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项目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6-11-28韩鹏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篮球

韩鹏(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高校篮球项目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韩鹏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摘 要:在高等院校当中篮球运动是开展比较广泛、基础比较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在高校当中的开展情况直接反应了我国当下整个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成果。该文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中篮球项目教学现状的分析来对照整个体育教学的发展成果,并提出一些策略及建议,对当下高校篮球项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 篮球 教学现状 对策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纲要》规定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主要对大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以及体育素养,并着重指出体育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偏废。篮球项目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锻炼的传统项目,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优势,另外篮球项目有受到环境制约和场地条件影响小,集娱乐性、趣味性强于一身,具有广泛的人群基础,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以及增强其团队精神的重要优势。而新《纲要》的颁布已经十余年了,篮球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科目的发展现状如何?该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篮球项目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意见、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篮球项目的发展添砖加瓦,也期望得到同行的关注并对该文予以斧正。

1 当前高校篮球项目的教学现状分析

1.1偏离目标导向,教学目的不明

新《纲要》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方面提出了如下目标:第一,运动参与层面;第二,运动技能层面;第三,身体健康层面;第四,心理健康层面;第五,社会适应层面。它是对高等院校在体育课程目标方面提出的要求,但是从目前高等院校在篮球项目方面的教学情况来看,各大高校仅仅做到了从运动参与层面与运动技能层面的要求,而大大忽视了大学生最重要的后3个层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要求。高校教师也通常会将篮球技术和篮球技能的培训作为当前篮球项目的重点,而忽略了学生的本质,忽视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这一大前提,更加忽视了新《纲要》对体育课程提出的目标。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将体育锻炼作为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体质以及体育素养,在大学生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来接受来自社会的挑战,但是,当前的体育课程包括篮球课程在内,往往忽视了这一大的前提和本质,偏离了篮球项目的本身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以及提高团队精神的实质,往往以个人的技术为目的,这样下去,当大学生离开校园,往往很难坚持在篮球方面的锻炼,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兴趣,这样的结果就是当前的篮球教学实质是脱离其目标导向的。

1.2教学模式单一,缺少方法变化

从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看,各大高等院校在篮球项目方面的方式方法都过于单一,缺少方法的变化,从而不能够满足学生在篮球项目方面的学习要求。新《纲要》指出要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多边互动,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教学方式方面加以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从而变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协作的双边活动,这就说明了在教学活动当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反应也相应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因而师生双方都要在这方面一起努力。篮球的教学方法关系着课程目标是否能够真正地实现,也关系着课程内容是否真正地能够万事成,因而在篮球项目的教学实践当中要让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二主”地位共同地发展体现出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提高篮球项目方面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1.3教学内容统一,忽视学生的经验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校1 000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技术、战术、裁判方式、理论4个维度对问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对篮球教学内容非常满意的占到18%;(2)对篮球教学内容满意的占到26%;(3)对篮球教学内容一般满意的占到31%;(4)对篮球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占到17%;(5)对篮球教学非常不满意的占到8%。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篮球项目在体育课堂上面的上课时间有限,不少学生是女生,因此在篮球技能方面的接受能力比较有限,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面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并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机地统一,因而素质好的学生与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受到的教学是一致的,造成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兴趣反应平平。

1.4教学评价内容与考核标准欠妥

对篮球项目进行考核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的考核模式是检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一项标准,也是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的一项重要构成指标。篮球项目作为一门体育课程是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技能,锻炼方法,以及提高身体素质和未来融入社会的身心基础。当前我国的各大高校虽然受到新《纲要》的影响以及制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不少的高等院校依旧沿用着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大大脱离新《纲要》的要求。从当前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内容方面来看,篮球项目的教学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考核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重于考核身体素质,篮球项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与兴趣,但目前的考核标准往往都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其次是对运动技术方面的考核内容偏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够如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篮球项目是一个在个体差异方面要求比较高的项目,身高,体重,甚至是遗传天赋方面的因素对其影响都比较大,因而在这方面需要高校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

2 高校篮球项目教学改革的对策

2.1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篮球项目的目标

指导思想决定课程的发展,针对于高校篮球项目的教学发展改革,主要就要从其指导思想方面入手进行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确立科学的篮球项目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重要的前提,关照不同的学生个体,把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终身性作为其目标,结合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特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2重视对篮球项目的内容选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进行不同的内容选择,从学生个体的身体实际出发,突出篮球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健康性、实用性,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篮球项目第一要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保持终身锻炼的良好体育习惯。

2.3构建科学良好的篮球考核评价体系

在高校篮球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综合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方面的考核,不要仅仅针对学生的篮球技术进行考核,要重视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评价考核标准,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第一要旨,完善健全科学良好的篮球评价考核体系,将多种评价考核体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少军.广西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林政梅.福建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7(a)-0038-02

作者简介:①韩鹏(1987—),男,汉,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38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篮球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