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环境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态研究①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

2016-11-28李佳沈阳体育学院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辽宁沈阳1101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调适体育专业新常态

李佳(沈阳体育学院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 辽宁沈阳 110102)



新经济环境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态研究①
——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

李佳
(沈阳体育学院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 辽宁沈阳 110102)

摘 要:该文已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例,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列举了自我意识过高、侥幸、择业目标不切合实际和安于现状四种就业心态并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上述心态的成因,最后,创新性地从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给出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适策略,为新经济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 体育专业 就业心态 调适

今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导致就业环境不容乐观。为保证并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转变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帮助他们适应新形势,尽快实现创业就业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 当前就业的社会背景

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就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也会降低;反之,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导致就业水平低,失业率则会升高[1]。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过去必然有显著的减少。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2013年699万人,2014年727万人,2015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50万人,2016年预计765万人。应届和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己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而就业问题在面对压力与困境的同时,也不断有机遇出现。与体育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相关的利好的政策,如2014年国务院4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这个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体育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期,供给侧改革又频繁被提出,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最热词汇。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发展服务业及新兴产业,提升创新转化率是两条重点的路径[2]。在多项政策及改革措施中,不难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升级调整,新的就业路径已然形成。

该文研究的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调适策略。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处于“就业”这一人生关口时,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及自身的不确定因素,总会产生各类心理问题[3]。

2 地方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心态分析

沈阳体育学院是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等体育院校,在我国14所专业体育院校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学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占比85%左右,因为突出的体育专业教育背景及技能优势,学生的就业心态与综合类大学学生相比虽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的不同,该文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意识过高。表现在对自身及社会就业情况盲目乐观,不积极主动去了解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的情况,对学校安排的双选会不关注,没有参与热情,对用人单位要求过高,总认为凭借自己拥有的专业能力肯定可以找到更好地工作。

(2)侥幸心理。表现在一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临近毕业尚未确定职业目标,普遍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最后一定能找到工作,不计时间成本。

(3)择业目标不切合实际。由于培养方案的调整跟不上社会环境及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导致大学生择业要求按照对培养方案的认知设定,虽有道理,但与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需求脱节。例如:绝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想做老师,但就业现实是社会需求少,竞争激烈,教师资格证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在这些因素影响下,能走上教师岗位的少之又少。

(4)安于现状。表现在安于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兼职赚钱,不去积极寻找正式的工作岗位,没有明确的就业想法。有时空有创业梦想,但缺乏创业知识,无实际行动。如果老师家长不干涉,在工作的问题上自由随意,缺乏足够的重视。

3 就业心态成因分析

上文提到就业心态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所在。

(1)学生因素。与普通综合类大学的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背景特点及性格精神因素决定他们普遍具有体育专项技能突出,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理性思考能力欠缺等特点。由于技能在身,往往在校期间就能兼职挣钱,对就业的认识没有紧迫感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毕业和就业的问题,往往颠覆认知,追求先毕业,再找工作。

90后学生物质生活优越,个性张扬,追求独立,需要被尊重。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主旋律,找到更好地工作也不再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业标准多元化[3]。他们看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态度,需要被重视和尊重,需要话语权。同时,缺乏对自身的足够的认识,年少轻狂,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充满新鲜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最吸引他们,对常规的就业岗位兴趣不大。

(2)学校因素。沈阳体育学院为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在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中求新求变。自2012年以来,学校在创新创业课程、项目、竞赛等方面多点开花,为学生营造实践氛围,提供实践机会,旨在扩大学生见闻,与时代接轨,培养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几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见雏形,但由于时间较短,尚不够深入,受众范围没有铺开。因此,还有较多的同学缺乏对创业经济时代的认识,对创新创业的内涵不理解,不能将创新创业与自身的就业联系到一起。

同时,学校培养目标的设定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及社会需求还有差距,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还在摸索中进行,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还没能充分发挥,多重因素导致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懵懂,后知后觉,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求职技巧和社会所需的就业技能。

(3)社会因素。供过于求是我国现阶段各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才供给方面亦是如此,因此,求职双向选择是很难平等进行的。作为需求方,在招聘的时候可能不自觉的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由此引发的问题一是招聘要求虚高;二是招聘人员的表现不够专业,这些问题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困扰。觉得被冷落或者轻视,就会让学生们轻易的放弃进一步了解需求岗位的想法,成为一次失败的求职经历。

4 新形势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态调适策略

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一方面,需要学校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就业指导,力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就业主体,他们的自身因素特别是择业心态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适时地帮助该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调整心态,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与机遇,促进其顺利就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深刻剖析自身和社会因素,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进入大一年级开始,为他们详细介绍大学的专业和课程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自己。同时,进行社会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做铺垫。对于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其认识到问题所在,予以纠正。尽早地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的前期基础有哪些,树立职业意识和宏观的职业方向。

4.2 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树立“双创”精神

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开始,要求他们将学习和训练重点放在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上,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与就业目标联系到一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能力素质过硬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开始将模糊、宏观的职业方向渐渐明晰化。同时,创新创业通识课及融入创新创业知识的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等大范围铺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塑造核心精神。正确认识创业的内涵和创业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大学生提早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心态,对未来的就业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会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

4.3 加强创业就业实践,拉近与岗位的距离

学生进入大三年级开始,在抓紧专业能力学习的同时,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带领他们走出校园,走近工作岗位,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引导他们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到国家倡导的热点行业,新兴行业中体验,为就业提供多项选择。创业就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从事喜欢的职业或者创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资源要求,认清理想中的工作与现实在环境、内容、薪酬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及时调整心态。如果学生发现了好的商机并具备一定的资源,学校需要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送上马扶一程。

4.4 加强就业指导,打造阳光心态

学生进入大四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就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针对此情况,就业指导需要从心理和技能两方面着手,指导学生摆正就业心态,提升求职技能。广泛宣传动员结合个别督促调节,点面结合,不漏掉一个思想上掉队、行动上落后的学生。必要时候,还需与家长沟通,共同把好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在求职技巧方面,学校可以拿出资源设立模拟面试室,聘请知名的人力资源面试师,模拟不同的招聘情景,找出学生们就业面试时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导解决,帮助学生卸下心理包袱,求职面试轻装上阵。

参考文献

[1]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82-85.

[2]史姜超,顾潇啸.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你就懂了[EB/OL].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6853.2015-12-01.

[3]史少华.大学生就业观及心理教育的研究[J].大学生就业,2016 (7):56-58.

[4]蒋义舟.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分析及调适[J].高教学刊,2015 (9):83-84.

文献标识码:中国分类号:G647.38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c)-0119-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119

作者简介:①李佳(1982,1—),女,汉,江苏省赣榆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调适体育专业新常态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