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探究
2016-12-12刘佳鑫刘兵李嫄
● 刘佳鑫 刘兵 李嫄
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探究
● 刘佳鑫 刘兵 李嫄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双重时代背景下,绿色智力资本成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首先,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绿色智力资本的起源与内涵,并对绿色智力资本的概念、维度进行了界定。然后,本文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分析并归纳了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最后,本文解释了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的价值创造作用,以及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价值创造 绿色智力资本 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全球各地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资源、能源危机情况,以及由于资源过度消耗所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些现象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许多国家纷纷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以“绿色经济”替代过去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且造成较多污染的“褐色经济”。处于经济萧条期的国家将“绿色经济”视为一剂良药,因为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和社会失业等多种危机,同时也为企业界带来了盈利的新契机。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提升经营绩效,就必须拥有核心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智力资本跃升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智力资本的概念、内涵、维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智力资本视为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Oliveira et al., 2010;高丽等, 2014; 张显峰, 2015; 吴晓云等, 2016; 姚山季, 2016)。因此,在当今企业众多资源中,以“智力资本”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是组织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汪金燕、李秦阳, 2013; 秦辉、王瑜炜, 2014; 于泳波、彭华涛, 2016),在绿色经济时代下,企业若想保持并扩大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将传统智力资本转化为绿色智力资本(潘楚林、田虹,2016)。价值创造是智力资本的主要功能,而绿色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绿化”和“升级”,同样继承了这一功能,而这一价值创造过程是基于知识创造到价值创造的转化(刘佳鑫等,2016)。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主要体现在将知识,尤其是绿色环保知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过程。
本文结合当前知识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时代背景,探讨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有着特殊研究价值。首先,探寻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将会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作出贡献,近年来研究者不但已经关注绿色知识的概念,而且也认识到绿色知识可以反映组织成员的多样化知识结构,而绿色智力资本蕴含了大量的绿色知识,多数研究也发现绿色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Chen & Lai, 2006; Chen, 2008),但是有关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的研究还未能深入,本文探寻绿色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组织效率,企业如何通过对绿色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实现价值的增值,研究结果可以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本文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探寻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从组织战略管理的层面来研究绿色智力资本,这将从方法上拓宽传统智力资本测量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在智力资本测量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于个体微观层面,对于组织层面的研究却较少(蔡凡、万希, 2005; 范琦、刘晗, 2012),绿色智力资本管理方式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高效率的绿色智力资本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若想使绿色智力资本能够高效地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许多因素,因此本文把握现代企业变化趋势,通过平衡计分卡对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展开分析,为传统智力资本测量的延展作出贡献;最后,本文将社会责任理念引入绿色智力资本研究框架,研究社会责任在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关于社会责任与组织产出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杨皖苏、杨善林, 2016),企业社会责任强调的是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到道德责任,再到慈善责任的纵向多属性研究,而绿色智力资本研究使用的是差异化研究的联合视角,恰好可以弥补分割多个属性展开研究的缺陷,重视多属性的交互作用,因此将社会责任纳入绿色智力资本的研究领域,同样也可以发展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理论。
二、绿色智力资本的起源与内涵
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企业界的共识。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运模式,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绩效。Hart(1997)指出企业应以生产绿色环保型产品为目标,循环利用有限的资源,努力维持生态平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Berry 和Rondinelli(1998)指出企业致力于环境管理,采取相应对策减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环节中对环境的污染,使用绿色技术提高生产率,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声誉和形象,还能拓展新的市场机会,从而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以后,“如何创建绿色企业”的主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绿色企业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通过教育培训增加员工的绿色知识和技术,在内部运作流程上导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建绿色工作环境,在财务上将环境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在营销上应鼓励顾客的绿色消费,满足顾客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需求。由此可见,绿色企业的兴起,推动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这些都为绿色智力资本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土壤。
虽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智力资本便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直到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智力资本的研究才有所涉及。Dzinkowski(2000)指出绿色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具有环保理念、公益理念和创新理念的知识、能力与关系的总和,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主要由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和绿色关系资本构成。朱长丰(2010)在Dzinkowski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智力资本三个构面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指出绿色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具有的绿色知识、绿色技能、绿色创新能力,以及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绿色结构资本是企业所拥有的绿色信息技术系统、绿色管理机制、绿色管理哲学、绿色组织文化等内部运作流程,绿色关系资本是企业与顾客、社区、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领域的互动关系。Chen(2008)专门针对绿色智力资本构面之一的绿色人力资本展开深入研究,将员工在绿色创新及环境管理上的知识、技术、能力、创造力、态度等视为绿色人力资本,并指出对于企业而言,要研发、生产环保型绿色产品或服务,员工不仅要具备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绿色知识、技术、能力,还必须具备绿色发展理念和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关于绿色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认为绿色智力资本是指能够承担盈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责任的企业无形资产,包括企业内部具有绿色理念的知识、技术、工作经验和管理机制,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互动关系等,它能够促进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平衡发展,推动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研究者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对于智力资本维度的解释也不尽相同。虽然关于智力资本的构成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规范,但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还是继承了Botis(1998)和Johnson(1999)提出的观点,将智力资本的维度大致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展开研究。以至后来的绿色智力资本研究者也沿用了这一观点,以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和绿色关系资本来界定绿色智力资本的维度,如Dzinkowski(2000)、朱长丰(2010)的相关研究。尽管过去学者在研究智力资本时,经常将创新资本视为结构资本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否认创新资本与结构资本需要不同的管理活动,再加上绿色技术、绿色创新是企业绿化的核心驱动力,在研究绿色智力资本的构成维度时,有必要将创新资本从结构资本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绿色智力资本维度界定为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
三、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分析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平衡计分卡能够利用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创新学习四个层面,找出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并与组织策略相结合,通过奖励制度、回馈与学习的机制来修正组织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性管理机制(Kaplan & Norton, 1996)。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而形成的,相比于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增添了颗粒层和动态层(Kaplan & Norton, 2001)。平衡计分卡与传统智力资本存在着重要的联系,过去研究者主要从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的比较、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的相关性、使用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来衡量组织绩效三个方面来展开探讨,如表1所示。通过回顾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关联性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之间具有互补性(Bukh et al., 2003; Huang & Hsueh, 2007),可以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来解释智力资本(Kaplan & Norton, 2004),能够利用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来分析组织价值创造的过程(Carlucci et al., 2004)。而绿色智力资本是传统智力资本的绿化与升级,继承了智力资本的全部属性,是绿色经济时代下组织价值的驱动因素(刘佳鑫等, 2016),同样与平衡计分卡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目标、战略性衡量指标、战略性行动方案可以引导绿色智力资本的形成;其二,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能够有效地管理绿色智力资本,其中财务层面可以对应组织绩效(价值创造),客户层面可以对应绿色关系资本,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可以对应绿色结构资本,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对应绿色人力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因此,本文通过平衡计分卡来分析绿色智力资本,旨在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视角深入剖析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
表1 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关联性的研究文献
企业的战略整合决定了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的四个层面能够描述绿色智力资本在组织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绿色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其能够协助企业执行战略的能力,这一能力要大于其本身的价值。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并未将组织战略与绿色智力资本相结合,换句话说,由于对绿色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的不够,使得组织战略的实施往往是事倍功半,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当绿色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时,企业创造价值的准备状态就绪,同时拥有了执行企业战略所必备的变革能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其一,战略性工作族群内的绿色智力资本能力与战略主题要紧密配合;其二,绿色智力资本的各维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战略主题内发挥协同化作用;其三,绿色智力资本还要与企业的其它资源相配合,营造便于企业战略实施的组织氛围。本文按照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结合绿色智力资本,绘制了组织创造价值的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该战略地图彰显了绿色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间的连结状态,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彼此间也应完全整合,即绿色智力资本的实力在于对各维度的整体考量,才能发挥其价值创造的最大作用。换句话说,绿色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于企业价值的贡献,都很难独立分析,必须深入掌握这些资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才能有效地管理和运用这些资产。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双重时代背景下,企业要维持并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依靠绿色智力资本,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经济管理领域如此关注“绿色知识管理”的原因。平衡计分卡主张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同时使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可以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战略(Marr et al., 2004)。Andriessen(2004)指出平衡计分卡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战略开发工具,它能够与智力资本相互配合,共同揭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虽然目前学术界承认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或绿色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是究竟如何整合平衡计分卡和绿色智力资本,却鲜为人知。Kpalan和Norton(2004)指出组织战略必须由智力资本来配合,但只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学习与成长层面阐述了智力资本的作用。Wu(2005)对Kpalan和Norton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并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解释了智力资本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
图1 组织创造价值的绿色智力资本战略地图
企业对绿色智力资本的管理,能够提升其竞争优势,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来开发、储备和利用绿色知识,进而将绿色知识转化为企业价值。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全方位绩效衡量工具,其中客户层面可以对应绿色关系资本、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可以对应绿色结构资本,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对应绿色人力资本和绿色创新资本,通过平衡计分卡来管理绿色智力资本,不仅能使绿色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联系,还可以掌握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追求组织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将平衡计分卡与绿色智力资本相结合,本文所建立的“绿色智力资本计分卡”如图2所示。
平衡计分卡与绿色智力资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平衡计分卡能够引导绿色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使用平衡计分卡框架可以强化对绿色智力资本的管理。此外,当今企业要求得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履行社会责任(Adam & Shavit, 2008),以社会责任的战略性议题、战略性目标来引导绿色智力资本的形成,即战略性绿色智力资本。社会责任战略、平衡计分卡与绿色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在绿色经济时代下,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承担盈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社会责任,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知识资源的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源,而这种新兴的资源是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同时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推动力(Guenster et al., 2011)。在社会责任的引导下,可以通过绿色人力资本的培训、绿色结构资本的强化、绿色关系资本的维持和绿色创新资本的提升,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绿色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双重背景下,绿色智力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非常密切,企业社会责任是提升绿色智力资本的基础与前提,绿色智力资本则是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
图2 绿色智力资本计分卡
图3 社会责任战略、平衡计分卡与绿色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同智力资本一样,绿色智力资本也可以用来描述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在当前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双重时代背景下,绿色智力资本尽管没有呈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但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以绿色知识为导向的无形资产。简单来说,绿色智力资本属于知识资源,这种知识资源来源于企业的技术、流程、客户关系及创新等,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之间必须是互动的,否则这种知识资源是不能够创造价值的。此外,社会责任与绿色智力资本也是一种循环互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将社会责任理念注入智力资本,会使智力资本的力量、功能大幅提升,企业、社会与环境都会因此而受益,与此同时,随着智力资本实力的提升,也为企业实践社会责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Coupland, 2006)。这种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智力资本,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智力资本,它不仅继承了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更是新增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功能,它是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双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即绿色智力资本。鉴于此,本文结合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技术,归纳了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如图4所示,着眼于当前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时代特征,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基础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形成战略性议题、战略性目标、战略性衡量指标和战略性行动方案,以引导企业有效地管理、运用和连结其所有的无形资产,即“绿色智力资本框架”的四个维度如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来提升企业绩效、创造企业价值、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这一价值创造过程,也是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过程。
四、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作用
(一)绿色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
绿色人力资本是企业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与管理者,所拥有的绿色知识、技能、经验等个人能力,这一绿色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的方式,例如教育、培训、自我感知等,来得到发展、维持与强化,从而增加组织绿色人力资本的存量(Jackson & Schuler, 2002)。拥有较丰富绿色人力资本的员工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与服务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尤其是环境成本,并且以绿色环保的方式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能够使顾客和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潜在价值(Lepak & Snell, 2009)。具体来说,绿色人力资本能够激发组织的绿色创新流程,通过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提高资产利用率等方式来节约成本、提升生产与服务的效率,并能有效地规划和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Wright et al., 2011)。此外,绿色人力资本对于顾客和社会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社会的认可度,从而保证顾客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此可见,相比于传统的人力资本,绿色人力资本更具有弹性,价值也更高,最大特色在于对环境和社会的贡献,可以说,绿色人力资本是当今企业的心脏和灵魂,是企业创造价值所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图4 绿色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因为企业大部分的绿色知识与技能都储存在绿色人力资本之中,所以绿色人力资本代表组织绿色知识的存量,呈现为组织拥有的绿色专业技术与相关技能(Millson & Wilemon, 2012)。知识是实现创新的基本要素,在绿色经济时代下,企业要创造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以及开发新流程,就必须依靠绿色人力资本(Hoegl et al., 2014)。企业要提升绿色人力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来获得其所需要的绿色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训练的方式来增加绿色人力资本存量。在组织的众多资源中,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是企业正常营运的基础和前提,而代表组织绿色知识存量的绿色人力资本,是组织发展新思维、新产品、新服务与新流程的重要源泉(Jackson et al., 2006),因此若想改善企业绩效,就要争取更多的绿色人力资本,来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来考虑绿色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发现企业通过投入较多的资源在员工教育和培训方面,来增加企业的绿色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还能提升公众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
(二)绿色结构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
绿色结构资本是绿色人力资本的具体化,它是一套传递与储存绿色智能材料的系统(Youndt et al.,2004)。绿色结构资本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例如,硬件、软件、科技、制度、数据库、组织结构、信息系统等,它可以在组织内部复制、分享、传播(Katila & Ahuja, 2002)。绿色结构资本为绿色知识转化为企业财富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尤其在节约成本费用方面的作用尤为凸显,这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企业能够从一些失败和教训中学到经验,这些经验能够使企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而绿色结构资本能够用来储存企业学到的经验和教训,激励组织学习;第二,绿色结构资本能够被分享和复制,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费用;第三,绿色结构资本能够帮助企业过滤和简化各种信息、情报,通过信息化处理过程来降低组织成本。与此同时,绿色结构资本在降低企业成本的过程中,还有助于顾客权益的提升。具体来说,首先,在降低企业错误率的同时,能够提升新产品或服务的上市速度,使顾客早日受益;其次,绿色结构资本中储存着大量的绿色知识,与顾客直接接触的组织员工能够方便的取得这些知识,从而迅速、准确地处理顾客的投诉和问题;最后,企业可以将重要的顾客信息存放在绿色结构资本之中,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对顾客的绿色需求、偏好、行为等的管理,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因此,绿色结构资本能够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最需要的绿色产品或服务。
相比于传统的结构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的形成过程也是组织再造的过程,绿色结构资本提倡以社会和顾客为中心,加快对社会和顾客绿色需求的反应速度,提升社会和顾客的满意度(Tseng & Goo, 2013)。绿色结构资本核心思想是对企业目前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全新的环保型组织结构,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改善与提升。综言之,绿色结构资本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改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增强内部效率等方法,来提升企业绩效,创造企业价值,因此强化绿色结构资本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绿色关系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
绿色关系资本是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它源于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周边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中的绿色知识。企业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获得的绿色知识,来正确引导业务流程,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生产与服务的效率,实践社会责任,营造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使企业成为社会的主导者,而不是追随者(Van Aken & Weggeman, 2010)。此外,绿色关系资本能够激发生产与服务环节的创新思维,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可靠性,从而有利于顾客与社会利益,与顾客形成绿色关系网络还能够及时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我们可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考虑绿色关系资本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若把绿色关系资本看作是投入项,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产出项就是顾客与社会的满意度,而这一指标正是衡量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的关键(Guthrie, 2011)。因此,明确绿色智力资本在提升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以及社会认可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绿色关系资本的投资策略,以提升企业绩效。绿色关系资本属于一种价值网络,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企业形象、企业声誉、企业品牌等,而这些往往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与复制的,其潜在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Podolny & Page, 2008)。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绿色关系资本的贡献在于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Kale et al., 2010),企业通过与顾客、供应商、社区等的良性互动,达成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享,在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保障了顾客与社会的利益,通过积极主动地回馈社会,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和谐,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四)绿色创新资本的价值创造作用
绿色创新资本代表着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例如绿色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上市。相对于过去,当今绿色经济时代下,产品的更新速度更快,尤其是绿色环保型产品更是企业开拓新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与获利率的关键(Saenz et al., 2009)。绿色创新资本能够把企业的绿色知识、经验、技术等,进行系统性地编码,并存储于企业的营运流程、组织架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组织文化中,将绿色创新理念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Edvinsson & Malone, 2005)。由此可见,绿色创新资本不但包括静态的绿色知识存量,而且包括动态的绿色知识存量,使绿色知识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而这一循环过程也容易产生新的知识,进而提升绿色知识的存量和创新绩效。
绿色创新资本是通过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理念来引导企业创新,能够有效地节约创新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费用,提升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在企业获利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平衡(Kammerer, 2009)。企业在绿色创新上付出的环保成本,可以通过资源生产力的提升来得到补偿,并且绿色创新产品更符合当今时代的社会需求,很容易开拓和占领市场,企业还可以通过注册环保技术专利等方式,来获得长期的垄断收益(Rosa & Pierpaolo, 2010)。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同社会环境、生态系统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源于绿色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绿色创新资本能够帮助企业与环境实现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绿色产品研发、环境监察、节能减排、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品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以达成提升企业社会价值的目的。
(五)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的协同化价值创造作用
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都是企业创造价值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论哪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导致绿色智力资本内部各维度资本存量之间的比例失调,最终影响绿色智力资本整体效用的发挥(Epstein, 2008)。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注重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的协同化作用,深入了解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维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创造价值,换句话说,绿色智力资本的整体效用,要大于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的个体效用相加之和,要发挥绿色智力资本各维度的协同化价值创造作用(Sullivan, 2010),关键在于了解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交互作用。
1. 绿色人力资本、绿色创新资本与绿色结构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绿色知识、经验、技术等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绿色人才通过创新活动,将知识转化为价值,并逐步改善组织流程。绿色人才在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通过招募的方式虽然可以获得,但是难度很大(Chen & Lin, 2004),因此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来增加组织的绿色人力资本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不论是一般技能培训,还是专业技能培训,员工都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绿色知识,同时学习在创新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Zangoueinezhad & Moshabaki, 2009)。简单来说,绿色创新资本是源于绿色人力资本的,并且通过组织学习,如教育培训等方式,能够发展、维持和强化创新能力。
绿色人力资本是绿色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绿色创新资本和绿色结构资本具有驱动作用,原因在于人才,尤其是绿色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来提升其绿色知识、能力、技术等(Chen, 2008),然后与绿色创新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来增加绿色知识存量,进而创造企业价值。绿色智力资本的各维度,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彼此独立,而事实上,在价值平台上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绿色人力资本代表整个组织当前所拥有的绿色知识存量,这些绿色知识存量能够发展组织的新构想、新产品、新服务与新制程,可以说是绿色创新资本和绿色结构资本的来源(Bassi & Buren, 2007),因此,企业若想改善经营绩效、创造价值,就必须争取更多的绿色人力资本,夯实组织从事绿色创新的基础,形成完善的营运体系。
2. 绿色人力资本、绿色创新资本与绿色关系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具有较丰富绿色人力资本的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与社会的需求,同时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绿色关系资本,能够使员工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与经验,而这些知识是企业内部不曾接触过的。企业员工与顾客、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能够促进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增加企业的绿色知识存量,并在组织内部实现共享(Kumar & George, 2007)。此外,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激发组织内部绿色人力资本的潜力,能够对顾客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Oliveira et al., 2010),换言之,企业员工拥有的绿色知识、能力、技术越强,就越能满足顾客的绿色需求,越能重视对社区环境的保护,从而提升绿色关系资本。
如果将绿色智力资本看作是一棵大树,那么绿色人力资本就像是树根,能够吸收各种养分,而绿色创新资本就像是树干,能够传送与转换养分,而绿色关系资本就像是树叶,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使大树得到成长。企业要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需要把分散的信息与个人智能连结在一起,从而将隐藏在绿色人力资本中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在绿色创新思维的引导下,系统地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知识,并融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领域,发挥价值创造作用(Liebowitz & Suen, 2013)。企业拥有优秀的绿色人才,不仅能够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还能积累丰富的绿色创新资本(Jackson & Schuler, 2002),同时,为了与利益相关者维持和发展友好关系,会积极配合他们的需求,例如为不同的客户群体量身打造专属服务、保护周边社区的生态环境等,从而提升绿色关系资本存量(Stock et al., 2012)。由此可见,企业绿色人力资本是绿色创新理念的源泉,是与利益相关者维持绿色互动关系的基础,是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动因。
3. 绿色结构资本与绿色关系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对于企业绩效来说,绿色关系资本是一种潜在的驱动力,但是这种驱动力的强弱会随着绿色智力资本其它维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绿色关系资本的创造和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文化、业务流程、组织内部制度等绿色结构资本,因为结构资本能够促进社会网络成员间的沟通,解决许多网络间的复杂问题(Kumar & George, 2007)。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良好的内部流程对于顾客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获取市场信息、争取竞争优势,就要尽量完善和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效率,研发能够使顾客和社会都受益的绿色环保型产品或服务(Fry & Slocum, 2008),这种以社会和环境为导向的企业投资,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长期利益,还能够优化组织流程。综上所述,企业的绿色关系资本,是靠绿色结构资本来维持的,而绿色关系资本的持续积累也会促进绿色结构资本的增长,不论哪种资本的提升,对于企业价值都具有积极作用。
1. 蔡凡、万希:《西方智力资本测量方法述评》,载《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3期,第117–121页。
2. 高丽、潘煜、万岩:《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以高科技企业为例》,载《系统管理学报》,2014年第4期,第537–544页。
3. 范琦、刘晗:《关于智力资本测量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 ,载《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51–55页。
5. 潘楚林、田虹:《经济新常态下绿色智力资本怎样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第77–90页。
6. 秦辉、王瑜炜:《智力资本提升组织绩效了吗?——基于Meta分析的检验》,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3期,第154–163页。
7. 汪金燕、李秦阳:《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模型构建》,载《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5期,第181–184页.
8. 吴晓云、杨岭才、李辉智:《智力资本的集约化战略:技术领先与开放式创新》,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2期,第172–180页。
9. 杨皖苏、杨善林:《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大、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载《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第1期,第143–150页。
10. 姚山季:《智力资本对顾客参与的驱动影响:转化式学习视角》,载《管理科学》,2016年第2期,第77–92页.
11. 于泳波、彭华涛:《创意产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与均衡投入》,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3期,第78–82页.
12. 朱长丰:《绿色智力资本和企业竞争优势关系实例研究》,载《商业时代》,2010年第12期,第64–65+ 70页。
13. 张显峰:《企业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智力资本对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载《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第4期,第76–79页。
14. Adam A, Shavit T. How Can a Ratings-based method for assess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provide an incentive to firms excluded from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indices to invest in CS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 82(4): 899–905.
15. Andriessen D. IC 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Classify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4, 5(2): 230–242.
16. Bassi L J, Van Buren M E. Valuing investment in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7, 18(2): 414–432.
17. Berry M A, Rondinelli D A. Proav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ggemen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cademy of Manggement Executive, 1998, 12(2): 38–50.
18. Bontis 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 exploratory study that develops measures and models. Management Decision, 1998, 36(2): 63–76.
19. Bontis N, Keow C C, Richardson S.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Malaysian industr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0, 1(1): 85–100.
20. Brennan N, Connell B. Intellectual capital: Current 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0, 1(3), 206–240.
21. Bukh P N. Commentary The releva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disclosure: A paradox?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03, 16: 49–56.
22. Carlucci D, Marr B, Schiuma G. The knowledge value chain: how intellectual capital impact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Int. J.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27(6): 575–590.
23. Chen Y 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 77(3): 271–286.
24. Chen Y S, Lai S B, Wen C T. The influence of gre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corporate advantage in Taiwan[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6, 67(4): 331–339.
25. Chen H M, Lin K J.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cost in counting.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4, 5(1): 116–130.
26. Coupland C. 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 web-based reports: Currency in the banking sector.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6,17(7): 865–881.
27. Dzinkowski R.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000, 21(4): 3–4.
28. Edvinsson L, Malone M S. 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005.
29. Epstein M J. Making sustainability work: Best practices in managing an 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impacts. Surry, UK: Greenleaf, 2008.
30. Fry L W, Slocum J W. Maximizing the triple bottom line through spiritual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8, 37(1): 86–96.
31. Guenster N, Bauer R, Derwall J, Koedijk, K. The economic value of corporate eco-efficiency.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2011, 17 (4): 679–704.
32. Guthrie J. Th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nd the reporting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1, 2(1): 27–41.
33. Hart S L. Beyond Gree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 75(1): 66-76.
34. Jackson S E, Chuang C H, Harden E H, Jiang Y. Toward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for knowledge-intensive teamwork.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25): 27–70.
35. Jackson S E, Schuler R S. Managing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2.
36. Johnson W H A. An integrative taxonomy of intellectual captical: Measuring the stock and flow of intellectual captical in th fir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9, 18(2): 562–575.
37. Hoegl M, Weikauf K, Gemuenden H G. Interteam coordination, project commitment and teamwork in multiteam R&D projec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rganizational Science, 2014(15): 38–55.
38. Holmen J. Intellectual capital repor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 2005, 6(4): 1-9.
39. Huang C F, Hsueh S L.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dustry: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7, 8(4): 265–271.
40. Kale P, Singh H, Perlmutter H. 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 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21): 217–237.
41. Kammerer D. The effects of customer benefit and regula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duct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in Germany.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68): 2285–2295.
42. Kaplan R S, Norton D P. Using the balance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1): 75–85.
43. Kaplan R S, Norton D P.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44. Kaplan R S, Norton D P. Measuring the strategic readiness of intangible asse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 82(2): 52–63.
45. Katila R, Ahuja 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8): 1183–1194.
46. Kumar V, George M. Measuring and maximizing customer equity: A critical analysis.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7, 35(2): 157–171.
47. Lepak D P, Snell S A.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 Toward a theory of green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9, 24(1): 31–48.
48. Liebowitz J, Suen C Y. Develop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rics for measuring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3, 1(1): 54–67.
49. Marr B, Schiuma G., Neely A. The dynamics of value creation: mapping your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 driver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4, 5(2): 312–325.
50. Millson M R, Wilemon D.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iciency on market succes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31): 1–23.
51. Oliveira L, Rodrigues L L, Craig R. Intellectual capital reporting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0, 11(4): 575–594.
52. Podolny J, Page K. Network forms and organiz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 2008(24): 57–76.
53. Rosa M D, Pierpaolo P. From green product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to the Green Option Matrix.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0(18): 1608–1628.
54. Saenz J, Aramburu N, Rivera O.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between high-tech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9, 10(1): 22–36.
55. Stock G G, Hanna J L, Edwards M H. Implementing an environmental business strategy: a step-by-step guide.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12, 6 (4): 33–41.
56. Sullivan P H. Value-Driven intellectual capital: How to convert intangible corporate assets into market valu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Press, 2010.
57. Tseng C Y, Goo Y J.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cal and corporate value in an emerging economy: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ese manufacturers. R&D Management, 2013, 35(2): 187–201.
58. Van Aken J E, Weggeman H P. Managing learning in in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 overcoming the Daphne-dilemma. R&D Management, 2010, 30(2): 139–149.
59. Wright P M, Dunford B B, Snell S A. Green human resource and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27): 701–721.
60. Wu A.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balanced scorecard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5, 6(2): 267–284.
61. Youndt M A, Subramaniam M, Snell S A. Intellectual capital profiles: An examination of investments and retur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4(41): 335–361.
62. Zangoueinezhad A, Moshabaki A. The role of structural capital on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 2009, 109(2): 262–280.
■ 责编/倪超 E-mail:nc714@163.com Tel: 010-88383907
Research on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Liu Jiaxin, Liu Bing and Li 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Tianshi Colleg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the double era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green economy,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has become th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value creation, and has helped enterprise to get persist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Firs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genesis and connotation of the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dimension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balanced score card,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generalizes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Finall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imensions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effect of value cre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Value Creation; Gr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Balanced Score Card
刘佳鑫,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电子邮箱:lewjasyn@163.com。
刘兵,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
本文受河北省高层次人才科学研究项目“绿色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GCC201403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