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思考

2016-11-18王瑞珍

图书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王瑞珍

[摘要]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是图书馆融入教育社区,拓展创新服务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员在MOOC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在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方面有信息资源、学科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课程制作、学习社区、运营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带来的挑战。提供动态性课程服务、线下学习支持服务、富媒体素材采集服务、面向特殊对象的定制服务以及MOOC移动终端服务是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5-0031-04

MOOC教育带来的不止是教育的变革,也是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拓展,它是图书馆融入教育社区的趋势之一,它的深入发展为图书馆员职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图书馆员在推进MOOC教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在Coursera的合作伙伴中,高校图书馆员发挥着主导作用,协助教授适应在MOOC环境中授课。在edX项目中,来自不同高校的图书馆员精诚合作,共同研究促进MOOC实践的发展[1]。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图书馆实施了个人馆员项目,为每一名学生或教师配备一名馆员[2],全程嵌入和协助师生的创新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MOOC教育中及时、准确、到位的服务功能,探索高校图书馆员协同MOOC教育为学习者提供适应学习者特点的创新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的重要性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3]。在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机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等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015年4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这是教育部发布的首个专门针对MOOC的政策文件。《意见》指出:MOOC教育模式给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鼓励高校及社会参与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MOOC教育的发展。到2020年,要认定3000余门具有高水准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鼓励高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在线学习。

高校图书馆员是高校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创造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开发MOOC平台,提供MOOC教育相关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环境资源、技术资源等),并吸引大量的MOOC学习者。图书馆员在资源和学习者之间起着很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目的是实现MOOC教育的协同创新(如图1)。在教学方式发生变革的形势下,图书馆员要积极创新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探索课程服务资源与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式,根据MOOC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开展有效的课程服务,承担起为高校开放课程服务的职责。协同创新MOOC课程服务可以充分调动高校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嵌入到MOOC课程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协同创新的MOOC课程服务体系。

2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校图书馆员在MOOC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务

关于图书馆员在MOOC教育进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有不同的说法。Coursera和edX的经验证明图书馆员是很重要的,他们在帮助学者过渡到MOOC的教学环境中扮演了引导性的角色[1]。秦鸿认为图书馆员在MOOC教育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如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培训师、多媒体制作指导师、学习场所提供者、课程内容提供者[5]。关于图书馆员如何协同参与MOOC教育环境存在一些共识,包括:作为资源的创造者和提供者;作为支持课程内容设计与传递的专家;作为知识中心及版权和获取途径的协调人等[6]。

图书馆员是MOOC教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的核心任务是协同MOOC教育,支持学生学习,提高图书馆员在高校的关注度,更好地融入教学科研。对于MOOC来说,图书馆员不仅仅要去关注和了解、注册和体验,更要积极地尝试和参与、反思和创新。由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数字化学习研究院的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不同校区的图书馆员、来自中国广东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共同合作开发的MOOC“元素养”实现了教学主体跨学科、跨机构、跨校区甚至跨国家的有机合作[7],是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参与MOOC教育实践的范例。

2.2 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优势

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陈庆珠教授曾说过:“图书馆是进行创意项目的创新工场,是促进创业能力和经济发展的智慧之源。”[8]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在推进知识增殖和共享、研究创新与服务方面有其丰富信息资源建设和获取优势、专业的信息和技术人才优势、完整的学科网络和服务优势以及良好的社会合作优势。

何宇杰对果壳网MOOC学院学员的调查表明,在对图书馆的需求方面,88%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图书馆的服务。针对具体的服务项目,75%的被调查者希望在MOOC平台直接得到图书馆的服务[9],这也显示出图书馆员之于MOOC课程服务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应以协同创新的方式参与到MOOC运动中来,学科馆员、技术馆员、咨询馆员应全程嵌入到MOOC课程服务中。在MOOC开课前,帮助讲授者搜集课程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课程中,图书馆员要实现与讲授者的协作,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实现知识增殖的最大化;课程后,图书馆员可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做好MOOC课程的推广,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教育和服务职能。

2.3 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挑战

2013年10月,果壳网发起了针对MOOC中文用户的调查,只有6%的人完成了所选课程的所有内容。2014年这一数据发生了变化,比例上升到了24%,增幅达18个百分点[10]。关于学习者对MOOC的总体态度,主要以令人满意的、有价值的、自由的、务实的、有效的、必要的六个方面来分析,得分分别是4.32、4.47、4.46、4.25、4.13、3.98(满分5分)[11]。在学习需求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包括“想要学习实用的检索技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及“解决学习和科研的迫切问题”等[12]。

从相关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MOOC学习者的态度也是比较积极乐观的,对MOOC学习方式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这也进一步肯定了继续开设MOOC课程的必要性。但学习者也对MOOC的课程内容、课程制作、混合学习、学习社区、运营服务、学习工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OOC的自主性要求学习者在海量信息资源中及时快捷地分析和选取有效的学习资源,MOOC的互动性也对学习者的网络化学习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OOC课程服务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图书馆员的理念、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图书馆员参与MOOC课程服务的过程中,不管是作为MOOC讲授者,还是在课程资源、学习环境、社交互动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方面都要努力获得学习者的认同感。

3高校图书馆员协同创新MOOC教育课程服务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员首先是信息专家,要立足于MOOC特定的教学情境,在MOOC教学环境中对学习过程进行常态性调研,对数据信息科学分析,提供专业课程对接的课程信息支持;其次是学习伙伴,与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开展动态的、创新的教学支持服务。

3.1 动态性课程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和资源保障机构,在MOOC教育对学习者的影响、规模逐渐扩大的动态进程中,必须结合MOOC的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变化进行创新服务,对MOOC阶段性调研、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应是图书馆员的常态性工作。调研内容(如图2)包括对MOOC学习者的课程选择情况、资源利用的需求、MOOC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原因以及期待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员要了解MOOC讲授者对课程辅助资源的需求、有效信息筛选的帮助、富媒体素材的类型、相关统计数据的清洗以及课程资料的嵌入等情况。只有做好充分的调研,才能动态的调整服务策略,更好地开展MOOC课程服务。教师在线课程需要准备并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及软件编辑能力,然而教师个人力量有限,需要高校图书馆员的协助。针对这些需求,图书馆员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及服务项目。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和教学支持工作、清华大学图书馆改版升级后的教参服务平台等都是高校图书馆跟进MOOC教学服务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3.2 线下学习支持服务

优秀的助教团队服务是MOOC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许多学习者参加MOOC学习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视频很精彩,但在尝试完成作业测试时还是手足无措:没有教材、没有老师,即便浏览论坛完成作业,仍有一种疏离感[13]。MOOC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但对辅助教学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英国大学的MOOC班教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1∶25。我国的MOOC课程师生比例远远低于1∶25,因此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助教和技术人员[14],图书馆员恰恰可以充当辅导教师的角色。对于在校的MOOC学习者,专业图书馆员可以根据校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进度,将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并将课程分成具有知识点的辅导单元,以有利于学生消化掌握知识点为基准,为学习者提供面对面的教学辅导,开展线下学习支持服务。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实践进行的有声有色:他们采取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导师和课程服务导师将学习者分为地域班组,为其提供除在线学习外的线下学习支持服务,其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使得单一课程的合格率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15]。

3.3 富媒体素材采集服务

富媒体囊括了形式多样的数字互动媒体,是具有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的组合式、交互性的信息承载方式[16]。MOOC平台通常集成了富媒体资源接口,支持文档、影像、声音等不同格式,课堂内外都可以随时添加所需要的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以及新鲜感。

来源广泛的富媒体素材大都以碎片化存在于电影、小说或歌曲之中,图书馆员在资源获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通过互联网、图片库、音频库、视频库等广泛搜集相关学科主题的富媒体素材,再经过Word、WPS、Photoshop、Firework等软件进行加工整理,为专业教师提供多类型的、契合课程主题的、形象生动的富媒体素材,使教学过程的信息表现力大大增强。美国杜克大学的报告称:第一个MOOC视频花费了600小时用于努力构建和顺利传播,其中,图书馆员协助收集了大规模材料并进行了技术整合[15]。武汉大学开设的“信息检索”MOOC课程采集运用了数量众多的富媒体素材,除主讲教师授课现场的录影资料外,囊括了578页文本、1 562幅图像、2段动画、1段音频、28段视频[17]。大量富媒体素材的合理使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多样性的教学题材和丰富的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快速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4 面向特殊对象的定制服务

定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对MOOC教育的需求,图书馆员除承担资源提供者和传播者的任务外,还可以协助完成MOOC后期的剪辑制作、随堂测验、互动作业、社交媒体管理等任务。在教学方面,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预定的专题化的信息资源、嵌入式的学科馆员服务、相关学科前沿和热点话题的定制以及MOOC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以提高MOOC讲授者的工作效率。在科研方面,图书馆员可以深入到科研团队中,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信息,提供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核心作者、核心刊物、核心会议及核心组织的MOOC支持,为其提供科研信息支持。在学生学习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其在不同学习阶段的MOOC教育支持,按学历学位划分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按专业划分如理科生、工科生、文科生、艺术生等。

3.5 MOOC移动终端服务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8.9%[18]。用户使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参加MOOC课程学习的人数增多,利用手机终端进行MOOC学习将成为一种潮流。国内外主流开放课程,如清华学堂、Coursera等都开通了移动终端(APP)应用[19]。高校图书馆员应认真考察MOOC平台的质量、数量,全面体验学习工具、用户界面、互动方式等,了解MOOC平台的个性化、兼容性、响应性、保障性等指标,为MOOC学习者提供性能高、功能强、资源优的MOOC平台服务。在高校MOOC移动终端的设计方面,考虑用户的需求,使相关元素更加简约化和方便获取利用。为移动终端使用者提供便捷的社交工具,不断满足MOOC课程服务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保障平台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Barnes C.MOOCs:The Challenges for Academic Librarians[J].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2013,44(3):163—175.

[2]陆莉.美国高校图书馆个人图书馆员服务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3(6):41—44.

[3]MBA智库百科.协同创新[EB/OL][2016-01-18].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8F%E5%90%8C%E5%88%9B%E6%96%B0.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6-01-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

[5]秦鸿.MOOCs的兴起与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19—25.

[6]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3):130—136.

[7]黄如花,李白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4—25.

[8]沈萍.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J].现代情报,2014(9):158—161.

[9]何宇杰.MOOC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基于MOOC学员需求调查的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4(10):20—23.

[10]蔡文芳.我国MOOC课程完成情况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21—23.

[11]杨振涛,李玉顺,卿竹君,等.我国学习者对MOOC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16—18.

[12]黄如花,李白杨.用户视角下的信息素养类MOOC需求分析与质量反馈[J].图书馆,2015(7):26—29.

[13]纪河.MOOC模式与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实践[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2):18—22.

[14]门路,王祖源,何博.大学物理MOOC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49-52.

[15]张舵,吴跃伟.国外高校图书馆在MOOC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7):85—89.

[16]The National Center on Accessib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What is rich media and how can I learn more about its accessibility[EB/OL].[2016-01-18].http:∥www.washington.edu/accessit/print.html?ID=1146.

[17]黄如花,李英子.MOOC中富媒体素材采集的特点——以信息素养类课程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6):8—13.

[1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19]胡以涛,查贵庭,唐惠燕,等.国内外MOOC的移动终端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73—79.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