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镇”乐园童心释放
——谈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开展

2016-12-08凌云

好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镇幼儿园区域

文 凌云

“小镇”乐园童心释放
——谈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开展

文 凌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因此,我园就教师如何以儿童发展为本,如何关注幼儿兴趣点,如何捕捉幼儿的生成点,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交往、互动的环境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等问题寻找新的突破口,尝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主题 区域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这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在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的认知表现、互惠的同伴交往和自发的动作练习,它是孩子获得基本经验和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往,我园的游戏活动常常是注重以角色扮演为主的社会性游戏,如:“唐闸一条街”下的点心店、理发屋、菜市场等,内容之间没有联系,孩子们大多玩了几次就会失去兴趣。如何在原有的经验上寻找新的突破口,让创造性游戏真正成为我们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真正融入孩子的活动中去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区域游戏的专题研讨,认为应该结合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孩子的生活经验,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尝试将游戏与主题整合起来,开展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

一、预设和生成,使主题成为游戏内容的直接来源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围绕一个主题,幼儿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宜、适度予以支持与引导的系列活动。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幼儿近阶段所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便是区域游戏内容的直接来源。

我们所处的地区唐闸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工业小镇,近几年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车站、广场、舞台、娱乐、餐饮,基础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这些变化成为家长和孩子常常谈论的话题。“快乐小镇”便由此而生。

在“快乐小镇”的主线下,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设了休闲、服务、旅游等主题区域。在这些框架下,各班分设了相关区域内容。

在这样预设的主题下,孩子了解了小镇的风土人情,能学习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周围人交往,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爱家乡的情感。随后,在“快乐小镇”背景下,我们进一步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真正需求,由各班根据班级情况,自主确定主题区域的游戏内容。

如:小班,根据流行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创设了以“羊村”为主线的区域活动,以《喜羊羊和灰太狼》里的人物贯穿游戏,并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设置区角,如:喜羊羊聪明伶俐,我们开设了“喜羊羊糖果坊”;美羊羊喜欢所有美好的东西,我们开设了“美羊羊造型屋”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

大班、中班则分别从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童梦国中得到灵感,开设了“巧手屋”“兔兔休闲馆”等。

各班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添加和提升,从开始的几个区域,慢慢随着情节的发展做出增设和调整。使孩子们在自主游戏、操作、交往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积累更多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从而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得到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划分与布局,使环境成为游戏开展的显性刺激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在游戏区域的划分上,我们注意发挥不同场地的互补作用。

1.我们尝试将游戏与主题整合起来,合理的划分与布局,将自主性游戏统整到主题背景下。以主题的形式把本来分散的游戏区域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2.合理利用走廊、公共区域,利用实物,如桌、椅、玩具橱、隔断等,按需要划分出相对独立而又开放、互动的区域,让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场地。

3.支持幼儿主动构建游戏环境。游戏活动的内容与环境的布局大多是教师和幼儿共建,有时我们会发现,幼儿也有能力自己创建游戏内容、环境,讨论、协商游戏的布局、活动区的名称。因此,在游戏中可以辟出一两块地方作为自由区或备用区,那里备有各种废旧物品或半成品,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如:孩子用“圆圆婚庆”中的影集制作,用自画像创设氛围,“甜甜美食”中,用五彩编织的作品来美化区域。

又如:孩子们还会根据游戏的需求,在“快乐美食城”根据主题深化的要求,针对“吃完美食干什么”展开讨论,得出要增设益智场所,让每个孩子有“事”做的结论。通过环境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我们的主题环境变得更加丰满、多元。

三、收集与投放,使材料成为情节发展的持久动力

1.多质地材料的诱发作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他们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以反复使用材料更有助于幼儿发挥想象,诱发幼儿不断与之互动,促使游戏情节不断发展。因此,在游戏中可以辟出一两块地方作为自由区或备用区,那里备有各种废旧物品或半成品,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2.真实材料的真切体验

我们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废旧的、模拟的。为了让孩子有更真实的体验,我们增加了真实材料的提供,放手让孩子真切体验。

3.标识材料的隐性指导

挂牌、标识在游戏中可以发挥其暗示、指导作用,减少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幼儿内化角色意识,从而促进游戏有序开展,进一步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如:区域插牌实行人员数量的控制;提供服饰、挂牌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将形成规则意识的材料投入环境中等等,这些有效的方法都能够让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

四、提升与分享,使讲评成为深入游戏的有效途径

幼儿在游戏中的经验是需要梳理、提升和分享的。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善于引导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向教师学习、向同伴学习、向环境学习。我们尝试围绕主题,通过细致观察,及时记录(照片、录像),采用适当的讲评方式,如:分享交流法、记录讲评法、评选激励法、同伴互评法等达到与幼儿的互动交流。

小班游戏较多,我们采取成果展示法。在快乐羊村中,孩子们戴着自制喜羊羊头饰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成为幼儿再次游戏的动力。

中班的幼儿在游戏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自己会记录一些游戏中的趣事和问题,也会自己推荐和评选同伴的游戏。如:竞选优秀服务员,可以让孩子在说说评评的过程中获得角色意识。

大班孩子各方面能力比较强,以让幼儿进行讲评为主,从孩子的角度观察和发展游戏中的一些现象。采取的方式有新闻播报、采访分析、同伴互助等。

主题游戏内容对于游戏的主体——幼儿来说,不都是预设的、固定的、静态的,更不是一副事先勾勒好的游戏蓝图,而是多边的、丰富的、不断生成的,在主题背景下幼儿生成的点较多,兴趣的指向性也较广泛,她将引领幼儿置身于丰富多变的教育情景中,让他们在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景中探索。从而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得到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整体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大生幼儿园)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

[2]应力.《区域活动探索之旅[J]》,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小镇幼儿园区域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我爱幼儿园
小镇(外一篇)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