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5年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及标本分布
2016-12-12包丽丽韩艳秋
福 泉,包丽丽,张 迪,韩艳秋*
(内蒙古医科大学1.附属医院 检验科;2.微生物学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0)
2011至2015年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及标本分布
福 泉1,包丽丽2,张 迪2,韩艳秋1*
(内蒙古医科大学1.附属医院 检验科;2.微生物学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及标本分布,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其标本分布,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011年60.0%-74.7%;2012年24.3%-100.0%;2013年34.0%-100.0%;2014年35.4%-99.6%;2015年31.8%-98.6%。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有逐年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12年有较明显下降,但是2013-2015年有增长趋势。2011至2015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73.68%-85.28%来源于痰液标本。结论 2011至2015年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下降趋势。通过近几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以及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减少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标本来源
(ChinJLabDiagn,2016,20:1878)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也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特别是ICU等重症病房患者,往往引起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动态监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收集2011年至2015年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分析了对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及其标本来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1.1 标本来源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分离株)。
1.1.2 仪器和材料 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及无菌体液培养仪、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药敏纸片和 Mueller-Hinton培养基干粉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与培养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采集标本并2 h 内送微生物实验室,按照相应的标本培养操作规程进行培养。
1.2.2 鉴定方法 全部菌株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或API系统鉴定。
1.2.3 药敏试验 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或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文件规定的折点判定药敏结果。所有数据用WHONET5.6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年限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趋势检验进行年限间率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分布 2011至2015年,共收集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85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占73.68%-85.28%。标本来源参见表1。
2.2 药敏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参见表2。
表1 2011-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分布
表2 2011-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当年未检测或检测量小于10株不计入统计。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目前以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之一[2]。可引起呼吸系统、血流、泌尿系统和伤口感染等多种临床疾病。从表1可看出,2011至2015年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73.68%-85.28%。这与胡风华等[3]发表的国内相关研究报道相吻合,表明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见于呼吸系统感染。另一方面,这也于目前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痰标本送检比例占大部分有关。但痰液标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采集时容易受到上呼吸道定植菌的污染。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定植[2],因此临床采集痰液标本时要尽可能避免污染。采集标本前应充分告知患者留痰方法和要求,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严格把控痰标本质量,必要时采用气管镜下防污染毛刷采样。应注重提高血液等无菌体液标本送检比例,切实提高标本质量,这对于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由表2可看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3.9%-60.0%,低于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2011、2012、2013年耐药率(65.2%、63.5%、62.8%)[4-6]。2011至2015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60.0%下降到43.9%,且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刘静等[7]报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下降趋势相符。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往往也对其他抗菌药物多重耐药[8]。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仍达40%以上。因此临床医师应注意亚胺培南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按照规范使用。2011至2015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亦分别从74.7%、67.1%、70.1%、68.8%下降到48.0%、31.8%、41.3%、42.4%,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周燕飞等[9]报道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趋势相符。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从2012年开始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和落实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等有关。
本次研究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2011年(68.4%)比较2015年(42.1%)有明显下降。但是2012至2015年耐药率有增长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与左旋氧氟沙星在医院的使用量的变化有关系。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是编码拓扑异构酶的gyrA或parC基因突变导致拓扑异构酶的改变,使喹诺酮类药物同DNA螺旋酶-DNA复合体的亲和性降低[10]。除此之外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还与外排泵系统和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对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其导致耐药率增长的因素还需更进一步研究分析。
随着我国从2011年开始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增加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送检率,发挥微生物检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近几年来有了下降趋势。但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1]。本次研究也表明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达到90%以上,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亦有增长趋势。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完善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1]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药科学,2012,2(8):3.
[3]胡风华,戴 蕾,陶 月,等.2010-2014 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变迁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6,20(7):1160.
[4]张 辉,张小江,徐英春,等.2011年中国CHINET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42.
[5]张 辉,张小江,徐英春,等.2012年中国CHINET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92.
[6]胡付品,朱德妹,汪 复,等.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5.
[7]刘 静,姜梅杰,王桂明,等.2012至2014年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4):510.
[8]王 瑶,徐英春.2004-2005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4):279.
[9]周燕飞,邓 敏.连续3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42.
[10]岳 明,盛传伦.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5,19(12):2156.
[11]Peleg AY,Seifert H,Paterson DL.Acinetobacter baumannii:emergence of a successful pathogen[J].Clin Microbiol Rev,2008,21:538.
Analysis of Transition of Drug Resistance and Specimen Distribution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a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5
FUQuan,BAOLi-li,ZHANGDi,etal.
(AffiliatedHospital,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01005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d from clinical,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 2015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disribution of clinical isolate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its resistance to 7 kind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such as imipenem,which was analyzed by WHONET 5.6 software.Results From 2011 to 2015,about 73.68%-85.28% isolate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as from sputum samples.In these samples,th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resistance rates to 7 kind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changed from 60.0%-74.7% (2011),24.3%-100.0% (2012),34.0-100.0% (2013),35.4%-99.6% (2014) to 31.8%-98.6% (2015).Th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resistance rates of imipenem,gentamicin,piperacillin/tazobactam,cefepime and ceftazidime were all showed decreasing tendency.The resistance rat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or levofloxacin was detected downgrade obviously in 2012,but it turned to show an increase trend from 2013 to 2015.Conclusion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rates of clinical isolate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ave a decreased tid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5.Through standard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 clinical apply and improv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at the years,it is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tibiotic resistanc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Resistance;Specimen source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资助(NJZY13425);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5MS(LH)0811]
1007-4287(2016)11-1878-03
R372
A
福泉(1976-),男,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方面研究。
2016-03-15)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