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间生态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

2016-12-07张映芹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足迹福利人类

张映芹,魏 爽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国区域间生态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

张映芹,魏 爽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生态福利测量方法是评估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本文测算了2004—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生态福利指数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三个地区将自然消耗转化为福利水平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生态足迹随人类发展指数的上升而减少,生态福利水平提升了39.7%,经济发展总体上呈可持续性增强态势;中部地区生态足迹随人类发展水平的提升呈波动上升的状态,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经历了增强、减弱、次增强三个阶段;而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增加的同时生态足迹也在增加,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生态福利水平最低且增速缓慢,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减弱。基于我国区域间可持续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现状,本文提出转变中西部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管控力度以及提倡低碳生活等对策建议。

生态福利;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指数;生态足迹

一、引 言

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与依赖也在不断增加,由此也引发了如空气污染、资源与环境危机、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任保平等人(2015)[1]通过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发现我国的单位产出电力使用效率、单位产出能源使用效率均较为低下,单位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9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0.4~0.6)。为此,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一味追求GDP增长向注重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转变。

本文基于生态福利和生态正义的视角,通过测算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得出各个地区的生态福利指数,对比分析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福利的实现程度,由此得出区域间发展是否失衡及是否可持续的结论。

二、文献综述

有关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研究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国民收入核算进行调整和修正,在GDP核算的基础上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减等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以及无筹劳动等闲暇活动的价值考虑在内,从而得出国民经济的真实财富值。这类指标主要包括绿色GDP、国民净福利NNW、国内生产净值NDP、真实储蓄GS(Hamilton et al, 1997)等,这类指标无法准确地对自然环境资产进行定价,且对环境资产的损耗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第二类研究思路是抛开国民经济收入本身,转而对人类真正的进步水平进行测度。这类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有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Cobb, 1989)、生命行星指数LPI(WWF, 1998)、生态足迹EF(Wackernagel and Rees, 1997)、幸福指数WI(Prescott Allen,2001)、人类发展指数HDI(UNDP, 2005)、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Esty, 2005)等。这类指标对衡量经济发展可持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主要缺陷在于只能单方面地对生态环境或者人类福利进行评判,无法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而生态福利正好能弥补这类指标的不足之处。

生态福利是指单位自然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提升。这一相似概念最早由Daly(1975)[2]提出。Common(2007)[3]提出了经济绩效的概念,从研究生态福利是怎样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出发,来核算经济发展的效率,即经济效率=满意度/环境资源投入,并对可获得数据的75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绩效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减少。将人类福利和环境资源消耗共同考虑在内的相关指数还有英国“新经济基金会”(2006)[4]引入的快乐星球指数(HPI)。HPI以效用主义为理论基础,即不考虑行为动机而是以行为后果来判断经济活动的好坏。2009年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发布了HPI 2.0版,同时在报告中强调,高资源消耗率并不能保证高的生活质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人类仍旧能快乐地生活。

近年来,中国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综合指标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如韩雪梅等[5]计算了2000-2007年青岛市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角度分析了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张爱菊等[6]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1989-2011年中国中部6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对比研究;何林等[7]通过构建生态福利指数评价了陕西省近20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在其研究中将可持续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即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次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减弱以及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另一类是利用生态福利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同济大学学者诸大建等[8]利用2007年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

现有的利用生态福利模型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的研究仅限于某一特定省市或地区。但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资源分布及分配不均,导致东、中、西部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利用生态福利模型,通过计算我国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生态足迹及生态福利指数,对比分析东、中、西部单位资源耗减所带来的不同水平福利的提升来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这对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转型的深入,绿色经济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用最小的自然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福利满足是评定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一大标准。本文借用诸大建等(2008)的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方法,将每单位自然资源的耗减所带来的各项福利水平的提升作为衡量自然消耗转化为福利的效率。用人类发展指数来代表综合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的负荷量通过生态足迹来反映。最后,生态福利指数可由二者之比计算得出。

1.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为基础变量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标。 各分项指标采用 《人类发展报告》中的计算方法得出。其中预期寿命指数采用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衡量,该项指标的最大值为85,最小值为25;教育水准通过教育指数来评估,其中成人识字率所占比重为三分之二,综合毛入学率所占比重为三分之一,成人识字率和综合毛入学率的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0;生活质量通过人均GDP指数来反映。UNDP规定的按购买力平价法(PPP美元)计算的最大值为40000,最小值为10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GDP总额约为40万亿美元,按PPP计算的GDP总额为14.8万亿美元,二者之比为2.7。我们将以上最大值和最小值按该比例换算成以美元为单位的数值,即108000美元和270美元,然后按照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6.7695计算出人均GD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34400和1836,计算等式为:

人类发展指数

2.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指的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地域面积的衡量人类对地球可再生资源需求的工具。测算生态足迹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目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是否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计算生态足迹时,将人类所消费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相应的地域面积,这里需要考虑六种土地类型,即耕地、建筑用地、林地、化石能源地、草地和水域等。

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

EF=N·ef=N·rj·∑aai

这里EF为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总人口数,rj为第j类土地类型所对应的均衡因子,aai为人均第i 种交易商品所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Pi为第i 种消费品项目的年生产量,Ii为第i 种消费品项目年进口量,Ei为第i 种消费品年出口量,Yi为生物生产土地第i 种消费品项目的世界年均产量。

本文将农产品折算为耕地面积,其中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油料、麻类、糖料、烟叶、蔬菜和瓜类等;将林木产品折算为林地面积,包括木材、茶叶、油桐籽、油茶籽和水果等;将动物类产品折算为草地面积,包括猪肉、牛肉、羊肉、蜂蜜、毡羊毛、绵羊毛、禽蛋和奶类等;将水产品折算为水域面积,这里主要指鱼类等;将能源消费品折算为化石能源地面积,其中包括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等。产量因子采用Wackernagel(1996)[9]研究出的均衡因子数值,即耕地和建筑用地为1.66,林地、化石能源地为0.91,草地为0.19,水域为1。由于以上各类产品分地区统计的贸易数据严重缺失,在计算过程中只统计了主要进出口产品的贸易量。

3.生态福利指数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生态福利指数时借用诸大建等(2014)建立生态福利绩效模型的方法,将生态足迹标准化为与人类发展指数相同的无量纲值。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计算生态足迹指数,可得出生态福利指数:

这里的EP用来表示生态福利指数,即每消耗一单位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提升程度。HDI 为人类发展指数,EF*为生态足迹指数。

(二)数据来源

在人类发展指数模型中,教育指数的分项指标成人识字率采用15岁以上人群的识字率,综合毛入学率为各级教育在校生人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以上数据分别来源于2005-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预期寿命指数是指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由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每十年公布一次,因此只能根据2000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得到所需数据。在生态足迹模型中,各类消费品的年生产量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世界年均产量值来源于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各类消费品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网站,以及各年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

四、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人类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利用2004—2013年的数据分别得出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和图1。

由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居民预期寿命、教育发展程度以及人均GDP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健康、教育及经济发展三方面均落后于东、中部。另外,从表1可以看到,在2004-2013年这十年间,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从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十年间人类发展指数平均增长率为2.16%,中部地区为1.96%,东部地区为1.65%。西部地区增速最快,这说明十多年来,西部地区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下,健康、教育、经济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就单项指标来说,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16.5%和17.75%,均高于东部地区的13.77%,但三个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都远高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增速;三个地区的教育指数增长率基本持平,大约为1%左右。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水平均逐年上升,其中东、中部呈匀速增长态势,西部地区2006年人类发展水平快速增加,与中部差距逐渐缩小,而从2011年后西部地区增速开始逐渐放缓。总体来看,三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差距呈缩小态势。但据《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10]显示,从2010年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情况来看,中国31个省份HDI排名前15位的省市中,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入围,占到了60%,而中、西部地区只有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湖北省以及内蒙古、陕西省这5个省份进入前15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表1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

图1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走势

造成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东部地区多为平原沿海地势,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城市化程度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深处内陆,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慢,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且基础设施较完善,这为东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进了优秀的教师并提供了优良的教学设施,教育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教育类公共服务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水平落后于东部。最后,东部地区人民享有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村民仍无法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医疗卫生条件差,人民平均寿命低于其他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想实现长足发展,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运用上述所提到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2004—2013年东、中、西部人均生态足迹如表2和图2所示。

根据表2计算结果得出,2004—2013年,东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平均为1,987,中部地区平均为2.937,西部地区平均为2.39。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东部人均生态足迹最低且呈波动下降趋势。

表2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生态足迹

图2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生态足迹走势及对比

图2显示,2004—2013年,东部、中部地区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十年间平均变化幅度为-4%,中部地区仅为-1%,只有西部地区生态足迹在上升,由2004年的2.26上升到2013年的2.58,十年间约增加了1.1倍。但其2013年人口仅为2004年的0.9倍,人均生态足迹上升速度快于人口增速,说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增加。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东部人均生态足迹呈快速下降趋势,随后递减速度开始放缓,且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2004—2010年中部地区生态足迹为波动下降态势,在2010—2011有所回升,次年继续下降,但近年来仍有小幅回升趋势;西部地区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后增幅开始继续上升,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

1.生态足迹分项动态分析

图3显示了东、中、西部五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通过对比发现,耕地和林地对东、中、西部生态足迹的贡献最大。从各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看,东部耕地生态足迹所占比例迅速减少,从2004年的72.6%缩减到2013年的56.6%,林地生态足迹占比由2004年的13.8%增加至2013年的22.7%,能源生态足迹占比也呈逐年递减趋势,由2004年10.2%降至2013年4.2%,减少了将近60%,草地和水域各年的变化不大;中部地区耕地生态足迹处于波动下降的态势,平均每年下降3.4%,而林地生态足迹占比由2004年23.1%增至2013年的36%,增幅约为40.6%,能源生态足迹变化不大,十年间约增加0.7%,而草地和水域所占比例较小,且无明显变化;西部地区耕地、林地生态足迹占比变化不明显,分别为60%和27%左右,而能源生态足迹明显增加,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数值变化说明东、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减少,而对省际间、国际间粮食进口的依赖增加,同时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导致林地生态足迹上升。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是造成东部地区能源生态足迹递减的重要原因,而西部地区能源丰富,加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年,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项目的推动,加大了西部地区能源开发,从而使西部地区能源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图3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各土地类型生态足迹构成

造成东、中、西部生态足迹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展快,耕地面积较少,且东部地区是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高,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是其主要产业,尤其是近年来东部地区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进口量增加,这些都有利于耕地生态足迹的下降;而中部地区多平原地势,为我国重要农产品和林产品的主要产区,由此造成耕地生态足迹和林地生态足迹较大。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能很好地将财富转化为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在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向集约、节能型转变。而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仍然以资源密集型为主,如中部地区的煤炭开采业和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对能源资源需求量大,生态环境负荷也由此增加。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再次,东部地区是我国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地区,该区域内的能源资源远不能满足其能源消耗量,“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工程极大地满足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现状,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成果,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隐患。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严重。区域间产业转移,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但另一方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可能对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环境污染。

2.人均GDP与生态足迹相关性动态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2004—201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与人均生态足迹大体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GDP的增长,人均生态足迹在不断减少。这说明东部地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以及技术进步使东部地区对资源利用效率在逐步提升。但就目前来看,当人均GDP达到60000元以上时,人均生态足迹已基本不再发生改变。中部地区人均GDP从9200元增加到25000元间时,人均GDP与生态足迹呈负相关关系,而当人均GDP上升至25000~30000元时人均生态足迹也随之增加,人均GDP达到30000~33000元这一阶段时,人均生态足迹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减少,但随后当人均GDP继续上升时,人均生态足迹也随之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中部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造成生态环境压力过大,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就西部地区来看,人均GDP和人均生态足迹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当人均GDP突破30000元时,人均生态足迹也急剧增加。这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高耗能型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同时由于技术水平较低,造成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生态承载力日趋严重。

图4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人均GDP与生态足迹的相关性

(三)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分析

表3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生态福利指数

图5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生态福利走势及对比

1.生态福利指数总体动态分析

表3显示了2004—2013年东、中、西部生态福利指数的变化情况。从各项数值可以看出,在统计的十年里,东、中、西部的生态福利指数大体上都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其中,东部地区生态福利指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而中、西部地区平均增速分别只有2.52%和1.45%。从图5中可以发现,2004—2009年,东部地区生态福利呈减速增长状态,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在2010年之后增速开始放快,经济效率提升。2004年中、西部地区生态福利水平大致相同,而2005-2010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2011年中部地区生态福利出现小幅下降,随后继续以平稳的速度上升;而西部地区生态福利在2012年有所回落,近几年仍呈现增长乏力的趋势。从图5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变化明显,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福利差距在逐年扩大,东、中部差距由2004年的0.22扩大到2013年的0.45,差距拉大了1倍左右,东、西部差距更是比2004年扩大了1.5倍,而西部地区正在缓慢追赶中部地区。

2.生态福利指数与人均GDP相关性的动态分析

图6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生态福利与人均GDP的相关性

图6显示了2004—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与生态福利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东、中、西部的生态福利均随人均GDP的增加而提升。具体来看,东部地区人均GDP起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增速迅猛,十年间GDP增长了约217.63%,而生态福利仅提升约39.7%,其增长速度远不及经济发展速度。而中、西部地区GDP和生态福利增长速度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已逼近生态福利增长瓶颈,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生态福利开始出现停滞甚至降低的趋势。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通过生态福利及其分项来评估。本文借鉴了UNDP对HDI的计算方法,以及诸大建等对生态福利的计算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HDI、EF、EP分别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估,最终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2004—2013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随着人类发展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生态福利指数波动上升,即东部地区利用较少的生态消耗实现了较大的社会福利的提升,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

第二,2004—2010年,中国中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增加而人均生态足迹降低,生态福利随之增加;而2010—2013年,中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提升,人均生态足迹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提升的过程,生态福利提升速度放缓。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波动明显,先后经历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到可持续减弱再到可持续性次增强的过程。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亟须得到转变,经济增长效率有待提升。

第三,2004—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提升,而人均生态足迹也不断上升,生态福利随生态足迹的增加而下降,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减弱。这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社会经济综合水平的提高是以牺牲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处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不协调发展的状态,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述研究结果可用表4来清晰地反映。

通过对2004—2013年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福利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东、中、西部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佳和政策的倾斜,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实力强,能充分利用贸易和投资机会,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能用较小的资源耗费实现较大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缺乏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的机会,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农业等弱质产业集中。而这种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消耗大,长此以往会超出生态承载力,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是不可持续的。

表4 2004—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人类发展指数、生态足迹、生态福利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对比

(二)对策建议

为统筹区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提高人类发展水平,降低生态赤字,尤其是要注重中、西部地区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转变西部地区发展方式。西部地区HDI的发展和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生态福利为代价的。这对于西部地区未来发展、子孙后代福利权利的保障和提升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缺陷和不利因素。因此,西部发展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转变现有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取而代之为集约化、精细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对此,可以发挥其比较效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因地制宜,探索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如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促进区域差别化发展与特色旅游,开发生态种植项目,在引导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的财政投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产业。提高对各类型土地的利用效率,对生物生产力较低的土地进行治理,以降低生物生态足迹。提高生物资源的使用效率,多使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资源,降低能源生态足迹。

第四,加大对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的管控和惩治力度,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对环境产权进行界定,真正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价值。鼓励创办绿色企业,在生产环节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将环境利益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

第五,加大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力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严格把控市场准入门槛,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过快增长。同时逐步落实节能减排方案,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实惠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任保平,王竹君,周志龙.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国际比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1):46-47.

[2] HERMAN E DALY.Developing economies and the steady state[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75,13(3):231-242.

[3] MICK COMMON. Measuring nat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without using price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4):92-102.

[4] THE NEW ECONOMIC FOUNDATION. The happy planet index 2.0: why good lives don’t have to cost the earth[R].London:New Economic Foundation,2009.[5] 韩雪梅,马振民,王惠.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济南大学学报,2011(3):274-277.

[6] 张爱菊,张白汝,向书坚. 中部6省生态足迹的测算与比较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 2013(4):625-631.

[7] 何林,陈欣. 基于生态福利的陕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6):24-28.

[8] 诸大建,张帅.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59-67.

[9] WACKERNAGEL.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Gabriola Island: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1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3:可持续与宜居城市[R].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89.

(责任编辑:马红鸽)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terregional of China on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Ying-qin,WEIShu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index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western, middle and eastern of China, and builds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index model based on i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efficiency of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turn into wellbeing of the three areas.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eastern China decreases when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goes up, and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rises about 39.7%,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s sustainable during 2004 to 2013.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middle of China increases when the human development level ris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experiences the improvement, weakening and sub-improvement three stages.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of China increases whe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dds. Comparing with the eastern and middle of China,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of western area is the lowest and the speed is also slow, the sustain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edes. Upon the interregional disparity is enlarging, we proposed to transform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y,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e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vise the contaminative enterprises and advocate the low-carbon life style.

ecological wellb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ecological footprint

2016-01-10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XKS020)

张映芹(1963-),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福利经济学;魏爽(1992-),女,湖北武汉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学。

F061.3

A

1672-2817(2016)06-0022-08

猜你喜欢

足迹福利人类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成长足迹
足迹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