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微企业社保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6-11-24宋文浩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5期
关键词:社保小微企业政策

宋文浩

摘要:研究小微企业社保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目的在于从现有的社保政策困局中寻找一条更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改革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小微企业社保政策现存的问题阐释了小微企业社保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微企业;社保;政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以及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占国内企业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为全国GDP创造的贡献也超过了65%且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同时,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小微企业的贡献率高达85%,利税上缴贡献率则达60%。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其实正在取代传统的国有、合资、独资等大中型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地位,正在成为实现未来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的生力军。

一、小微企业社保政策现存的问题

虽然小微企业在税收、GDP等诸多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然而就社保支付这一层面,小微企业却面临着“小马拖大车”的严峻问题。比如,社保缴费基数高、负担重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各类媒体涉及社保缴纳的报道中总离不了“依据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内容,也就使普通民众形成社保基数是国企、私企、合资等社会所有行业企业员工薪酬平均值的印象。殊不知,此处的“平均工资”主体却是非私营企业在职员工薪酬,而更大多数小微、私企等的员工薪酬则仅以“抽样”成为补充和参考。于是,现实中居于中下游水平的小微企业员工薪酬面对社保缴纳时不得不依据上游水平的非私营企业标准,这对本就以薄利甚至微利支持运营的小微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根据我国现有社保组成内容,即使只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且在最新下调了工伤和失业两项比率后计算,需上缴社保金额占薪酬总额比例依然高达近40%。对比美国、德国、日本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同样是小微企业,这三个国家社保缴费比例仅占其薪酬总额的9.7%、20.85%、13.77%。由此可见中国小微企业承受的社保负担之重。

二、小微企业社保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一)维持较低活力和低水平发展

由于人力成本过大,挤占了用于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等其他部分的投入应用,小微企业不得不保持相对较低的生产经营活跃度,使自身在一种低水平状态下发展。一些企业为维持生存,只能通过延缓甚至放弃向技术或资金密集型升级的方式应对昂贵的人力成本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压缩人力资源附加值

具体表现有压缩用人数量与少用高价值人才等方面。人力成本的负担让小微企业主在招工时必须慎之又慎,将企业员工数量压缩至最低限度并且尽量选择能够以最少薪酬聘任的员工。这样的做法既让企业通过增加人员扩充企业规模的计划受到打压,也使员工的构成只能维持在低附加值水平,无法利用聘任高附加值的真正人才助企业发展一臂之力。

三、对策

(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扶助政策

这一对策主要针对管理层而言。在已经实行的下调政策内容基础上持续对其他项目进行更多减负政策的调整。比如在缴费基数衡量方面,应当专门就私营企业甚至小微企业的薪酬进行最大限度广泛、详细的调查取证,从而获得最客观、真实的平均薪酬数据。再在这一数据基础上设定社保缴费比例。

同时,以已经推行的“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基础上再针对小微企业制定对应的扶助政策。无论是通过增加财政扶助适当减少养老和医疗两项社保数额还是仅只对其中一项进行政策倾斜都能够对小微企业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量。

倘若直接通过社保政策倾斜帮扶小微企业的措施缺乏可操作性,那么从财税、税费等其他方面进行救助也是可以尝试的策略。比如,根据小微企业聘任员工数量或者根据企业为员工购买的社保金额占比等设置降低企业税收比例的衡量标准,按照“梯级”减负原则,企业聘任员工每增加一定数量,则税收减少一定比例的数额等。

(二)采取更多元手段增加“内升”动力消减既有的社保负担

这是针对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而言的对策。管理层面的政策性调整属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企业不能在“等、靠、要”的心态中坐观政策的利好消息。在相对不利的局面中通过企业内部机制创新、采取更多元手段增加“内升”动力消减既有的社保负担才是一个有预见性、前瞻性的企业应有的对策。

对于初创的小微企业来说,适当选择“外包”分散企业负担,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事业发展不失为值得采纳的举措。时下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将财会、文秘、专利甚至部分营销、物流等业务进行“外包”处理,企业自身不再需要聘任过多员工逐一满足以上业务发展的需求。初创期的小微企业不妨利用越来越先进和全面的“外包”技术在时间积淀过程中累积相对充足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经验和资本,以便为后续扩充规模夯实基础。

至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小微企业,适当增加员工数量已经成为企业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必须。此时的企业除了在选人用人方面备加谨慎外,还可以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培训以提高员工技能与素质。比如企业内部可以采取“轮岗”工作制,鼓励甚至强迫员工在不同岗位间轮换工作。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员工适应多个岗位的不同需求,成为“一专多能”式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从而使企业员工在多个岗位的实践锻炼过程中不断提高附加值,给企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与能。

四、结束语

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当下中国正在以其灵活机动的发展模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着越来越多的价值,但既有的社保政策对在其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定的阻碍力量。创新不甚完善的社保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管理层需要充分考虑和采取措施的改革事项,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众多小微企业延续生命和发展壮大提供宝贵的支持,也是在创新2.0环境下实现各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寅桓.当前小微企业新增扩面参保体系中业务经办面临的问题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6-19.

[2]陈雪娇,苏建国.小微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J市为例[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6-50+93.

猜你喜欢

社保小微企业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社保财务经济管理中档案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社保基金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