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09丛鸣名
丛鸣名
【摘 要】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依三大音乐教学法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律动教学、声势教学、乐器教学、歌唱教学四个方面阐释了三大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法;儿童音乐启蒙;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20-01
科学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培养儿童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拓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和研究发现,国际流行的三大音乐教学法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大音乐教学法是指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依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教育不是听音响本身,而是将语言、动作、舞蹈、美术、乐器、戏剧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强调体态律动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柯达依音乐教学法则注重在教学中应用集体歌唱。它们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三大教学法进行阐释。
一、律动教学
律动教学是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都提倡的教学方法,它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用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其实,律动教学不但可以训练儿童的节奏感,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结构、旋律、力度、速度等,且极其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是音乐启蒙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例如,《墨西哥草裙舞》中,为了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与结构,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音乐的A段,动作主要以手、脚的动作为主,音乐的B段,动作发生变化,以转、跳为主,之后听着音乐进行重复练习。这样可以使孩子切身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对比,以及音乐段落的划分,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协调性和记忆力。接下来,将队伍变成里外两圈,里外圈的学生面对面站立,音乐的A段,变成与同一相邻同学的对拍手、跺脚动作,音乐的B段,变成两人的合作转动、跳动。之后听着音乐进行重复练习。我们将律动教学的要点归纳如下。
首先,律动教学的步骤应遵循先模仿后练习,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其次,律动教学的规则是活动一定要先从自我进入,后展开互动,从空间角度来说,要先原位,后交换。
第三,即兴表演是律动教学的最高境界,两人为一小组,一人即兴创编动作,一人跟随模仿,二者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了,而是上升到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服从能力、合作能力等层面了。
二、声势教学
所谓声势教学,即为身体的打击乐。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去探究和学习,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挑战,声势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建立结构、秩序以及记忆感。
例如,在儿歌《小母鸡》中,儿歌上句:“小母鸡,会下蛋,咯哒咯哒一小罐。”我们可以配合拍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拍左屁股、拍右屁股等动作,孩子们边说边做,可以充分体验和感受三字句和五字句的节奏区别。同一材料,我们可以变换多种方法不断进行拓展训练,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更加深刻,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丰富。
三、乐器教学
这里所说的乐器主要是指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乐器教学的总思路是在声势教学的基础上,逐渐过渡、转换到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上。脚、腿、手、指四个身体部位与打击乐器、音条乐器有着对应关系。例如,打击乐器中,鼓类对应脚,散响类对应腿,木质类对应手,金属类对应手指。音条乐器中,低声部对应脚,次中声部对应腿,中声部对应手,高声部对应手指。在进行乐器教学前,都应先从声势教学入手,再根据以上对应关系,进入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的教学,这对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要先构建框架,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入动作和内容。在孩子们演奏时,要逐个声部依次进入,形成建构和层次。
四、歌唱教学
柯达依认为人声是最优美的乐器,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因此,歌唱应该是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歌唱,是没有任何乐器伴奏,单靠老师的柯尔文手势引导进行歌唱,这就要求孩子有良好的音准和注意力。此外,还应让孩子尽早接触简单的二声部歌唱体验,这样有利于从小建立一种多声部习惯。
在儿童的歌唱教学中,还应重点解决音色问题。音色的要求是弱唱,即张大嘴、发小声的歌唱,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可以说,三大教学法是最适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它们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只要我们抓住其理念和原则,就可以为儿童的音乐启蒙增添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