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2016-11-19彭新亮
彭新亮
摘 要:数学的学习是呈现阶梯形式进行的,也是较为特殊的学科。很多时候,学生学习与计算的过程是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手段,引导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给予帮助,又要适当调整普通问题的难易程度,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呈现阶梯式进步,从而主动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积极性;循序渐进;合作学习
一、循序渐进地引导
一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基本的知识和数学基础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初中阶段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才能轻松应对高中的数学压力。另一方面,数学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阶段规划,带动学生在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整式的加减这一部分,我们就可以利用阶段模式引导学生。开始我们可以利用小学学过的一些文字公式引导学生,类似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路程=速度×时间。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数学常识,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和课堂回答来完成,题目的顺利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程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再问几个实例,就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并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性引导的深化。例如:当长方形的长是3,宽是b时,面积= 。这个题目相对于前面的具体数字题目有一定难度,增加了具体到概括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克服困难的积极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再进一步引入全部都是字母算式的表示:当走一段路所用时间是t,速度是v时,路程= 。最后这一步学生理解会顺利很多,相应的,学生理解能力阶段性提高。正是因为前面我们做了回顾铺垫的练习,让学生在做习题时已经建立了信心,以及克服理解性困难的耐心,所以在后面题目难度提高时,会有一定的耐心。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那么课下学生们也会找时间来完成这些难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学习的温习,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解题能力。这种阶段式、渐进式的学习与练习方法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促使其学习信心得到巩固,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参与积极性,确保学生长时思考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处在学习的环境下,相对愿意思考。因此,教师思维活跃时,对问题的拿捏就会不准确,当解答又不明确时,就会造成学生们思考乏力。这不仅会占用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连续性。而教学经验丰富的成熟型老教师,会合理安排每节课每个部分所占用的时间,无论是问题的待答时间,还是解答时间,都会掌握得较为合理。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和作答讨论时间。事实证明,教师为学生预留的独立时间,能帮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度得到巨大提升,对课堂教学也能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不但变革了教师提问方式,也促使了教师的提问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有心理学家的实验对比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加长候答时间,不但会减少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而且能得到更细致的作答,产生更好的回答预见性,增加更多论证基础,同时能更加深入地对问题进行延伸。另外,也会调动起反应较为迟缓的学生进行质量较高的回答。
三、巧妙运用合作学习
班级,是一个由不同个体组成的整体组织,而整体下的不同个体,是存在着各自的特性,个体与个体见也会存在差异性。学生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现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生之间的有效互补,实现共同学习与共同进步。在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应遵循自愿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别赋予每一个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都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带着这些任务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采用灵活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学习成绩相近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性格内向与善于表达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让小组形成一种互补,共同帮助,实现共同进步。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学习合作,共同进步,也有利于班级整体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与合作关系,从而促使学生们共同学习,一起讨论,相互影响,在这种环境下,达成共同进步的预想效果。
四、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学习兴趣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并能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最终达到成绩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 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
[2]鞠玉洁.如何培养职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