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2016-12-15陈伟明

经济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外贸

陈伟明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基础。外贸企业以往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尤其是廉价劳动力能大大减少商品的成本。但是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便不再具有优势。因此,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阐述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并结合当前外贸企业的现状, 从而发掘其潜在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外贸 核心竞争力 内涵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59-02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可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种分化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可以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有了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赢得了竞争优势。正因为这样,近几年,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关注。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加大,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外贸企业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外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学者和企业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最早是由帕拉哈德和哈默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个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独具的,能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竞争优势,并能使企业在长时间内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影响着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向顾客提供价值的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就越大,企业的竞争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

2.领先性。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独特性、不易模仿性、满足顾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发展良好时,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

5.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文所述竞争力的持久性,并不是企业和核心竞争力是永久不变的,而是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专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外贸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遍缺乏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对核心竞争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才是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2.无核心产品,随波逐流。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随波逐流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许多企业便争相模仿。经常出现重复引进生产线,造成社会资源不合理配置,产品积压等现象,又走上价格竞争的路子,最后亏损倒闭,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如果从长远战略考虑,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集中力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能使企业竞争成本最小化,又能获取超额利润, 在竞争中就能确立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3.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扶持,还仍旧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部分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4.企业创新能力差。在我国,大多数的科研开发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于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外贸企业所能够得到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又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投入。

5.企业管理混乱。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管理企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管理决策,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树立管理新观念。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新挑战需要新的观念。管理观念对企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触及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现代企业管理,一定要突破旧的管理观念,使管理更务实、更有效、更具现代化气息。为此,培养现代化意识十分重要。

2.培养核心技术,建立研发体系。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关键要形成企业特殊优势。而要保持这种优势主要依靠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在这种条件下,核心技术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性技术,从而建立高技术壁垒,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3.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很早便建立了进出口信息工程,实现了相关领域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但是,我国外贸企业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时,必须正确认识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流程再造。外贸企业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利用好企业贸易的信息化,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外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有机系统。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原有建立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基地,跟踪国内外新技术,重视自主创新,争取核心技术上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其次,进一步通过密切与大学、研究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发挥为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为市场创造需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开发即适销对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争每年推出新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外贸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其次,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的“一言堂”管理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間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相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一体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领头兵的外贸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运用到我国外贸企业中,推进和完善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童利忠,丁胜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丁敬雯.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简论[J].学海,2002(11)

(作者单位:宁波亿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外贸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