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构建

2016-12-12方慧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创业者公益素质

● 方慧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构建

● 方慧

公益创业者素质对公益创业组织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在公益创业发展和创业者素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叙事学方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模型的编码词典、构建理论模型。基于对广东省253名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实证调查,着重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特质进行分析,最终构建了信效度较高的,包含内驱力、创业力、进取力和资本力4维度21测项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研究成果将为公益创业者的培育和公益创业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 公益创业组织 素质特征模型 叙事学方法 编码词典

作为一个行业,公益创业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Lepoutre et al ., 2013)和吸引大量的公益创业人才、资金和广泛的关注(Choi Majumbar, 2014)。随着创新创业和公益理念的广泛传播,开拓公益领域的创业活动成为热潮,特别是近年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出台之后,公益创业组织的重要地位得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公益创业者投身其中。公益创业者是公益创业的灵魂,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公益创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对公益创业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是构建一个包含多项特征定义在内的多维构念来界定公益创业者(Dees, 1998)。在中国,大学生是公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黄开腾, 2015),因此,本文基于叙事学方法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理论模型,进而通过定量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对于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公益创业者的自我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理论背景及研究模型

(一)理论背景

据文献记载,公益创业者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社会的迫切需求与英国落后的福利制度间的矛盾,助长了一批敢于想象、勇于创造、忠于事业的社会创新力量的崛起(Leadbeater, 1997)。在政府与市场失灵的区域里,公益创业者通过识别社会问题,在追求机会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一种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Mair and Marti, 2006)。本文所研究的公益创业者是指狭义的“Social Entrepreneur”,即从事公益创业实践、正着手创办公益创业组织或者已经创办组织的领导者。

公益创业者素质,是基于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为稳固地表现出来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彭钢, 2000)。公益创业者注重展示他们的个人价值观(Tolve, 2009),同时也表现出领导能力(Alvord et al., 2004; Drucker, 1989)。有别于商业创业者,Rachael,Robin & Helen(2014)通过创业人格测试(GET test),发现商业创业者和公益创业者两组间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公益创业者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他们的创造力、承担风险能力和治理能力均显著较高[11],公益创业者所面临最关键的挑战是如何收集必要的资源来发展他们的组织。社会企业家是有重要意义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进取表现在不仅追求个人价值,还致力于改变和重塑社会并且创造价值。因此,公益创业者需要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且坚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追求“优越的社会价值”(Anderson and Dees, 2002; Johnson, 2000)。

(二)研究模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公益创业者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总结与归纳,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基于叙事学方法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理论模型。为最大程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课题组在2016年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资源平台中,按照成绩优劣分别选取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排名前10的优秀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作为叙事样本(见表1)。

表1 2016年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组叙事样本(N=20)

表2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项目表(N=20)

在说明研究目的和承诺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按照确定的提纲进行叙事性访谈,思路如下:①社会问题描述;②典型受益人的故事;③触发事件描述(您为什么会想到开办公益创业企业?);④困难与风险描述(您在组织建设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以及不同阶段的风险?);⑤建议的解决方案(您如何维系组织运转与处理危机?);⑥社会影响的描述(您对于组织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位);⑦典型事件描述(您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从叙事层(第①、②题)、故事层(第③、④题)到叙述层(第⑤、⑥、⑦题),逐级深入引导被访者作答。访谈实施于2016年5月20日下午至22日中午,在广东省“挑战杯”决赛现场,8位访谈者(分为4组)接受系统培训后,采用“笔录+录音”的方式同时开展访谈,并于当晚整理访谈文稿。编码则由两位心理学工作人员商讨确定编码原则,同时参考Alvord et al.,Tolve,Mair and Marti关于公益创业者特质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的编码词典(Lievens & Sanchez, 2007)。最终,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由21个特征描述(见表2)。

图1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

借鉴徐淑英的方法(徐淑英、刘忠明, 2004),分别邀请2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协助项目归类和模型构建,工作人员根据每个项目只能归为一类的原则,各自单独完成第一次建模与解释,对于个别争议项进行反复斟酌与探讨后,征得四方意见统一。最终,构建了包含4个大类和21个项目在内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理论模型(见图1)。其中,资本力是指公益创业者所拥有的经济、人脉、技术、权利、平台等资源的数量、关联程度以及厚重度,公益创业的核心就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钟一彪, 2016),对已有资本的充分整合与灵活运用是使市场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进取力是指公益创业者争取和创造机会的能力,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青年,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创业力是公益创业者与商业创业者素质中共有的部分,如何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准确把握机遇整合资源,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地创造经济价值,这是公益创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驱力是公益创业者区别于商业创业者最典型的特征,前者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或解决社会问题,而非一味地追求产品的成本或经济利润,公益创业者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拥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还需善于合作、承担责任、敬业奉献、乐于服务的人格魅力。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根据以上形成的21个项目的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形式设计,其中,“1=非常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本研究以广东省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为研究对象,课题组于2016年6月底至7月底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增城、汕头、江门等12个城市,锁定从事信息科技、文化创意、服务咨询、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正在孵化以及已创办公益创业组织的大学生,征得同意后,请他们根据自己在公益创业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调查问卷中的项目进行评价。本研究以excel进行数据录入,以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针对素质特征模型和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实证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学者在考察输入语速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时,只关注了语速对短文听力理解这一单一测试题型的影响;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研究偏向于对同一听力水平的语言学习者进行听力测试,只有Blau分别探讨了较慢语速对高低两个不同听力水平二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将综合前人研究经验探讨如下问题:

本研究借助毕业后公益图书室以及各高校(公益)创业孵化园平台,通过网络以及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滚雪球式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经过筛查与剔除,得到有效问卷25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90.36%。本文选用性别、独生子女情况、家庭所在地、经济状况、事业与专业吻合度、触发事件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样本的特征进行简单描述:女生占全样本的3/4比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都是非独生子女(占比80.24%);其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接近一半(占比42.29%),10000元以上的仅占15.81%;他们大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占总样本的3/4;所学专业与现从事的公益创业事业的吻合度较高,不吻合者不足10%;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触发点很多,包括相关比赛、兼职/实习、社团活动等,但其中公益服务(占比27.67%)、创业项目(占比23.32%)、专业实践(占比17%)的触发力最大。由表3可以得知样本分布状况合理、结构良好。

三、研究结果

(一)效度检验

表3 广东省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人口特征统计表(N=253)

表4 KMO and Bartlett’s 检验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量表的效度由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保证。量表项目萃取于优秀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经过“叙事——编码——建模”这一科学的推理和判断,在对每一个项目内容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典型访谈样本的选择、心理学工作人员的编码以及相关专业学者的建模,保证了选择的21个项目恰当地代表了并清晰地解释了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内容。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在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实证模型前,还需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只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及Bartlett球型检验是最常用的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方法,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的观点,当KMO值在0.7以上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0.9以上时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的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Bartlett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1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KMO检验值为0.905,说明偏相关性很强,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表5 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进行正交旋转,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Tabchnick & Fidell的观点,抽取特征值>1,因子载荷>0.5的共同因子。经过6次迭代转换,转轴后的因子矩阵见表5:

图2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图

一般情况下,量表的a系数愈高,表示量表愈稳定,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信度系数在0.7以上就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本量表总的信度达0.922,分半信度均在0.7以上,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与商业创业者不同,公益创业者成功素质的关键是内驱力(方差贡献率达24.60%),是带动公益创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创业力(方差贡献率达16.11%)则是维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进取力(方差贡献率达12.40%)和资本力(方差贡献率达10.42%)次之。四个公共因子对于自变量的总方差所做贡献较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3.53%),基本反映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探索性因子得出的四维度模型是否可行,我们对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4维21测项的模型结构稳定。

表6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的拟合指数及路径系数

图3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内驱力特征雷达图

图4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创造力特征雷达图

图4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进取力特征雷达图

图4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资本力特征雷达图

将原始模型中的e1和e7、e4和e5残差项设置为相关之后,从表6调整后模型可以看出,调节后的模型拟合指数有进一步改善。修正后的模型RMSEA低于0.08,其余各项拟合度指标CFI、ILI均接近于1,虽然GFI微低于标准值,但综合各项指标以及样本量情况,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得较好,该模型可以用来代表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构建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四)素质特征赋值评价

1.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内驱力特质分析

根据调查对象对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内驱力各测项的赋值均值构建内驱力特征雷达图,由图3可见,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赋值最高,相比较而言,身心素质和人格魅力赋值较低。公益创业者中,由原来的公益人转型为创业者的比例很大(王义明, 2014),因此,秉承“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倡导公益理念和社会责任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公益创业者的重要禀赋。在公益创业领域,对社会需求有深入挖掘和体验是创办组织的先决条件,残障人士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往往更有可能成为公益创业者。

2.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创业力特质分析

公益创业者与公益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造血功能”的创造,为维系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需不断实现增值与发展。由图4可见,在创业力特质中,把握机遇和勇于开拓的赋值最高,一技之长赋值相对最低,但是,也处于均值之上。公益创业者首先是创业者,他们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实现经济价值,只为了奉行创造更大、更长期社会价值的使命。通过整合资源,公益创业者懂得资源二次利用的社会价值,集“他人之力”造福于社会比个人的一技之长显得更重要。

3.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进取力特质分析

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进取力特征雷达图(见图5)显示,热衷于公益创业事业的赋值最高,变革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赋值相对较低。对于“公益+创业”这一极具社会价值的商业运营模式,在国家政策有待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领导者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解决的不仅仅是如何创造和划分经济利益的问题,只有满怀着创造事业的极大热情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坚持创造社会价值。与商业创业者相比,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公益创业者显得并不十分的必要。

4.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资本力特质分析

由图6可见,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资本力各测项的赋值总体水平较低,其中,资本达高度处于均值以下,资本广泛度与密切度赋值相对较高。如前所述,公益创业对于领导者个人的资本积累要求并不高,更注重其整合的资源,本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公益创业的成败与否决定于社会力量的调动范围与力度。

四、结论与讨论

当经济、社会和环境面临两难局面时,公益创业组织通过公益力量和创业原则来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推动国家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的创新,这项实践活动对公益创业者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叙事学方法,通过对20个样本的访谈、项目编码、理论模型构建以及实证检验,构建并验证了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研究结论探讨如下:

第一,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模型由4个维度和21个测项构成,公益创业者的内驱力属于潜在素质,对于大学生是否适合参与公益创业实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包含身心素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善于合作、承担责任、敬业奉献、乐于服务和人格魅力7个测项。创业力是公益创业者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及壮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含把握机遇、整合资源、勇于开拓、敢于冒险以及一定的专业水准5个测项。进取力是衡量公益创业者积极进取和用于探索的精神力量,包括关注变革与发展、更新知识与技能、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推动社会进步5个测项。这与John L. Thompson(2002)将公益创业者界定为富有创造性、想象力和有事业心的社会创新者一致。资本力在公益创业实践中起到辅助作用,包括资本的广泛度、密切度和达高度3个测项。Philip Roundy(2014)也强调公益创业者的关键挑战就是社会资源的收集与整合。

第二,基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是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的主力,这一结论验证了Jonathan Levie & Mark Hart (2011)对企业时间承诺的性别检验结果,“与商业创业者相比,女性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公益创业者”,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致、柔和与持久的耐力成为公益创业组织创办的优势。较差的生活条件与经济状况铸就了公益创业者,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和城镇、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非独生子女是公益创业者的主力,贫困地区的人们更渴望改变现状,探索公益创业解决现实问题。高等教育在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应着重于依托专业开展公益服务、创业项目和实践活动。

第三,大学生公益创业者素质特征的雷达图分析显示,内驱力中的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公益创业者的重要禀赋,把握机遇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力是保证公益创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公益创业事业的极大热情保证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力量的调动范围与力度决定了公益创业的成败与否。

1.王义明:《青年公益创业的困境与突破——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载《青年探索》,2014年第3期,第11-15页。

2.徐淑英、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钟一彪:《青年公益创业:为何而生与如何更好》,载《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第10-13页。

4.黄开腾:《公益创业: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路径选择》,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56-62页。

5.彭刚:《创业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5页。

6. Lepoutre, J. , Justo, R. , Terjesen, S. and Bosma, N. “Designing a global standardized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tudy”.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3, 40(3) :693-714.

7. Choi, N. and Majumdar, 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s an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 opening a new avenue for systematic future research”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4, 29(2):363-376.

8. Dees, J.G.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raft report for the kauffman centre of entrepreneurship, Stanford University, 1998.

9. Leadbeater, C. The rise of the social entrepreneur. Demos, 1997.

10. Mair, J. and Marti, I.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 source of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deligh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 41(1):36-44.

11. Tolve, A.“Never let a crisis go to waste”.available at: www.bcorporation. net/resources/bcorp/documents/Social%20Entrepreneurship%20A%20-%203-22-09,2009.

12. Alvord, S.H. , Brown, D. and Letts, C.W.“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ural Science, 2004, 40(3):260-282.

13. Drucker, P.F.. “What businesses can learn from non-profi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

14. Rachael Smith., Robin Bell., and Helen Watts. Personality Trait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014, 15(5):412-431.

15. Anderson, B.B. and Dees, J.G. “Developing viable earned income strategies”, in Dees, J.G. , Emerson, J. , Economy, and P. (Eds), Strategic tools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enterprising non-profit, John Wiley & Sons,2002.

16. Johnson, S. “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 Canadian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2000.

17. Lievens F, Sanchez J I. Can tr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erences made by raters in competency modeling a quasi-experiment. Journal of Ap- plied Psychology, 2007, 92(3):812-819.

18. John L. Thompson. "The world of the social entreprene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002, 15(5):412-431.

19. Philip Roundy. "The storie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social venture resource acquis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4, 16(2):200-218.

20. Jonathan Levie, Mark Hart. "Business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 in the UK: gender, context and commi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der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1, 13(3):200-217.

■责编/李朋波 Tel:010-88383907 E-mail:lpbup@sina.com

Construction on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 Social Entrepreneur’s Competency

Fang Hui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dong Guangzhou )

Social entrepreneurs quality is crucial to the succes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rganizations.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result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s quality, through the nerratological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del coding dictionary, build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253 college students of public entrepreneu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cus on analyzing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i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 social entrepreneurs, finally,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ollege student social entrepreneurs competency model established including drive, creativity, and enterprising and capital forces four dimensions of the item 21 test, research finding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areer.

College Student Social Entrepreneur Competency; Social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 Competency Model; The Nerratological Method; Competence Coding Dictionary

方慧,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

本文受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公益创业竞赛对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DJG2015174)、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5SZY098)、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立项项目“广东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运行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pdjh2016b0676)资助。

猜你喜欢

创业者公益素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公益
公益
公益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