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测度及评价

2016-12-10杨立勋

统计与决策 2016年22期
关键词:省区测度西北

杨立勋,高 瑜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730070)

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测度及评价

杨立勋,高瑜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730070)

文章从工业发展、工业地位与集中度、抑制产能过剩、科技创新、资产结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对外开放7个方面构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4—2014年面板数据系统地测度了西北五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以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的工业转型升级水平整体呈现出低位运行态势,各省区分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西北五省区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力促产业优势互补,需打破行政壁垒搭建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平台。

西北五省区;转型升级;熵权TOPSIS法;指标体系

0 引言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工业经济必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战场。“转型”就是工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工业化生产向新型工业化生产转变,“升级”就是全面优化区域工业布局、提升技术水平、调整组织结构及行业结构,通过“两化融合”、“三化结合”、“四化驱动”全面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由于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开放型、全局性等动态特征,在目前国家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西北五省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转型升级效果事关其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与评价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水平,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从工业发展、工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科技创新、资产结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对外开放7个方面构建西北五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系统地测度了西北五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以及动态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的工业转型升级水平整体呈现出平稳微增长态势处但依旧在低位运行,各省区分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为此,西北五省区需制定有差别的产业转型升级方案,需打破行政壁垒,力促产业优势互补,为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合作平台。

1 评价方法选择

常用的多指标评综合评价法包括AHP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Fuzzy模糊数学、时间序列主成分分析、DEA数据包络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等,这些方法在运用时没有说明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权重确定中一些重要信息不被提取,主观因素较强,具有一定局限性,且只提出评价体系却没有明确评价的对象或层次,定量综合评价等方法的使用较薄弱。因此,现行评价方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评价较为乏力。为此,本研究拟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评价,其理由是兼有以上方法与模型的优点,并能克服其不足。

熵权TOPSIS法是通过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法。熵权不仅能客观体现决策时某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而且能突出地反映指标权重随时间变化状况,比较适合区域经济评价研究;而TOPSIS法的核心思想是判断方案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最后计算与理想解的各相对贴近度,相对贴近度越高则指标越优,以此进行方案的优劣排序。熵权TOPSIS法的具体步骤:

设有M个被评价对象(M1,M2...Mm),n个测度评价指标(D1,D2...Dn),评价对象Mi(i=1,2...m)在评价指标(j=1,2... n)的取值为Mij,对各项逆指标作正向化处理,得到决策矩阵:

利用熵权确定权重,步骤如下:

(1)消除量纲,将指标标准化:

(2)指标归一化。其公式为:

得到原始决策矩阵的规范化矩阵:

(3)熵值的计算公式:

(4)差异性系数gi=1-Ej。指标权重为:

(5)构建加权的决策矩阵:

利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1)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2)评价对象与理想解、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

(3)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Ci∈[0,1],Ci越 大则指标越优。

2 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2.1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梳理,遵循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工业转型升级内涵以及西北五省区工业发展实际,应从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地位与集中度、抑制产能过剩、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化融合、资产结构、对外开放等8个方面来构建侧度指标体系,但由于两化融合数据无法获取,故将其剔除,所构建的测度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A)和18个二级指标(B)构成。(见表1)

表1 工业转型升级评价体系及权重

2.2数据来源

以西北五省区工业作为研究单元,时间跨度为2004— 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5),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统计年鉴》(2005—2015)。

3 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评价

由于地域差异,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水平不尽相同,为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在熵权分析基础上,基于各指标权重(见表1),按照TOPSIS方法对其工业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图1至图8。

3.1各省区工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微增,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

工业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如图1)表明,西北各省区工业发展水平波动趋势大体一致,在2009年急速下降,这是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启动了4万亿投资的刺激计划,西北五省区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工业发展水平在2010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后开始下降,这是由于过度投资引起工业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效应开始显现。由于投资量过大,且投资目标过于集中,引起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工业转型升级进程放缓,与此同时,说明各省区工业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

图1  五省区工业发展水平变动趋势

3.2各省区工业主体地位不稳固,规模优势不明显,转型升级挖潜不足

图2工业地位与集中度的测度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工业地位与集中度波动剧烈,波动特征相似。2004—2006年不断上升,在2009年和2011年下降幅度明显,说明各省区工业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主体地位不稳固,规模优势不明显,对市场支配能力较弱。宁夏工业地位和集中度在2004—2010年始终处于低,2011年以后提升较快,位居五省区之首。青海工业地位和集中度一直处于下滑态势。甘肃工业地位和集中度在2008—2011年居于首位,但2012—2013年下降明显。陕西工业地位和集中度未体现出地缘、人才以及科技优势,不仅市场支配能力低,而且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弱。新疆工业地位和集中度在五省区位居中游,说明以资源开发为主体的工业优势挖潜不足。

图2 五省区工业结构优化水平变动趋势

3.3各省区工业控制产能过剩进展差异显著,控制产能过剩依然是转型升级的核心

由图3控制产能过剩情况测度水平结果可知,除陕西之外,其他四省区产能过剩的控制水平均保持在0.6以下。2004—2010年各省区对产能过剩均不力,且控制水平在低位上下波动,对产能过剩控制的相关政策贯彻不到位,将投资扩张始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2010年,虽然各省区对产能过剩的控制加大了力度,且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2011年之后,产能过剩问题再一次突显。分省区看,陕西在工业产能过剩控制方面一枝独秀,控制趋势良好,对五省区产能过剩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甘肃相对其余四省区而言,在2009年之前产能过剩的控制水平较高,但在2010—2013年期间,对产能过剩控制的反应较为迟钝,一直处在五省区之末。宁夏、青海以及新疆变化特征相似,控制产能过剩的水平整体偏低。

图3  五省区控制产能过剩变动趋势

3.4省区工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显上升的态势,已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由图4的工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测度结果发现,2004—2008年期间,西北五省区工业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地位,且变化稳定。从2008年之后,五省区普遍重视工业领域科技创新项目的培育、孵化、转化、人才引进以及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科技创新水平处于良好的上升态势,对转型升级的贡献初见成效。五省区科技创新水平的顺序依次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科技研发、人才引进是区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是一项政府和企业长期关注的系统工程。

图4 五省区科技创新水平变动趋势

3.5各省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横向交替波动,资源型产业升级改造任务艰巨

由图5可以看出,西北各省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在0.2~0.7之间横向交替波动。2009年之前,青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一直处于五省区之尾,随后持续上升。宁夏该指标在同一时期居倒数第二,且2009年、2010年下跌到倒数第一,2011年之后快速上升。陕西该指标一直处于五省区首位,这可能与陕西以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主题工业结构有关,也与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节能生产和环境保护有关。甘肃该指标一直处于五省区中游,且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确立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措施跟进不力。从图1可知,新疆工业发展水平较高,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从图5可知,新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呈下降趋势,由此可判断得出,新疆工业发展是建立在依赖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基础之上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任务艰巨。

图5 五省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变动趋势

3.6绝大部分省区投资扩张与债务偿还相向而行,转型升级引发的债务风险急需化解

由图6显示,2004—2014年期间除陕西之外,其他四省区的资产结构均经历过从不合理—合理—不合理的剧烈波动过程。2008年之前,陕西资产结构处于优化期,2008年之后,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并处于相对稳定期,说明陕西工业投资扩张与债务偿还同向变化,经营风险下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产业转型升级达到预期效果。而新疆资产结构与陕西正好相反,2008年之前相对合理,2008年之后负债急速增大,投资扩张与债务偿还相向而行,投资扩张引起的产能过剩效应比较突出。青海、甘肃的资产结构变化特征相似,绝大部分时段工业高负债运行,经营风险较大。宁夏工业负债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说明投资扩张与债务偿还极度不匹配,传统工业改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发的经营风险急剧增大,需要引起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图6 五省区资产结构变动趋势

3.7各省区对外开放度变动特征相似,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图7可知,西北四省区对外开放度动态变化相似,存在交替波动特征。总体而言,西北五省区整体对外开放度不高,无论是对外出口,还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有限。这既与国际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省区工业转型升级缓慢有关,也与五省区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有关。相对而言,陕西具有对外开度的后发优势,2014年对外出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明显增强。

图7  五省区对外开放水平变动趋势

3.8各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水平整体处于下行态势,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由图8可知,西北五省区转型升级水平持续下行。各省区当期的转型升级效果被后期扩张投资引发的重复建设、新增的高耗能产业所弱化。因此,从转型升级水平的变动趋势看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特征。西北五省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是大型资源型、传统国有工业企业的聚集地,由于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缓慢,政企不分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截至目前,各省区尚未建立起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由于西北五省区条块分割,区域之间的盲目竞争远大于优势互补的合作,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制约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因素之一。

图8 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变动趋势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西北2004—2014年的工业转型升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指标体系,从空间、时间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测度及评价,实现全面、客观、合理的分析,得出结论:总体而言,西北五省区工业转型升级整体水平在低位运行,且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特征;工业地位与聚集度、控制产能过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资产结构波动程度较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呈现良好上升态势;对外开放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分省区而言,各省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分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陕西虽然工业总量最大,但工业发展水平落后,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甘肃的综合水平居中,整体较弱,各层面均需提高;青海工业质量效益不高,产能过剩严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宁夏工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较多,总体竞争力最弱;新疆应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产能过剩严重。

4.2政策建议

(1)针对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工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由于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上升,政策变化,西北传统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减弱,许多产业政策在工业结构调整上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工业难以通过简单地压缩一些产业或扶持新产业在短期内进行有效转型,不可急于求成,这三省应当更重视其整体上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而不是过分调整行业间的比例。(2)针对青海、宁夏、新疆这三省区产能过剩较严重的问题,可通过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避免盲目投资,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整顿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市场,支持优势企业收购、重组和兼并产能过剩的企业,合理规划区域发展,避免盲目招商等这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和抑制产能过剩。(3)针对陕西、甘肃、宁夏这三省区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和工业集中度不强的问题,建议继续培育大型企业,鼓励支持其壮大发展,提高工业集中度,培养与企业业务相关的科技人才,增强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鼓励其走科技创新道路,积极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合资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以大型企业发展带动整体工业企业的发展,以大项目的启动带动与其相配套的产业和项目。(4)针对青海、宁夏、新疆三省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加强资源合理和综合运用,注重科学处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到最低,且增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大工业治污投资,将治污资金落到实处,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实施废水循环利用、集中处理,企业应装有处理废物废水等的设施装备,采用诸上措施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5)在当前开放与合作经济环境下,西北五省区应进行协同发展与合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寻求政策、规划与发展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分享借鉴成功转型升级经验,共同使工业转型升级落到实处,促进西北工业健康、绿色、良性协调发展。

[1]HoffmannW G.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58.

[2]小宫龙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武友德,杨旺舟.云南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

[4]黄思宁,薛婷.北京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及比较研究[J].调研世界, 2013,(12).

[5]王肇英.企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方法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2).

[6]杜挺,谢贤健等.基于熵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4,(6).

[7]杨之强.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7).

[8]湖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测度及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4.

[9]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J].中国工业经济,2014,(9).

(责任编辑/易永生)

F420

A

1002-6487(2016)22-0109-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JY011)

杨立勋(1965—),男,甘肃武山人,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区域经济。高瑜(199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省区测度西北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一座西北小城
西北不惑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黔西北行吟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