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监管要求下对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

2016-12-15徐李梅

经济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现状对策建议

徐李梅

摘 要: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一再证明,流动性风险具有极强的传染力、破坏力,是致命风险之一。流动性风险管理一直是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关注的重点。在经济新常态和监管新要求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文章以某地区农商银行(以下简称A行)为例,通过梳理现状,查究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包括强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积极拓展资金融入渠道、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流动性管理 管理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75-02

一、A行流動性风险管理现状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A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本文以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资本充足率等多项指标为切入点,通过定量指标分析,研判A行近年来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

(一)流动性比例前高后低

1.流动性比例。从该地区农商银行整体流动性比例来看,各家均高于25%的监管指标,平均流动性比例约达80%,总体流行性水平偏高,在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同时,牺牲了经营效益(见图1)。从A行流动性比例逐年变化情况来看,自2012年起,始终保持在该地区农商银行均值之上,整体流动性风险稳定可控。从A行近期流动性比例逐季变化情况来看,自2015年6月起,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流动性资产的增幅远远小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增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流动性需求(见图2)。截至2016年6月末,A行流动性比例降至37.66%的低位,流动性风险管理形势呈现严峻态势。

2.流动性缺口率濒临触警。从该地区农商银行整体流动性缺口率来看,基本高于-10%的监管指标(见图3)。A行流动性缺口率虽始终满足监管指标,但自2013年起逐年下降。流动性缺口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到期资产与对应期限到期负债的差额。若为正值,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足够偿还到期的债务,显示未来有一定的现金盈余。若为负值,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需要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截至2016年6月末,A行1个月、3个月至1年、1年以上均有较大负缺口(见图4)。主要由于:1个月到期的定期存款和卖出回购款项占比较大;3个月至1年期间到期的存款较多,而对应期限匹配的贷款和金融资产较少。一旦出现负缺口,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必须通过现金储备、资产变现或拆借来补充缺口。若市场上无法出售债券融入资金,且行内救助资金和人民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无法及时弥补资金缺口时,就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3.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在特定压力的情景下,银行其他风险容易转化为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资产安全性特征,其值越高,银行自有资金越充足。该地区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均高于10.5%的监管指标(见图5)。自2013年起,A行资本充足率进入下行通道,自有资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流动性。

4.贷款质量指标不容乐观。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因此流动性与贷款质量紧密相关。A行不良贷款率在该地区始终处于高位,较地区平均值高出1个百分点(见图6)。贷款质量不佳,到期的资产无法收回,将影响资产整体流动性,甚至可能危及银行生存。

二、A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陡增潜在流动性风险。A行负债端渠道主要有存款、同业拆借、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资产端渠道主要有贷款、贴现、债券、表外业务、中间业务等,其中贷款在资产配置中占绝对优势地位。A行长期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负债长期化与资产短期化矛盾突出,潜在流动性风险增加。截至2016年6月末,A行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81.33%,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76.11%,一年以上的定期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54.56%,呈现存款定期化、定期长期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中长期贷款占比虽有所上升,但仍只占各项贷款的16.85%,“长存短贷”现象明显,一定程度加大流动性缺口。同时,随着该行理财业务的深入开展,理财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管理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当务之急。

2.资金融入渠道单一难以长期规避流动性风险。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是该行当前资金融入的主要渠道,占融入资金总额的80%左右。因债券质押率较高,给债券波段操作造成一定约束,该种融入渠道仅仅是在短期内临时调剂农村商业银行头寸的方法,并不适宜作为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长期手段使用,其可靠性和灵活性相较行内自有资金尚有一定差距,在遇到资金时点紧张时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流动性压力。

3.风险手段不够成熟。一是风险预警不够及时。目前,A行通过每日监测库存现金和支付额,按月测算各类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风险预警。监管指标仅反映时点流动性状况,无法实现动态预警、事前预警,不能在流动性风险发生前就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二是风险监测不够全面。新监管办法中要求银行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全面地计量、监测和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目前A行缺少必要的信息系统支撑,日常头寸管理主要采用按日预测大额资金跨行流向,仍通过人工统计、大额预报等传统手段监测全行头寸分时走势和跨行资金流向,未能实现全面监测。三是风险测试不够可靠。A行历史数据累积较少,分析模型不够成熟。以每季度末1104报表为基础数据,考虑多种情境下,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压力流动性风险测试。由于历史数据较少,在实施压力测试时未能以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为基础引入风险价值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等分析工具,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结合A行工作实际,围绕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思考,为解决农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参考。笔者认为,为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满足监管新要求,农商银行需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强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一是坚持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原则。合理确定长期与短期资产比重,建立资产负债之间的平衡对应关系,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防止资金支付危机的发生。二是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则。日常头寸管理中,需设置备付金和流动性二级储备。二级储备主要包括能迅速变现、且变现没有太大损失的资产,如存放同业、拆出和逆回购、转贴现票据、央票、短期债券等。以资金来源为基础,根据资金来源流动性大小及对资产流动性要求,合理配置贷款、债券、票据。三是坚持主动管理的原则。负债方面,积极介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不断提高从资金市场获取主动性负债的能力;资产方面,根据资产配置的需求决定负债的类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释放更多的信贷资金,实现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和资产形态的多元化。针对理财业务,合理安排理财的募集与兑付期间,配置活跃度较高的债券主动释放流动性。

(二)积极拓展资金融入渠道

随着金融市场业务的深入开展,每天资金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防范市场上资金时点性紧张和突发事件对流动性的影响,农商银行需要与更多的交易对手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资金融入渠道。目前,A行已与部分股份制银行达成每日若干亿元的固定资金融入协议。通过增加线下资金的融资规模和资金业务创新等模式,多元化融入资金,拓宽资金融入渠道,防范流动性风险。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以系统建设为支撑。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建立基本完备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全行头寸,准确测算全行资金运用及余缺情况,将流动性风险管理前置。二是以压力测试为抓手。尽快建立流动性风险统计数据库,逐步提高并积累高质量的历史数据。针对影响流动性的各种情景,按季实施压力测试,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必要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压力测试。三是以应急预案为保障。依据现金流缺口、资产变现能力及多元化等因素,审慎合理配置优质流动性资产。建立适合本行的有效应急预案,实施流动性风险限额的监测和控制,一旦濒临突破监管指标,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相关指标恢复至规定限额内。

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得以重视。同时,近几年来,银行业的迅猛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农商银行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中间业务得以发展。为了银行的稳定经营,流动性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能力,对照流动性管理要求,构建系统化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春航.解密巴塞尔(第一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 王彤.浦发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13

[3] 郭鸿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6

[4] 李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现状对策建议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合规建设方法与应用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塑胶跑道中TDI的检测方法及管理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