矩形ABCD中,BC=AD=2.
(2)思考 由(1)知,AD⊥平面PAB. 可仿照例2中思考1的解析方法,“作一得二”作出平面ABD的垂线,从而构建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的思想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析 过点作PO⊥AB于O,过点O作OH⊥BD于H,连结PH.
由(1)知,AD⊥平面PAB. 又PO⊂平面PAB,∴AD⊥PO. 又PO⊥AB,AD∩AB=A,∴PO⊥平面ABD.∵BD⊂平面ABD,∴PO⊥BD.
又OH⊥BD,PO∩OH=O,∴BD⊥平面POH.
又PH⊂平面POH,∴BD⊥PH.又OH⊥BD,∴∠PHO是二面角P-BD-A的平面角.
∵PO⊥平面ABD,OH⊂平面ABD,∴PO⊥OH.
∴OB=AB-OA=3-1=2.
(3)思考 这里的线面角不容易作出斜线在面上的射影,很难作图产生线面角,故优先考虑用等体积法进行求解.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 [M]. 3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G632
B
1008-0333(2016)22-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