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阿广电 握手宁夏——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合作谱写新篇

2016-11-21文/马

传媒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阿阿拉伯广电

文/马 莉

中阿广电 握手宁夏——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合作谱写新篇

文/马 莉

当地时间2016年7月24日21点30分(北京时间7月25日1点30分),宁夏广播电视台的节目通过迪拜中阿卫视,使用有线及卫星电视传输方式实现了在阿拉伯国家落地传输。即日起,22个阿拉伯国家的观众可以收看到来自中国宁夏的电视节目。此次落户迪拜中阿卫视,是继4月27日宁夏广播电视台“中东迪拜记者站”挂牌之后,在阿拉伯国家开辟全新传播版图的又一成功举措。

先行优势缔结友谊之花

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省级建制的回族聚居区,在实施“以中阿经贸合作为中心、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政治、人文、地缘、资源、产业等多种优势。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积累和升华。近年来,宁夏以空前开放的姿态,举全区之力推进中阿合作,宁夏广播电视台也在面向阿拉伯国家开展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中拔得头筹。

2016年4月 27日宁夏广播电视台“中东迪拜记者站”挂牌成立

早在2009年,宁夏台就确定了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外宣战略。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开播后,为了借助这一有力的外宣平台,打通宁夏广播电视节目走向阿拉伯世界的通道,宁夏台在北京成立了“阿语节目制作中心”,与央视阿语频道密切合作,努力提升自身阿语节目制作水平。同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保持联系,加深共识,将介绍宁夏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等内容的节目推荐给各国文化参赞,通过他们将节目带给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和观众。

为了真正赢得阿拉伯国家电视观众的青睐,与阿拉伯国家广电媒体建立长期的节目输出机制,宁夏台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一批选题。以中阿建交史和回族发展史为题创作了纪录片《中阿友谊》和《中国回族》,以回族文艺和宣传宁夏为纲制作了专题片《花儿的家乡》和《宁夏》。四部电视片的阿拉伯语版先后在央视阿语频道播出后,宁夏台将其赠送给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约旦、科威特、西班牙、埃及等国电视台播出,反响强烈。

经过前期的“投石问路”,根据实际情况,节目输出的具体方式被逐步确定。一是将我国优秀影视节目的译制版以赠播的形式提供给阿拉伯国家广电机构播出;二是整合一定时长的节目与阿拉伯国家的节目进行交换播出;三是通过合办栏目、合作拍摄的方式共同播出联合制作的节目。

接下来,一批宁夏台自办栏目走出国门。体验式真人秀节目《这里是宁夏》、人物故事类节目《天下回商》、休闲旅游类节目《周末旅行家》精选近200集译制成阿拉伯语,陆续发往阿拉伯国家电视台。同时,突尼斯、沙特等台也寄来了自制的动画片、风光片等节目,纷纷在宁夏台地面频道播出。

2014年,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开展中外合拍,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宁夏台斥资千万,拍摄了大型人文纪实片《黄河》、旅游风光片《丝路印象》(国内季)和清真美食片《清真的味道》(国内季)三部纪录片。《黄河》是与日本NHK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丝路印象》和《清真的味道》“国内季”摄制完成后,即将与阿拉伯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国外季”。

平台优势铸就丝路连理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顺应时代潮流,沿着历史足迹,继续构筑着一条持久和平、兴旺发达的新丝绸之路,续写着丝绸之路文化共融的新篇章。2013年,宁夏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作为中阿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联合主办,宁夏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为中阿媒体提供了两年一次面对面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日渐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向西开放,特别是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每届论坛上,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视机构负责人与国内广电媒体精英齐聚宁夏,在节目交流、技术合作、人员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务实合作,逐步形成了“凝聚共识,促进民心相通;创新方式,深化务实合作;开放包容,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愿景。

近年来,中阿广播电视媒体在论坛机制的引领下,全面深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与部分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数部节目授权播出协议,达成了多个节目交流合作项目。借助论坛,宁夏台也与中阿卫视、埃及、沙迦、突尼斯、黎巴嫩、约旦、阿尔及利亚、阿曼、苏丹等国家电视台,阿联酋迪拜电视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内容包括节目交换、人员互访、联合摄制等。截至目前,共制作节目5000分钟,译制节目8000分钟,并已通过多种方式在阿拉伯国家落地播出节目6000分钟。

为了积累和扩充节目输出资源,2015年宁夏台以300万分钟本台节目为基础建立了“中阿影像资料库”,同时征集和收录国内其他省市台节目约48000分钟,节目库正在不断扩充。目前现有节目已投入翻译进程,还有大量节目正在进行征集或购买。未来将以租用、购买,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获得更多阿拉伯国家媒体频率、频道时段,用于我广播电视节目输出。

鉴于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2016年1月,国家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强调,“继续办好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开展影视节目译制和授权播出,开展广电技术和产业合作。鼓励双方互办电视周,互派电影代表团并积极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按照中央要求,宁夏台继续以积极有为的姿态,扎实推进宁夏乃至全国同阿拉伯国家广电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市场优势共谱合作华章

中华文明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正在引起世界新一轮的关注。而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视长期受到西方媒体的占领,使得他们渴望了解中国的诉求更为迫切。在三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上,许多阿拉伯国家的代表都表示“希望更多地播出来自中国的电视节目”。

2015年,宁夏台持续推进的“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合作项目”被列入国家“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为了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着力扩大对外宣传,建设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传输覆盖网络,宁夏台紧抓当前大好机遇,将中阿合作项目作为巩固面向阿拉伯国家外宣成果的“一号工程”来抓,全台各部门全力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内容,宁夏台自身发展也需要大胆开拓国际市场。因此,当前一个时期,通过节目推介、举办电视周、手机客户端推广等举措,不断增强我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接受度,是进驻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市场的先决条件。目前宁夏台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与推进:

一是通过每两年一届的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上的“节目推介”环节,以及受邀参加阿广联年会和阿拉伯国家广电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的机会,推荐我国优秀的电视节目,达成节目播出协议。今年5月3日,宁夏联合代表团在突尼斯参加第17届阿拉伯广播电视节,在当地时间5月2日中国联合展团举行的“中国影视节目推介会”上,宁夏台多部节目受到阿广联成员单位代表的一致认可。

二是自2016年起,宁夏台将落实“单年举办论坛,双年走进阿拉伯”的方针,到阿拉伯国家中心城市举办“中阿电视周”活动。今年4月,第一届中阿电视周总体方案已制订完成,在宁夏联合代表团赴阿业务交流访问期间,与迪拜中阿卫视达成联合举办“首届中阿电视周”的协议。届时活动将主要以节目展播、节目营销,高层会谈、现场签约等环节构成。

三是在阿拉伯国家设立节目运营部门。今年4月30日,宁夏广播电视台中东记者站在迪拜成立,这是宁夏电视媒体首个海外分支。日前,驻站的人员已派往迪拜,且从7月25日起,迪拜中阿卫视在黄金时间开辟专门时段,每周2小时播出宁夏台提供的纪录片和专题片。

四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宁夏台专为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开发了中阿双语手机APP——“中阿视界”。阿拉伯国家手机用户将能够随时随地观看来自中国的电视节目。这款手机应用设置了“中阿影像库”“合作项目库”“中阿人才库”,以及“最新资讯”“特别专题”“观众点评”等栏目;提供“在线观看”“下载观看”“节目检索”,并预留“购片流程”等功能。内容将依托宁夏广电网的“宁夏互联网视频档案馆”丰富的视频节目资源,先期为手机客户端提供整理视频资源近20万条。另外,宁夏台微门户“红枸杞”手机客户端,目前用户数已近10万,为开拓国外新媒体市场,搭建中阿新媒体桥梁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和资源准备。未来,还希望能够采取与重点栏目主创人员、主持人等在线交流的方式,为国内外受众提供良好的手机互动平台。

长效机制确保统筹推进

在突尼斯举办的第17届阿拉伯广播电视节上的宁夏广播电视台展区

阿拉伯国家毕竟不是媒体强国,他们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合作理念上,与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严重不匹配,使得我们在面对跨国联络、语言障碍、人员更替、组织协调等方面问题时,常常需要加倍付出。为了确保中阿广电合作进程的科学可持续性,宁夏台在“机制”“人才”和“科研”三个方面构建了完善的保障体系。

首先,2013年宁夏台成立了中阿广电论坛秘书处,专门负责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和每两年一届的中阿广电合作论坛。秘书处下设节目制作、节目译配、节目营销、新媒体研发四个中心。分别承担中阿题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推广、阿拉伯语节目翻译与播出、阿拉伯国家节目市场开拓与节目销售、中阿节目交流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维护、阿拉伯国家传媒发展及受众研究等工作内容。

其次,不断吸纳阿语翻译人才,完善节目译制流程,建成“阿语译配人才库”。2014年成立的阿语节目译配中心在巩固原有翻译力量的基础上,又新近吸收多名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包括外籍人员)。同时,为增加翻译量及准确度,联合国内知名翻译机构,目前已形成初译、校译、配音、字幕合成,各个环节分工合作的良性循环工作流程。

第三,依托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宁夏社科院、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等机构,建设了“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信息数据库”,开展对阿传播力研究。由台内人员和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定期对目标课题进行调研。今年,为了更好地了解阿拉伯国家受众的收视习惯,还在阿联酋、科威特、埃及、沙特、突尼斯等国聘请长期驻外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员,通过第三方定期、系统的数据反馈,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依据。

中阿广播电视交流与合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国际外宣任务。今后,宁夏台将立足长远,发挥优势,以逐年递增的节目交流,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促进中阿两大文明间的对话与合作。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中阿广电论坛秘书处

猜你喜欢

中阿阿拉伯广电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举办
中阿再携手 硕果满枝头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广电巨贪借改制谋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