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中“参数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
2016-11-25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陈德军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陈德军
例谈高考中“参数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陈德军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成了高考的热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求参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不少问题靠传统方法不容易求解,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其应用.
一、利用函数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解题中遇到形如“要使f(x)>a成立”或“要使f(x)<a成立”的问题,只需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使得f(x)min>a恒成立或f(x)max<a恒成立即可.
案例1已知a>0,b∈R,函数f(x)=4ax3-2bx-a+b.
(1)证明:当0≤x≤1时.
①函数f(x)的最大值为|2a-b|+a;
②f(x)+|2a-b|+a≥0.
(2)若-1≤f(x)≤1对x∈[0,1]恒成立,求a+b的取值范围.
解析:(1)①f′(x)=12ax2-2b=12a
当b≤0时,有f′(x)≥0,此时f(x)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0≤x≤1时,f(x)max=max{f(0),f(1)}=max{-a+ b,3a-b}=
②由于0≤x≤1,故当b≤2a时,f(x)+|2a-b|+a=f(x)+ 3a-b=4ax3-2bx+2a≥4ax3-4ax+2a=2a(2x3-2x+1).当b>2a时,f(x)+|2a-b|+a=f(x)-a+b=4ax3+2b(1-x)-2a>4ax3+4a(1-x)-2a=2a(2x3-2x+1).
设g(x)=2x3-2x+1,0≤x≤1,则g′(x)=6x2-2=
x00,3()3()11 g′(x)-0+ g(x)1减极小值增13 333,
所以,当0≤x≤1时,2x3-2x+1>0.
故f(x)+|2a-b|+a≥2a(2x3-2x+1)≥0.
(2)由①知,当0≤x≤1时,f(x)max=|2a-b|+a,所以|2a-b|+a≤1.
若|2a-b|+a≤1,则由②知f(x)≥-(|2a-b|+a)≥-1.
所以-1≤f(x)≤1对任意0≤x≤1恒成立的充要条件
在直角坐标系aOb中,上面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如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其中不包括线段BC.
图1
作一组平行线a+b=t(t∈R),得-1<a+b≤3.
所以a+b的取值范围是(-1,3].
特别地,注意条件“a>0”,重视端点的取值情况.
二、利用分离参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所谓分离参数,是指在含有参数的方程(不等式)中,通过同解变形,使参数与主元分离于方程(不等式)两端,则所蕴含的函数关系便由隐变显,进而研究函数的最大值(极值)或图像,求出参数范围.分参法是解决参数取值范围的常见解法,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函数不再含有参数,变成了一个具体的函数,从而避免了讨论.
案例2f(x)=x-ln(x+a)(a>0)的最小值为0.
(1)求a的值;
(2)若∀x∈[0,+∞),都有f(x)≤kx2成立,求k的最小值;
解析:(1)a=1.(过程略)
(2)x-ln(x+1)≤kx2,当x=0时,k∈R.
故φ(x)在(0,+∞)上单调递减,φ(0)=0,所以φ(x)<0,即g′(x)<0;
分参之后能得到具体的函数,不用讨论,但是得到函数后再求极值是一个难点,当一阶求导后,需要把分子单独拿出来研究其零点的情况,很多题在求导后是分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分子,不要在带着分母整个求导.
三、利用构造函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解题中若遇到有关不等式、方程及最值之类问题,利用参数分离会失效,这时可以设法建立起目标函数,并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用函数的观点加以分析,常可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从而易于找到一种科学的解题途径.此类问题对转化能力要求很高,不能有效转化是解题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要善于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从而体现导数的工具性.
案例3设函数f(x)=ex-1-x-ax2.
(1)若a=0,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略.
(2)注意到f(0)=0,f′(x)=ex-1-2ax,由ex≥x+1,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故f′(x)≥x-2ax=(1-2a)x,从而1-2a≥0.
当x∈(0,ln2a)时,φ′(x)<0⇒φ(x)在(0,ln2a)上单调递减,φ(0)max=0,故x∈(0,ln2a)时,φ(x)<0,即f′(x)<0.
故x∈(0,ln2a)时,f(x)在(0,ln2a)上单调递减,f(0)=0.故x∈(0,ln2a)时,f(x)<f(0)=0,故a>1不成立. 2
此题若要用分参法解决,需要罗比达法则,超出了高中知识范围,故本题只能用讨论法去做,那么这类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注意题中的条件“若x≥0时,f(x)≥0”,当x=0正好有f(x)=0,这是讨论法的关键提示.
四、利用不等式放缩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要证明不等式A<B成立,有时可以将它的一边放大或缩小,寻找一个中间量,如将A放大成C,即A<C,后证C<B,这种证法便称为放缩法,常用的放缩技巧有:(1)舍掉(或加进)一些项;(2)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3)应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放缩.
案例4若函数h(x)满足:①h(0)=1,h(1)=0;②对任意a∈[0,1],有h(h(a))=a;③在(0,1)上单调递减.则称h(x)为补函数.
(1)判断函数h(x)是否为补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存在m∈[0,1],使h(m)=m,称m是函数h(x)的中介元.记p=(n∈N*)时h(x)的中介元为xn,且Sn=若对任意的n∈N*,都有Sn<12,求λ的取值范围.
(3)当λ=0,x∈(0,1)时,函数y=h(x)的图像总在直线y=1-x的上方,求p的取值范围.
解析:(1)函数h(x)是补函数.(证明略)
①当λ=0时,中介元xn=
(0,1)或
得中介元xn=
综合①②知,对任意的λ>-1,中介元为xn=
于是,当λ>-1时,有Sn=当n无限增大时,)n无限接近于0,Sn无限接近于
故对任意的n∈N*,Sn<成立等价于
即λ∈[3,+∞).
(3)当λ=0时,h(x)=(1-xp
②当p>1时,依题意只需(1-xp)p>1-x在x∈(0,1)时恒成立,也即xp+(1-x)p<1在x∈(0,1)时恒成立.设φ(x)= xp+(1-x)p,x∈(0,1),则φ′(x)=p[xp-1-(1-x)p-1].由φ′(x)= 0,得x=时,φ′(x)<0,当时,φ′(x)>0.又因为φ(0)=φ(1)=1,所以当x∈(0,1)时,φ(x)<1恒成立.
综上可得p的取值范围是(1,+∞).
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函数的新定义,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以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点(xp,h(xp))不在直线y=1-x的上方,不符合条件.
1
五、利用数形结合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某些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既不好分离参数求解,又不能转化为某个变量的一次或二次函数时,则可采用数形结合法.利用数形结合往往能迅速而简捷地找到解题途径.对于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我们可以先把不等式两端的式子分别看成两个函数,且画出两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观察两图像的位置关系,从而列出关于含参不等式的约束条件,进而解决问题.
案例5已知函数f(x)=-x2+8x,g(x)=6lnx+m,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y=f(x)的图像与y=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交点?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m,满足题意,故可构造函数F(x)=f(x)-g(x)=-x2+8x-6lnx-m(x>0).
因为函数y=f(x)和函数y=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交点,所以也就是函数y=F(x)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即关于x的方程-x2+8x-6lnx-m=0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于是再构造函数y=m,φ(x)=-x2+8x-6lnx,也即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x(0,1)1(1,3)3(3,+∞)φ′(x)-0+0-φ(x)递减极小值递增极大值递减
图2
由上表和图2可知,当直线y=m位于两极值点之间时,函数y=m和φ(x)=-x2+8x-6lnx的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交点,即7<m<15-6ln3.
所以存在这样的实数m∈(7,15-6ln3),使得y=f(x)的图像与y=g(x)的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移项,重组转化为常见的熟悉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通过图像研究函数问题是具备较高数学素养的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一些含参变量的问题,往往看起来很复杂,甚至无从下手.但如果能把握题目的结构,通晓基本题型的解法,进而确定求解方法,则会收到简捷明了、事半功倍的效果.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