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运动员社会流动问题研究的分析①

2016-11-28刘飞飞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

刘飞飞(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成都 610041)



对运动员社会流动问题研究的分析①

刘飞飞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关于运动员社会流动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回顾,结果发现,体育领域内的研究仍停留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地域流动上,而缺少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流动研究;体育领域内的研究多聚焦于优秀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上,而缺少对普通群体的研究;体育领域内的研究依旧停留于传统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而未能与母学科及国际上精确化的统计计量研究方法的运用相接轨。

关键词:竞技体育 体育人才 退役安置 社会流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运动科学技术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化的日益需求,在体育领域中特别是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问题与训练及运动竞赛紧密相关的运动员就业和安置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这种社会问题是随着各个时期市场劳动力与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发生的,它必然会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的分层和社会的流动。美国学者认为,体育是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一种途径,关于职业运动员得成功的关键是高薪的待遇。另一途径是通过体育获得大学文凭和掌握相关的教育技能。然而,体育促进社会上层流动的途径有四种:一是运动技能的科学化是运动员进入职业体育的长板;二是体育将会推进大众者参与者的教育志向与成就;三是在大学或职业体育里成功的运动员将会被商界选中做赞助;四是体育运动将会通过具有“超领域”价值的教导态度与行为而有助于大众者获得社会流动。

1 国内学者研究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历史

国内关于运动员社会流动的最早研究,是庞志强在1989年第一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上的《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影响的分析》一文。该作者对236名调查对象进行了社会流向趋势及对现在所从事职业的态度调查。该文章认为目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业余体校运动员和体工队运动员的流动趋势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体工队运动员社会流动趋向的百分率与退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趋向的百分率存在明显差异。

运动在为国家、地区或者组织单位赢得名誉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财富。因常年的比赛关节损伤,导致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可永葆, 他们也有退役的时刻。于是,伴随着运动员退役之后生活窘迫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运动员退役后,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归于何处,开始成为目前学界和社会讨论的话题。

2 国内学者对运动员在社会流动问题上的研究视角及内容

国内对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流动。如,李小婉《我国竞技运动员的流动性分析》一文,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并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对运动员向下流动的现象做了详细描述和一些建议。另外,一些学者立足本地优势,对优势项目运动员的社会流动进行了研究。如,李亚星、马绍帅、胡杨三位学者对五连冠期间中国女排运动员的社会流动进行了分析。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学及性别研究的视角出发,对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社会流动做出研究。

3 国内学者关于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研究结果

3.1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流动

大部分学者将运动员的社会流动研究重点放置于运动员的水平流动上,目的在于促进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因此,不管是纵向与横向,顺流与逆流。我国竞技人才流动的情况已形成一定的交流体系。专业到业余、业余到专业,这种人才纵横颠倒交流的现象很多,这也是运动员社会流动问题中交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2退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

针对退役运动员,国内学者一般从退役安置和再就业两个方面来着手研究。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在退役安置方面拥有很好的待遇。王雪峰、肖锋、刘洪磊三位学者对奥运冠军的社会流动做了结果和动因上的探讨。他们指出,高水平运动员已有的成绩资本,再加上举国体制的政策导向,优秀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可以很快得到安置。然而,对于普通运动员而言,退役就意味着失业,再加上地方政府退役安置政策不到位,他们退役后失业的风险也在增加。

3.3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如果将个人社会位置的起点定义为个人的初始位置,将终点定义为个人的当前位置,那么这种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当前的社会地位获得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先赋因素的影响和自致因素的影响,也能反映一个社会结构的开放性程度。这种研究可以称之为代内流动。假如以个人的社会位置为起点,将个人的终点定义为起始位置,那么这种研究的方式就是父地位与子地位之间的关系,则两者之间是否能够通过上一代的地位关系传递给下一代。这种研究被称之为代际流动研究,它最终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流动性程度。关于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原因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钟秉枢教授以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为对象, 从运动员的家庭环境、兴趣和爱好、个人条件与机遇;运动员的内在动力、客观环境、物质保障和形态素质等四大因素方面初步探讨了其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其获取成绩的四大因素;成绩资本的数量与层次决定着普通运动员成为何种等级的优秀运动员,并关系着寻找到何种新的职业;运动员在运动队中时间越长,其退役后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就越少;多数运动员的职业地位与其父辈相比得到了提高。

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纵观国内学者对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研究,内容上集中于对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动上,对退役运动员的社会流向动态缺少关注。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献综述,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为主,而基于数据统计的量化研究和质化分析则相对较少。此外,运动员社会流动现象已成为社会学领域的热点争议问题,然而对运动员社会流动现象的分析,应该与母学科相结合,从母学科中汲取养分,才能使对于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研究更加有质感。

5 未来的研究趋势及方向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近年来对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的关注,运动员的社会流动问题与政治经济改革带来的重大社会结构变化紧密相连。对运动员社会流动方向、动因、结果的研究将成为体育人文社科中某一领域不可缺少的重大议题。未来对于运动员社会流动现象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将更加重视体育人才流动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退役转型两者之间的对接关系。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重视从运动员社会流动引申出来的体育参与人群的社会流动情况也将会受到关注;在研究方法上,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议题急切呼唤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精确统计技术分析,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在研究视角上,该议题迫切需要具备社会学专业知识的人群和学者参与进来,使该议题更具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庞志强.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影响的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00):142-147.

[2]李亚星,马绍帅,胡杨.浅谈五连冠期间中国女排运动员的社会流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9):17-18.

[3]王雪峰,肖锋,刘洪磊.结果与动因:中国奥运冠军的社会流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6):71-77.

[4]焦万芹.湖南省女性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赵溢洋,刘一民.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J].山东体育科技,2007(1):8-10.

[6]仇军,郭红卫. 对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一文的述评[J].体育科研,2012 (6):32-35.

[7]余芳雄. 甘肃省女性退役专业运动员就业现状调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刘建.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资本的获得及资本性功能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1):3-11.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15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50

作者简介:①刘飞飞(1989,8—),男,汉,贵州湄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径。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
浅析青少年拳击爱好培养的重要性
兴奋剂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产权困境”下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究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