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李庾南老师“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
2016-11-18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陈爱军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 陈爱军
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李庾南老师“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陈爱军
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学数学》(下)学习了很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精彩课例,李老师的很多课例带有鲜明的特征,比如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特别是基于“学材再建构”而设计的教材流程,常常让我们耳目一新.去年,笔者所在学校也有幸成为李庾南实验学校,积极研修李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本文就是研习李老师在八年级开设的“函数的图像”公开课的教学录像之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们主要整理该课的教学流程,并记录李老师如何预设各个教学环节之后的互动与意图,与同行们分享和研讨.
一、“函数的图像”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1:复习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问题引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分别为x、c、S.
①c与x,S与x是否存在函数关系?为什么?
②你能用哪些方法将它们之间单值对应关系(函数关系)表示出来?
教学预设:引导学生从以下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来研究问题.
(1)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c=4x(x>0),S=x2(x>0).
(2)列表法.
x 0 0.5 1 1.5 2 2.5 3 3.5 4…c 0 2 4 6 8 10 12 14 16…S 0 0.25 1 2.25 4 6.25 9 12.25 16…
(3)画图表示.
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分别描出这些点,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如图1、图2).(由于只描出了若干个点,所以用平滑的曲线由左向右顺次连接描出的点得到图像的一部分)
图1
图2
预设讲评:对照图像上点的坐标,引导学生体会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图像法的研究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师小结:①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
②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为:列表;描点;连线.
③函数三种表示法的特点:解析式法明显地表示了对应规律;列表法直接给出了部分函数值;图像法明显地表示函数的变化趋势.
教学环节2:典例讲评,巩固新知
例1图3记录了某地一月份一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仔细观察图像,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3
(1)22时的温度是____℃,温度是0℃的时刻是_____时,最暖和的时刻是_____时,温度在-3℃以下的持续时间为_____小时
(2)你从图像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1~2条)
答案预设:(1)-1,12与20,14,8;(2)4时温度最低,温度在0℃以上有8小时,4时~14时温度逐渐上升等.
例2图4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小明家、菜地、玉米地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图4
预设PPT:设计如下PPT动画渐次呈现各个问题,如截图5.
图5
预设互动:在各个问题呈现之后,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展示,教师追问,体现了李老师驾驭课堂的专业功夫.
例3端午节期间某地举行龙舟比赛,甲、乙两支龙舟队在比赛时的路程y(m)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6所示.
图6
预设PPT:如图7,利用PPT动画渐次呈现的功能,渐次呈现两个问题,然后给出追问“你能在图像上指出来,与大家分享你是如何看出答案的吗?”
图7
预设讲评:引导学生善于从函数图像中提取信息.如特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满足特定要求的取值范围,图形的变化趋势等.
教学环节3:数形结合地讨论函数
研究方法:由解析式研究自变量取值范围;分析函数图像的特征,比如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列出对应的函数值,进一步分析函数的图像特征,感受函数的性质.
列表:
x…-2 -1.5 -1 -0.5 0.5 1 1.5 2…y=1 x…-1 2 -2 3 -1 -2 2 1 2 1 3 2…
引导学生描点、连线,得到函数图像,如图8,并进一步组织学生验证对函数的分析.
图8
最后给出概括:从函数解析式、列出的表格和函数图像可以看出:函数的图像不过原点,但关于原点对称,有两支曲线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的曲线从左向右都是下降的,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两支曲线都不会与x轴和y轴相交.
教学环节4:课堂学习总结
(1)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为:列表;描点;连线.
(2)函数的解析式法明显地表示了对应规律;列表法直接给出了部分函数值;图像法明显表示函数的变化趋势.
(3)要善于从函数图像中提取信息.如特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满足特定要求的取值范围,图形的变化趋势等.
二、进一步的赏析
1.基于理解数学的高度对学材再建构
从课例来看,李老师先提供实例,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探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建构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接着通过对函数的图像的意义和作法的研究,增强数形结合地研究问题的意识,体验运用图像讨论函数的方法.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李老师完全打破了教材上的素材顺序,基于精深的专业理解,重新整合了学材,使得该课生活味淡了,数学味浓了,返璞归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体会.
2.预设大量互动式问题,促进学生对话
李老师无论在开课阶段的情境问题探究新知,还是例题的讲评,或者对一个反比例函数的深入分析,都预设了大量互动式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对话.这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不少初任老师在引入问题、例题或习题时往往是几个设问照抄教材或复制原题,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会引用这些原题,但是设问的呈现方式却会改编,变成互动式设问,促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李老师的这些系列设问,还使得课堂教学中那种单向传输式的“相互说”走向了更有价值的“相互学”(日本佐滕学语).
3.教学课件简洁大气,渐次展现有美感
古稀之年的李老师与时俱进,使用教学课件流畅自如,让很多听课的青年教师感叹不已.特别是李老师的教学课件简洁大气,不同问题都以渐次动画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生理解新问题有了适应过程,一种教学美感油然而生.这里不妨也提及有些初任教师,无论是例题呈现,还是解题思路的解析与评析,往往都是整体出示,或者满屏的文本与图文,大有密不透风之感,对比李老师的教学课件,无关动画(如闪烁标识、卡通图案)一概不出现,必要提示语也是精减到不能再减,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研习.
1.邱晓敏.生活味淡一点,数学味重一些——平面直角坐标系起始课的评课与商榷[J].中学数学(下),2016(9).
2.钟启泉.新旧教学的分水岭[J].基础教育课程(上),2014(2).
3.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马立平,著.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M].李士锜,吴颖康,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