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6-11-18周会慧

图书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周会慧

[摘要]隐性知识是个体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Human Library是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开辟了个体隐性知识转移新途径。文章从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媒介、转移环境四个方面入手,系统分析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Human Library;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5-0001-04

1引言

隐性知识是个体知识创新、增值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1],如何有效挖掘、传播隐性知识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和阅读推广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Human Library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起的阅读模式,开辟了隐性知识转移新途径。目前国内关于Human Library研究集中于从宏观方面对Human Library服务模式介绍、经验推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探讨,从微观层面探讨个体隐性知识转移方面研究甚少,仅仅止于探讨Human Library实现隐性知识转移优势和意义层面,就更深入挖掘如何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方面研究空缺。本文以高校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为视角,对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媒介、转移环境四个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隐性知识与Human Library

隐性知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学者们普遍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脑中高度个性化、非规范化、尚未编码的、难以表述和共享的经验性知识。它根植于行为本身,依赖个体所处环境并对个体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2]。在现实中可以表现为难以明确表达的技巧、诀窍等技能类隐性知识和个人知觉灵感、经验、信念、心智模式等认知类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个体性、内隐性、复杂性、情景依赖性等特征。

Human Library即真人图书馆,起源于2000年丹麦青年罗尼·爱伯格(Ronnie Abergel)等5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策划的艺术活动。活动邀请来自社会各阶层75名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作为“图书”,通过互动对话的方式与读者分享自己人生阅历,旨在“加强交流、鼓励理解、停止暴力、消除偏见”。这种阅读方式一经产生并受到参与者青睐,并很快传播至北美、欧洲、澳洲等50多个国家。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举行的“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经验交流”是我国Human Library活动首次尝试。此后,石家庄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开启Human Library实践之路。我国高校Human Library活动主要是由高校图书馆为了进行阅读推广服务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有特长或特殊经历学生作为真人书,讨论分享“考研、留学、英语、旅游”等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以达到“交流心得、共享知识、分享体验”目的。这种以人为知识载体、互动沟通的阅读模式正好契合隐性知识转移条件,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实现隐性知识双向转移和创新。一方面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真人书把自身经历、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编码成显性知识传递给读者,读者通过观察、领悟真人书语言、动作、表情等传达的信息,解读真人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并结合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加工、重组形成自身隐性知识。另一方面,读者新的隐性知识体系直接或间接影响真人书,促使真人书更新知识存量和结构,实现知识创新[4]。

3高校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转移=传达+吸收(和利用、创新)[5],隐性知识转移即知识传播者将知识成功发送,接受者吸收并有效利用、创新的过程。其中涉及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媒介、转移环境四个影响因素。经归纳,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3.1 转移主体因素

3.1.1 知识发送主体(真人书)。

(1)转移意愿。真人书转移知识意愿是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个体转移意愿影响个体转移态度和行为,并推动或者阻碍知识转移的发生,从而最终提高或降低知识转移的绩效[6]。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为个体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要素,具有较高垄断性。真人书的知识分享可能会导致其特有能力扩散,甚至贬值,最终影响其社会资本。因此,真人书往往会对自身需求与承担转移风险进行权衡博弈,博弈结果决定转移意愿。转移意愿越强,转移投入越大,隐性知识转移效率越高。

(2)知识储备。真人书知识储备是隐性知识转移的基础。知识储备是否包括需转移的目标知识及含有目标知识存量的大小决定隐性知识转移是否顺利进行。真人书知识面越广,经验越丰富,体验越深刻,技能诀窍越成熟,隐性知识转移越容易实现。若真人书自身知识匮乏甚至不具备目标隐性知识,知识转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释放能力。知识释放能力指知识发送主体通过沟通、共同体验、表达等方式对知识进行解释、编码、传达的能力[7]。真人书释放能力主要表现为根据读者知识结构和需求、隐性知识特征及转移情境,对隐性知识进行表征、提炼、编码,表达能力。释放能量越强,越容易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有效传递给读者,转移效果越好。真人书知识释放能力与其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领悟能力、沟通交流技能、信息素养等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综合素质越强,知识释放能量越强。

3.1.2 知识接受主体(读者)。知识接受主体即读者的知识储备、学习意愿、吸收能力影响着隐性知识转移效果。读者知识储备越丰富,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越强,隐性知识转移越容易实现。读者的学习意愿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真人书知识的信任和综合能力的认可。一个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真人书,其较强知识外溢性和较高权威性促使读者对其知识真实性、有效性的信任,激发读者学习意愿。读者的吸收能力主要指读者评估、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8]。吸收能力不仅受自身解码能力、思维方式、领悟能力等智力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自身学习意愿的影响。归根究底,真人书隐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综合能力的强弱是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

3.1.3 主体关系因素。

(1)人际关系。ODell和Grayson认为,个体间关系应当被看做是促进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9]。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需要真人书和读者进行广泛、频繁、深度的交流,交流的成本取决于双方心理空间距离即人际关系的强弱。人际关系越和谐,交流障碍越小。信任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真人书与读者的彼此越信任,相互分享和学习意愿越强。此外,真人书与读者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真诚相待,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

(2)主体关联性。隐性知识转移的多少和程度取决于转移主体的相关因素关联性[10]。关联性主要体现在相似性、差异性、交叉性、互补性四方面。相似性与差异性主要指真人书与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点等方面的相似度和差异度。若两者之间背景因素越相似或相近,隐性知识越容易转移,且转化率越高。两者差异越大,隐性知识转移越难,且知识转移率越小。交叉性指真人书和读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或局部的重叠或重置,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读者与真人书之间也存在互补性,如读者对真人书的人生阅历、某方面的经验诀窍感兴趣,并有强烈的了解愿望,或者双方相互感兴趣、好奇,彼此都有分享意愿,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

3.2 转移客体因素

知识转移客体指被转移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本身的内隐性、复杂性、无序性等是知识转移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隐性知识内隐性、复杂性程度决定其编码和表述难度,内隐性、复杂性程度越高,就越难将其编码诠释,转移越难。二是隐性知识系统化程度决定该隐性知识从知识体系提取难度,同时也影响该隐性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维度的整合、梳理,使之有序化并加以表述。无序性越高,显性化难度越大。正是隐性知识本身的特征,使得隐性知识很难像显示知识一样在知识主体间自由转移,这就需要真人书为成功传递知识做出努力。

3.3 转移媒介因素

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不同知识编码方式和转移通道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编码方式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文字、肢体动作等方法进行知识表达、诠释。真人书若选择读者比较熟悉且能将知识有效诠释的编码方式,转移阻力将大大减少。转移通道指知识编码后由真人书递至读者的方法途径。目前高校Human Library活动转移通道由面对面沟通交流延伸至博客论坛、视频交流、电话交流、电子邮件交流及其他网络平台交流等多种途径。一般而言,通道丰度越高,转移效率越高。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转移丰度最高,具有较强个体针对性及多重语言暗示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因此转移效果最好[11]。

3.4 转移组织环境因素

隐性知识转移在一定组织环境下进行的,知识转移也深受组织制度和文化环境影响。组织制度主要体现在组织者是否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或制度来激发真人书转移意愿,增强其释放能力。文化环境则主要体现在是否形成积极奉献、知识共享、友好信任、理解尊重的Human Library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真人书和读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积极的文化氛围促使真人书和读者形成使命感、认同感,激励其转移意愿,规范、强化其转移行为,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沟通环境,促进知识转移。

4促进Human Library隐性知识转移对策

4.1 完善真人书征集遴选机制

真人书综合素质是影响知识转移关键因素。一个综合能力强的真人书不仅能有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直接提高知识转移率,而且更容易获取读者的信任和肯定,通过影响读者意愿和行为间接促进隐性知识转移。因此,完善真人书征集遴选机制,选择优秀真人书尤为重要。可以根据读者需求通过广泛招募、多方推荐、主动挖掘等多种方式向校内外招募优秀志愿者。严格规范真人数评估遴选程序,对志愿者的性格特点、经历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估,遴选优秀真人书。优秀真人书应具有以下素质:1)知识储备丰富,即拥有较广泛的知识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经历体会,成熟的技能诀窍;2)综合能力强,即拥有较强的编码能力、观察领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沟通能力;3)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即具有对读者情感、动机、需要、思想等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有良好感知能力,理解、尊重读者,举止亲和,情感真诚富有感染力,善于构建轻松和谐阅读氛围;4)良好的素质涵养,即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秀的品质涵养。

4.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强真人书分享意愿,激励水平越高,知识共享程度就越高[12]。根据真人书实际需求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当务之急。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真人书的优先需求制定针对性激励方案,采取多样化、立体化的激励措施。具体可从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层面实施。外在激励主要指通过一定外部手段如物质补偿、增加额外权利、提供知识产权保障等对真人书分享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志愿者,可以享受图书馆和学校层面的补偿和增权。如享受图书馆VIP服务,实行勤工俭学、学分加分制形式补偿等。对于教师志愿者,采取享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获得专门研习场所,折算成个人工作量等方式,激励更多志愿者主动积极参与Human Library服务。同时也要对真人书服务态度、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反馈结果采用等级制进行差别激励,从而激励真人书加大对隐性知识转移的投入。此外,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真人书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真人书对隐私外泄和隐性知识流失的担忧,加快隐性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指以荣誉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非物质化形式感召真人书,满足真人书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要。可通过表彰先进、专题网站报道等方式宣传真人书的贡献,使之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

4.3 完善真人书与读者匹配机制

完善真人书征集遴选机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读者选书的辅导,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真人书,完善真人书与读者的匹配机制,实现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最优化。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真人书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的现象,从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角度来说,引导读者尤其是没有明确阅读目标的读者选择合适的真人书显得更加重要。具体可通过调查和评估分析等方式充分了解读者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认知模式以及兴趣爱好等,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遵循相似性、交叉性原则,通过沟通和引导,建议其选择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相似或叠加的真人书,形成特定意会的共同体,加快隐性知识转移。对于对某个真人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或极大的兴趣的读者,可以征询真人书的意见,双方达成统一意见,可以相互阅读。

4.4 选择合适转移媒介

在众多转移通道中,因面对面交流谈话转移效果最好,Human Library活动应尽可能面对面交流,视频、电话等其他方式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面对面交流中,真人书应根据转移内容特征和读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善于组织语言,熟练调节音调、音量、节奏,辅之眼神、手势、表情等动态无声语言和人际距离等静态无声语言使隐性知识恰如其分地表达,并鼓励、引导读者给予较好的表达和反馈。对于情境依赖性极强的隐性知识,可以尝试情境模拟阅读方式,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录音录像、现场物件、仿真道具等辅助资料刻意制造事情发生情景,刺激读者感知器官,并通过直观演示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事情发生的经过。在整个互动过程中,真人书应善于观察读者言行,洞察读者心理,揣测读者需求,并引导读者给予较好的表达和反馈,努力拉近彼此心理距离,营造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

4.5 构建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组织文化

一个积极的Human Library文化环境能有效激发主体转移动力,加强转移意愿和能力,加快目标知识掌握步伐。隐性知识转移载体是人,管理者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平等、信任、尊重、理解、真诚、奉献价值观念,通过合理制度激励和文化渗透,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不断学习、知识共享、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真人书和读者在友好信任氛围中交流学习,满足各自所需,实现人际共融、知识共享。同时,推崇赏识理念,对真人书的价值和成绩给予尊重、重视和推崇,满足其心理需求,调动其工作热情,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激发其创造力。

5结语

Human Library开启隐性知识传播新篇章,如何实现隐性知识转移效率最优化是Human Library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系统分析高校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尝试从真人书遴选机制、激励机制、匹配机制的建立,转移媒介的选择,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受能力所限,笔者只是在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转移方面做了浅薄的探索,Human Library中隐性知识传播内涵丰富,需要学者们做大量探索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探索实践,最大程度发挥Human Library隐性知识转移功效,Human Library必将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金胜勇,杜坤.基于过程分解的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4):21—24.

[2]彼得·F.德鲁克,野中郁次郎,戴维·A.加文,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25.

[3]陈晋.隐性知识表达与分享的绩效研究——以“真人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4(10):5—8.

[4]王培林.真人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元认知模式[J].图书馆论坛,2016(4):20—27.

[5]祁红梅.知识的吸收与创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4—25.

[6]王三义,刘新梅,万威武.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95—98.

[7]唐方成,席酉民.知识转移与网络组织的动力学行为模式(Ⅱ):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9):83—89.

[8]施陈彬,李南,林敏,等.知识释放能力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模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1):23—26.

[9]ODell C,Grayson C J.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Ident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Internal Best Practic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154—174.

[10]宋云龙.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现代情报,2005(10):222—223,162.

[11]姜岚.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103—109.

[12]夏南强,陈明.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1(4):3—7.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逐步提高农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