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2016-12-01于素梅
于素梅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比较、访谈、逻辑分析等方式,对说课与模拟课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重点分析说课与模拟课混淆若干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说课与模拟课的关联点与不同点,并从语言表达、身体配合、有效创新、现场应变等角度,阐述了成功说课与模拟课应把握的技巧。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广大说课者和模拟上课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借鉴。
关键词:说课;模拟课;关联点;不同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11-03
说课和模拟课是不是一回事儿,从名称上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二者不同,但在操作层面,有不少人将说课当成了模拟课,也有的在模拟课的时候却又将其变成了说课,说明将二者混淆起来了。那么,二者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区分?又如何把握说课与模拟课的技巧?下面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一、混淆说课与模拟课的若干现象
在具体的说课与模拟课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和听到有人将二者相互混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课时“边说边教”现象
有一些说课者在说课的时候,不是始终用介绍或阐述的表达方式说课,而是时而在说,时而在做,时而在模拟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的表达形式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课,实际上已经与模拟课相混淆。之所以将说课误做成了“边说边教”的形式,其根源在于未能真正掌握说课该如何呈现,说课的最本质特征是“说”、是“介绍”、是“阐述”,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将课的设计和组织方法讲清楚,听者完全根据聆听这些信息,明确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及判断是否合理与科学。假如说课活动中不是在说,而是边说边教,不仅自己有可能表达模糊,逻辑不清,而且,也很有可能让听者感到莫名其妙,搞不清是在说课还是在模拟上课。当然,对于那些也同样分不清说课与模拟课的听者,或许并不会产生疑惑。
2.模拟课“边上边说”现象
在一些模拟课比赛现场,曾经有的参赛选手在模拟课堂上的集合整队宣布课的内容以后,就开始给评委和观众们介绍接下来的课将如何上,说完,又开始模拟上课,在模拟期间,又穿插一些介绍课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的语言等。总之,既不是完全的模拟课,也不是独立的说课,而是以模拟为主,“说”与“模拟”交替呈现的不规范的模拟上课。显然,这样的呈现方式也同样是混淆了二者的最本质区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未能把握模拟上课的最基本特征是“上”,只是没有学生又当作有学生的“上课”,是在模拟真实课堂,可以有讲解、有示范、有组织学生练习的模拟形式,甚至还有巡回指导等模拟教学环节,以上各种教学形式模拟效果的好与差,是区分模拟上课能力高低的关键。因此,“边上边说”的模拟课是不合乎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模拟课是没有介绍课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形式与内容,是一个“无生”的课堂。
3.模拟课“始终在说”现象
和前面我们谈到“边上边说”的模拟课现象相比,“始终在说”的模拟课显然是更不准确的。因为,完全把“模拟课”与“说课”画上了等号,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如在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中,在模拟上课比赛的时候,就发现不只一位参赛选手自始至终都是在说课,似乎一点都看不到有模拟上课的迹象。之所以当时有些参赛教师在理解和操作上有偏差,其主要原因,或许很多人还未曾接触过模拟课,也就是说,或许还不知道模拟课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当时,模拟课又是没有学生参与的形式,难免会将模拟课完全当成了说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随着大家对模拟课的理解越来越具体和到位,再在模拟课的时候呈现出原原本本的说课,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说课与模拟课的关联点与区别
说课与模拟课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来看都应是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也并非完全没有关联性。
1.说课与模拟课的关联点
对于以不同方式呈现的“课”而言,如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呈现的说课,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身体运动多种形式表达的模拟课等,它们之间有着一个关联点,只是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形式检验或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检验与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是二者均具有的功能。例如,说课活动的开展,既可以检验教师对课的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对课的设计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样,参与模拟上课也是如此,一方面可以检验对模拟课的设计水平和模拟真实课堂的上课水平;另一方面,经常参与模拟上课,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的设计和模拟教学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说课和模拟课因共同具有检验和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作用而相互关联,因此,尽管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但也不能将其绝对孤立起来,说课能力强者,或许模拟上课的能力也不弱,反之亦然。
2.说课与模拟课的不同点
说课与模拟课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充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特殊性,方能在两种不同的活动中更好地把握。首先,从形式上而言,说课的形式较为简单,要求是说清如何设计和将如何上课;模式课的呈现形式略微复杂,不仅仅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教学工作,还需要示范(如教师做完整示范)以及适当的组织活动(如模拟调整队形、组织练习)等。从难易程度上来比较的话,模拟课比说课的难度相对较大。其次,从内容上来看,说课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是围绕教学设计的内容与顺序而说,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创新程度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模拟课的内容与说课大不相同,因为,模拟课是模拟真实的课堂,实际上也是在上课,所以,其内容主要与常规课要呈现的内容十分类似。如果是完整课堂的模拟,就与整个常规课的内容基本吻合;如果是部分模拟(如模拟基本部分),其内容就围绕要模拟的部分展开模拟教学工作。
三、成功说课与模拟课把握的技巧
要想在说课与模拟课中取得较好的成就或表现较为突出,应把握二者在具体活动中语言表达、身体配合、有效创新、现场应变等方面各自的技巧。
1.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是说课和模拟课都不可或缺的形式,只是二者通过语言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那么,该如何把握说课与模拟课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呢?就说课而言,语言表达关键是要体现清、准、精、通。其中,“清”,是语言清晰,结构分明,无模棱两可现象;“准”,是语义准确,表达到位,无错误表达现象;“精”,是语言精简,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现象;“通”,是语言流畅,语义贯通,无中断遗忘现象等。总之,说课的语言表达结果要能够达到清晰、准确、精简和流畅,否则,就难以在说课比赛或活动中有较好的表现。
就模拟课而言,语言表达关键是要体现全、导、简、妙。所谓“全”,是语言内容全面,有常规性语言,如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等;也有讲解性语言,如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等;还有指导性语言,如学法指导语,如示范前讲清学生如何观察示范等;还有总结性语言,如在结束部分做简单小结等。所谓“导”,是语言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模拟课是模拟有学生的真实课堂,所以,同样要体现出具有引导行的语言,或是直接下达指令的语言,或许是具有启发性的语言等。所谓“简”,主要是体现出简单明了,要能够做到复杂的语言简单化,专业性语言通俗化等。所谓“妙”,是语言表达恰到好处,讲解时机把握准确,语速、音量快慢、大小适中等。总之,模拟课离不开语言,且语言表达范围体现广而全,语义体现引导性,内容简单明了,语言处理巧妙。
2.身体配合技巧
无论是说课还是模拟课,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身体配合的环节。有的类似于肢体语言,传递着一种信号,如一看皆明了的高低站位集合的手势,暂停的手指手掌协同表达的动作,点头示意认可,紧握拳头连续震动两三次表示鼓励等等。有的是用身体完成某一技术动作,如模拟课上,当通过语言讲述完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以后,紧接着做了一次示范,这一示范是与语言配合完成的对技术动作的展示,是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方式。还有的在模拟组织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巡回指导过程中,也会不时地结合学生练习情况作出纠正错误的动作。还有就是模拟师生合作示范某一练习方法,或完整或分解的方式完成师生的配合。以上这些与说课相比,模拟课上出现的频次更高。
那么,身体配合的技巧应如何体现呢?应把握住动作标准、时机恰当、速度适中、表达完整等几个方面。所谓“动作标准”,是在说课和模拟课上,只要做示范动作,都要确保准确无误,达到示范的标准要求,示范位置的选择准确、示范幅度大小合适、示范形式灵活确定等。做示范就要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动作标准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所谓“时机恰当”,就是身体配合说课或模拟课要在什么时候有所呈现,要能恰到好处,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身体配合的。身体配合过于频繁,或许会给人一种手舞足蹈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说课或模拟课的实效性,是得不偿失的。所谓“速度适中”,主要是指身体发出的动作要有一定的节奏控制,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过快难以表达清楚,也会给人以紧张感;过慢会存在时间上的浪费,有时动作过慢或许难以达到身体配合的目的。如紧握拳头拳心向内在胸前做两次上下震动动作,速度就要恰到好处,过慢就显得不够坚定。所谓“表达完整”,就是当身体某一部分发出动作信号,要能够充分表达出该要表达的含义,如用手势配合口令发出站立式起跑的指令,当发出“各就位”口令的时候,手臂同时举起,接着“跑”的口令发出,手臂需要同时做出向下迅速摆动的姿势,这样的手势才显得完整。又如,集合整队,当打出一高一低手势的时候,该手势停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要能够感觉到几乎让同学们都能够大约站好位的时候再放下,并进而发出后续的队列口令。又如,模拟课上,假如要做“传接球”示范,当做完“传球”示范以后,紧接着要完成一次“接球”动作,否则示范动作就会显得不完整。
总之,说课与模拟课的身体配合尽管不是主要形式,但也必不可少,因为,灵活把握身体配合技巧或许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效创新技巧
各种形式的课上,有无创新是一种效果优劣的反应,如何创新是一种能力高低的体现,一线教师在说课和模拟课上的创新表现,一定程度上对这两种活动的效果评判将起着一定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创新是否有效与说课和模拟上课的效果是呈正相关的,因此,有效创新技巧的把握至关重要。那么,说课和模拟课的有效创新技巧是什么呢?实际上,要想达到创新有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内容要“实”,不能走形式化的创新,可以是语言表达方式别具一格,让人听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很多人说课都是按照固定的结构范式说,先说指导思想,再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等,而采取新颖的表达方式,可以打破该顺序,将几个要素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没有明确的要素之分,但又能巧妙地将各部分的内容说得很清晰完整,往往会显得更为流畅。二是创新形式要“真”,模拟课上的创新要尽可能地将创新点设置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学习的时候呈现,最好是通过设计新颖的练习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并能显示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该部分的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那些不真实、效果差,甚至不合理的创新是不可取的。三是创新次数要“中”,即适中,过多的创新有可能会显得为创新而创新,过小或没有创新会显得亮点不够突出,在比赛中不利于取得更好成绩。因此,说课和模拟课中巧妙适当的设计有效创新是有必要的。
4.现场应变技巧
说课或模拟课中都有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现场及时准确地做好处理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把握好现场应变的技巧呢?首先,设计有预案,即在设计环节需要考虑一些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办法,例如,一旦说课过程中出现突然断电,PPT无法正常播放,该如何处理?在室外模拟课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化刮起了大风或下起了小雨该如何应对?如果事先都想好了该如何处理,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措手不及。其次,突发准判断,即遇到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要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快速地做出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例如,说课过程中突然出现电脑黑屏,马上就要能够作出判断,是因临时停电、线路故障、电源线未插好,还是屏保等。准确判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方能快速做出处理。再次,遇事要冷静,即现场出现任何突发事件都要能够头脑冷静,绝不可手忙脚乱表现出不知所措,从容应对本身就有利于妥善解决突发事件。面对难以解决的突发事件都应该表现出从容淡定。最后,处理不中断,即当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处理突发事件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一旦不能马上恢复正常,就要转向另一种方式继续完成说课或模拟课的剩余部分内容,最好不要中断比赛。如电路故障一时又无法恢复,就要凭自己准备阶段时对内容的记忆,将比赛继续下去。假如模拟课时突然遇到大风天气,只要示范不受影响,依然可以继续做下去,假如风力较大,无法正常完成示范(如羽毛球的发球技术),可以不用羽毛球只持拍模拟示范动作即可等。总之,遇到突发事件在保证不完全中断的前提下,快速判断、准确处理十分关键。
四、结束语
说课和模拟课不是一回事儿,相信大家都能认同。在把说课说得像说课,把模拟课上得像模拟课的基础上,要想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就需要把握诸多技巧,本文仅仅从语言、身体、创新、应变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分析,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还需要参与说课和模拟课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不断探索,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最有效方法,甚至可以形成说课和模拟课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