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尚武精神发展的重要性①
2016-11-28简志海田达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简志海 田达(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论古今尚武精神发展的重要性①
简志海田达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武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的大地上尚武之风不曾完全熄灭,然而纵观今日这社会道德沦丧,国家积弱多年,是可谓真正的“东来病夫”。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尚武之风进行系统的阐述,应对现时岌岌可危的民族现象,试图重树我华夏尚武之传统,寻求尚武之精神,使我民族做一头真正的雄狮,立足于世界之林。
关键词:尚武 武德 精神 重要性
1 尚武之源
一个人堕落就会被别人看不起,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落后就会被外敌入侵。所以,崇尚武力一直是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的第一的要务,一个国家只有军事力量强盛,别人不可能欺之。尚武从人类诞生时就伴随之,其经历了千秋万载,是个人、国家及民族自保和入侵的不二法门。梁启超先生曾指出:“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中国民族之不武,则第二之天性也。”上古时期的部落为了保家卫部,习武成风形成了彪悍的尚武之风。
2 尚武之风历来兴盛
2.1尚武之沿革
至夏商周三代,虽受周礼的教化,人人文武并重,但由于上古时期形成争强好勇的风气,使得尚武仍成为主流,诸国之间战乱连连,国家不得不时刻武备。当时的学校主要以祭祀与军事训练为主,足见武风之盛。
先秦时期是我国尚武之风最盛之时,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多,各个诸侯国都在强盛自己的武备力量,保家卫国是这时候每个人心中的任务,这一年代每一个官员门下都养有2000~3000食客,那时可称之为“武士”,用于自卫与关键时刻的反侵略。先秦时期配剑成风,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随身都配有剑,有一种说法是不管人的家庭情况如何,其死后的陪葬品中都会有一把剑。武士动乱年代就为主人扫除异己,但到了和平年代主人便驱散他们,至使大部分人流落到民间而成为了“侠士”,于是就有了传说中的江湖。
汉、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有赫赫的功绩,大部分都出现了盛世,这不可谓是尚武之风不盛,其盛世出现的前提是和平年代,那和平年代的保障就是国家军备力量的强大,所以,这些朝代都很重视武力,无论是攘外还是安内,都需要强大的武力支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陆续被西方列强侵略,签下了一系列卖国条约,多年的闭关锁国使中华民族变得十分文弱,都是谦谦君子,手无缚鸡之力,在外国列强的长枪大炮面前发挥不了一点作用,这时就出现了一批为救国救民而四处奔走的有为青年们,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判断为整个民族的存亡做出撕心裂肺的呐喊:全民习武,强国强种。
2.2古往今来尚武之必要
首先,尚武之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保家卫国、看家护院的一些本能需求,比如:在诸侯国征战连年的时代,保家卫国则成为了当时人们的第一要务,想要使自己的国家立于世界之中则必需有强悍的武备,只有军事力量强盛才可能生存,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国防、国防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国防靠的就是国家的机器军队,军队就是尚武之先锋
其次,是个人的需要看家护院、防身自卫,在春秋战国“侠士”盛行的年代,人在江湖中行走,不得不有一身真本事,在那个鱼龙混杂,动不动就要人命的年代一身好的武艺才能让你在江湖中活得更长,生存是人的本能,这时的生存教育就是崇尚武力。
3 尚武古今之涵义
3.1古之“武”
3.1.1勇武技术层面
在大多数人的武术观里面,要成为一个武之大成者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超群的武艺和谋略;二是有高尚的武德。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才合乎才德兼备的宗师级人物。超群的武艺就是说此人的武艺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不是一般人能与之匹敌的,但不是说其天下无敌,天下没有永远的第一。时迁飞檐走壁、项羽力扛九鼎、赵子龙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等等,足以体现出个人的武艺之高,可以说是神乎其技,可想而知武艺是多么的超群,如,三国的关云长、赵子龙、张飞等;水浒中的林冲、秦明等;超高的谋略就是一些大将之辈,如,孙宾、孙武、韩信、项羽等等。
3.1.2武德精神层面
武字的解释亦为止戈为武,习武先习德,习武先习礼这是历来的传道宗旨。武德在任何时代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武德的传统内涵主要包括:忠、仁、义、礼、信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中华的传统道德。
“忠”是武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精忠报国”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也是中华武德风范的最高境界。无数的青年们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抛头颅撒热血,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这足以说明忠的重要意义。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其涵义是仁慈、善良和爱心去对待人和事。爱人则成仁,就是一个人的胸襟要宽广,为人处事要大度有容人之量。
“义”字面的意思是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的时出手,帮人一把,即为义。就是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意。义有大小,小则是义薄云天;大则是敢挺身而出的大义。
“礼”武术中很重视礼仪,武术礼仪是武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者诚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保障,对人要有诚信。习武之人重信誉,守承诺,言行一致。
3.2尚武今之新解
青少年是社会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欲强我中国少年则应对其进行中华的武德教育,对习武之人提武德教育是理所当然,也很容易实行,但是现今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武德教育有一定的隔膜。但是如果提倡尚武精神的教育就不会产生诸多的阻碍。今天所提倡的尚武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中武术传统的核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它应该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今之所提之尚武远超出古之武德之“忠、仁、义、礼、智、信、勇”等及武术之内的一切有关联的东西,不只是习武之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可以这样解释今之尚武之涵义。
4 重树尚武之风的必要
4.1从现实出发
现如今社会出现了诸多的暴力事件,如,印度的女性被侵、钓鱼岛国内的打砸事件、国内城管的暴力执法事件等等,都是一些对于尚武之曲解,其没有领会尚武精神的真义,止戈为武,而是片面的追求一种武力的展示,以求达到功利的目的。尚武之风虽要提倡但是要促进其往积极方面去发展,虽然不可避免一些问题,但是可以以问题引导不断地进行改良。现如今可以看到祖国的接班人越来越羸弱,如,在幼儿园中男生越来越女性化,整个素质开始下降,这是一个高危的趋势。
4.2人的自身需求
人的原始状态是动物性的,其一切的行为都是本能的原始性的,也可以这样说在原始的社会里只有保持强健的体魄,才能够生存下去,其本能的目的是生存,所以,人的初生时是崇尚武力的。现在的人要有尚武之精神才可能在这个比原始社会更加原始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是重中之重,在这个激烈动荡的社会中能力才是关键的要素。
5 结论
(1)尚武精神是我国的民族精神,只有不断地弘扬尚武精神,个人和社会才会进步。
(2)尚武精神不仅要学习武之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武之精神。
(3)青少年是社会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欲强我中国少年则应对其进行中华的武德教育。
(4)新时代的尚武精神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只是习武之人所说的武德等局限性的内容,新时代的尚武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中每个人都应发扬的民族精神,所谓全民皆尚武,心中何所惧。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5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苗志良.崇尚武德与精神文明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3(3):77-79.
[3]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86.
[4]杨勇.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3.
[5]吴永杰.“尚武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传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6]李梦桐,胡晓飞,李金龙,等.论尚武精神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8):100-106,111.
[7]郑良思.校园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与作用[D].武汉体育学院,2012.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15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51
作者简介:①简志海(1991—),男,瑶族,湖南郴州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