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
2016-11-24于卓
于卓
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决定着实现宏观调控的宏伟目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秉承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就业增速却非常缓慢,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现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且定期的失业问题;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因此劳动力基数也大,我国的就业压力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供大于求,结构性的失业问题也相当严重,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关键词:经济发展;就业效应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02
一、我国的就业形势概述
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供应关系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
首先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在劳动力供应方面,一是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增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仅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供给达到5000多万;二是由于近几年间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大学生中“毕业等于失业”的话题屡屡被提起。三是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下岗职工数量增多。而在劳动力在需求方面,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多数岗位已达到饱和,并且当前岗位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要求,造成就业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巨大的劳动力就业需求。
据国家劳动和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未来几年里内,我国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而就业市场内原本已存在近900万失业人员。目前我国正积极地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这一因素又会使每年都会产生新的失业人员。按照目前水平,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能保持在9%左右,预计新增就业岗位大约会在1200万左右,但仍不能填满就业方面巨大的缺口。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同样不容忽视。劳动力总量巨大,但某些具体领域仍供不应求。具体到三大产业来,在第一产业中,大多数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所从事的工作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农业是国家经济之本,是解决我国众多人口基本温饱的根本保证,因此一定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业的技术含量,这就决定了在农业方面还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目前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能提供的相关高端人才极为有限。在第二产业中,我国近几年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为GDP增长作出极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工科类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每年增长,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极为迅速,大学生从选择学科到就业之间具有时滞性,毕业生中传统工业所需的占大多数,以至于我国目前所需要的人才与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完全匹配,我国当前着力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新型领域,这些领域仍急需大量人才。第三产业对就业率的作用极其显著,一些高端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比如会计师事务、涉外金融服务、经济分析师、心理咨询师等现代行业,都急需大量人才,而在这些方面,目前所能提供的人才较少。
二、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互动机制
宏观调控政策有四个基本目标:低失业率、价格水平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样都是决定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技术条件等外界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俗来讲就是人们通过就业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创造出劳动价值,增加社会产出,并且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进行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从而又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又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就业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要提高“后富人”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然不能搞平均主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平均分配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办法是要让人们充分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来,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就业方式与制度的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增长,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不再禁锢劳动资源,使劳动者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自主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由选择就业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民仅靠土地维持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大量闲置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近几年已破了亿人大关。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基础性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带动就业有效需求的增加。经济发展进程中合作体的成立以及其交流的增多也会拓展有效就业市场空间,例如欧盟组织成立后,各国之间经济往来增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此期间其成员各国的失业率也都有明显的下降。除此之外,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教育培训系统的改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正是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这种相辅相成、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促成了其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三、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不一致性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并不如理论上的一致,经济不断发展而就业不升反降的“怪圈”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不一致的表现
先来看一组世界范围内的数据,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在上世纪60年代产出增长的百分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百分比却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增长。我国也不例外,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把历史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过的这种现象称之为产出——就业滞后现象。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年平均达到9.4%,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逐年下降,甚至一度出现“没有就业的经济增长”,高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从表中数据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我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即使近几年改变发展思路不再“唯GDP是图”,致使GDP增长率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以上,而就业率却逐年下降,仅在2001-2005年间有所回升,可见经济增长对就业率的贡献越来越弱。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不仅仅会导致国民经济社会的恶性发展,更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
(二)经济发展与就业不一致的原因
首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长期的良性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的确飞速增长,创造了“东方经济奇迹”,但由于发展理念的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追求GDP,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更深层次的一面,使得其余社会目标被忽视,造成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极度的不一致。
其次,虽然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提高就业率,但在实际情况下,技术条件不可能不变,因此在科布-道格拉斯定律的假设中“技术条件不变”这一前提并不成立,随着时代的进步,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推动着技术创新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替代人工完成,先进的技术设备会对原有的就业产生排挤。
再者,国有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员工数量庞大、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愈发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许多职工离岗或下岗,这些被释放出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又缺乏一技之长,导致相当多的下岗职工不能重新再就业。
最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是造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局面的一大重要因素。中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而农村务农工作又具有较强的时令性,季节性失业严重,因此目前在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着大批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每年大约有近千万农村人口转入城镇现代部门就业,但这些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大多数农民工在农忙时节又要回到农村,因此就业效果不甚理想。
四、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对就业效应的拉动作用
经济增长只是社会整体进步中的一部分,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更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感,但经济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其余深层次问题共同发展。
第一,必须要改变以往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当前政府对GDP的过度追求,各级政府也不应再以GDP指标作为考核标准,而是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效应之间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第二,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前提,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建设,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加大发展二三产业的力度,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不断拉动就业的过程,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将城镇和乡村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促使城乡综合发展,统筹兼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中能够效顺畅地流动,也使得人才可以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第四,要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我们要将“人口负担”转变成为“人口优势”,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缓解就业压力,重点加强对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素质就业。
五、结论
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前提和保证,就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作为支撑,即使有技术、资本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的贡献,经济发展肯定要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的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也多,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不佳、国内体制转型的情况下,就业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国民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应当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既要认识到其一致性与统一性,又要认识到其非一致性,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和解决其中的矛盾,提出适合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的有效理论,以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明.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J].理论与改革,2013.
[2]王经绫.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薛广洲.三个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度思考[J].邓小平研究,2015.
[4]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江海学刊,2008,.
[5]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C].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6]贾琼.社会建设的政策取向[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
[7] 陈云,游钧.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就业策略[J].中国劳动,2010.
[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张小建.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J].中国劳动,2012.
[9] 劳动部.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研究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